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考点整理(完整版)教师招聘必备


    教育理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基础
    教育学(占重较应重点复)
    第1章 教育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基规律 第三章 教育目教育制度
    第四章 教师学生 第五章 课程 第六章 教学 第七章 德育
    第八章 班班级理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 第十章 教育研究方法
    第1章 教育教育学
    第1节 教育产生发展
    1 教育概念属性基素
    (1) 教育概念
    教育类 目(意识) 培养(严格说动物界没教育) 种 社会活动(相先天言必须天获) 传承文化传承生产社会生活验种途径例:孩生会吸奶 —— 属教育(先天)孩意识间学会火 —— 属教育
    基属性:目性育性社会性
    教育词 早 见 孟子心 —— 易出单选题
    两种角度教育定义(社会角度体角度)
    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三行必师听君席话胜读十年书)
    狭义教育:指 学校教育 教育者定社会求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目计划组织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着期方发展变化活动(名词解释)
    更狭义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 体角度:教育等体学发展程
    综教育定社会背景发生促 体社会化社会体化 实践活动
    体社会化立面体化(学社会规范)
    社会体化 —— 社会规范体身体化表现
    (2) 教育属性
    质属性 —— 育性(教育质育教育区事物 根特征 教育 质规定性 ) —— 单选
    教育具体实规定性体现 :(选题)
    教育 类特 种 意识 社会活动(目性)
    教育类 意识传递社会验 活动(社会性)
    教育 培养直接目标 社会实践活动(育)
    教育社会属性:
    (1) 永恒性:类社会存存着 教育 (教育类社会始终)记住:处换 成学校教育
    (2) 历史性:历史阶段教育性质目容等 相(历史时期 )
    (3) 继承性:历史时期教育前相继(相)
    (4) 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
    (5) 相独立性:教育身规律特定教育形态定时社会形态保持致
    (6) 生产性: 特殊性(物质加精神) —— 判断题
    (7) 民族性:国家民族 教育( 横时期美国中国教育 )
    例题: 西汉初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体现教育( )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相独立性 D 继承性
    解释:题干实际表示 西汉初期种文教政策历史时期体现历史性
    (3) 教育基素(单选选)
    教育者受教育者 (学者) 教育媒介 (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基素
    1 教育者(导)
    广义教育者 —— 受教育者起教育影响作
    狭义教育者 —— 指事学校教育活动中 教师 学校教育者体直接教育者整教育程中起 导作
    2 受教育者(客体 —— 教育象体 —— 学体) 判断题
    3 教育媒介(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措施)起桥梁沟通作包括教育容教育方法组织形式教育手段等 —— 选题
    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容 三基素间构成教育中三基矛盾 中受教育者教育容矛盾教育中基决定性矛盾 —— 判断单选
    例题:教育容教育者受教育者认识( )单选
    A 体 B 客体 C 教体 D 学体
    2 教育功
    (1) 教育功作 象 分 体发展功社会发展功
    体发展功 :教育首先针培养体发展影响作称教育 体功(基功 )
    社会发展功 :教育社会发展影响作称教育 派生功 ( 拓展功 )
    (2) 教育功作 方 分 正功 (助…… 积极影响 作) 负功 (例:奴化教育 消极影响 作)
    (3) 教育功作 呈现 形式 分 显性功 (预期相致功正老师料……) 隐性功 (预期相致没预料功:老师言行举止情感态度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
    3 教育起源
    (1) 神话起源说(正确) 古老观点
    体现神天意志 宗教持种观点 外 中国朱熹持种观点
    (2) 生物起源说(认教育生物) —— 正确
    教育种 生物现象 () 类特 社会现象 —— 否定教育社会性生物起源说 第正式提出 关教育起源学说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 开始转科学解释根错误 没握类教育目性社会性
    代表物 : 法国 利托尔诺 英国 沛西
    (3) 心理起源说 —— 正确
    认教育起源日常生活中 童成意识模仿 否认教育社会性(目性)
    代表物:美国 孟禄
    (4) 劳动起源说 —— 科学正确
    称社会起源说马克思义认教育起源类特生产劳动
    4 教育历史发展 —— 重点容
    (1) 原始社会教育 —— 教育生产劳动结合
    (1) 教育具 非独立性 教育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 教育具发性全民性(普性)广泛性等级性(等性)阶级性
    (3) 教育具原始性
    (2) 古代社会教育 — 教育生产劳动分离(般指 奴隶社会 教育 封建社会 教育)
    (1) 奴隶社会教育特征:
    鲜明阶级性 学校教育生产劳动相脱离相立 学校教育趋分化知识化
    学校教育制度尚健全
    (2) 封建社会教育特征:教育基 生产劳动相脱离
    古代东西方教育特征:
    阶级性 :教育统治阶级服务 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作重点)
    等级性 :阶层接受教育(正说)
    象征性 :接受教育受什样教育区社会位象征(接受教育反映社会阶层) —— 反说
    2 古代社会教育发展 —— 教育生产劳动分离 单选题
    (1) 古代中国
    夏代 :已 学校 设置庠(早学校教育出现时代说 奴隶社会 )
    西周 : 政教合 官学 体系学 六艺 ( 礼乐 射御书数 )礼乐六艺中心
    春秋战国 :官学衰微 私学 兴起(孔子)
    教育象:贵族 —— 民(扩) 养士风: 稷学宫 (百家争鸣 学术 )
    西汉 :汉武帝采纳 董仲舒 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
    隋唐 : 选士制度: 科举制
    中央官学包括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两馆设置体现古代教育 等级性 特点 般两馆
    宋元明清:科举考试:四书(:学中庸孟子语) 五(:诗书礼义春秋)
    宋代:书院 明代:八股文(标志封建教育走衰落)
    官学私学书院古代中国三种教育形式
    (2) 古代印度
    印度教育宗教紧密相关 教育控制婆罗门教佛教手中
    种姓制度: 1 婆罗门僧侣 (高级) 2 刹帝利武士
    3 吠舍民 4 首陀罗奴隶(低级)
    教育容:吠陀 教师:僧侣 教育活动:背诵典钻研义
    教育容特点:消极遁世缺乏积极素
    (3) 古代埃
    三种学校:
    1 宫廷学校:法老教育皇子皇孙贵族子弟场 2 职官学校:吏师法教
    3 文士(书吏)学校 : 开设
    僧师吏(书)师 成 古代埃教育特征
    (4) 古代希腊罗马
    ①古希腊
    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 欧洲 奴隶社会 两种著名教育体系 —— 单选
    雅典 : 谐 教育容丰富方法灵活培养 政治家商 目
    斯巴达:容单培养强悍军目
    ②古罗马教育
    家庭教育 教育形式 两种学校:希腊语学校拉丁语学校
    拉丁修辞学校目 培养雄辩家
    ( 5 )中世纪西欧
    西欧进入 封建社会 形成两种著名封建教育体系 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①教会教育
    培养目标:僧侣教士
    教育容: 七艺 —— 分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 四学(算数天文音乐 )
    (重点掌握注意区分六艺)
    ②骑士教育 培养目标:封建骑士 教育容: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猎投枪棋吟诗)
    (6)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 —— 文义教育中心教育
    代表物: 维利诺 (意利) 埃拉斯莫斯 (尼德兰)法国 拉伯雷 蒙田 等
    (三)代社会教育( 19 世纪) —— 教育生产劳动结合
    (1) 国家 加强教育重视干预 公立教育 崛起
    (2) 初等 义务教育 普遍实施 德国 世界 早 普义务教育国家( 1763 年)
    (3) 教育 世俗化 教育宗教中分离出 ( 4 )教育 法制化
    (四)现代社会教育 —— 教育生产劳动结合
    1 现代教育特点:
    ( 1 )教育 生产性 断增强 教育生产劳动分离走结合
    ( 2 )教育公性普性样性日趋突出 ( 3 )教育科学化水日益提高
    现代教育 20 世纪期教育改革发展特点:(重点记忆)
    1 教育终身化(保罗朗格朗)
    科学知识加速增长持续发展需 终身教育 等 成教育职业教育(判断题)
    2 教育 全民化 (分男女老少等)
    3 教育 民化 :否定教育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
    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 次指师生关系民
    次指教育容教育方式民(选性) 指追求教育化(扩权)
    4 教育 元化 (相单性统性言) 5 教育 技术现代化
    6 教育 全球化 (国际交流加强) 7 教育 信息化 8 教育具 科学性
    第二节 教育学产生发展(重点记忆)
    教育学研究象(单选)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门科学教育学 根务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问题 推动教育学发展 动力
    2 教育学研究价值意义(解)
    (1) 教育学研究价值
    1 超越日常教育验 2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 沟通教育理实践
    (二)学教育学意义
    三教育学发展概况(点)
    教育学发展体分成 萌芽独立形态元化现代化 四阶段(选)
    (1) 教育学萌芽阶段
    1 中国萌芽阶段教育思想
    (1) 孔子教育思想 —— 语(儒家思想 —— 六艺教育)
    ①教育象张 教类 ②孔子学说核心仁礼
    ③教育容孔子 道德教育居首位 孔子偏重社会士偏重文士轻视科技生产劳动
    ④教学原方法
    第 启发诱导 愤启悱发世界 早提出 启发式教学教育学
    第二 材施教 第三 学思行相结合 第四 温知新
    (2) 孟子教育思想
    孟子持 性善 教育思想基础认教育目 明伦 提出种理想 丈夫 格富贵淫贫贱移威武屈
    (3) 荀子教育思想
    荀子持 性恶 认教育作 化性起伪 认完整学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行动程 闻 见 知 行
    (4) 墨家教育思想 —— 体现 科学技术教育训练思维力教育 (例:孔成)
    墨翟认知识源分三方面 亲知 (亲直接验) 闻知 (道听途说间接验) 说知 (通推理通思维力)必须重视说知
    ( 5 )道家教育思想
    根道法然哲学道家张 教循然 原切然便教育
    (6) 学记教育思想
    学记中国世界教育史 第部 教育专著成文约战国末期
    学记中教学原:(重点)(两长两两导)
    ① 教学相长 学然知足教然知困知足然反知困然强曰:教学相长
    ②尊师重道
    ③ 藏息相辅 课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学教时教(课)必正业退息(课外)必居学
    ④ 豫时孙摩 豫:预防 时:时 孙:循序 摩:观摩
    ⑤启发诱导道(通假字通导)弗牵强抑开弗达
    ⑥长善救失
    ⑦ 学躐等 教学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考试时容易孔子言学记言混起考 中国三圣:孔子孟子荀子
    2 西方萌芽阶段教育思想 西方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德
    (1) 苏格拉底
    雄辩 问答法 ( 称 产婆术助产术 ) 著名讲 启发诱导 问答法分三步:第步称 讽刺 知知
    第二步称 定义 问答中反复诘难纳出明确定义概念
    第三步称 助产术 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出结(格拉底母亲接生婆)
    (2) 柏拉图(苏格拉底学生) —— 代表作 理想国
    认教育政治着密切联系培养未统治者宗旨教育实现种理想工具种观点 国家义教育思想 渊源 国家义教育思想伴着代欧美民族国家出现产生 19 世纪达高潮 (判断题)
    (3) 亚里士德(柏拉图学生)
    古希腊 百科全书式 哲学家 首次提出 教育遵循然 观点张童心理发展规律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童进行 谐教育 成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源泉
    ( 4 )昆体良 —— 代表作: 雄辩术原理 (演说家教育 演说家培养) 西方早教育著作 誉 古代西方第部教学法著
    例题 :
    1 世界早提出启发法教育家( ) A 孔子 B 苏格拉底 C 夸美纽斯 D 洛克
    2 张教育事业应该公私学者(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德 C 苏格拉底 D 维利诺
    (二)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
    代实验科学鼻祖 培根首次提出 教育学作门 独立 学科提出 纳法 教育学发展奠定方法基础
    1 教育学学科建立
    ( 1 )夸美纽斯
    1632 年出版 教学 教育学开始形成门 独立学科 标志该书认 代第 教育学著作
    教育观点包括:
    ① 泛智教育 切事物教切切童教育成 —— (普教育)
    ②教育适应然 ③ 班级授课制(早)
    ④教学原: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觉性
    ( 2 )卢梭 —— 性善者
    认教育务应该童然 然义教育 核心教育体说 爱弥 宣扬然义教育思想
    出造物手东西手里全变坏 —— 然义教育
    (3) 康德 —— 代表作: 康德教育
    早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影响学者
    ( 4 )裴斯泰洛奇 —— 第明确提出 教育心理学化 口号教育学家
    ( 5 )洛克(英国)
    反天赋观念 提出 白板说 认 天赋智力等 千差万 教育决定 认教育目 培养绅士 提出 绅士教育 教育漫话 书中详细述绅士教育容方法
    2 规范教育学建立
    ( 1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代表)
    称 现代教育学父 科学教育学奠基 普通教育学 出版( 1806 年) 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建立 时该书认 第现代教育学著作 (区教学)
    ①教育理体系两理基础 伦理学心理学
    ②教育高目道德性格完善
    ③ 教育性教学原(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 —— 教书育
    ④ 教学四阶段:明联合系统方法(死记)
    ⑤旧三中心: 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 2 )杜威
    杜威理 现代教育理 代表相传统教育旧三中心提出 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验中心 新三中心 代表作 民义教育 反映 实义教育思想
    教育观点包括:
    ①教育质: 教育生活 教育生长教育验改组改造 学校社会
    ②教育目: 教育目 (常听教育目学类教育身) —— 选择判断
    ③ 做中学 —— 活动中学 ④思维五步说五步探究教学法 —— 解
    杜威教育学说提出西方教育学便出现 赫尔巴特代表传统教育学派 杜威代表现代教育学派 立局面
    (三) 20 世纪教育学元化发展(解)
    教育学流派:
    1 实验教育学(定量研究)
    ( 1 )代表物:德国 梅伊曼 拉伊 法国纳美国霍尔桑代克
    代表著作: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纲
    ( 2 )基观点:重视实验强调实验结果中寻找教育途径方法
    2 文化教育学称精神科学教育学(定性研究)
    ( 1 )代表物: 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
    ( 2 )基观点:教育程种历史文化程教育研究采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方法(理解解释方法)进行
    3 实义教育学
    ( 1 )代表物:杜威克伯屈(杜威学生) 代表著作:民义教育
    4 马克思义教育学(社会义教育学)
    ( 1 )代表物代表著作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民制度
    凯洛夫教育学 ( 1939 年) 公认 世界第部马克思义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新教育纲 ( 1930 年) 国 第部马克思义教育学著作
    5 批判教育学 —— 代西方教育理界占 导位 教育思潮 (单选)
    ( 1 )代表物: 鲍尔斯金蒂思阿普尔布厄迪尔 (单选 两斯两尔)
    (四)代教育学理新发展
    1 现代教学理三流派(常考)
    ( 1 )美国教育家 布鲁纳 教育程 提出 结构教学 强调选教种学科务必学生理解该学科基结构倡导 发现法
    ( 2 )苏联教育家 赞科夫 出版教学发展书学生 般发展 作教学出发点提出 发展性教学理 五条教学原(高难度高速度理知识起指导作理解学程学生包括差生般发展)
    ( 3 )德国教育家 瓦根舍 创立 范例方式教学
    2 学者观点
    ( 1 ) 皮亚杰 教育科学童心理学
    ( 2 ) 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 公认终身教育理代表作
    ( 3 )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百条建议 整心灵献孩子 阐述 谐教育思想 认学校教育理想培养全面谐发展
    第二章 教育基规律
    第节 教育社会发展
    教育政治济制度
    ()政治济制度教育制约作
    政治济制度 决定教育 性质 单选题
    1 政治济制度决定教育 领导权 2 政治济制度决定教育受教育 权
    3 政治济制度决定教育教育 目 4 政治济制度决定着教育 容 取舍
    5 政治济制度决定教育 体制 6 教育 相独立 政治济制度
    (二)教育政治济制度制约影响
    1 教育政治济制度培养需 2 教育种影响政治济 舆 力量
    3 教育促进 民 化政治制度 起决定作 —— 判断(例: 教育时改变政治济制度 × )
    二教育生产力水
    ()生产力教育决定作
    1 生产力发展水制约着教育发展 规模速度 2 生产力发展水制约着教育 结构 变化
    3 生产力发展水制约着教育 容方法手段
    4 生产力发展水制约着学校 专业设置 (学里某新兴专业开设 )
    5 教育 相独立 生产力发展水
    (二)教育生产力促进作 (教育济功)
    1 教育生产 劳动力 2 教育生产 科学知识
    力资理: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 舒尔茨 代表西方济学家提出谓力资指凝聚劳动者身知识技表现出影响事生产性工作力
    单选:现代教育 根 动( )
    A 政治制度 B 济制度 C 生产力发展 D 科学技术
    判断:教育目容 终 取决社会政治制度 ×
    三教育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教育影响(推动作)
    科学技术教育影响首先表现教育 动力作
    1 科学技术够改变教育者 观念 2 科学技术够影响受教育者 数量教育质量
    3 科学技术够影响教育 容方法手段 4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 技术
    (二)教育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科技功)
    1 教育完成科学 知识生产
    2 教育推进科学 体制化 (专门专门机构做专门科学研究)
    3 教育具科学 研究 功 4 教育促进科研成果 开发利
    四教育文化
    ()文化教育发展制约作
    1 文化影响教育目确立 2 文化影响教育容选择
    3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
    (二)教育文化发展促进作(教育文化功)
    1 教育具筛选整理 传递 保存文化作(间)
    2 教育具 传播 交流文化作(横间)
    3 教育具选择 提升 文化作 4 教育具更新 创造 文化作
    (三)学校文化
    1 学校文化概念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部分成员具思想观念行方式
    2 学校文化特征
    ( 1 )学校文化种组织文化 ( 2 )学校文化种整合性较强文化
