• 1.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2.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
    • 3. 导入新课点击图片播放12.4宪法宣誓仪式
    • 4. 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观看视频,想一想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 5. 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阅读周记1.有哪些场所悬挂国徽呢?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 6. 教师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象征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7. 活动二:宪法规定知多少思考: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
    • 8. 教师小结: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 9. 目标导学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活动三:解读图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议投票选举
    • 10. 1.观看图片你能想到什么? 2.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3.解读每幅图片所体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并能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其他途径和形式进行补充举例。
    • 11. 教师归纳: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 12. 活动四:宪法学习——第二章二十四条1. 阅读学习宪法第二章二十四条的规定,统计其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款数量,思考其所蕴含的意义。看看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某项基本权利后还作了哪些规定,为什么还要作这些规定?
    • 13. 宗教信仰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2. 结合“相关链接”阅读这二十四条宪法规定,思考这些基本权利涉及公民生活的哪些方面。
    • 14. 教师归纳: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 15. 宪 法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 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等等。
    • 16. 目标导学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活动五:解读图片发展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家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
    • 17. 1.以上四幅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2.分组交流对图片的了解和看法。然后各组选定一幅图片对图片包含的内容、背景、意义等进行解读。 3.说说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体悟国家在人权事业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 18. 目标导学四:人权的主体和内容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 19. 目标导学五: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活动六:受教育权的保护1.阅读教材第7页“相关链接”栏目。 2.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宪法第十九条、第四十六条,浏览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目录和总则部分,了解为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受教育权,其他法律作了哪些规定,这意味着什么? 3.学生分组交流:为保障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一)完善立法
    • 20. 思考: 保障公民权利,行政机关应该怎么做? (二)依法行政
    • 21. (三)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活动七:案例分析1.阅读教材第8页“探究与分享”栏目。 2.根据真实案例进行案情介绍,请学生朗读。 3.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思考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思考法院为什么要这样做。 
    • 22. 教师归纳: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 23. (四)加强宣传教育教师归纳: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 24. 课堂小结
    • 25. 随堂训练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   ) A.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规定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 C.我国的根本任务的规定 D.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 26. 2.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反映出( ) A.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 老年人需要国家的特殊保护 C. 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是传统美德 D.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
    • 27.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2课时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28. 导入新课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北京故宫西侧。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枢,最高行政权力的象征和代名词。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什么?我国国家机构有哪些? 是如何组织的?
    • 29. 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活动一:国家机关知多少1.学生齐读第10页“运用你的经验”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宪法序言的部分内容。 2.谈谈对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这三个时间节点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 30. 提示: 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三十年以来”是指“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上溯到一千八百年四十年”是指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整个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
    • 31. 拓展思考: 人民翻身成为国家主人后,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
    • 32. 教师归纳: 人民的国家主人身份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得来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通过宪法确认奋斗成果,组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
    • 33. 4.阅读图表并思考国家机关的形成过程。
    • 34. 活动二:阅读感悟:组织国家机构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
    • 35. 1954年9月15日下午三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大会在毛泽东主持下,有制定宪法和几个重要法律等议程。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国宪法》。出席会议代表1197人,投票1197张,同意票1197张。
    • 36. 1.查阅相关文件、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 2.分享交流。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思考宪法和宪法相关法与我国国家机构的关系,思考宪法对于国家机构的意义。
    • 37. 教师归纳: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和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 38. 目标导学二: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活动三:案例回放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锡西村党总支书记林某未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擅自将村集体所有的厝地分配给4名村民使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违反民主议事规则,林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林某为什么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39. 提 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国家机关内部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 40. 课堂辩论: 民主和集中哪个更重要?
    • 41. 目标导学三:规范权力运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活动四:探究权力与制度的关系
    • 42. 提 示:原 因1.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2.权力是把双刃剑,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3.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 43. 活动五:材料链接 近日,米脂县委对“精准扶贫”工作不力的县扶贫办主任马某,副主任刘某、霍某等给予集体免职,并对该县石沟镇、龙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集体约谈。截至2017年6月15日,该县贫困人口中健康扶贫人口数据尚未清洗完成;安置房建设开工慢,搬迁入住率低,个别贫困户安全住房安置方式尚未明确等。
    • 44. 1.米脂县委对“精准扶贫”工作不力的县扶贫办给予集体免职说明了什么? 2.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 45. 提 示:做 法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 46. 活动六:案例分析—权力行使按程序1.阅读第15页“探究与分享”中案例。 2.查阅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查阅栏目中小康爸爸遇到的案件的详情,以扮演好律师的角色。 3.由各小组推荐一位“律师”上台发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发表对这一案件的看法,解答“小马的疑问”。 4.学生评选出发言最精彩的“律师”。角色扮演:小小律师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就途径和方式行使。
    • 47. 课堂小结
    • 48. 1.我国宪法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下列关于人民、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 ①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广大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人民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权利 ④人民掌握政权,人民代表行使检查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审判权,三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A. 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随堂训练
    • 49. 2.漫画《回扣》反映了某些不良社会现实,青少年对这种行为应该( ) ①向检察机关举报 ②我们无权干涉 ③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或者检举 ④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50.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
    • 51. 导入新课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已有13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调查。 这份打虎成绩单给我们什么启示?
