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愚公移山
    • 2. 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2.继续加强诵读训练,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理解寓意,探究质疑。
    • 3.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 4. 注 音 仞 rèn 匮 kuì 塞 sè 曾 zēng 叩 kòu 龀 chèn 亡 wú 厝 cuò 箕畚 jī běn 孀 shuāng 冀 jì 荷 hè 雍 yōng
    • 5. 翻译课文
    • 6.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方: 仞: 河阳: 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
    • 7.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且: 惩: 塞: 迂: 室: 谋: 汝: 毕: 指:且:将近。 惩:苦于。 塞:阻塞。 迂:曲折,绕远。 室:家。 谋:商量。 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毕:尽、全。 指:直。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道路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到。于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 8.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然: 许: 献疑: 以: 损: 如……何: 且: 焉: 置: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献疑:提出疑问。 以:凭借。 损:削减。 如……何:把……怎么样。 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 9.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诸: 荷: 叩:诸:相当于“之于” 荷:肩负、扛。 叩:敲、打。 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中三个(能)挑担的人,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 10.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始: 龀: 易: 节: 反: 焉:始:才、刚。 龀:换牙。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邻居京城氏家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 1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叟: 甚: 惠: 毛: 叟:老人。 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毛:指草木。 河湾上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 12.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长息: 彻: 不若: 弱子:长息:长叹。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不若:不如,比不上。 弱子:幼儿,小孩。 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
    • 13.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虽: 之: 穷匮: 苦: 亡: 应:虽:即使。 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 穷匮:穷尽。 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亡:通“无”。 应:回答。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山)呢?”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 14.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操: 已: 负: 厝: 陇: 断:操:持、握。 已:停止。 负:背。 厝:放置、安放。 陇:高地。 断:隔绝。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 15. 解释下列词语 1、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2、止 笑而止之曰 止露尻尾 3、苦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4、诚 帝感其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将近 况且 制止 仅,只 愁苦,这里指担心。 痛苦,这里是“使……痛苦” 诚心 真正,确实。
    • 16.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 17.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述故事情节。背景:设伏(方七百里,高万仞。)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行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决心(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成功(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主旨: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 18. 2.形象探究 1)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年龄大:年且九十; 目标大: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安置土石的困难;运输的路途遥远;工具简陋等。 2)在诸多困难面前,愚公的表现如何? 目标明确,立场坚定,毕力平险。 3)刻画了愚公怎样的形象? 不怕困难、大无畏、认定目标敢于挑战。
    • 19. 3.写法探究 1)文章刻画智叟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与愚公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好地突出所颂扬的愚公精神。 2)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20. 3)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愚公的观点正确。 4)试在文中找出两处运用反衬手法的情节,并分析其作用。 一是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开头极写两山之宏伟,是为后来写愚公的决心移山做引子。 二是写操蛇之神的惧怕反衬愚公的矢志不移,更好地反衬其精神的伟大。
    • 21. 5)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 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么样呢?)
    • 22. 6)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 A、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智叟的心理: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然想凭着这把年纪和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聪明如我,决不可能去做这样的蠢事。 B、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的心理是: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
    • 23. 思考探究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愚公精神有哪些。 大智大勇、不惧怕困难、有雄心壮志、有实干精神、能持之以恒。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 24.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1、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拓展延伸
    • 25. 开动你的脑筋~ 2.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健,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 26.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 这篇寓言所要说明的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说愚公不愚,就是因为愚公懂得这个道理,并决心将它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挖山不止。如果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么?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是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是不足取的。