    ( 3 )学校文化传递文化传统 ( 4 ) 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缩影 (单选)
    ① 校园文化 概念 —— 学校全体员工学工作生活程中拥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行准( 名词解释 )
    ②校园文化容 —— 包括 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组织制度文化 ( :学校行规范准校规校纪等 ) 中 精神文化校园文化中基核心 (选)
    ③校园文化特征 —— 互动性(教师学生间)渗透性传承性(百年老校传承) (选)
    五教育相独立性 (选)表现
    1 教育身 历史继承性 2 教育社会发展 衡性 ( 超前落 )
    3 教育社会意识形式 行性 ( :教育文化哲学伦理等行存谁决定谁谁压制谁说)
    判断:教育相独立性表现超越历史存 —— 错误
    第二节 教育发展
    体身心发展 概念
    指作复杂整体体 生命开始生命结束 全部生程中断发生变化程 特 指体身心特点 积极方面 变化程
    容言体身心发展包括 身体心理 两方面发展
    二体身心发展动
    ()发(遗传决定)
    1 发涵
    发强调素需成熟强调身心发展力量源身需 例: 树然直
    2 发代表物观点 (掌握)
    孟子 :国古代发代表(性善) 弗洛伊德:性基然
    威尔逊:基复制 高尔顿:遗传决定鼻祖(优生学创始)
    格赛尔 : 成熟机制(双生子爬楼梯赛两爬速度样中训练)
    霍尔:两遗传胜吨教育
    (二)外铄(环境决定)
    1 外铄涵
    外铄认发展外力量诸环境刺激求影响学校教育等
    2 外铄代表物观点(掌握)
    荀子:性恶 洛克:白板说
    华生:健康婴祖先状况意培养成领袖偷等种类型 —— 十分强调教育作
    (三)素相互作(作)
    辩证唯物义认发展体素外部环境体活动中相互作结果
    三影响体身心发展素
    ()遗传(遗传素质)
    1 遗传素质身心发展 前提 决定 发展 例:伤仲永
    2 遗传素质差异身心发展差异原
    3 遗传素质成熟机制制约着身心发展水阶段(格赛尔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 —— 包括然环境社会环境两部分教育学中说环境般指社会环境
    1 孟母三迁 朱者赤墨者黑 蓬生麻中扶直 白沙涅俱黑 —— 均指环境发展影响
    2 环境推动身心发展 外部动力
    3 环境 决定 发展 (出淤泥染 逆境出)
    4 环境反应动
    (三)教育(学校教育)
    1 学校教育身心发展中 起导作 原 :
    ( 1 )学校教育目计划组织培养活动
    ( 2 )学校专门负责教育工作教师相言效果较
    ( 3 )学校教育效控制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种素
    2 学校教育身心发展中 起导作表现
    (学校教育影响体发展特殊功)
    (1) 学校教育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 性
    (2) 学校教育具开发体特殊发展性功 —— 性
    (3) 学校教育体发展影响具时延时价值
    (4) 学校教育具加速体发展特殊功
    3 实现学校教育身心发展中起导作促进作条件 (两种极端)
    教育万 认完全教育产物代表物: 康德 (德国) 华生 (美国) 爱尔维修 (法国)
    教育 认教育发展力代表物: 柏拉图 高尔顿
    (四)体观动性
    1 体观动性概念
    体观动性指观意识活动客观世界积极作包括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统社会实践活动中活动水角度体观动性三层次构成:
    第层次: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心理活动 第三层次(高层次): 社会实践活动
    2 体观动性作 —— 决定性素
    :流合污 出淤泥染 威武屈
    遗传素质 身心发展 物质前提(性) 环境 体发展提供种
    教育 身心发展起 导作 体素 身心发展 动力
    例题:遗传素质发展提供() A 现实性 B 必然性 C 方性 D 性
    四体身心发展规律(掌握)
    ()体身心发展 序性
    教育工作 循序渐进 促进发展般 陵节施 拔苗助长
    (二)体身心发展 阶段性
    教育工作必须学生实际出发针 年龄 阶段学生提出具体务采取教育容方法避免 刀切 锅煮 成化
    苏联心理学家 维果斯基 提出 发展区 指学生 达发展水现发展水间差异 教育实践中概括 跳跳摘桃 验值鉴
    (三)体身心发展 衡性(均衡性 )
    方面指身心发展 方面 发展速度 年龄阶段 衡(例:身高发展速度)方面体身心发展 方面 言(:身体心理)(前提:必须)
    关键期 :称 敏感期佳期 根体身心发展衡性教育教学抓住关键期求短时间取佳效果
    (四)体身心发展 互补性
    1 体身心发展互补性概念
    ( 1 )互补性指机体某方面机受损甚缺失通方面超常发展部分补偿(生理生理见互补:眼睛失明耳朵异常灵敏)
    ( 2 )互补性存心理机生理机间(身残志坚)
    2 体身心发展互补性教育求:
    ( 1 )树立信心 ( 2 )掌握科学教育方法( 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
    (五)体身心发展 差异性 (前提:体间) —— 材施教差异教学
    指体间身心发展体身心发展方面间存着发展程度速度(:少年志器晚成)
    第三章 教育目教育制度
    第节 教育目概述
    教育目涵
    ()教育目概念
    教育目 指教育达预期结果受教育者提出总求规定 受教育者培养成什样 培养质量规格标准分广义狭义
    狭义教育目 国家培养什样总求
    (二)教育目教育方针(判断选择)
    1 教育目教育方针联系
    教育方针 国家高权力机关根政治济求明令颁布实行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总指导方针总方
    教育方针政策性概念具定强制性范围较教育目学术性概念范围较教育目教育方针构成部分
    教育方针容:教育性质 教育目 实现教育目途径
    二教育目意义作
    ()教育目意义
    教育目整教育工作 核心 教育活动评判标准 出发点 宿 教育活动中居导位时全部教育活动 题 灵魂 教育 高理想 确定教育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 根
    (二)教育目作(功) —— 选
    1 教育目教育工作具 导 作 2 教育目贯彻教育方针具 激励 作
    3 教育目教育效果进行 评价 重标准
    说法认教育目功包括导功 调控 功评价功(激励调控互换)
    三教育目层次结构
    ()国家教育目(高级) —— 普遍 (二)级类学校培养目标 —— 特殊
    (三)教师教学目标 —— 具体
    四确立教育目(选)
    ()特定社会政治济文化背景 (二)身心发展特点需
    (三)教育理想
    (四) 国 确立教育目理 马克思关全面发展学说 (单选)
    1 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 指劳动力 体力 智力 全面谐充分发展包括 道德 发展 性 充分发展
    2 社会义制度 实现全面发展 社会条件
    3 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造全面发展唯方法唯途径
    五关教育目确立理
    ()位观点
    位认确立教育目根性教育目培养健全发展发展性挖掘潜增进受教育者价值 价值高社会价值
    代表物: 孟子卢梭 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马利坦 赫钦斯奈勒 马斯 洛 萨特等
    (二)社会位观点
    社会位认确认教育目根社会求(国家政治层面)发展必须服社会需 社会价值高价值
    代表物: 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 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三)位社会位关系 —— 辩证统
    (四)教育目
    1 教育目 —— 杜威关注
    杜威 认教育目应教育活动身联系起教育程外目
    2 文化位
    3 生活位 —— 称 完美生活关注未代表物: 斯宾塞
    认教育未生活做准备认教育生活身
    例题: 教育准备生活说提出者 —— 斯宾塞
    第二节 国教育目(素质教育重点)
    新中国成立教育目种表述
    1957 年毛泽东 高国务会议提出:教育方针应该受教育者德育智育体育方面发展成 社会义觉悟文化劳动者 新中国成立颁布 第教育方针 (单选)
    1985 年 中中央关教育体制改革决定 (简称 85 决定)指出:教育培养应该 思想 道德 文化 纪律 热爱 社会义祖国社会义事业具国家富强民富裕艰苦奋斗奉献 精神 具实事求独立思考勇创造科学 精神 常表述称 四两爱两精神
    1986 年 中国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里 首次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
    1993 年中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 (简称 93 纲)提出:教育改革发展根目提高民族素质出出……努力教育质量 90 年代新台阶
    1995 年 第八届全国民代表会第三次会议通 中华民国教育法 规定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义事业建设者接班
    1999 年 中中央国务院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决定 教育目表述:造 理想 道德文化纪律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义事业建设者接班
    二现阶段国教育目基精神(选)
    ( 1 )坚持社会义方性 ( 2 )坚持全面发展 ( 3 )培养独立性
    ( 4 )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国教育目根途径 ( 5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三国教育目基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
    1 德育 : 方首位 2 智育 : 核心 3 体育 :物质保障
    4 美育 :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5 劳动技术教育
    (二)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间关系
    1 五育全面发展中位存衡性
    2 五育相独立性
    德育:保证 方 保证 动力灵魂 智育: 认识基础 体育:物质 保证
    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德育智育体育具体运实践
    四国教育目落实
    ()落实国教育目时特注意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素质
    (二)前国教育目实践中存问题 —— 片面追求升学率 (单选)
    解决该问题措施: 首先赖整社会发展 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中学身应积极进行改革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概念
    1999 年 中中央国务院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 素质教育确定国教育改革发展长远方针素质教育成国 级类教育 追求理想
    素质教育 发展社会发展实际需 全面 提高 全体 学生 基 素质根目尊重学生 体性 动精神注重开发智慧潜形成健全性根特征教育
    2 素质教育特点
    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体性发展性未性中 全体性 素质教育质规定根求
    3 素质教育容(重点) 素质教育……教育
    ( 1 )素质教育面 全体 学生教育 ( 2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 全面 发展教育
    ( 3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 性 发展教育
    ( 4 )素质教育培养 创新精神 实践力 重点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力 素质教育 时代特征 教育活动根追求成素质教育 核心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力 应 试教育素质教育质区
    4 素质教育意义(什开展素质教育) —— 解
    ( 1 )素质教育助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 2 )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必然趋势
    ( 3 )素质教育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落实
    5 实施素质教育措施 —— 解
    ( 1 )改变教育观念 ( 2 )转变学生观 ( 3 )加教育改革力度
    ( 4 )建立素质教育保障机制 ( 5 )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 6 )营造良校园文化氛围 ( 7 )避免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误区
    6 避免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误区:
    ( 1 )素质教育尖子生 ( 2 )素质教育学生什学什学
    ( 3 )素质教育学生刻苦学减负少学生留课作业
    ( 4 ) 素质教育教师成学生合作者帮助者服务者
    ( 5 )素质教育教师开展课外活动文体课 ( 6 )素质教育教师考试特百分制
    ( 7 )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五创新教育 (解)
    ()创新教育含义
    1 创新教育概念 —— 培养创新精神创造力基价值取教育
    2 创新教育质 —— 提升拥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意识变成现实力
    (二)创新教育基特征
    ( 1 )相传统教育言创新教育种超越式教育
    ( 2 )相现存教育言创新教育种国现存教育体性教育脱胎计划济教育
    ( 3 )相应试教育言创新教育种健全格教育
    ( 4 )相素质教育言创新教育高层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高体现
    (三)创新教育务属性
    1 创新教育务 ——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创新三方面素构成:
    ( 1 )创新格 ( 2 )创新思维 ( 3 )创新技
    2 创新教育基属性 —— 普遍性综合性革命性
    (四) 创新教育需教育创新
    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发展
    教育制度涵
    ()教育制度概念(体系 + 规定)
    教育制度指国家区级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项规定总称
    广义 教育制度指 国民教育制度 国家实现教育目组织系统建立起 切教育设施关规章制度总称 (:学校少年宫教育考试制度……) 教材属广义教育制度
    狭义 教育制度指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国家级类学校总体系
    学制 教育制度 核心体 体现国家国民教育制度 实质
    般说学制三基素构成:学校类型学校级学校结构
    (二)教育制度特征 —— 客观性强制性价值性教育性历史性
    二建立学制
    1 生产力发展水科技发展状况 2 社会政治济制度 3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 口发展状况 5 国学制历史发展国外学制影响
    三现代学制类型
    现代学制早出现 19 世纪末 欧洲 三种类型:
    () 西欧双轨制 (英法德俄) —— 公
    轨学术教育(富)轨职业教育(穷)两轨互衔接利教育普
    (二) 美国单轨制 —— 效益
    利教育普教育参差齐效益低发展失衡级学校间教学质量相差
    (三) 苏联分支型学制 (沙皇俄国时期)
    优点:兼顾公效益利教育普学术性保持较高水
    缺点:课时课程复杂教学计划纲教材必须统教学够灵活特域性较强课程发展
    四现代教育制度发展
    ()教育制度形式发展
    1 前制度化教育 —— 制度化前非正式非正规(没系统)教育
    2 制度化教育
    学校教育系统 形成意味着制度化教育形成
    制度化教育指正规教育具层次结构年龄分级教育制度
    国:废科举兴学校
    3 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应限学校围墙
    库姆斯等非正规教育伊里奇非学校化
    建构学化社会理想非制度化教育重体现
    (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重点记忆前四)
    1 加强学前教育重视学教育衔接 2 强化普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4 高等教育众化
    毛入学率低 15 属精英教育 15 50 众化教育 50 普化阶段
    5 终身教育体系建构 —— 保罗朗格朗提出
    特点:终身性全民性(民性普性)广泛性(连贯性)灵活性实性(形式样性性)
    6 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 7 教育国际交流加强
    8 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界线逐渐淡化
    例题:制度化教育建立典型表现特征( )
    A 学校产生 B 学制建立 C 教育实体出现 D 定型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第四节 国学校教育制度
    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演变
    ()旧中国学制革
    国现代学制建立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开始
    1 1902 年壬寅学制
    中国教育史早制定系统学校制度 1902 年 钦定学堂章程 称壬寅学制该学制 日 学制蓝国 首次颁布 第现代学制 未实行
    2 1903 年癸卯学制:
    称 奏定学堂章程 承袭 日 学制国代教育史 第部 国家颁布 全国实行 学制系统明显反映 中学体西学 思想规定 许男女 校 特点 修业年限长
    3 1912 年壬子癸学制
    蔡元培 教育总长旧学制进行修订该学制明显反映 资产阶级 学制方面求第次规定 男女校 国教育史 第具资义性质 学制
    4 1922 年壬戌学制(时间长)
    壬戌学制 美国 学制蓝称 新学制 六三三学制 该学制 首次明确学龄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划分学校教育阶段 1928 年国民政府修改 直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学制革
    1 1951 年颁布中华民国新学制
    1951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政务院公布关学制改革决定标志着国学制发展新阶段
    2 1985 年颁布中中央关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985 年 提出 制度中国民国 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第二年颁布)
    3 1993 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
    20 世纪末教育发展总目标 —— 基普九年义务教育基扫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批重点学校批重点学科简称 两基两全两重
    (基普九基扫盲)
    4 1999 年中中央国务院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
    该决定 第次 明确提出 终身教育 形成社会化开放式教育网络逐步完善终身学体系
    二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结构类型
    ()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结构(四层次五类)
    层次结构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 幼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四层次
    类结构国现行学校教育划分 基础教育 ( 幼园高中 ) 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教育 特殊教育 五类
    国基础教育包括 学前教育 普通中学教育
    (二)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类型 —— 国现行学制单轨学制发展 分支型学制
    三国前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国前学制改革容
    1 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涵发展道路 4 重视成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二)中长期规划关学制改革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 2010—2020 年)进入 21 世纪国第教育规划纲 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纲领性文件
