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心理与柔性化领导方式


    论女性心理与柔性化领导方式 摘 要:当今社会,柔性化领导方式成为适应现代领导实践要求的领导方式,而女性领导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女性领导比男性领导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较强的协调能力、较高的忍耐力和责任感,善于进行共情式领导,刚柔相济,能够以柔克刚。女性领导要有效地实施柔性化领导,就要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重视调控组织成员的情绪情感;加强人际沟通与协调,团结合作;提高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   关键词:女性心理;女性领导者;柔性化领导方式。   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女性领导的重视和培养,不少女性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并以其独特的个性品质和人格魅力被社会所认同。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女性领导怎样才能做到在提升自己的内涵、品位和修养的同时,注意充分运用自身感情细腻、性格温柔的天性,在工作中做到挖掘优势,张弛有度,以柔克刚,以自身独特的领导方式赢得赞誉,做出成绩,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柔性化领导方式:女性领导者特有的优势。   管理学的开展,大致经历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古典管理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行为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以人为本〞管理时期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领导方式是刚性的,领导者依赖强权,迫使被领导者服从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集权专制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领导在这一时期普遍遵循的法那么是“黑铁法那么〞,领导者让被领导者干什么,被领导者就必须干什么。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中心,而被领导者却没有丝毫的权利。在第二阶段,领导的强度有所降低,比较注意使用科学的手段来控制被领导者的行为,科学管理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领导在这一阶段普遍遵循“黄金法那么〞,即领导者希望被领导者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怎样去对待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开始考虑被领导者的愿望和要求,但是仍然是从领导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只是略显柔性。20世纪6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普通民众的民主观念得到增强,被领导者的素质不断提高,知识型员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对领导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者更加注重与被领导者的和谐,领导活动普遍遵循“白金法那么〞,领导者围着被领导者转,被领导者成为了领导活动的中心,领导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发号施令的领导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各种组织开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柔性化的领导方式。   所谓柔性化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在了解员工的需要、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的根底上,采用非强制命令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使员工自觉服从和认同领导的行为和决策,并自觉地将自身目标与组织愿景连在一起,并为之奋斗。柔性化领导方式更加注重非权力因素的影响,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的领导方式,更加注重双向沟通、协调与鼓励。时代的开展,社会的进步,为女性担当领导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女性领导突显出越来越大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就是女性心理与柔性领导的完美契合。许多调查研究说明:作为一个领导者,女性具有许多男性无法比较的优点。女性领导者的协调能力好,更注重体察员工的心理需求;女性领导者的韧性较强,在逆境中表现坚强;女性善于沟通,比较容易说服别人;女性处事细腻,决策慎重,组织开展比较稳定;女性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力,做法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柔性化领导方式是未来的开展趋势。事实说明,每个人工作生活的需要、压力不一样,员工不喜欢命令式的、硬性的、发号施令的、权威型的领导方式,而是需要温和的、柔性的、以人为本的或人性化的情感型的领导方式。