    • 52. 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宪法的构成活动一:畅所欲言话中国1.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对于我们国家,你了解多少呢? 2.你觉得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什么? 3.根据自己的了解畅所欲言,看看谁了解得最多。 4. 进一步思考:我们国家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谁规定的?
    •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54. 教师归纳: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制度,而这些基本的国家制度,这些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由我国宪法规定的。
    • 55. 活动二:宪法知识知多少宪 法序 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从宪法目录,你能看出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规模空前的全民大讨论?
    • 56. 教师归纳: 从宪法目录可以看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从全民大讨论可以看出,现行宪法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因此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57. 目标导学二: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活动三:维护宪法权威1.阅读教材第19页“阅读感悟”中材料,初步理解习近平讲话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2.从反面思考: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受到漠视,结果会怎么样?
    • 58. 活动四:根本的活动准则1.大声齐读宪法的法条,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这条法律规定的意味。 2.引导思考:怎样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有没有哪个人、哪个组织可以例外?
    • 59. 教师归纳: 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就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 60. 3.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两种不同的观点。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 61. 总结归纳:根本的活动准则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 62. 目标导学三:最高的法律效力活动五:探究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谜 语: 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 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请问谜底是什么?
    • 63. 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 64. 活动六:不同法律的“对话”宪 法刑法民法总则刑事诉讼法物权法立法法?
    • 65. 母 法子 法
    • 66. 教师归纳: 明确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 67. 活动七:规定的内容不同1.阅读教材第22页“探究与分享”栏目。 2.学生课前查阅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为填写表格做好准备。 3.思考宪法规定的内容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 68.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 69. 活动八: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教养制度被废止的原因以及这一举措的意义。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历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 70. 总 结:最高的法律效力内 容效 力制定和修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 71. 点击图片播放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 72. 课堂小结
    • 73. 随堂训练1.每周一学校的周会上,同学们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国旗高唱着国歌。但你是否可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只能由(  )规定。 A.刑法 B.宪法 C.民法通则 D.民事诉讼法√
    • 74. 2.我国实施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因违反宪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废止。随后,国家将启动相关法律程序。这表明(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③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享有最高立法权 ④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 75.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2课时 加强宪法监督
    • 76. 导入新课 截至2016年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要着重保持这些法律法规与宪法精神相一致。这个任务其实很重,我们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宪法的力量不仅因其地位崇高,更源于其有效实施。否则,宪法只能停留在“政治宣言”和文本层面。既要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就要加强宪法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导致腐败。这段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 77. 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权力机关监督权力行使活动一:探究权力机关如何监督权力行使1.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 78. 活动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地方性法规 学生分小组,对照宪法、法律和法规的相关规定,对这一事件中各方的行为进行评价。 各方包括: (1)执法交警; (2)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审查建议的潘某; (3)认真审查研究,要求制定机关对条例进行修改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4)着手研究条例修改方案,将条例的修改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同时委托专家学者对本届人大任期内制定的全部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全面审查的杭州人大常委会。
    • 79. 讨论反思: 一位公民的一封信能惊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导致对一部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和对杭州地方性法规的全面审查,这说明了什么? 潘某跟一部法规“较真”的 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 80. 教师补充: 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 81. 活动三:报告解读目标导学二: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 82. 活动四:国家宪法日与宪法宣誓制度目标导学三:增强宪法意识原因 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
    • 83. 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
    • 84.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 8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7. 姥姥信基督教宪法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爸爸每周休息两天宪法第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隔壁邻居奶奶每月领低保生活宪法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对照宪法文本,根据实际情况,填充内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88. 归纳总结: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加强宪法监督的需要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 89. 目标导学四: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活动五:事例再现 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通过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积极宣传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种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对弘扬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法治介休、平安介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 90. 活动六:探讨如何增强宪法意识1.阅读教材第28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栏目。 2.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 91. (1)学习宪法 (2)认同宪法: (3)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
    • 92. 3.阅读教材第28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栏目。 4.结合小华同学的上述行为,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严肃认真地参加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 学习宪法律知识,参加普法宣传; 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 93. 点击图片播放宪法宣传沙画
    • 94. 课堂小结
    • 95. 随堂训练1.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监督权。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是(  ) ①小东向媒体反映某网吧有未成年人学生出入 ②小明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某化工企业偷排污水 ③小阳在小区橱窗内张贴“广场舞”扰民的大字报 ④小亮向人大代表反映校门口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96. 2.2016年12月4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浙江省杭州市开馆。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 ①是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的唯一途径 ②有利于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③有利于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④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7.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 98. 我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君臣关系导入新课
    • 99.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问题: 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 100. 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活动一:小云家的一天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