    中长期规划容: 3633433
    ( 1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 2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 3 )普高中阶段教育 ( 4 )职业教育放更加突出位置
    ( 5 )全面提高高度教育质量 ( 6 )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型社会
    ( 7 )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四章 教师学生(重点)
    第节 教师
    第二节学生
    学生特点
    ()学生教育象(客体)
    学生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作象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学生身特点:
    1 学生具 塑性 2 学生具 赖性 3 学生具 师性
    (二)学生教育发展体
    学生具观动性接受教育程中具定素质进行教育
    学生观动性表现三方面:
    1 觉性称动性学生观动性 基表现
    2 独立性称性 3 创造性学生观动性 高表现
    (三)学生发展中
    ( 1 )学生具成身心发展特点 ( 2 )学生具发展巨潜性
    ( 3 )学生具发展需 ( 4 )学生具获成教育关怀需
    例题:学生教育程中处( )位 A 导 B 体 C 动 D 辅助
    二现代学生观 (案例题) —— 老师学生基法
    ()学生 发展 中发展眼光学生
    1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 学生具巨发展潜(切皆)
    3 学生处发展程中 4 学生发展全面发展
    (二)学生 独特
    1 学生完整(血肉活生生情感)
    2 学生具身独特性(家孩子较孩子长)
    3 学生成间存巨差异
    (三)学生具 独立 意义
    1 学生独立教师头脑外教师意志转移客观存
    2 学生学体 (教师家长代学生学)
    3 学生责权体(法律角度学生相应权利义务)
    第三节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概述
    ()师生关系涵 —— 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 基重 关系
    师生关系具体表现: 1 社会关系 2 教育关系(工作关系基关系 )
    3 心理关系 4 伦理关系(际关系)
    (2) 师生关系两种立观点
    1 教师中心 —— 代表物:赫尔巴特凯洛夫(充分肯定教师导位)
    2 童中心(学生中心) —— 代表物:卢梭杜威(充分肯定学生体位)
    二师生关系容
    () 教育容教学接受授受关系(简单讲听种灌输式关系 )
    1 教师学生社会角色规定意义教师传授者学生受授者
    2 学生教学中 体性 实现教育目教育成功条件
    3 学生指导引导目促进学生发展
    (二) 师生格等关系
    1 学生作独立社会体格教师等
    2 教师学生种朋友式友帮助关系
    (三) 社会道德相互促进关系
    三师生关系基类型(选) —— 专制型 放型 民型:理想型师生关系
    四良师生关系建立途径方法(重点) —— 民型师生关系
    ()教师方面(简答述) —— 重点
    教师教育程组织者全部教育活动中起导作根说 良师生关系首先取决教师
    1 解研究学生(前提基础) 2 树立正确学生观 3 提高教师身素质
    4 热爱尊重学生公学生 5 发扬教育民
    6 动学生沟通善学生交 7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 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 9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补班)
    (二)学生方面
    1 正确认识 2 正确认识老师(老师会犯错)
    (三)环境方面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 加强学风教育
    五理想师生关系(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重点)
    ()际关系: 尊师爱生 (二)社会关系: 民等
    (三)教育关系: 教学相长 (四)心理关系: 心理相容
    第五章 课程 (基围绕目标模式进行)
    第节 课程概述
    课程意义
    ()课程涵
    国: 课程词国始见 唐宋期间 唐 孔颖达 诗作注(早提出)
    宋 朱熹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 国 早具现代意义 课程概念
    西方: 课程词早出现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什知识价值 文中
    美国学者 博特 — 1918 年 —— 课程 标志着课程作 专门研究领域 诞生教育史 第课程理专著 活动分析法
    课程 学校学生应学 学科总 进程安排 (课程表 —— 课)(单选判断)
    (二)课程意义(解)
    1 课程学校培养 蓝图 具体表现 2 课程教师事教育活动基
    3 课程学生吸取知识源 5 课程评估教学质量标准
    4 合理课程设置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
    二课程类型(匹配选择) —— 重点
    固属性 ——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组织方式 ——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学求 ——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理体 —— 国家课程方课程校课程
    课程务 —— 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表现形式 ——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固属性) —— 静态动态
    学科课程 —— 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基础定价值标准知识领域学术领域选择定容选出 知识 组织学科课程类型
    古老 范围 广泛 课程类型
    国古代 六艺 古希腊 七艺学科课程 称分科课程
    活动课程 —— 称 验 课程学生体性活动 验 中心组织课程 杜威 活动课程代表物 例题:学生直接验通活动课程学
    (二)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组织方式)
    分科课程: —— 学科课程根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分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容组成种学科彼 分立 安排教学序教学时数期限(利学生整体世界握)
    综合课程 : —— 指破传统分科课程知识领域 组合 两门学科领域构成门学科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均综合课程代表(选)
    (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求)
    必修课程 —— 根发展社会发展需指定学生必须学科目体社会化基础导价值培养发展学生 性 (国家课程方课程均属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 针必修课程足处提出发展学生兴趣爱 性 特长开设课程
    (四)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课程务 )
    基础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力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力
    (五)国家课程方课程校课程(理体)
    国家课程导价值通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方课程导价值通课程满足方社会发展现实需
    校课程导价值通课程展示学校办学宗旨特色
    (六)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表现形式)
    显性课程 称公开课程指学校情境中 直接明显 方式呈现课程显性课程特征 计划性 区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标志
    隐性课程 称潜课程发课程学校情境中 间接隐 方式呈现课程
    隐性课程 首次提出 —— 杰克逊 ——1968 年 班级生活(单选)
    例:校园文化属隐性课程
    三制约课程素(选)
    () 社会 :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求提供(社会需求)
    (二) 知识 :定时代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学科知识水)
    (三) 童 :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技基础接受性(学者身心发展需)
    四课程理流派
    ()学生中心课程理 —— 杜威
    称 童中心课程理活动课程理
    1 验 2 童中心活动 3 动作业
    4 课程组织心理序 杜威更重视课程组织考虑童身心发展规律
    优点:
    (1) 重视学生学活动心理准备满足童兴趣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动性
    (2) 强调实践活动重视直接验利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力
    (3) 强调围绕现实社会领域组织课程利学生获世界完整认识
    局限性:
    (1) 分夸验忽视知识身逻辑联系序机性知识零散
    (2) 限制学生体发展 ( 3 )轻视教育社会务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
    结构义课程理 —— 布鲁纳
    学科结构课程中心活动课程理相立种课程理
    素义课程理 —— 巴格莱
    课程容应该类文化素
    永恒义课程理 —— 赫钦斯
    具理智训练价值传统永恒学科价值高实学科价值
    优点:
    (1) 知识系统继承类文化遗产 ( 2 )系统学知识掌握
    (3) 教师熟悉 ( 4 )课程构成较简单易评价
    局限性:
    (1) 易门知识割裂开 ( 2 )重视童兴趣需容易导致理实践脱节
    ( 3 )学科容易出现必重复增加学生学负担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 —— 布拉梅尔德
    认课程重点应放代社会现实问题
    课程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建立种新社会秩序社会文化
    第二节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涵
    课程目标根教育宗旨教育规律提出具体价值务指标课程身实现具体目标意图 课程目标整课程编制程中关键准 (单选)
    二课程目标教育目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关系
    教育目 —— 培养目标 —— 课程目标 —— 教学目标
    层目标制约着层次目标层次目标层次目标落实具体化(越越具体)
    三确定课程目标
    ()童 —— 学者需 —— 基 (二)社会 —— 代社会生活需求
    (三)知识 —— 学科知识发展
    四三维课程目标(考试重点)
    新课程求 知识技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知识技 —— 双基教学 程方法 —— 学生学会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激发学生情感鸣
    第三节 课程容
    课程 学校教育 核心 学校教育 基础 (课程教学)
    国中学课程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三部分组成
    课程计划 :学校 教育教学工作 指导性文件规定课程设置学科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课程计划分学科展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门学科 教学容指导性文件规定学科教学目标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关教学方法基求(标)
    教材 : 根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容信息媒介(课程标准展开具体化教材)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概念
    课程计划 根定教育目培养目标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关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指导性文件
    开设科目( 课程设置 )课程计划 中心首问题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特征 —— 强制性 普遍性 基础性
    (三)中学课程设置(义务阶段高中阶段)
    1 学课程设置体现普性基础性发展性
    2 初中课程设置体现普性基础性发展性
    3 高中课程设置体现 时代性 基础性 选择性
    二课程标准(教学纲) 选择题中没课程标准选教学纲判断题行
    ()概念
    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中门学科 纲 形式编写关 学科教学容 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 分学科展开
    课程标准 编写教科书 教师进行教学 直接 衡量科教学质量 重标准 (单选)
    (2) 课程标准设计原
    1 关注象学生学生学行求 2 涉范围学生综合发展领域
    3 求学生基达求非高求
    4 目促进学生更发展 5 教师教科书执行者开发者
    课程标准学生服务教学纲教师服务
    三教材(教科书)
    ()概念
    教材 根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容教学书知识授受活动信息媒介 课程标准进步展开具体化印刷品声制品
    教科书教材体 教师进行教学 新课程教材视跳板非圣
    (二)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基原求
    1 科学性思想性相统 原( 首原 ) 2 强调容基础性适性
    3 知识逻辑教学法求统 4 理实践统
    5 教科书编排形式利学生学
    6 注意学科横联系
    第四节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概述
    ()课程结构概念
    课程结构指课程部分组织配合课程容机联系起组织方式
    (2) 课程横结构结构
    课程横结构 —— 课程范围
    课程结构 —— 课程序列
    二新课程结构容(重点)
    ()整体设置九年贯义务教育课程
    1 学 阶段 综合课程 2 初中 阶段设置 分科综合 相结合
    (二) 高中 分科课程
    (三) 学高中 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作国家课程)作 必修课程 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两技两社研究(选)
    (四)农村中学课程社会济发展服务
    第五节 课程理
    新课程理政策
    1985 年中中央关教育体制改革决定 首次提出
    1999 年中中央国务院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 试行
    2001 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试行) 明确规定 实行 国家方学校三级课程理 体制
    二三级课程理
    ()国家课程 —— 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编制审定课程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二)方课程 ——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国家课程基础政治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开发设计课程
    (三)学校课程(校课程)
    学校 确保国家课程方课程效实施前提针 学生 兴趣需结合 学校 传统优势办学理念充分利学校社区课程资源( 教师 )开发选课程
    三校课程开发实践
    开发体 教师 通常 选修课 形式出现
    ()校课程开发理念( 1 3 6 点重点记忆)
    1 学生 课程理念 2 决策分享 民 理念
    3 校课程开发体 教师 专家 4 全员参 合作 精神
    5 校课程开发基础:善利 现场 课程
    6 校课程开发价值追求: 性化 7 校课程开发性质: 国家课程 补充
    8 校课程开发运作:目标追求
    (二)校课程开发程序:
    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修订
    (三)校课程开发途径( 选 )
    1 合作开发:切合作机构合作 2 课题研究实验
    3 规范原选修课活动课兴趣组
    (四)校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简答题)
    1 促进教师专业 意识 提升 2 促进教师 知识 结构完善
    3 增强教师 参 意识合作 力 4 促进教师 研究 意识 力 提升
    5 促进教师 反思 意识 力 提升
    第六节 课程设计实施
    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 概念
    目计划 产生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设计模式
    1 泰勒目标模式
    泰勒 课程教学基原理 课程领域圣
    确定课程目标 —— 目标 根目标选择课程容 —— 容
    根目标组织课程容 —— 方法 目标评价课程 —— 评价
    2 斯腾豪斯 程模式
    针目标模式分强调预期行结果目标忽视程缺陷提出
    二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概念 —— 课程实施已编订课程付诸 实践 程
    (二)效实施课程条件(选)
    1 课程计划身特点(合理性谐性明确性简约性传播性操作性)
    2 学区特征 3 学校特征 4 校外环境
    第七节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概念
    课程评价 定方法途径课程目标事实结果等关问题 价值 特点做出 判断 程
    包括两方面评价: 课程身学生学业 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出 发展性评价
    二课程评价模式(重点)
    ()目标评价模式(关注预期目标)
    课程评价父泰勒 针常模参测验足提出评价原理包含七步骤中关键步 确定目标 步骤围绕目标展开 (单选)
    (二)目游离评价模式
    美国学者 斯克里文 针目标评价模式弊病提出认评价关注预期结果外应关注 非预期 结果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程度
    (三) CIPP 评价模式
    美国教育评价家 斯塔弗尔姆 倡导课程评价模式
    包含四步骤:背景评价 输入评价 程 评价 成果评价( 选 )
    (四) CSE 评价模式 —— 斯太克 提出实施步骤:需评定 方案计划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三课程评价基阶段(解)
    ( 1 )焦点集中研究课程现象 ( 2 )搜集信息
    ( 3 )组织材料 ( 4 )分析材料 ( 5 )报告结果
    第八节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概念
    课程资源课程建设基础包括教材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 切 助学生发展种资源 教材 课程资源 核心 组成部分 教科书教材核心
    二课程资源类型(匹配选择)
    ()校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 —— 空间分布划分
    (二)素材性课程资源(软件)条件性课程资源(硬件) —— 功特点划分
    (三)显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 —— 表现形式划分
    三课程资源筛选机制 —— 1 优先性原 2 适应性原
    四开发利课程资源途径方法 (选时般全选)
    ()进行社会调查 (二)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反思教学验 (三)开发实施条件
    (四)研究学生情况 (五)鉴利校外资源 (六)建立资源数库
    (七)发挥网络资源作
    五特应该关注课程资源(判断)
    ( 1 ) 课程标准教科书 等基特殊课程资源 ( 2 ) 教师 重课程资源
    ( 3 ) 学生 课程资源消费者课程资源开发者
    ( 4 ) 教学程 师生运课程资源建构知识生程
    第六章 教学(二三四节重点)
    第节 教学概述
    教学概念 —— 教学教师教学生学组成传递掌握社会验 双边 活动