因为这样不仅会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且能解除员工的压力,或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与追求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男性坚毅果断,但往往缺乏民主协商精神,容易独断专行,自信变成自负,听不进不同意见。男性更偏向自主、独立、竞争,而女性更注重人际交流、相互依存、合作共事等。在决策过程中,男性更强调合理性,而女性那么力求合情。女性领导者更符合柔性化领导之道。女性由于具有感情细腻的心理特点并善于把这一优势融于管理之中,形成女性独特的柔性化领导风格。泰勒、韦伯等科学管理的创始人都认为,工作成绩=能力×动机鼓励。心理学的许多实验也证明,当每一个员工感受到所在组织的愉悦、和谐,每一个员工体会到上下级关系的民主、平等,每一个员工体验到工作环境的宽松、积极,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创造性。 二、女性柔性化领导方式的心理根底。   女性领导在管理与经营过程中,既表现出坚韧干练,滴水穿石,又能谦柔善良,以柔胜刚,做到刚柔相济。   〔一〕善解人意,具有亲和力。   心理学家认为,女性通常更多地进行关联思考,女性对眼前的问题抱有更为“整体性〞的观点。她们善于把周围的细节更多地结合在一起,会从比较广的视角来处理问题。她们往往收集大量的信息,并将大量的信息联系起来。因此,女性比男性对事情更为宽容。宽容与善解人意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女性具有谦柔善良的特质,使女性领导更能游刃有余地运用柔性化领导方式,做到理解员工、关心体贴员工、尊重保护员工、鼓励员工;表现出果断、干练、真诚、柔韧;能够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人格鼓励人,提升自己的亲和力,为领导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底。   〔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领导是一种关系的艺术。人际关系那么是现代社会中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男性在人际交往中通常将个人放在首位,他们的成功通常是经过有效的竞争取得。女性领导处理人际关系有独到之处,女人的成功那么主要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女性领导注重个人相互关系,会致力于维持组织合理化的稳定,更倾向于借助语言交流,通过调解、妥协和相互理解来解决问题。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她们对人际关系质量的维持,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女性在这种人际关系中的“柔性〞,一大半来自女性与生俱来的母性,而另一局部是男子的需要,是由社会塑造的。女性这种富有弹性的待人接物方式,对男性来说,好似是个宣泄的“橡皮球〞,使男人的虚荣心、同情心和富有感获得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性领导的过程,也就是协调过程;其领导之责,也就是协调之责;其领导能力,也就是协调能力。对于现代女性领导来说,具备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无疑提高了自身的领导力。   〔三〕耐心坚毅,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女性领导者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其特点是坚持不懈。耐心意味着既能忍受痛苦也能承载欢乐。多数女性领导坚毅、忍耐,和员工保持充分的联系,感受组织的生活气氛,并能够在大事面前沉着冷静,保持足够的平静,完全融入发生的事情当中。虽然女性要承受双重甚至多重压力,但是,女性天生很有韧性,在困境中尤其表现得坚强。并且,她们能够做到,内在重于外在,直接重于间接,身教重于言教,个体重于群体,执教重于执纪,肯定重于否认,心理重于物理,鼓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女性领导谨慎、负责任、有道德感,对他人和个人都会有足够的耐心,也易于使生活工作更幸福,领导更有力。   〔四〕刚柔相济,严于律己,待人以柔。   “刚〞主要指女性领导者原那么上的坚决、决策上的果断以及行动上的开拓等;“柔〞主要是指策略上的灵活、作风上的民主以及待人上的谦和等。   刚柔相济主要表达在女性自己既可以是叱咤风云的领导精英,又可以是温柔贤惠的女子。在领导过程与原那么问题上,女性领导坚强、果断、理性、意志坚决,敢于谋划、敢于决断,做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而且严于律己;在日常管理中,又表达出包容、忍耐、温柔、民主,能够待人以柔。严于律己,就是为政公平、施政严明、清正廉明;待人以柔,就是关心员工体贴人、尊重员工保护人、信任员工鼓励人;能够容人之言、容人之短、更要容人之长。   事实上,在成功女性身上,既有温柔、细腻、富于情感的一面,又有坚强、果断、意志坚决的一面。   〔五〕情感细腻,善于进行共情式领导。   女性情感细腻,因此女性领导容易感同身受、设身处地考虑员工的境遇,将自己置身于员工的情绪和情感空间之中,因而易于与员工产生共情,表现出对员工情感的敏锐感知力。她们会认真细致地和员工交流思想、商讨问题,结交朋友,了解情况,“拉家常〞式地查询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的同时,她们会辅之以“和风细雨〞式的指导和关心,并根据情况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力是人类美好感情的精品,它使人们产生利他行为,而女性领导尤其做得游刃有余。女性的领导艺术表现在: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也善于揣摩他人的情绪;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彼此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体谅;能够切身感受他人的需求而产生共情,从而以高尚的情感鼓舞人、鼓励人,而不是以权力影响人。 三、女性领导柔性化领导方式的有效实施。   