    • 27. 3.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 28. 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以操蛇之神惧其不已反衬愚公精神和行为的可贵 2.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 (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 (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 山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谋移山—愚公之妻献疑—遗男助之—智叟笑止—愚公驳斥—山神害怕告知帝—帝感其诚移山 全文篇幅虽短小,然而却写得曲折多姿,波澜起伏。写作特色
    • 29. 归纳总结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 30. 妻——献疑 遗男—助之愚公—眼光长远—不愚智叟—鼠目寸光—不智大智大勇 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对比板书设计
    • 31.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以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   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 32. 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说话有很长时间,没有笑容一整天。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道:“羊,(不过)是下贱的畜生,(而且)还不是老师您的,却使您失去笑颜,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 33.   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   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 34. 詹何钓鱼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 35.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鱼的丝绳,用芒刺做钩,用细竹做钓竿,用剖开的米粒做为钓饵,在有百仞深的深渊中、湍急的河流里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辆车,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 詹何说:“听我曾经当过大夫的父亲说过,古代善射的人射箭啊,曾经用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顺着风一射,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模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外物没有能扰乱(我的心神)。鱼看见我的钓饵,就像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吞食它不会怀疑的。所以我能以弱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 楚王说:“说的好。”
    • 36. 造父学御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斗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从。”   泰斗乃立木为涂,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步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   泰斗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曩汝之行,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肊之中,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崄,原隰(xí)之夷,视之一也。吾术穷矣,汝其识之。”
    • 37. 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先生。造父开始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时候,行礼很谦恭,泰豆三年没有教(任何东西)。造父礼节上更加恭敬小心,于是(泰豆)跟他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处理。’你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然后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六匹马(的马车)。”造父答道:“一切照办。”   泰豆于是立起木桩作为道路,(木桩)只能放一只脚;按照(一定的)步伐(数)放置(木桩),踩着木桩行走。他快步往返,不会摔交和失足。造父学习这个,三天就完全学会了他的技巧。   泰豆惊叹道:“你真是太聪明了!学得这么快!一般的驾御马车的人,也不过(就你现在)这样的水平了。前面你的(这些快步)行走,用的是你的脚,体会其中的技巧在你心里。推而广之到驾御方面,在协调缰绳和辔衔的时候,是快是慢让马的嘴唇感觉和你一致,让马的行动法度掌控在你的心中,从而把握住所有的节奏。在你心里得心应手,外面操控得让马也心领神会,这样就能进退走得像用绳墨画的一样笔直转弯像圆规划的一样圆,要去的地方再远也会有气力。真正学会了驾御的技术,结果在衔,(衔)响应的是(来自)辔(的信号);辔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手(的信号);手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心。这样就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鞭子去赶,心境闲暇身体端正,六匹马的缰绳不乱,二十四个马蹄跑得不会出差错;转弯、前进、后退,没有不是中规中矩的。到这样的时候车轮之外就可以不要多余的车道,马蹄之外可以不要多余的地面;就不会觉得山川谷地有什么险,平原湿地,看它们都是一样的了。我的技术全在这了,你牢牢记住这些。”
    • 38. 鲍氏之子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②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④,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⑤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⑥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目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释 ①祖:古代祭祀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②和:应和。表示同意。③响:回响,回声。④顸于次:参预在末座。预,参预。次,在排列上次一等⑤类:种类,物类。⑥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
    • 39. 齐国田氏在庭院中设祭祀,(祭罢设宴)招待的客人有上千人。座中有献赠鱼雁的客人。田氏看着鱼和大雁,于是感叹道:“上天对于人类真是优厚啊!繁殖五谷杂粮,生长鱼类鸟类,用来给人类食用。”在座的客人好像回声一样地应和着主人的说法。有一个人姓的的少年,才12岁,参预席中,坐在末座,这时进言道:“(实际道理)和您的说法不相同。天地之中生存的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共生并存的物类。物类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因为智力大小不同而相互制约,交替、轮流地互相食用,并不是为了对方才生存的。人类把能够食用的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供人食用)的吗?再如蚊蚋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吞食人肉,并不是上天本来为了蚊蚋和虎狼才生出人类来的啊。”
    • 40.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以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驪。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1]纆(mò):绳索。[2]菜:通“采”。[3]驪(lí):纯黑色的马。[4]说:通“悦”。
    • 41. 秦国国君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龄大了,你的家族有能相马的人吗?”伯乐回答说:“良马可以从它的形体相貌筋骨看出来。天下最好的马,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要相那种无法看见其扬起的尘埃和足迹的马,在下的后辈都是下等的才能啊,(他们)可以告诉你哪是良马,没能力告诉你哪是天下最好的马。在我曾经一起挑担捡柴的人之中,有一个叫九方皋的,这个人在相马方面不比我差。您召见他吧。”   穆公召见了他,让他出去找马,三个月后他回来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个地方)。”穆公说:“什么样的马?”回答说:“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去取那匹马,是黑色的公马。   穆公很不高兴,召见伯乐并对他说:“扫兴,您推荐的相马的人!连颜色公母都分不清,还能知道什么马啊?”伯乐喟然叹息道:“已经到了如此的境界啊!这就是千万个我也无法比的啊。像九方皋他所看见的,是内在素质啊,发现它的精髓而不管其它,关注它的内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关注他该关注的,不去注意不该注意的,看见应该看的方面,(所以)疏忽了他不在意的(方面)。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人,比再好的马还要宝贵啊。”   马到了后,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