    区分 (判断题) :
    1 教学教育(部分整体):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学校进行教育基途径
    2 教学智育(交叉):教学智育途径教学德育美育体育等途径 智育需通课外活动全面实现 智育教学务
    3 教学课(整体部分):课实施教学种方式
    4 教学学(交叉):教学程中教师指导学(:课)属教学教学程外学属教学
    二教学工作意义
    教学 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 基途径
    ()教学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效形式社会验生产适应促进 社会 发展力手段 (教学社会意义)
    (二)教学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基途径 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实践培养学生性全面发展重环节 (学生意义)
    (三)教学 学校教育 中心工作(单选)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教学位)(坚持教学全面安排原) (学校教育教学意义)
    三教学般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 基础知识基技(简称:双基)(首务 ) —— 单选
    (二)发展学生智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力
    (三)发展学生体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 (四)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审美力
    (五)培养学生具备良道德品质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世界观
    第二节 教学规律
    第三节 教学原教学方法(重点)
    教学原
    ()教学原概念 —— 根定教学 目标 教学程 规律 制定指导教学工作 基准
    区:教学规律(客观) 教学原(观) —— 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原教学原反映教学规律
    判断:教学原教学规律决定 —— 错误 ( 原目标规律决定 )
    (二)国目前中学教学原
    1 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相统原 (体现:教书育)
    ( 1 )基含义
    该原指教学马克思义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结合知识教学学生进行社会义品德正确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体现教学 教育性规律 体现国教育 根方 (单选)
    ( 2 )贯彻原求
    ①教师保证教学 科学性 ②教师结合教学 容 特点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
    ③教师通教学 活动 环节学生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
    ④教师断提高 业务力 思想水
    2 理联系实际原
    ( 1 )基含义
    指教师教学中应学生理实际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引导运新获知识解决种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
    该原体现间接验(理)直接验(实际)相结合规律
    ( 2 )贯彻原求
    ①重视 书 知识教学(间接验) ②传授知识程中注重联系 实际 (直接)
    ③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重视引导培养学生 运 知识力(直接)
    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力训练 关系 (直接) ⑤ 补充 必乡土教材(直接)
    3 直观性原
    ( 1 )基含义
    该原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量利学生种 感官 已验通种形式感知学生获生动表象较全面深刻掌握知识
    荀子:闻 — 见 — 知 — 行 夸美纽斯直观性原(摸摸听听闻闻)
    ( 2 )直观手段种类 —— 实物直观(:标) 模直观(:模型图图片)言语直观
    ( 3 )贯彻求:
    ①正确 选择 直观教具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演示语言讲解结合起( )
    ③重视运 语言 直观
    例题:课堂教学中学生形式颜色声音感觉进行思维程全面贯彻 直观性 原
    4 启发性原
    ( 1 )基含义
    该原指教学活动中教师 调动学生动性积极性 引导通 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学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力
    体现教师导学生体相结合教学规律
    例:愤启悱发 道弗牵强弗抑开弗达均属启发性原教学相长属
    ( 2 )贯彻求:
    ①加强学 目性 教育调动学生 动性 ②启发学生 独立思考 培养思维力
    ③学生动手培养 独立解决 问题力 ④发扬 教学民
    例题:坏老师奉送真理老师教发现真理体现教学原启发性原
    5 循序渐进原(系统性原)
    ( 1 )基含义
    教师严格 科学知识逻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进行教学学生掌握 系统 科学文化知识力充分发展 例:学躐等 凌节施 杂施逊坏乱修
    ( 2 )贯彻求
    ① 学生认识序 浅入深易难简繁进行教学
    ②教学 系统 性 ③引导学生知识体系化 系统 化
    ④抓 矛盾 解决重点难点( 知识逻辑 )
    6 巩固性原
    ( 1 )基含义
    该原指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牢固掌握基知识基技需时候够准确误呈现出利知识技利
    孔子 —— 温知新 乌申斯基 —— 复学母
    ( 2 )贯彻求:
    ①教学 全程中 巩固 ②组织学生复工作教会学生记忆 方法
    ③通扩充改组 运 知识巩固知识
    7 材施教原(学生实际出发原)
    ( 1 )基含义(坚持统求异施教)
    该原指教师教学中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 统 求出发面 全体 学生时根学生 差异放矢进行差教学学生扬长避短获佳发展
    孔子施教材 加德纳元智理
    ( 2 )贯彻求
    ①坚持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 统求 ②教师 解学生 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教师善发现学生兴趣爱 创造条件 学生特长发挥
    8 量力性原(接受性原发展性原)
    ( 1 )基含义
    指教学容方法分量进度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够接受定难度
    ( 2 )贯彻求
    ①解学生发展水 实际出发 进行教学 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 时代特点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概念
    教学方法指教师学生完成教学务实现教学目标采取 活动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获身心发展活动方法
    (二)两种立教学方法 思想 —— 注入式启发式
    注入式:学生成单纯接受知识容器 启发式: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判断题:讲授法注入式方法问答法启发式方法 —— 错误
    (三)常教学方法(五类 13 条)
    1 语言传递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讨法读书指导法
    教师学生 口头语言 活动学生独立阅读 书面语言 教学方法
    例: 讲授法谈话法讨法读书指导法 (选)
    ( 1 ) 讲授法 (应 广泛普遍 )
    ①讲授法概念 —— 教师运 口头语言 系统连贯学生传授知识技发展智力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讲读讲述(文科课程常)讲解(理科教学常讲解公式)讲演四种
    ②讲授法优缺点:优点充分发挥教师导作短时间学生获量系统科学知识 缺点易发挥学生动性积极性
    ③运讲授法基求:
    组织学生听讲 讲授容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讲授讲究讲授策略方式符合知识系统性启发性教学原求
    讲究语言艺术 教学方法配合
    ( 2 )谈话法(问答法)
    ①谈话法概念
    教师学生相互交谈引导学生根已知识验通独立思考获新知识教学方法
    ②谈话法优点
    够顾学生特点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利发展学生语言表达力 教师通谈话直接解学生学程度时检验教学效果
    ③运谈话法基求:
    做计划教师谈话中心提问容做充分准备(前做准备)
    谈话时善问提出问题符合学生已知识程度验启发性面全体学生势利导 (中引导善问)
    谈话结束应结合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纳结
    ( 3 )讨法
    ①讨法概念
    讨法全部组成员教师指导围绕某中心问题发表法见解进行相互学种方法讨法 高年级 运较
    ②讨法优点
    通讨学生间 集思广益 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激发学热情培养钻研精神训练语言表达力
    ③运讨法基求:
    讨前教师应提出吸引力讨题目明确讨具体求指导学生收集关资料
    讨时教师善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发表意见学生发言机会
    讨结束教师进行结提出需进步思考问题
    ( 4 )读书指导法(考)
    ①读书指导法概念
    教师指导学生通阅读教科书参考书获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学力种方法
    ②运读书指导法基求:
    教师提出明确目求思考题教会学生工具书 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方法 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2 直观感知教学方法 —— 演示法参观法
    教师通展示实物演示直观教具组织教学性参观等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观 演示法 参观法 两种
    ( 1 )演示法
    含义:教师配合讲授谈话通学生展示实物教具演示实验采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获知识巩固知识方法 演示法体现直观性理联系实际教学原
    ( 2 )参观法( 现场教学 ) —— 侧重知识学
    教师根教学目求组织学生实考察研究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种教学方法 参观教学法分:准备性参观 行性参观 总结性参观(前中 选)
    3 实际训练教学方法 —— 练法实验法 实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形成技技巧培养行惯发展学生力教学方法
    ( 1 )练法
    ①涵: 练法指学生教师指导巩固知识培养种技技巧基教学方法中学 科教学普遍采 教学方法
    ②基求(记忆):
    明确联系目求 练题目注重双基提高 教学生正确练方法时检查反馈 注意培养学生检查 练方式样化
    ( 2 )实验法
    教师引导学生定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事物现象产生变化学生获直接验培养学生技技巧教学方法 实验法常物理化学生物等然学科教学
    ( 3 )实作业法
    教师根学科课程标准求指导学生运学知识课课外进行实际操作知识运实践教学方法
    ( 4 )实践活动法
    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力方面实践力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法中学生中心 教师学生参谋顾问 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动参绝越俎代庖
    4 引导探究教学方法
    发现法称 探索法研究法 指学生教师指导提出课题提供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行发现掌握 相应原理结种教学方法
    5 情感陶冶(体验)教学方法
    指教师根定教学求计划学生处种类似真实活动情境中利中教育素综合学生施加影响种教学方法 包括 欣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两种
    ( 1 )欣赏教学法
    教学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 真善美 种教学方法
    ( 2 )情境教学法 —— 侧重情感体验
    指教学程中教师目引入创设具定情绪色彩生动具体场景引起学生定 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学生心理机发展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选择运
    1 选择运教学方法基选
    ①教学目务求 ②课程性质特点 ③学生年龄特征
    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⑤教师业务水实际验性特点
    2 教学方法运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判断题:教学方法中教学法教定法存矛盾 —— 错误
    拓展容:
    1 国教学方法改革发展
    ( 1 )愉快教学法(倪谷音) ( 2 )情境教学法(李吉林)
    ( 3 )尝试教学法(邱学华) ( 4 )成功教学法(刘京海)
    2 国外教学方法改革发展
    ( 1 )发现法(布鲁纳) ( 2 )目标教学法(布鲁姆) ( 3 )程序教学法(斯金纳)
    ( 4 )纲信号图表教学法(沙塔洛夫) ( 5 )暗示教学法(洛扎诺夫)
    ( 6 )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工作基环节
    教学组织形式(选择题)
    ()教学组织形式概念
    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实现教学目标采 社会结合方式
    教学史先出现影响较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等中 教学制 古代学校 教学形式
    (二)现代教学 基( )组织形式 —— 班级授课制
    1 概念:学生年龄文化程度分成固定数班级教师根课程计划规定时间表进行教学种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 班级授课制
    2 产生发展:
    ① 1632 年捷克 夸美纽斯 教学 理基础
    ② 赫尔巴特 :教学程形式阶段(明联想 联合系统方法) 基定型
    ③ 凯洛夫 :课类型结构形成 完整体系
    国早采班级授课制清政府 1862 年( 清末 )设北京 京师文馆
    3 班级授课制基特点
    ( 1 )班单位集体授课学生数固定 ( 2 )课教学 ( 3 )时授课
    4 班级授课制优点足(述题)
    优点:利面积培养 学生获系统知识 发挥教师导作 发挥学生集体作 学生方面发展 教学理教学检查
    足:利学生实际操作力训练 利发挥学生体性 利教学容方法样化材施教学生真正交流启发 割裂容整体性
    (三)现代教学 辅助形式 —— 教学现场教学
    1 教学
    概念:教师针学生情况进行 辅导 教学组织形式
    意义:满足特殊化教育需实现性发展手段途径
    2 现场教学
    概念:学生带事物发生发展 现场 进行教学活动形式
    意义:学生提供 直接验 丰富感性认识 加深学生书知识理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
    (四)现代教学 特殊 组织形式 —— 复式教学
    两两年级 学生编教室里位教师分教材节课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种特殊组织形式适学生少教师少校舍教学设备较差农村偏远区
    (五)教学组织形式
    1 分组教学
    ( 1 )概念:年龄编班取消年龄编班基础根学生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教学组织形式
    外部分组:取消年龄编班力成绩编班 部分组:年龄编班根成绩分组
    力分组:根力分组教学课程相年限
    作业分组:根特点意愿分组年限相课程
    判断题:分组教学显著特点班级课更切合学生水特点 —— 正确
    2 道尔顿制 —— 美国教育家 柏克赫斯特 创建
    教师讲授学生制定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学生学独立完成作业老师汇报学情况接受考查
    3 特朗普制 —— 美国教育家劳伊德 • 特朗普(班教学班研究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
    4 贝尔 — 兰喀斯特制
    英国贝尔兰喀斯特导生制(老师先培养部分学生部分学生帮助学生)
    5 设计教学法 —— 杜威克伯屈
    学生设计动手活动单元中获关知识力
    (六)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重点
    1 适 缩班级规模 教学单位趋合理化
    2 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 种教学组织形式 综合运
    3 样化座位排列 加强课堂教学交互动马蹄型圆型心圆形模块型
    4 探索 化教学
    二教学工作基环节
    ()备课 —— 分备课集体备课
    1 备课意义 —— 备课教课 前提
    2 教师应备课(备课求):
    ( 1 )三备:钻研教材解学生设计教法(选) 说成 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
    ( 2 )三写:学年(学期)教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钻研教材: 包括学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阅读关参考资料教师掌握教材深化程般 懂透化 三阶段
    解学生:全面解学生包括学生总体体班级情况
    设计教法:仅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应考虑学生学法
    (二)课 —— 中心环节
    1 课意义
    课整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教师教学生学直接体现提高教学质量关键
    2 课类型(选)
    根教学务分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技技巧课(技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根节课完成务类型数分 单课综合课
    根教学方法分授课演示课练课实验课复课
    3 课结构
    课结构指课组成部分部分进行序时间分配
    综合课结构般包括: 组织教学复度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4 课基求( 4+7 )
    教师方面: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容准确教学结构合理 教学方法适 讲究教学艺术 板书序 充分发挥学生体性(基求)
    学生方面:学生注意力集中 学生思维活跃 学生积极参课堂中 学生顾
    (三)作业布置反馈
    作业形式种: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
    布置作业求(简答题):
    作业容符合课程标准求 考虑学生力需求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作业形式样具选性 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作业反馈清晰时
    作业具典型意义举反三作
    作业应助启发学生思维含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素
    量现代生产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结合起力求理联系实际
    (四)课外辅导
    1 课外辅导容
    ①解答问题指导作业 ②基础差事病缺课学生补课
    ③成绩特优异学生做 辅导 ④学生进行学方法辅导
    ⑤学生进行学目学态度教育
    2 课外辅导课 必补充 适应学生差异贯彻 材施教 重措施
    (五)学业成绩检查评定
    1 学业成绩检查评定意义
    2 学业成绩检查方式 —— 时考查考试
    时考查 —— 包括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单元测验等
    考试 —— 学生知识技等进行总结性检查时采种方式
    第五节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概念
    教学评价 指教学目标通定标准手段教学活动结果予 价值判断 进行测量分析评定程目课程教学方法学生培养方案作出 决策