女性领导要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柔性心理优势,在组织中实施柔性化领导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   有三句管理格言说: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1]从这里看出,管理对人的重视的着重点落在对员工的鼓励上,因为觉悟的产生根源于对员工的有效鼓励。要想使组织机构圆满完成任务,就必须注重改良员工的行为模式。人的思想、情感、欲望、需要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的工作积极性的上下是人的一种内在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女性领导者要调发动工的积极性,一方面要不断“自我改善〞,提升自己的领导素质和才能,另一方面要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运用多种鼓励措施,做到关爱鼓励、信任鼓励、荣誉鼓励、赞美鼓励、尊重鼓励、分享鼓励和典范鼓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通过对人的鼓励发现,在按时计酬的制度下,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鼓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鼓励,就能发挥80%-90%的能力,甚至更高。[2]所以,女性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鼓励环境,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重视调节组织成员的情绪情感。   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员工去完成异常艰巨的任务,反之,消极的情感不利于工作的进展。因此,女性领导者要根据员工的感情变化,尊重和信任员工,理解和关心员工,经常换位思维,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容言〔能倾听容纳各种意见〕、容过〔不苛求与人,不苛求下属的无意过错〕,以情感人,取得员工的情感支持,形成良好和谐的组织气氛。这样的气氛使员工心情愉快、舒畅,充满信任、支持和理解,信息传递和反应效能会大大提高,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女性领导还要不断提升自己审视问题的理性态度,奖惩清楚,公平合理,将温和的亲和力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三〕加强人际沟通与协调,团结合作。   现代研究说明,建立和维护健康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而人与人关系的割裂、无视或破坏能致人于死地。[3]因此,优良的团队关系在竞争中愈来愈趋于优势地位。女性领导要充分运用温柔、细腻、富于情感的性格优势,采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使组织产生互相信赖与高效率的合作关系。到达员工思想统一和行动一致的目的,使组织各方面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提高效率,减少浪费,防止工作中的扯皮、重复和内耗,进而调发动工的积极性,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女性领导要发挥情感细腻的优势,通过沟通更好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体察员工的情感。对下级大力支持,放手使用,充分授权,发挥他人之长,注意感情投资和交流。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处理繁杂的国家事务时,表现坚强、果断、干练,但对同事和下属那么十分和蔼体贴。   〔四〕提高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   非权力因素包括女性领导的品格、才干、素质、成就、情感和个性魅力等。非权力因素影响力是指这些因素对员工的影响。女性领导者有没有权威,不能仅看其职位的上下、职权的大小,而是要看她能否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服,这取决于她的个性魅力。个性魅力首先是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品德。高尚的人格、优秀的品德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深度和广度是权力性因素影响力所无法相比和无法代替的。人都有尊重、服从、信赖、接纳、忍让他人的心理根底。在领导过程中,女性领导者运用优秀的品德、出众的才干、丰富的经验、公认的业绩,赢得下属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仰慕,并把她当作自己的典范、楷模。   形成这种心理之后,下属就会认为领导者发出的信息、反应和决策是真实的、可靠的、正确的、可信赖的,是值得全力以赴为之奋斗的。因此,女性领导者要加强学习,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影响力在管理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伍叶琴。组织管理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东升,李亚娜。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开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4〕。   [3]〔美〕皮尔索尔。快乐处方[M].董利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本文档由香当网(https://www.xiangdang.net)用户上传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20 香币 [ 分享文档获得香币 ]