    二教学评价功(选择) —— 诊断 教学问题 提供 反馈 信息 调控 教学方 检验 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基类型(重点)
    ()根教学评价作分诊断性评价(相入学考试)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前中)
    (二)根评价采 标准 分相性评价(相选拔性评价前名)绝性评价(驾考试达标)体差异评价(评价)
    1 相性评价 (常模参性评价)运常模参性测验学生学成绩进行评价 学生学成绩该班学生成绩序列常模中处位置 评价决定成绩优劣
    :矮子里找高 水涨船高
    2 绝性评价 (目标参性评价标准参评价)运目标参性测验学生学成绩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教材编制试题测量学生学业成绩判断学生否达教学目标求 评定学生间差异目
    3 体差异评价评价者现进行较评价象方面进行较
    相性评价(常模参性评价) —— 常模 绝性评价(标准参评价) —— 标准
    体差异评价 ——
    (三)评价体分外部评价(评价)部评价(评价)
    四现代教育评价
    ()理念 —— 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
    评价根目促进评价象发展基评价象重视评价象现状更着眼评价象未
    (二)发展趋势
    1 创设适合促进学生发展教育环境 2 关注终结性目标关注评价形成性目标发展
    3 评价体元元发展评价象动等动参发展
    4 评价方法综合层次全方位方发展
    (三)发展性评价基涵(样元)
    评价目评价功评价观念评价容评价方式评价体评价程等方面均变化
    第六节 教学模式(考)
    教学模式涵
    教学模式指定教学思想教学理指导建立起较稳定教学 活动框架 活动程序
    二常见教学模式
    ()国外教学模式
    1 探究式教学 —— 皮亚杰布鲁纳:建构义理
    问题解决 中心 基程序:问题 —— 假设 —— 推理 —— 验证 —— 总结提高
    2 抛锚式教学
    建立感染力真实事件真实问题基础时称实例式教学基问题教学 情境 性教学
    基环节:创设情境 —— 确定问题 —— 学 —— 协作学 —— 效果评价
    3 范例式教学 —— 瓦 • 根舍
    ①基性:教学中基知识学 ②基础性:重视学生实际单独适宜
    ③ 范例性 :精选示范容便正迁移
    ④体现四统:知识教学德育 问题教学系统学 掌握知识发展力 体客体
    基程:范例性阐明 案 —— 范例性阐明 类案 —— 范例性掌握规律原理 —— 掌握规律原理方法意义 —— 规律原理运训练
    (二)代国教学模式
    1 学 —— 指导式 2 目标 —— 导控式 3 传递 —— 接受式 4 问题 —— 探究式
    第七章 德育(三四节重点)
    第节 德育概述
    德育意义
    ()概念
    广义德育泛指目计划社会成员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活动包括 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 等方面 狭义德育专指 学校德育
    (二)德育性质 —— 特定社会济基础决定
    ( 1 )社会性:德育社会社会教育现象 类社会始终
    ( 2 )历史性:德育社会发展变化变化 ( 3 )阶级性民族性
    ( 4 )继承性:德育历史发展程中原理原容方法等存定性
    判断题:德育阶级社会 —— 错误
    (三)德育意义(选)
    1 德育社会义现代化建设重条件保证 2 德育少年童健康成长条件保证
    3 德育实现国教育目基础保证
    二德育目标
    ()概念
    德育目标教育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达总体规格求德育活动达预期目结果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 德育工作 出发点
    (二)德育目标确立
    ①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心理特征 ②时代社会发展需
    ③民族文化道德传统 ④ 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
    (三)国中学德育目标(解)
    1 学阶段德育培养目标 2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求 3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求
    第二节 德育容
    德育容概念
    学校德育容教育者学校德育目标选择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社会思想政治准道德规范总
    德育目标必须落实德育容进行效德育活动达预期目标
    二德育容选择(选)
    德育目标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 时代特征学生思想实际 文化传统
    三国学校德育容: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 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具体言:① 爱国义教育 (德育永恒题) ②理想教育 ③集体义教育 ④劳动教育
    ⑤道义社会公德教育 ⑥觉纪律教育 ⑦民法制观念教育 ⑧科学世界观生观教育
    第三节 德育程(重点)
    德育程概述
    ()德育程含义 —— (德育四素)知情意行统程 体社会化社会规范体化
    德育程品德形成程区: 德 育 程 —— 外部 品德 形成 程 —— 部
    判断:德育程品德形成程 —— 错误
    (二)德育程结构 ——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容德育方法
    (教育者:导 受教育者:客体 + 体)
    二德育程基矛盾(矛盾)
    教育者提出德育 求(社会求道德规范) 受教育者现品德水 间矛盾
    三德育程基规律(重点)
    ()德育程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程
    1 知 品德认识:品德知识品德判断基础核心 情 品德情感:部动力 催化剂
    意 品德意志: 精神力量 行 品德行:关键重标志
    2 德育程般知开端行终结具 端性 (种开端 视具体情况定 )
    (二)德育程促进学生思想部矛盾斗争发展程教育教育相结合程
    学生思想品德变化赖学生体 心理活动
    学生教育力学生品德赖形成部素学生品德发展程度标志
    (三)德育程组织学生活动交统方面教育影响程
    ( 1 ) 活动交 品德形成 基础 ( 2 )学生活动中受方面影响
    (四)德育程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程(:屡教改现象)
    第四节 德育原
    德育原概念
    德育原根 教育目德育目标 德育程规律 提出指导德育工作 基 求
    二国中学德育原
    ()导性原
    进行德育时定理想性 方性 指导学生正确方发展
    观测求:( 1 )坚持正确 政治方 (产阶级) ( 2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方针政策总务求 ( 3 )德育理想性现实性结合起
    (二)疏导原(循循善诱原) —— 题
    进行德育时循循善诱理服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动性积极
    贯彻求:( 1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 2 )势利导循循善诱 ( 3 ) 表扬激励坚持正面教育
    (三)材施教原(学生实际出发)
    教育者德育程中应根学生年龄特征性差异品德发展现状采取方法措施加强德育针性实效性
    贯彻求: ( 1 ) 发展 眼光客观全面深入解学生正确认识评价 代 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 ( 2 )根 年龄阶段 学生特点选择容方法进行教育防止般化成化模式化 ( 3 )注意 差异 材施教
    (四)知行统原
    指教育者进行德育时重视学生进行系统思想道德理教育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提高认识行养成结合起学生做言行致
    贯彻求:( 1 )加强理教育 ( 2 )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 3 )学生评价求坚持知行统原 ( 4 )教育者身作严律言行致
    例:孔子力行仁观点反映 知行统德育原
    (五)集体教育教育相结合原
    马卡连柯行教育原 : (集体义教育类似 连坐法)
    教育影响学生首先求影响学生集体然通集体教师道影响学生便会产生良教育效果
    贯彻求:( 1 )建立健全学生集体 ( 2 )开展丰富彩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教育作 ( 3 )加强教育通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生机活力
    (六)尊重信学生严格求学生相结合原
    马卡连柯 :量求尊重
    贯彻求:( 1 )教育者强烈事业心责感 尊重热爱学生态度
    ( 2 )教育者应学生 严格求 认真理 ( 3 )教育者提出适求坚定渝贯彻底
    (七)正面教育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坚持证明教育)
    德育工作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动力辅必纪律约束两者机结合起
    贯彻求:( 1 )坚持正面教育原客观事实先进榜样表扬鼓励方法教育引导学生 ( 2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理服 ( 3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集体组织公约守等严格理认真执行
    (八)积极素克服消极素原
    含义:教育者善发扬学生身积极素调动学生教育积极性克服消极素达长善救失目
    贯彻求:( 1 )教育者分二观点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优点足 ( 2 )教育者意识创造条件学生思想中消极素转化积极素 ( 3 )教育者提高学生认识评价力启发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九)教育影响致性连贯性原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动协调方面教育力量统认识步调计划系统前连贯教育学生发挥教育整体功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品德
    贯彻求:( 1 )统学校部种教育力量 ( 2 )动协调家庭社会教育关系逐步形成学校中心三位体德育网络 ( 3 )保持德育工作常性制度化处理衔接工作
    第五节 德育模式(客观题)
    概念:德育模式实际德育实施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容德育手段德育途径等机组合方式代影响较德育模式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认知模式 —— 关注知
    道德教育认知模式代德育理中流行 广泛占导位 德育学说 提出者:皮亚杰(先提出) 科尔伯格 (发展盛)道德认知阶段理
    道德判断力 定阶段序 低高断发展 道德教育 目促进童道德判断力发展行发生 科尔伯格采 道德两难 事法研究童道德发展
    二体谅模式(学会关心模式) —— 关注情
    坚持性善 坚持具种天赋实现趋 培养健全格作德育目标 力倡导民德育观 代表物: 彼 • 麦克费尔 20 世纪 70 年代
    1 助教师较全面认识学生解决特定 际 — 社会问题 种反应
    2 助教师较全面认识学生遭种种困难便更帮助学生 学会关心
    3 教师够指导学生进行讲座 角色扮演 题
    三社会模仿模式 —— 关注行
    该模式认环境互动体刺激做出反应动解释作情境
    代表物:班杜拉观察学理(模仿学)
    特点:强调观察学重性重视代性强化品德形成程中作 重视榜样力量
    四价值澄清模式
    种模式着眼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 减少价值混乱 通评价程促进统价值观形成
    代表物:美国 拉斯哈明西蒙 等
    价值观种固定观点永恒变真理建立体亲身历社会验基础种指南
    第六节 德育途径方法
    德育途径(组织形式)
    德育途径指学校教育者学生实施德育时供选择利 渠道 称德育组织形式
    国学校德育途径广泛样中 基途径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 (单选)
    ()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 基途径 ) (二)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外校外活动
    (四)青团少先队组织活动 (五)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
    (六)班工作 —— 学校学生进行德育 重 特殊 途径
    二中学德育方法选择运
    ()德育方法概念
    德育方法达德育目德育程中采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活动方式总包括教育者教学方式受教育者学方式
    (二)常德育方法
    1 说服教育法(说理教育法)
    通语言说理学生明晓道理分清非提高品德认识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方式:第类运 语言文字 进行说服方式讲解报告谈话讨辩读书指导等 第二类运 事实 进行说理教育方式包括参观访问调查
    运求:①明确目性针性 ②富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诚
    2 榜样示范法(意识)
    榜样物优秀品德影响学生思想情感行德育方法榜样包括伟典范教育者示范学生中榜样等
    例:桃李言成蹊 身正令行身正令
    运求:①选学榜样 ②激起学生榜样敬慕情 ③狠抓落实引导学生榜样调节行提高修养
    3 陶冶教育法(意识)
    教师利环境身教育素学生进行 潜移默化 熏陶感染耳濡目染中收感化德育方法陶冶教育法方式环境陶冶情感陶冶格陶冶艺术陶冶科学知识陶冶种活动交情境陶冶等
    运求:①创设良环境 ②启发说服相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情境创设
    4 实际锻炼法
    目组织学生参加种 实际活动 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干培养优良思想行惯德育方法锻炼方式学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运求: ①目明确计划周密加强指导坚持严格求 ②生动活泼灵活样调动学生动性 ③注意检查持恒时总结
    5 品德修养指导法(部)
    教师指导学生觉动进行学 品德反省实现思想转化行控制德育方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包括学 批评座右铭 实践体验锻炼等
    6 品德评价法(外部)
    通学生品德进行肯定否定评价予激励抑制促品德健康形成发展德育方法包括 奖励惩罚评操行评定 等
    7 角色扮演法 8 合作学法
    三前国中学德育存问题改革趋势
    ()前国中学德育存问题(简答题记忆)
    ( 1 )中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现象然存德育先办学思想未落实 (位)
    ( 2 )德育 目标 脱离实际杂乱序 ( 3 )德育 容 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发展需脱节
    ( 4 )知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灌输轻视实践教育道德行养成 ( 方式 )
    ( 5 )形式义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感染力( 效果 )
    (二)国中学德育改革趋势
    1 落实德育工作素质教育中首位置
    2 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德育 目标
    3 坚持贴实际贴生活贴学生德育方式改进德育 容
    4 积极改进中学思想品德教育 方法 形式
    5 坚持知行统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效机制建立科学学生思想道德行综合考评制度( 方法 ) 6 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途径 )
    (三)国学校德育改革思路
    1 实现约束性德育发展性德育转变 2 实现单灌输德育双互动德育转变
    3 实现单德育模式样化性化德育模式转变 4 实现封闭式德育开放式德育转变
    四德育工作新形式(全选)
    ()开展社区教育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建立德育基 (四)创办业余校
    新时期德育发展新题:① 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 ②安全教育 ③升学业指导教育
    第八章 班班级理
    第节 班级班级理
    班级
    ()班级概念
    班级学校实现定教育目 年龄知识程度 相学生 编班分级 形成 固定数基教育单位 班级学校行政体系中 基层正式组织 埃拉斯莫斯 先提出班级词
    班级特点:学性成熟性教育性社会性
    (二)班级组织发展
    夸美纽斯 教学奠定班级组织理基础 赫尔巴特 进步设计实施班级教学
    英国导生制推动班级组织发展
    中国采班级授课制早始 1862 年清政府开办 京师文
    20 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班级组织开始全国推广普
    (三)班级功
    班级社会组织体组成群体
    1 班级组织社会化功
    ( 1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 2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基技
    ( 3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方式 ( 4 )提供角色学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 班级体化功
    ( 1 )诊断功 ( 2 )矫正功 ( 3 )满足需求功 ( 4 )促进发展功
    二班级理
    ()班级理概念
    班级理班教师根定目求采定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班级中种资源进行 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实现教育目标 组织活动程
    (二)班级理功目
    1 班级理功
    助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班风 —— 基功
    助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效率 —— 功 助锻炼学生力学会治理 —— 终目
    2 班级理目
    根目 :实现教育目学生充分前面发展
    班级理手段:计划终协调控制
    (三)班级理容(选)
    1 班级组织建设 2 班级制度理 3 班级活动理
    4 班级 教学理 (目标秩序指挥系统) 教学质量理班级教学理 核心
    (四)班级理模式(记忆选)
    1 班级 常规 理(规章制度基素)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常规制度班级规范
    2 班级 行 理(马卡连柯) 3 班级 民 理(全员参)
    4 班级 目标 理(德鲁克) 组体目标班级总目标融体系
    (五)班级理中存问题解决策略
    1 前班级理中存问题
    ( 1 )班班级理方式偏重 专断 型 ( 2 )班级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班级理程度较低
    2 建立 学生 班级理机制
    ( 1 )满足学生 发展 目(学生发展班级理核心)
    ( 2 )确立学生班级中 体 位(发展学生体性学校理宗旨)
    ( 3 )目训练学生 理 班级力(班集体作学生教育体)
    第二节 良班集体培养
    班集体概念
    班集体班级授课制培养目标教育规范组织起学活动直接性际关系交特征 社会心理体
    二班集体特征(简答题)
    1 明确目标 2 定组织结构力领导集体
    3 定生活准健全规章制度 4 集体成员间相互等心理相容氛围
    5 宽松性发展空间
    三班集体教育作
    1 利形成学生群体意识 2 利培养学生社会交力适应力
    3 利训练学生教育力
    四班集体发展阶段
    1 班集体 初建期 松散群体阶段 (成员互认识班工作繁忙时期)
    2 班集体 巩固期 合作群体阶段(培养班干部关键期)
    3 班集体 成熟 集体阶段(形成良心理氛围)
    五班集体形成培养(重点)
    1 确定班集体发展 目标 (动力) 2 建立力班集体 核心
    3 建立班集体正常 秩序 (重保证) 4 组织形式样教育 活动
    5 培养正确 舆 良 班风 (标志)
    第三节 班工作概述
    班概念
    班班集体组织者领导者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骨干力量
    二班位作(选)
    1 班班集体组织者领导者
    2 班实现教育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骨干力量
    3 班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桥梁形成教育合力重中介
    拓展: 班班级理中位作:
    1 班班级建设 设计者 2 班协调班级际关系 导者
    3 班班级组织 领导者 (两方面影响力:职权影响力性影响力)
    三班领导方式
    ()班领导方式 —— 权威型 (支配性指导) 放型 (干预性指导) 民型 (综合性指导)
    (二)班具体操作程中两种领导方式 —— 教学中心集体中心
    四班工作务
    首务 :组织建立良班集体 中心务 :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全面发展
    五班工作容方法
    ()解研究学生(前提基础) —— 包括 群体体
    班解学生方法:(单选)
    ( 1 )分析书面材料法:学生解学生前情况:作业作文等
    ( 2 )调查法:深入解研究学生方法 ( 3 ) 观察法:基方法常简单
    ( 4 )谈话法:积极动解学生方法
    (二)效组织培养优秀班集体 —— 班级理 中心工作
    (三)协调校外种教育力量 —— 形成教育合力
    (四)学指导学活动理生活指导生活理
    ( 1 )学指导: 学方法 学惯学计划
    ( 2 )生活指导: ①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教育 ②指导学生日常交
    ③指导学生搞生理卫生 ④指导学生遵纪守法 ⑤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五)组织课外校外活动指导课余生活 —— 班项 常性 重工作
    (六)建立学生档案 四环节:收集 —— 整理 —— 鉴定 —— 保
    (七)操行评定(发展性评价)
    操行评定教育目指导思想学生守基学生学期学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结评价
    (八)班工作计划总结
    班工作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具体活动计划
    班工作总结般分两类:全面总结专题总结般学期学年末进行
    (九)教育工作( 面全体 )
    1 先进生工作
    2 进生工作(进生心理特征: 适度尊心 学动机强 意志力薄弱
    进生教育:关心爱护进生尊重格 培养激发学动机)
    (十)班会活动组织
    班会:常规班会生活班会题班会(选) 题班会 班级活动 形式 (单选)
    学生持班角色导演演员
    (十)偶发事件处理 (选)
    1 偶发事件特点: 突发性紧迫性击性样性
    2 偶发事件处理原: 教育性原 客观性原 效性原接受性原冷处理原
    3 偶发事件处理办法: 沉着冷静面 机智果断应 公民处理 善总结引导
    六班基素质 —— 心理素质 道德素质 知识素质 力素质
    七班工作意义作(解)
    1 班学校学生教育理具体执行者 2 班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核心
    3 班工作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4 班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 纽带 时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方面教育力量桥梁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
    第节 课外校外教育概述
    课外校外教育概念
    课外校外教育指 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外 利课余时间学生施行种 目计划组织 教育活动 课选修课属课外校外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教学样正规教育方致 学生愿选择
    二课外校外教育课堂教学
    ( 1 ) 目致 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完成学校教育务
    学校统领导计划组织进行属 正规教育 两者教育程中互相配合
    ( 2 )课外校外教育 课堂教学活动 延伸 (说 必补充)
    例题:课堂教学相课外活动更利发展学生性
    第二节 课外校外教育容形式
    课外校外教育容 —— 两社两科文体课
    1 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访问宣传游览) 2 社会公益活动(劳动观念劳动惯)
    3 学科活动(体) 4 科技活动(五活动) 5 文学艺术活动
    6 体育活动 7 课外阅读活动
    二课外校外教育组织形式
    1 群众性活动 2 组活动: 基 组织形式 3 活动
    第三节 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求
    课外校外教育特点(选)
    1 愿性 :学生根兴趣爱特长愿选择 2 性 :学生组织设计动手 3 灵活性 :活动容形式等体现灵活性 4 广泛性 :容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限制
    5 实践性 :活动中学生知识技通设计动手获
    二课外校外教育求
    1 明确目性计划性 2 活动容丰富彩形式样化富吸引力
    3 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教师指导相结合
    4 考虑学生兴趣爱特长符号学生年龄特征
    5 课堂教学 课外互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 校制宜
    第四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家庭教育 —— 学校教育 基础补充
    ()家庭教育特点
    1 教育容生活化 2 教育方式情感化
    3 教育方法样化(解答疑难 指导读书 树立榜样 游戏)
    (二)家庭教育基求
    1 环境谐 2 身作 3 方法科学 4 严慈相济 5 求致 6 全面关心
    二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指学校家庭环境外社区文化团体组织等予童青少年影响
    1 社区学生影响 2 种校外机构影响
    3 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众传播媒介影响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1 学校教育 占 导 位 2 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协调致互相配合
    3 加强 家 庭学 校 间相互联系(方式: 互访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
    4 加强学校社会教育机构间相互联系
    第十章 教育研究方法
    第节 教育研究概述
    教育研究涵
    ()教育研究概念性质
    教育研究教育问题 象 运科学方法遵循定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分析关资料 发现总结教育规律 种认识活动
    教育研究科学研究样三素组成 客观事实科学理方法技术 (选)
    教育研究基性质:文化性价值性体性
    (二)教育研究象 —— 教育问题 包括理问题实践问题
    (三)教育研究类型
    1 根研究 目 分基础研究应研究开发研究
    2 根 方法 分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通解决少等数量问题事物进行研究
    定性研究:通解决研究事物什问题继研究事物做出语言文字描述
    3 描述性研究干预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1 研究背景现场化 2 研究手段现代化
    3 种教育理流派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统性元性
    4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移植 5 关注教育研究价值标准
    第二节 教育研究基程
    选择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必须具特点:
    1 选题必须价值 2 选题必须科学现实性 3 选题必须明确具体
    4 选题必须新颖独创性 5 选题必须行性
    二教育文献检索综述
    ()教育文献检索
    1 教育文献检索作 —— 文献检索必少步骤贯穿研究全程
    2 教育文献检索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途径利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进行利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检索等计算机检索方法进行 中网络检索查阅资料快捷方法
    (二)教育文献综述
    三制定研究计划
    基求概括四问题: 研究什 什研究 样研究 预计成效
    四教育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分析( 分析研究资料两种方式: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
    定量分析教育研究走成熟标志
    五教育研究文报告撰写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概念
    教育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中采取步骤手段方法总称
    二常教育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法
    观察研究法指目计划通感官辅助仪器处然状态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获取验事实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法教育科学研究 广泛 种方法
    观察研究法特点: 目性 然性翔实观察记录 动性
    (二)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教育理指导通运观察列表问卷访谈案研究测验等方式搜集教育问题资料教育现状做出科学分析提出具体工作建议整套实践活动
    中基广泛方法 问卷调查
    (三)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根研究目运定手段动干预控制研究象发生发展程通观察测量较等方式探索验证研究现象果关系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目发现事物间果关系类研究中 唯确定果关系 研究
    (四)案研究法
    案研究法教育研究中运广泛 定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实调查种具体方法
    (五)较法
    较法根定标准国家教育制度教育理教育实践进行较研究找出国教育特殊规律普遍规律研究方法
    三新兴教育研究方法
    ()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指实际工作者(教师)基解决实际问题需专家学者单位成员合作实际问题作研究题进行系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种研究方法
    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中研究教育行动者研究
    (二)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称实研究法参观察法居验直觉研究方法研究者作研究工具研究者身洞察力研究象互动中理解解释行意义建构
    质性研究法种纳描述现场参研究方法
    (三)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抓住类验事性特征进行研究事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种研究方式教育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真实情境程通 讲述教育事体悟教育真谛 种研究方法
    (四)教育笔 —— 说教育心写教育程中某点体会心
    四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新进展 —— 校研究
    ()校研究概念
    校研究校教学研究简称指学校身条件基础 学校校长教师力军 针学校现实存问题开展计划研究活动
    (二)校研究特点
    1 校研究种实践研究
    2 校研究校基础前提 —— 学校 学校中 基学校
    (三)校研究基素(选)
    1 反思 —— 认教师专业发展成长 核心素 开展校研究 基础前提
    2 伴互助 3 专业引领
    心理学
    第章 心理学概述
    第节 心理学研究象
    研究象
    ()概念 心理学:研究 心理现象 发生发展规律 科学
    心理学研究动物心理研究心理研究心理
    (二)学科性质 —— 心理学 然科学 社会科学 间 中间边缘学科 (交叉学科)
    二心理现象结构(重点)
    认知 程 —— 感觉 知觉 思维 想象 记忆
    心理程 情感 程 —— 情绪 情感 注意
    意志 程 —— 意志行动心理程
    性心理倾性 —— 需 动机 信念 理想 价值观 世界观
    性心理特征 —— 力气质性格
    三教师学心理学意义
    ()理意义
    1 心理学研究成果 马克思义认识辩证法提供科学
    2 心理学研究 邻社会科学发展理意义
    (二)实践意义
    1 助理解解释 学生 心理现象行更完成教育工作
    2 助运心理学原理指导开展代 教育改革
    3 助 教师 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效开展 学生心理异常调适 工作
    4 助 教师 心理学知识进行 教育
    第二节 心理实质
    心理脑机(重点)
    ()神系统结构 神系统 心理活动物质基础
    神元 :神系统结构功单位 组成: 细胞体树突轴突 三部分
    包括: 感觉 神元(感受外刺激) 运动 神元(引起运动) 联络 神元(联络者)
    中枢神系统( 脑脊髓 )
    周围神系统 12 脑神 31 脊神
    心理脑机 脑心理器官 脑分左右半球四叶
    脑左半球: 抽象逻辑思维 言语中枢 优势半球负责 语言阅读书写运算推理 等
    脑右半球: 形象思维 空间知觉 优势半球负责 处理信息知觉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艺术创造力 等
    脑四叶: 额叶 :组织目方活动(动) 顶叶 :调节机体触温动等感觉(感)
    枕叶 :视觉中枢(视) 颞叶 :加工听觉刺激(听)
    (二)神系统活动方式
    1 反射反射弧
    神系统活动基形式 反射 ( 反射机体通神系统 体外刺激产生规律应答活动 )
    脑反射活动 心理活动基础 行 反射 组成
    反射活动基生理结构 反射弧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中枢神传出神效应器
    根条件刺激特点 巴普洛夫 脑皮层功分第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第信号系统 : 具体事物 作条件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系统梅生津动物
    第二信号系统 : 语词 作条件刺激反射系统成语谈虎色变典梅止渴类特
    条件反射 :意识行动(迎风流泪) —— (先天)
    反射 第信号系统:具体刺激食物(生畏)动物
    条件反射
    (天学建立起) 第二信号系统:语词符号引起(谈虎色变)特
    含梅流涎(条件反射)尝梅止渴(条件反射)
    梅生津(第信号系统) 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
    例题:司机见红灯会停车见减速慢行标志会慢行属 第二信号系统
    心理现象产生方式说 反射活动
    判断:条件反射种生理现象种心理现象 —— 正确
    2 神活动基程规律
    神活动指脑皮层活动 基程 兴奋 抑制
    基规律: 1 兴奋抑制扩散集中:手舞足蹈 —— 逐渐冷静
    2 兴奋抑制相互诱导: 正诱导 —— 睡眠醒 (抑制兴奋影响)
    负诱导 —— 专心学 (兴奋抑制影响)
    二心理客观现实反映
    ()客观现实决定心理
    心理客观现实反映 社会环境 社会生活条件 心理起着决定作:狼孩
    (二)心理脑客观现实观映
    心理客观观具体体头脑中进行知识验需愿性特征客观现实反映
    例:爱财命乐济钱观反映
    心理客观观 —— 正确
    (三)心理脑客观现实动反映
    心理消极动录式客观现实进行反映动反映客观世界
    第三节 心理学产生发展
    心理学产生历史背景
    亚里士德 灵魂历史第部述种心理现象著作
    两重历史渊源:代哲学思潮实验生理学
    1879 年 德国 心理学家 冯特 德国莱锡学建立 第 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称 心理学父 著作 生理心理学原理 称心理学 独立宣言
    二西方心理学流派
    ()构造义心理学
    代表物: 冯特 铁钦纳 (冯特弟子) 研究方法: 实验省法 分析意识容构造
    研究容:张心理学应研究直接验 意识 验分 感觉意象 激情 状态三种元素研究心理般规律
    (二)机义(强调意识流)
    代表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意识功:机体适应环境
    观点:意识成持续断川流息程 提出意识流
    (三)行义(西方心理学第势力)
    代表物: 华生 斯金纳 代表作:行义者心理学
    观点:反研究意识张研究行 张实验法进行研究 基公式: S—R
    华生观点称环境决定者外铄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代表物: 惠特海默柯勒考卡夫
    观点:反研究意识元素张研究意识整体
    名言:整体原部分种元素总 部分相加等全体 整体先部分存制约着部分性质意义 整体部分相加
    (五)精神分析(西方心理学第二势力)
    代表物: 弗洛伊德 代表作:梦解析张性恶格分超
    研究方法:研究异常行意识 研究象:分析精神病提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六)义(西方心理学第三势力)
    代表物: 马斯洛罗杰斯 性善
    容:研究格认质善良意志实现需
    (七)现代认知心理学
    代表物: 奈塞尔 皮亚杰 中奈塞尔出版认知心理学书
    研究容:心理活动作 信息加工 系统感官搜集信息分析存储转换然加利 研究方法:设计实验
    第二章 认知发展教育(重点)
    第节 感觉知觉
    感知觉概述
    ()感知觉概念
    1 感觉:脑直接作感觉器官客观事物 属性 反应
    2 知觉:脑直接作感觉器官客观事物 整体属性 反应
    感觉切复杂心理活动基础知觉感觉基础产生
    知觉高级形式 —— 观察(种目计划持久知觉活动观察思维知觉)
    观察力:迅速敏锐发现事物细节特征等方面知觉力
    3 感觉知觉关系
    区: 感觉 —— 反映事物属性赖感觉器官
    知觉 —— 反映事物整体属性赖种感觉器官受生理验影响词联系起
    联系: 刺激物直接作感觉器官产生现实感性反映
    类认识世界 初级形式 反映事物外部特征外部联系
    (二)感觉种类
    刺激源分:外部感觉部感觉
    外部感觉(外部刺激)分:视觉(视敏度)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触觉压觉温度觉痛觉)
    机体觉 (胃胀饥饿恶心口渴呕吐)
    部感觉 (部刺激) 衡觉 (超重失重晕车加速)
    运动觉 (关节肌肉感觉)
    (三)知觉种类
    1 根脑反映象分 物体知觉 社会知觉
    真动 动景运动 (电影动漫)
    运动知觉 诱导运动 (月亮云中行) —— 参物选择问题
    物体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 (烟头)
    空间知觉 运动效
    知觉
    社会知觉 知觉
    际知觉
    动景运动 : 两刺激(光点直线图形等)定空间间隔时距相继呈现时会刺激物刺激物连续运动:胶卷电影(实际幅幅图片定序组合起形成运动现象)
    诱导运动 :物体运动相邻静止物体产生运动印象
    运动 :暗室里果点燃支熏香烟头注视着光点会光点似运动
    运动效 :注视方运动物体果注视点转静止物体会静止物体似相反方运动 常选择题形式考查
    2 社会知觉种偏差: 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 首效应 效应 投射效应
    ( 1 )社会刻板印象:
    群特征动机加概括概括出群体特征属团体中认具种特征 视 团体成员中 体差异
    ( 2 )晕轮效应(类似 偏概全明显效应)
    光环效应认某具某种特征时会特征做相似判断
    ( 3 )首效应(类似 第印象效果)
    总体印象初获信息获信息影响更现象
    ( 4 )效应(重事件发生改变首效应)
    总体印象形成新获信息原获信息影响更现象
    ( 5 )投射效应
    指交时具某讨喜欢接受观念性格态度欲转移身认掩盖受欢迎特征心度君子腹
    3 错觉
    特定条件 必然 会 产生某种 固倾 歪曲知觉客观事物正确知觉知觉种特殊情况 错觉种类:错觉 形状错觉方错觉时间错觉
    判断:错觉避免 —— 错误
    二感知觉般规律
    ()感觉规律
    1 感受性感觉阈限关系
    感受性 :感觉器官适宜刺激感觉 力 感受阈限 :指刚刚引起感觉差感觉 刺激量
    绝感受性 绝感受阈限 ——
    绝感受阈限 :刚刚够引起感觉刺激强度(:听声音 20 赫兹 )
    绝感受性 :感觉觉察刺激强度力
    差感受性 差感觉阈限 ——
    差感觉阈限 :刚刚引起差感觉刺激物间差异量觉差(: 20 赫兹听力绝感受阈限 21 赫兹时听声音出现差种引起声音差刺激物差差感觉阈限 21—20 1 )
    差感受性 :够感受刺激间差异量力
    感受性感觉阈限数值呈 反 关系感受性固定变训练提高感受性
    2 感觉相互作规律
    ( 1 )感觉相互作 —— 感觉适应感觉感觉效
    ①感觉适应 :刺激感受器 持续作 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感觉适应
    暗适应 明适应 :