    下载文档

    相关文档

    关注女性的心理

    关注女性的心理关注女性的心理学在很长的一段人类历史中,女性被当作男性的附属。圣经中,上帝从男人身上抽出一根肋骨塑造了女人。女性在很多方面,往往容易受到歧视、不平等对待,甚至还会遭受侮辱。古代女...

    11年前   
    606    0

    论余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善良隐忍型、放荡风流型与撒泼蛮横型。在传统观念中,女性依附于男性生存。作为男性的附庸品,她们逐渐被物品化、工...

    2年前   
    1902    0

    论《古船》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古船》通过洼狸镇上三个大家族之间的恩怨以及几个年轻人在各种灾难中性格的变化和命运的变迁,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曲和在各种改革运动的冲击下,洼狸镇的变化。张炜在《古船》中塑...

    2年前   
    1491    0

    女性部属的领导要领

    女性部属的领导要领 (一)一个懂得巧妙应用女性的企业,其业绩必然不赖,对于这一点,我们有深刻体会的必要。 (二)一个企业应当抱着男性能够做的事,女性也一定做得来的这种体会才行。 ...

    11年前   
    26741    0

    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论点: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出发,阐述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解。讨论实践与人的关系以及时间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性。 [文章摘要]       辩证唯...

    5年前   
    1629    0

    论《觉醒》中的意象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ContentsChinese Abstract 1English Abstract 21. Introduction 31.1 Kate Chopin and Her Writings 31...

    2年前   
    782    0

    领导方式决定团队成败

    领导方式决定团队成败很多人对团队的看法,只是一群人在一起工作而已,事实上,“团队“的概念不是那么简单。团队的组成发展在各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挑战,领导者的思维模式和沟通方式将主导团队表现。 团队的...

    11年前   
    567    0

    女性选手机心理调查报告

    女性选手机心理调查报告目前的流行趋势似乎都是以女性为主,因为凡是和她们相关的产品都能挤身进入销售排行榜,走入热销行列。        例如化妆品、衣服、数码产品……手机市场是近年消费市场竞争最...

    9年前   
    544    0

    2017年女性社交应依据的心理原则

    女性社交应依据的心理原则  1.平等宽容  假如社交碰上权威人士或名人,大可不必趋之若鹜,曲意逢迎。确有必要与他交谈的话,也要自然发接触,或等人们逐渐散去,再从容上前,让名人也能和普通人一样轻...

    7年前   
    486    0

    现代女性消费心理与营销策略

    女性消费者数量庞大,占整个社会总体消费的绝大多数。据统计,女性消费者占中国人口的48.7%,对消费活动影响较大的中青年妇女,即年龄在20岁~55岁的那些占人口总数的21%。更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消...

    3年前   
    716    0

    关于辩论中常用的反驳方式

    关于辩论中常用的反驳方式  辩论场上最考验人的是反驳,辩论场上最激动人心的也正是反驳和对反驳的反驳。首届中国大学生电脑大赛电视辩论赛就将二、三辩陈词改为“反驳陈词“,时间1.5分钟,总决赛时又...

    11年前   
    424    0

    论小学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

    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持续改革和创新,小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小学教师要想促进教育方式方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就要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维,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特征以及不...

    4年前   
    2298    0

    关于辩论训练方式

    关于辩论训练方式  训练对辩论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一环千万要好好把握。  其实,训练的形式,因人因队不同而没有统一的要求,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下面提供一些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用。  另外希...

    11年前   
    425    0

    论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毕业论文

    论受贿罪的行为方式 论文摘要:受贿罪作为腐败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种犯罪严重玷污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合法性,破坏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和秩序,败坏国家机关的声誉,污染党...

    11年前   
    11408    0

    青岛双星汪海的领导方式

    青岛双星汪海的领导方式* 引自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 青岛双星人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段往事:5年前,一个对大陆企业抱有很深成见的老台商气冲冲地来找双星总经理汪海,他要看看汪海用绝招,把一...

    10年前   
    18128    0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活动进展情况汇报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活动进展情况汇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展情况汇报 3月5日,市委动员会召开后,我街道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快速有效的...

    11年前   
    593    0

    女性成才与女性参政

    女性成才与女性参政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女性人才辈出,女性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然而,同男性相比,我国女性人才仍远远少于男性,女性参政的现状与社会发展...

    9年前   
    660    0

    「心理学论文」论如何提高实习警察心理素质

    【心理学论文】论如何提高实习警察心理素质 摘要:通过警察心理素质教学训练体系,促进学生个性与职业技能的协调发展,铸造过硬的职业心理素质,对于造就高素质新型警务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警察...

    4年前   
    1052    0

    浅论大学的心理辅导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书籍也大量出版。但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仍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欠缺。笔者认为,应...

    5年前   
    13574    0

    论现代顾客就餐心理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顾客就餐心理人致界定为,它是顾客主体在餐饮服务全过程中的心理反映,包括就餐前的选择,就餐中的满意程度以及就餐斤的总体印象。本文着重从宏观探讨了现代顾客就餐的心理新的变...

    5年前   
    13819    0

    文档贡献者

    鬼***笑

    贡献于2023-09-24

    下载需要 20 香币 [香币充值 ]
    亲,您也可以通过 分享原创文档 来获得香币奖励!
    下载文档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