    暗适应 :例明亮环境突然进入黑暗环境需短暂时间适应黑暗东西暗适应程中感受性 缓慢提高 感觉阈限 缓慢降
    明适应 相反感受性 快速降 感觉阈限 快速提高 选择题
    入芝兰室久闻香入鲍鱼肆久闻臭 —— 嗅觉适应
    ②感觉 :感受器接受 刺激 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分 时性 继时性
    时性 :刺激物时作感受器 :黑牙齿显白
    继时性 :刺激物先作感受器:吃糖吃橘子会觉橘子特酸
    ③感觉效 :刺激作停止暂时保留感觉现象感觉 分两种:正负
    种感觉中视觉效显著称视觉
    正: 注视发光灯泡秒钟闭眼睛会感眼前灯泡差光源出现黑暗背景里时出现正
    负:正出现果视线转白色背景会感明亮背景黑色斑点时出现刺激品质相反称负
    ( 2 )感觉相互作 —— 感觉补偿联觉
    感觉补偿 指某种感觉系统机丧失感觉系统机弥补盲耳朵灵敏
    联觉指种感觉兼种感觉心理现象红色热烈感觉紫色高贵感觉
    ( 2 )感觉相互作
    感觉相互影响感觉相互补偿联觉
    (二)知觉规律(知觉基特征)
    1 知觉选择性
    面众客体时知觉系统会动刺激分象背景 知觉象优先背景中区分出 例:书时红笔划重点便阅读利知觉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影响素:
    客观:①刺激物强度 ②象背景差异性 ③象活动性 ④ 刺激物新颖性奇特性
    观:①知觉目务 ②已知识验 ③需动机兴趣爱定势情绪状态
    2 知觉理解性
    知识验 基础感知事物加工处理词语加概括赋予说明加工程知识验越丰富理解越深刻知觉越完整精确
    例:外行热闹行门道体现知觉理解性
    3 知觉整体性(强调部分整体)
    根知识验直接作感官客观事物种属性整合统整体程
    例:换衣服发型然够认出知觉整体性
    4 知觉恒常性
    客观事物身变知觉条件定范围发生变化时知觉映相变
    包括亮度恒常形状恒常恒常重量没恒常性
    三感知觉规律教学中应
    ()学生观察力发展培养
    1 观察品质
    ( 1 )观察目性 ( 2 )观察精确性 ( 3 )观察全面性 ( 4 )观察深刻性
    2 学生观察力培养
    ( 1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务(前) ( 2 )充分准备周密计划提出观察具体方法(前)
    ( 3 )加强学生指导针性培养观察惯(中)
    ( 4 )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写出观察报告日记() ( 5 )讨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四学生感知觉发展
    ()学生感知觉发展
    1 感觉发展 —— 体现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方面
    ( 1 )视觉发展特点:
    ①颜色视觉学低年级童已分辨种颜色出常见颜色名称
    ②视敏度发展趋势: 10 岁前断提高 10 岁时视觉调节力范围 10 岁逐渐降
    ③视觉感受性差感受性发展明显颜色辨力迅速提高视觉差感受性发展快绝感受性女生感受性发展高男生
    ( 2 )听觉发展特点
    ①纯音听觉年龄增长逐步提高成
    ②语音听觉年级末学生已辨汉语四声相字音达成水
    ( 3 )运动觉发展
    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手指肌肉运动觉学毕业时灵活性协调性较提高
    2 知觉发展特点
    ( 1 )知觉意性目性明显发展长时间效进行知觉
    ( 2 )知觉分析综合水提高
    低年级学生知觉中:
    ①表现出笼统精确分析综合特点(: b d p q )
    ②出事物方面特征事物部分间联系
    ③知觉策略性逐渐发展
    运定程序规方法技巧效进行知觉首先利言语刻画知觉象 次根序知觉象
    (二)中学生感知觉发展
    1 感觉发展 —— 视觉听觉运动觉发展快 视敏度达生中高水
    2 知觉发展
    ( 1 )开始出现逻辑知觉逻辑思维密切联系 ( 2 )初中阶段观察力发展转折点
    ( 3 )知觉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恒常性较发展
    第二节 记忆
    记忆概述
    ()概念品质
    1 记忆:脑验 保持 现
    2 记忆品质(选单选)
    ( 1 )记忆敏捷性:(记忆速度)目成诵 ( 2 )记忆持久性:(保持时间)目忘
    ( 3 )记忆准确性:(正确精确) ( 4 )记忆准备性:(提取速度)解决问题
    (二)记忆分类
    1 根信息输入提取时间信息编码方式记忆阶段记忆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 根记忆容验象记忆分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形象记忆感知事物形象容记忆余音绕梁三日耳
    逻辑记忆体词语概括事物间关系事物间意义性质容记忆:常见定理法规等
    情绪记忆体体验情绪情感容记忆:蛇咬十年怕井绳
    动作记忆 做运动动作容记忆 :骑车活动进行操作记忆
    3 根信息加工存储容记忆分 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指关事实事件记忆 常识知识 记忆常言语表示
    程序性记忆指做事情记忆
    4 根记忆时意识参程度记忆分 外显记忆显记忆
    外显记忆:体意识动收集某验完成前务时表现出记忆
    显记忆:指需意识参需意回忆情况体已验动前务产生影响表现出记忆
    二记忆程规律(重点)
    记忆程:识记 —— 保持 —— 现(回忆认)
    1 识记:学取知识验程 2 保持:知识验脑中储存巩固程
    3 回忆:脑中提取知识验程 认:识记材料回忆现时熟悉感确认接触
    ()识记
    1 概念:记忆程第环节
    2 识记分类:
    ( 1 )根目:意识记意识记 ( 2 )感觉识记材料性质识记方法: 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3 识记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素)
    ( 1 )明确识记目务(客) ( 2 )识记态度情绪状态()
    ( 3 )活动务性质(客) ( 4 )材料数量性质(客) ( 5 )识记方法()
    整体识记部分识记集中识记分散识记
    (二)保持遗忘
    1 保持规律
    ( 1 )保持概念 —— 记忆程第二环节
    ( 2 )保持规律: 保持数 量 变化 保持 质 方面变化
    2 遗忘规律
    ( 1 )遗忘概念: 识记材料回忆认表现出错误回忆认
    ( 2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早遗忘进行研究 德国 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1879 年 1884 年遗忘进行研究 意义音节 材料保持效果提出著名 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遗忘均衡趋势 先快慢先少 呈负加速定程度遗忘
    例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想告诉 时复 重性
    ( 3 )影响遗忘素
    ①学材料性质 ②系列位置效应(开头结尾优中间)
    ③识记材料数量学程度( 度学:达 150 超 50 )例:学生读 10 遍刚背需读 10*505 遍效果佳
    ④识记务长久性重性 ⑤识记方法 ⑥时间素 ⑦情绪动机
    ( 4 )遗忘原
    ①消退说 —— 认遗忘记忆痕迹强化逐渐衰弱致消退结果
    ② 干扰说 —— 认遗忘学回忆间受刺激干扰致旦干扰排记忆恢复记忆痕迹未消退
    前摄抑制 先学材料识记回忆学材料干扰作早记忆较(单抑制)
    倒摄抑制 学材料保持回忆先学材料干扰作 晚睡觉前记忆较(单抑制)
    ③ 压抑(动机)说
    认遗忘情绪动机压抑作引起果压抑解记忆恢复该理弗洛伊德病催眠时发现认体法回忆该记忆病感痛苦压抑潜意识中 解释考试时情绪紧张引起遗忘
    ④提取失败说
    明明知道某件事回忆出现象称舌尖现象话嘴边现象
    例题: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知识网络种做法提取失败说(找线索)
    ⑤化说(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遗忘知识组织认知结构简化程具积极作
    (三)认回忆
    1 认:感知思考体验事物度呈现时认识心理程
    2 回忆
    ( 1 )回忆概念: 回忆历事物面前头脑中重新呈现出程
    ( 2 )回忆种类
    ①根预定目务意志努力程度回忆分 意回忆 意回忆
    意回忆:没预定目需意志努力回忆:触景生情
    意回忆:回忆务做定意志努力觉追忆验回忆目根前需回忆起特定记忆容:背书
    ②根回忆时条件方式回忆分直接回忆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前事物直接唤起旧验重现
    间接回忆:通系列中间环节中介性连续达回忆旧验
    ( 3 )追忆:需定努力克服定困难意回忆
    三记忆规律教学中应
    记忆规律效组织复克服遗忘方法 加强复
    效组织复方法:
    1 复时间 : 时复合理分配复时间间隔复循环复
    2 复方法合理
    ( 1 )分散复集中复相结合 ( 2 )复方法样化 ( 3 )种感官参复
    ( 4 )尝试回忆反复识记相结合
    3 复次数适宜 4 重视记忆品质培养 5 注意脑卫生
    四学生记忆发展
    ()学生记忆发展
    1 学生意记忆明显增强
    意记忆转变意记忆学生记忆发展 第特点 学 三年级 开始意识记逐渐取代意识记占导位
    2 学生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机械记忆意义记忆渡学生记忆发展第二特点(三四年级)
    3 学生抽象逻辑记忆水逐步提高
    具体形象记忆抽象逻辑记忆发展学生记忆发展第三特点方式形象记忆
    (二)中学生记忆发展
    1 总体趋势年龄增长记忆力断提高 16 岁趋成熟 高中阶段 记忆发展 黄金时代
    2 记忆材料性质记忆效果 直观形象优抽象 图形优词语 视觉优感官
    3 短时记忆广度断增 4 意意记忆效果断提高意记忆占 导 位
    5 理解记忆高中阶段占 导 位 6 抽象记忆中学阶段占 导 位
    第三节
    第四节 言语思维
    言语
    ()言语概念 —— 语言进行交际 活动程
    语言社会学家研究象言语心理学家研究象
    (二)言语种类 —— 外部言语部言语
    外部言语:分口头言语书面言语中口头言语分话言语独白言语
    1 话言语:指两直接交际时言语活动聊天座谈等
    2 独白言语:独进行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较长连贯言语报告讲演
    3 书面言语:指助文字表达思想助阅读接受言语影响
    4 部言语:种问答出声言语活动外部言语基础产生具隐蔽性简略性等特点
    (三)言语理解
    ( 1 )概念: 言语理解助听觉视觉语言材料头脑中建构意义种动积极程
    ( 2 )程 —— 三级水:①词汇理解词汇识 ②句子理解 ③课文文话语理解(高级水)
    二思维(重点)
    ()思维概述
    1 思维 含义: 脑客观事物质属性联系概况间接反映
    2 思维特征
    间接性 :感官直接握眼前事物助某媒介物头脑加工进行反映:老中医闻问切 夜风雨声花落知少 (次感知)
    概况性 :包括两层含义:( 1 )类事物 特征 质特征抽取出加概括形状相 结出枣 树木称枣树
    ( 2 ) 次感知 事物间联系关系加概括出关事物间联系结月晕风础润雨
    秋天树叶会变黄 —— 概括性 树叶变黄知秋天 —— 间接性(现象推测质)
    (二)思维品质
    1 思维广阔性深刻性
    广阔性:思路开阔角度方面揭露事物联系全面思考问题
    深刻性:深入思考善透事物表面现象抓住事物 实质 揭露事物间联系破砂锅问底 深思熟虑
    2 思维独立性批判性
    独立性:独立见解受暗示云云武断赖现成方法结充分发挥观动性
    批判性:善批判评价思想成果够冷静客观评价觉控制思维获易受情绪偏爱影响
    3 思维灵活性敏捷性
    灵活性:灵活思考问题表现角度运方法思考问题条件发射变化时 机应变 时改变原计划方案寻找新解决问题途径
    例:较固执爱钻牛角尖思维缺乏灵活性体现
    敏捷性:思维 速度快正确率高 思维敏捷性强学生迅速准确认识事物质规律
    4 思维逻辑性严谨性
    考虑解决问题时思路鲜明条理清楚遵循严格逻辑规律 思维逻辑性严谨性 思维品质中心环节思维品质集中体现
    (三)良思维品质培养
    教学中培养学生良思维品质:( 1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训练 ( 2 )运启发式法调动学生思维积极动性 ( 3 )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 4 )发挥定势积极作 ( 5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思维品质
    三思维种类
    ()根思维容物务性质发展水解决问题方式分:
    直观动作思维 实际行动支柱思维程 3 岁前孩喜欢嘴受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直观形象表支柱思维程学生课较鲜艳图较
    抽象逻辑思维 词中介反映现实思维程
    (二)根思维程中日常验理指导划分:
    验思维 日常验判断生产生活中问题思维
    理思维 科学原理定理定律等理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思维
    (三)根结否明确思考步骤思维程中意识清晰程度逻辑性分:
    分析思维 遵循严密逻辑程序规律逐步推导然出合逻辑正确答案作出合理结思维
    直接思维 未逐步分析迅速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突然领悟思维:灵感现象
    (四)根思维指性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求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指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方形成唯确定答案
    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指解决问题时思路着种方扩散求种答案
    (五)根思维创造程度分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造性思维 称常规性思维惯性思维指运已获知识验现成方案程序惯常方法固定模式解决问题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 指新颖独特方式解决问题思维方式
    四概念学
    ()什概念 概念脑读客观事物质特征认识
    (二)概念学程 包括概念 获 概念 运 两环节
    1 概念获
    ( 1 ) 概念形成 指体通反复接触量类事物现象特征属性通肯定(正例)否定(反例)例子加证实程
    概念形成标志 握概念质特征实际中运
    概念形成般历三阶段:
    ①抽象化:具体事物种属性进行抽象 ②类化:类纳质特征忽略非质特征 ③辨:事物属性特征间差异认识 发现学 概念形成方式
    ( 2 ) 概念化
    利学者认知结构中原概念定义方式直接学者提示概念关键特征学者获概念方式 接受学 概念化典型方式
    2 概念运
    概念旦获认知活动中发挥作认知活动产生影响概念运
    般反映两水:( 1 )知觉水运 ( 2 )思维水运
    (三)科学概念掌握
    1 感性材料作概念掌握基础(观鸟) 2 合理利知识验(想鸟)
    3 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正例反例适运较(鸟非鸟)
    4 突出关特征控制关特征数量强度正确充分利变式(鸟鸟)
    5 正确运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质特征(说鸟)
    6 形成正确概念体系运实践中(养鸟)
    五思维般程
    包括 分析综合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 分析综合 思维基程
    ()分析综合
    分析指头脑中事物象分解部分属性:棵树分根茎叶花等
    综合脑中事物象部分属性联合体例:文章段落综合起握中心思想
    (二)较分类
    较指脑中种事物现象加确定间异点关系思维程
    分类思想事物异区分种类思维程较分类基础
    (三)抽象概括
    抽象脑中提炼种事物现象质特征舍弃非质特征程
    概括脑事物间质特征抽象出加综合程
    (四)系统化具体化
    系统化脑具相质特征事物纳定 类系统 中思维程犬科猫科动物哺乳类程
    具体化脑抽象概括般特征规律推广类具体事物中程类似高级系统细分
    六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概念
    指 独特新颖 方法解决问题思维程类思维 高级形式 智力高级表现
    (二)创造性思维特征
    1 新颖独特性
    2 创造性思维种思维结晶 发散思维 核心发散思维具 流畅性 ( 指短时间想问题非常非常快 ) 灵活性(变通性 想问题属范围 ) 独创性(独特性 独发现新颖 ) 特点(选)
    例题:短时间产生观念越说明创造性思维 流畅性
    3 创造性想象积极参 4 灵感状态 灵感指创造性思维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新思想突然产生心理状态
    (三)创造性思维力培养
    1 运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动性
    2 培养学生发生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相结合 3 发展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4 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创造性 5 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6 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创造技法
    七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思维发展基特征 —— 具体形象逐步渡抽象逻辑思维 带具体性觉性衡性 学四年级(约 10—11 岁)出现飞跃质变
    (二)中学生思维发展
    1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导位开始验型水理型水转化
    2 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高中阶段处优势概念推理逻辑法应发展迅速
    3 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初三阶段 转折期
    第五节 注意
    注意概述
    ()注意功
    1 注意概念特点
    注意:心理活动意识定象 指 集中
    注意特点: 指性 表现心理活动具选择性 集中性 指全部注意力放选择象
    2 注意功:( 1 )选择功 ( 2 )保持功 ( 3 )调节监督功
    (二)注意分类(重点)
    根目意志努力注意分 意注意意注意 意注意 三种
    1 意注意
    称意注意 没预定目需意志努力定事物发生注意 动物存意注意
    2 意注意
    称意注意 预先目必时需意志努力动定事物发生注意 受意志调节控制类特种注意
    3 意注意
    称意注意指 预定目需意志努力注意 意注意基础发展起 意注意高度熟练结果 :熟练妈妈织毛衣边骑行车边交流
    二注意规律
    () 注意外部表现
    注意某象时常常伴着特定生理变化表情动作:
    ( 1 )适应性运动注意状态感觉器官般注意象 侧耳倾听 种适应性运动
    ( 2 ) 屏息 现象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出现呼吸暂时停止情况
    (二)注意产生维持条件
    1 引起意注意条件 —— 客观条件观条件
    ( 1 )客观条件刺激物身特点包括:
    ①刺激物 强度 道强烈光线 ②刺激物直接显著 关系 万绿中点红
    ③刺激物 活动变化 霓虹灯教师抑扬顿挫 ④刺激物 新异性 画廊中新张贴广告等
    ( 2 )观条件身状态包括:
    ①时需事物易引起饥饿者注意 ②时特殊情绪状态
    ③时直接兴趣 ④体知识验等
    2 维持意注意条件:
    第加深目务理解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
    第三兴趣性(利间接兴趣) 第四排外素干扰
    (三)注意品质(重点)
    1 注意广度
    称注意范围指时间够清楚知觉出象 数目 目十行
    影响注意广度素:( 1 )注意广度知觉象特点关
    ( 2 )注意广度时知觉务分开
    ( 3 )注意广度注意取决已验知识
    2 注意稳定性 —— 指注意保持某象某活动时间长短特性
    影响注意稳定性素:( 1 )注意象特点 ( 2 )坚定目 ( 3 )观状态
    注意稳定性相反品质:( 1 )注意起伏(称注意动摇没离开前务) ( 2 )注意分散(分心已离开前务关事物吸引)
    例题:研究表明注意长时间固定保持变常会出现周期性加强减弱注意 起伏
    课堂学生会开差属注意 分散
    3 注意分配 —— 指进行两种种活动时指象现象
    注意分配条件:( 1 )必须种活动已熟练 ( 2 )时进行种活动已熟练
    ( 3 )种活动已成套统组织 :弹唱 载歌载舞边听课边做笔记
    注意:言语属注意分配种活动
    4 注意转移
    根新务 动 注意象转移象种活动转移种活动现象老师突然求家做件事情时会涉注意转移 :吃完饭书 跑完步学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难易条件:( 1 )原注意强度 ( 2 )新注意象特点
    ( 3 )脑皮层神兴奋程抑制程相互转换灵活性(反应快慢)
    ( 4 )项活动目性第二信号系统调节作
    三注意规律教学中应
    ()运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 根注意外部表现解学生听课状态
    2 运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 1 )消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容意注意素
    ( 2 )充分利容易引起学生教学容产生意注意素:颜色粉笔表示重点
    3 运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 )常进行学目教育 ( 2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 3 )着重培养学生间接兴趣坚强意志品质 ( 4 )运种教学手段
    4 运两种注意相互转换规律组织教学
    四学生注意发展
    ()学生注意力发展
    体发展中意注意发展先意注意
    学低年级学生意注意占导位注意意性动动
    (二)中学生注意力发展
    1 意注意发展明显初中阶段取代意注意占导位
    2 种注意逐步深化: 意注意初二达巅峰缓慢降引起意注意原外部转部( 偏科现象 ) 外部外部刺激部喜兴趣情绪等
    3 注意特征存体差异: 意注意占导 —— 情绪型 意注意占优势 —— 意志型
    意注意占优势 —— 智力型
    第三章 情绪情感意志
    第节 情绪情感发展教育
    情绪情感功
    ()情绪情感概念关系
    1 情绪情感概念 情绪情感客观事物否满足 需 产生 态度体验
    认知 情绪情感基础 需 引发情绪情感中介
    2 情绪情感关系
    区 : ( 1 )情绪生理需相联系(动物)情感社会需相联系
    ( 2 )情绪带情景性激动性暂时性情感带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 3 )情绪体验强度带动性伴明显外部表现 情感较隐较深沉
    联系 : 情绪情感外表现 情感情绪质容
    (二)情绪情感种类
    1 情绪分类(基情绪:喜怒哀惧)
    根发生强度持续性紧张度分: 心境激情应激
    ( 1 )心境 心境种 微弱 持续时间较长 带 弥漫性感染性 情绪状态(林黛玉愁善感):感时花溅泪恨鸟惊心
    ( 2 )激情 激情种 爆发式 猛烈 时间短暂 情绪状态(重意义积极消极) 激情状态会出现 意识狭窄 例:易感情事般发生激情状态
    ( 3 )应激 应激 出意料 紧迫 情况引起 急速 高度紧张 情绪状态(:紧迫事件压力事件) :急中生智
    2 情感分类(选择填空)
    情感社会容角度情感分: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 1 )道德感 定 道德标准 评价思想意图言行时产生观体验
    ( 2 )美感 根定 审美标准 然社会现象艺术表现予评价时产生情感体验
    ( 3 )理智感 认识事物探求真理需否满足产生观体验
    (三)情绪情感规律
    1 情绪情感认识关系:
    ( 1 )认识程情绪情感 基础 引导情绪情感发展
    ( 2 )情绪情感伴着认识活动发展发展知深爱切
    ( 3 )情绪情感反认识程起调节作
    2 情绪情感外部表现
    情绪情感独特 观体验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 三种成分组成 外部表现通常称 表情 包括 面部表情姿态表情 语调表情 表情部分天生天学
    (四)情绪情感功(简答选择)
    ( 1 )适应功 :刚出生孩通哭声适应社会哭声信号适应功信号功相联系
    ( 2 )动机功 :化悲痛力量般积极方面
    ( 3 )组织功 包括积极消极两方面注意动机功区果题干中积极动机功果积极消极组织功
    ( 4 )信号功
    ( 5 )健康功 常生气利身心健康 丑进城会胜医生
    ( 6 )感染功 :动情
    二学生情绪调节指导(简答选择)
    1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情绪状态 2 丰富学生情绪体验 3 引导学生正确问题
    4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方法: 艾利丝 情绪 ABC 理(合理情绪疗法) : A 事件身 B 事件法 C 表示产生结果 5 通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力
    三压力防御机制
    ()压力概念 体面具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躯体机心理活动改变种身心紧张状态称 应激状态
    防御体系:指体精神受干扰时避开干扰保持心理衡心理机制常 意识 状态运弗洛伊德先提出属精神分析学派
    (二)防御机制(意识)
    1 否认 : 某种痛苦现实意识加否定承认似会痛苦
    2 压抑 : 意识接受观念情感动抑制意识中 :选择性遗忘
    3 合理化 :称 文饰作 指意识种通似理解释实际站住脚理难接受情感行动机辩护接受 :酸葡萄心理(吃着葡萄说普通酸)甜柠檬心理(东西)
    4 移置 :意识指某象情绪意图幻想转移象代象征物减轻精神负担取心理安宁 :生气时常常会动物物品出气
    5 投射 :接受动欲观念(投射)客观 :心度君子腹
    6 升华 :积极富建设性:化悲痛力量 少年维特烦恼
    四学生情绪情感发展
    ()学生情绪情感发展
    1 情感体验容日益丰富 2 情感表现深刻性逐步增加 3 友谊感逐渐发展
    4 情感动力特征明显 5 高级情感进步发展
    6 情绪情感稳定性明显增强 7 情绪情感控力断增强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
    1 中学生情绪发展
    ( 1 )初中生情绪发展
    ①强烈狂暴性温细腻性存 ②变性固执性存 ③性表现性存
    ( 2 )高中生情绪发展
    ①情绪延续性:心境延续时间长体验时限延长
    ②情绪丰富性:情绪高中生身找
    ③情绪特异性:性感知性差异 ④情绪体验深刻性:显著初中生学生
    ⑤情绪体验更加细腻:觉察非常细情绪变化女生强男生
    2 中学生情感发展
    ( 1 )情感丰富彩富气 ( 2 )情感两极性明显(爱恨)
    ( 3 )情感断深刻 ( 4 )情感逐渐稳定
    第二节 意志教育
    意志品质
    ()意志概念
    意志指觉确定 目 意识根目动机 调节支配行动 努力 克服困难 实现目标 心理程 意志心理观动性积极性集中体现(判断)
    (二)意志特征(简答选填空)
    1 意志行动特觉确定 目 行动
    2 意志活动 调节支配作 行动设定目改造世界
    3 克服 部外部 困难 意志行动 重 特征 4 意志行动 意动作 基础
    (三)意志程规律(判断选择)
    1 意志认识程关系
    ( 1 )认识程意志形成前提基础 ( 2 )意志认识程具反作
    2 意志情感程关系
    ( 1 )情感成意志行动动力成意志行动阻力
    ( 2 )意志调节控制情感(胜骄败馁)
    (四)意志品质(选择)
    1 意志 觉性 —— 盲(受暗示性)武断
    屈服周围压力波逐流根认识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2 意志 果断性 —— 优柔寡断鲁莽草率
    表现力时采取充分根决定深思熟虑基础实现决定善审时度势善问题情境做出正确分析判断洞察问题非真伪
    3 意志 制性 —— 性怯懦(畏缩前惊慌失措)
    善控制支配情绪约束言行品质具较强组织性纪律性较强忍耐性般针事情时间较短 :日事日毕
    4 意志 坚韧性 —— 动摇性执拗性
    表现 长时间坚信 决定合理性坚持懈克服重重困难达行动目品质
    二意志行动程
    () 准备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 确定决定阶段):
    1 动机斗争阶段 2 确定目标阶段 3 选择行动方法制定行动计划阶段
    中动机斗争阶段包括四种:
    ( 1 ) 双趋突 : 时喜爱两事物中仅选择心理状态(两想):鱼熊掌兼
    ( 2 ) 双避突 : 希回避两种事物中必取心理状态 (两想):进退维谷
    ( 3 ) 趋避突 : 目兼具恶矛盾心理 (目标想想):想学想工夫
    ( 4 )重趋避突:含吸引排斥两种力量种目标予选择时发生突(目标目标想想):学生业时想找轻松点工资高
    (二)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计划达目 关键步骤
    三意志品质培养
    ()加强生活目性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远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行目性减少行动盲目性
    (二)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制力 (三)教育学生正确挫折
    (四)组织实践活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意志学生取意志锻炼直接验
    (五)根学生意志品质差异采取锻炼措施 材施教
    (六)发挥教师班集体榜样模仿作予必纪律约束
    (七)加强锻炼点滴事做起
    记忆口诀:强目组活动加强养成 锻炼树模范材施教正确挫折
    第四章 性发展教育
    第节 需动机兴趣
    需概述
    ()需种类
    1 需概念 需机体感某种 缺乏 衡 状态力求获满足心理倾 需活动原动力体活动积极性源泉(选择)
    2 需种类
    ( 1 )根需起源分 生理性需 ( :吃喝拉撒维持生命延续代重意义 ) 社会性需 (:受尊重)
    ( 2 )根需象分 物质需 精神需
    (二)马斯洛需层次理(重点)
    1 需层次理基容:
    1 生理需
    缺失需 2 安全需(:想稳定工作 购买种保险)
    3 属爱需(:融入定团体受爱护)
    4 尊重需(包括尊受尊重:认)
    5 求知需(身周围世界探索问题解决需)
    生长需 6 审美需(:社会秩序需)
    7 实现需 (高层次)
    学校中学生缺乏 尊重 爱 需
    2 需层次理评价
    优点 :种较完备需理需实质结构属作做出系统探讨进步研究需建立科学理具积极意义
    缺点 :( 1 )强调需低级高级发展没意识高级需低级需调节作(求知欲特强甚废寝忘食)
    ( 2 )错误需发展实现作类生物特性发展实现
    ( 3 )缺乏客观测量指标缺乏实验支持 ( 4 )义没社会需相结合
    例题:仓禀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誉反映需具 层次性
    二动机概述
    ()动机概念 动机 激发 维持 机体行动该行动 定目标心理倾部动力推动行 原 动机产生条件 需 外条件 诱
    (二)动机种类
    根起源分 生理性动机 (满足生理需产生动机) 社会性动机 (特成动机学动机权利动机社会交动机)
    (三)动机功(选择)
    1 激活功(隐性显性) :口渴会做出觅水行活动动机激活功
    2 指功(指定象目标) 3 维持条件功(坚持性)
    三兴趣概述
    ()兴趣种类
    1 兴趣概念 兴趣事物种 认识倾 伴着 积极情绪体验 体活动特体认知活动巨推动作
    2 兴趣种类
    ( 1 )直接兴趣(指事物身感兴趣)间接兴趣(指事情结果感兴趣)
    例:教师学生讲努力学生活培养学生 间接兴趣
    ( 2 )中心兴趣(始终兴趣)广阔兴趣(兴趣偶尔会做)
    ( 3 )体兴趣(长期维持)情境兴趣(根情境产生)
    (二)学兴趣培养激发 三通两根引导迁移
    1 通 种 活动 发展学生兴趣 2 通 提高 教学 水引发学生学兴趣
    3 通 积极 评价 学生兴趣强化 4 引导 学生广泛兴趣中心兴趣结合起
    5 根 学生 年龄 特征提供学生学兴趣 6 根 学生 知识 基础培养学生学兴趣
    7 充分 利 原兴趣 迁移
    第二节 力
    力类型
    ()力概念 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促活动利完成性 心理特征
    (二)力天区分
    1 事某种活动必须定力前提 力保证活动取成功必条件唯条件
    2 种相关结合起力统称 3 高度发展天
    (三)力知识技关系
    联系 : 1 力掌握知识技前提 2 力掌握知识技程中形成发展起
    区 : 1 力知识技具概况水
    2 身知识技发展止境力发展定限度
    3 知识技掌握力发展步( 高分低 )
    (四)力分类
    1 根力适应范围分般力特殊力
    ( 1 ) 般力 :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般力 核心 )创造力
    ( 2 ) 特殊力 :事某种专门活动力绘画力舞蹈力
    2 根创造性程度高低分模仿创造力
    ( 1 ) 模仿力 :通观察行活动相方式做出反应力
    ( 2 ) 创造力 :预定目标创造出新颖独特具社会价值产品力
    3 根力功分认知力操作力社交力
    ( 1 ) 认知力 : 脑存储加工提取信息力
    ( 2 ) 操作力 :操作肢体完成项活动力劳动力实验操作力
    ( 3 ) 社交力 :社会交活动中表现出力沟通力解决纠纷力
    二力结构(智力结构)
    ()智力 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需种 认知力 机结合 包括 观察力记忆力 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 等成分 思维力 核心
    影响学素智力素外 非智力 素重(智力外素)
    (二)智力理
    1 斯皮尔曼二素
    观点 : 智力包括两种素:般素( G 素)特殊素( S 素)智力高低取决 G 素数量
    2 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理
    观点 : 智力包括 容 (智力活动容) 操作 (智力活动程) 成果 (智力活动结果)三维结构 根三维度智力素总分出 150 种 操作 代表智力高低 炒菜种菜效果实际取决炒操作
    3 卡特尔智力形态
    观点 :智力分 流体智力 (身遗传关系密切存先升降变化趋势高峰期约 25 岁) 晶体智力 (天验关存直升变化趋势)
    4 加德纳元智力理(重点)
    ( 1 )观点:提出七种相独立智力
    言语智力 :说话阅读书写(语文) 逻辑 — 数学智力 :运算逻辑推理(数学)
    视觉 — 空间智力 :认识环境辨方(美) 音乐智力 :识声音韵律(音)
    运动智力 :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体) :外科医生运动智力相较
    际智力 (社交智力):处理际关系(际) 知智力 (省智力):认识(知)
    ( 2 )元智力理新课程改革(国教学改革影响)
    ① 积极乐观学生观 :学生报热切希
    ② 科学智力观 :认识学生智力样性广泛性差异性种智力等发展
    ③ 材施教教学观 :根学生智力结构优势采元教学模式
    ④ 样化观成观 :学生优势发展合理成优秀
    5 斯滕伯格三元智力
    包括智力 成分亚理 智力 情境亚理 智力 验亚理
    智力成分亚理认智力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成分元成分起着核心作
    6 瑟斯顿群素理
    三力测量
    () 般智力测量
    早智力测验法国心理学家 纳 西蒙 1905 年编制 纳 — 西蒙 智 力量表 斯坦福学推孟修改改名 斯坦福 — 纳 量表智龄(心理年龄)实龄(实际年龄)率代表智商简称 率智商 智商 智龄÷实龄× 100
    发展起韦克斯勒量表简称 韦氏智力量表 离差智商衡量智力水均数 100 标准差 15 计算公式: IQ100+15Z 成绩减班均成绩班成绩标准差出公式中 Z 带进公式里算出 IQ
    (二)智力测验标准
    1 信度 :致性稳定性性程度 2 效度 :准确度分部效度外部效度
    3 标准化 :心理测验 基 求
    四影响力形成发展素:
    1 遗传营养 2 早期验 3 教育教学(导) 4 社会实践 5 观努力
    五学生力培养
    1 注重早期力培养 2 教学中加强知识技学训练
    3 教学中针学生力差异进行材施教
    4 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元认知力创造力
    5 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力基途径 6 注意培养学生 非智力 素
    第三节 格
    格概述
    ()格概念 格决定体外显行隐行行稳定区 综合心理 特征
    (二)格特征(选择)
    1 独特性 :心面 2 稳定性 :江山易改性难移
    3 整合性 : 部分定规机结合心理健康标志
    4 功性 :格影响生活方式甚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
    5 社会性 :格社会特
    (三)格结构
    格包括 气质性格 调控系统 中调控系统分 认识 体验 控制 三部分
    弗洛伊德格层次: :遵循快乐原 :遵循现实原 超:遵循道德原
    二气质
    ()气质类型
    1 气质概念 气质表现心理活动 强度速度灵活性 指性 等方面种稳定心理特征时说 脾气秉性 气质赖生理素质身体特点受先天影响较坏分
    2 气质类型(重点)
    ( 1 )气质 体液说 : 盖伦 气质划分四种:
    胆 汁质 :精力旺盛粗枝叶表里动鲁莽:张飞
    血质 : 活泼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善社交 :王熙凤
    黏 液质 : 沉着稳重够灵活踏实死板缺乏生气 :薛宝钗林
    抑郁 质 : 敏锐体验深刻怯懦孤僻 :林黛玉
    ( 2 )气质神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 根神活动兴奋抑制强度衡性灵活性神活动程分: 第: 强衡 (类似 胆汁质) 第二: 强衡灵活 (类似 血质) 第三: 强衡灵活 (类似 黏液质) 第四: 弱 (类似 抑郁质)
    巴甫洛夫气质分: 遏制型 :易激动易约束 活泼型 :容易兴奋较灵活
    安静型 : 难兴奋迟钝灵活 弱型 :易疲劳
    高级神活动类型气质类型表
    高级神活动类型
    高级神活动程
    气质类型
    遏制型(兴奋型)
    强衡
    胆汁质
    活泼型
    强衡灵活
    血质
    安静型
    强衡灵活
    黏液质
    弱型(抑郁型)

    抑郁质



    (二)气质教育
    1 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视仁 2 针学生气质差异材施教
    3 帮助学生进行气质分析教育培养良气质品质
    4 特重视胆汁质抑郁质学生 5 组建学生干部时应考虑学生气质类型
    三性格
    ()性格结构
    1 性格概念 性格指较稳定 态度 惯化 行方式 相结合形成格特征受天影响坏分 性格性特征中具核心意义心理特征
    2 性格结构(重点)
    ( 1 ) 性格态度特征 : 社会工作劳动学态度具 核心 意义
    ( 2 ) 性格意志特征 :觉确定目调节支配行 :觉性果断性动性
    ( 3 ) 性格情绪特征 :情绪活动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导心境等
    ( 4 ) 性格理智特征 :感知记忆想象等认知程中表现出 认知风格 动动感知整体细节
    例题: 性格中谦虚骄傲尊卑属性格 态度特征
    3 性格类型
    ( 1 )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 ( 3 )活动独立性:独立型型
    ( 2 )心理活动指: 外型型 荣格 早提出外概念
    (二)性格气质关系
    联系: 1 性格气质属稳定格特征
    2 气质性格相互渗透彼制约: ( 1 )气质影响事物态度行方式性格带某种气质色彩具某种特殊形式 ( 2 )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发展形成速度
    ( 3 )性格掩蔽改造气质指导气质发展
    区 : 1 气质受生理影响性格受社会影响 2 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塑性强
    3 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 4 气质坏分性格优劣分
    (三)学生优良性格培养
    1 加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强三观 ) 2 时强化学生积极行( 强良行 )
    3 充分利榜样物示范作( 榜样 ) 4 利集体教育力量( 集体 )
    5 提供 实际锻炼 机会 6 时进行 指导 7 提高学生教育力( 教育 )
    四格力量(性格理)
    () 奥尔波特 格特质理
    观点: 1 格分 特质 特质 2 特质分 首特质中心特质 次特质
    首特质般中心特质 3 5 次特质具体环境中
    (二) 卡特尔 格特质理
    观点 : 1 利素分析法 格分四层:①特质特质 ②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③体质体质环境特质 ④动力特质力特质气质特质
    2 提出 16 种 相互独立根源特质编制 16PF
    例题:害怕考试体育赛时双腿发抖原焦虑焦虑 根源特质
    林黛玉清高孤傲敏感率真等特质属 中心特质
    五影响格形成素
    1 生物遗传素 2 社会文化素
    3 家庭素(家庭教养方式):民型 权威型 放型
    4 学校教育素 5 观素
    六意识发展教育
    ()意识概述
    1 意识概念 意识体周围事物关系意识
    2 意识发展阶段(重点)
    ( 1 )生理(中心期): 3 岁前完成 ( 2 )社会(客观化时期):初中阶段基形成
    ( 3 )心理(观时期):青春期开始发展发展较晚
    (二)学生意识发展
    1 学生意识发展
    ( 1 )意识发展趋势 三年级发展较快三五年级相稳学五六年级意识发展第二升期
    ( 2 )意识发展特点:
    ①概念:学低年级概念描述较具体外部特征 高年级开始更抽象部特征描述
    ②评价:独立 笼统方面 开始心品质进行评价 评价稳定性概括性提高
    ③体验调控: 体验评价致性较高控制落体验评价
    2 初中生意识发展
    ( 1 )意识发展趋势 少年期意识发展第二飞跃期总趋势: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总体处稳期 初三高显著升期
    ( 2 )意识发展特点
    ①体验断发展具体表现:出现成感 尊感增强 出现卑感开始分化(理想现实)
    ②更觉评价性品质水高稳定
    3 高中生意识发展
    ( 1 )意识发展趋势 高二意识成分普遍提高阶段
    ( 2 )意识发展特点:
    ①意识中独立意发展成睦相处基础满足独立性需
    ②意识组成成分分化:理想现实
    ③强烈关心性成长 ④形象受 空前关注






    文档香网(httpswwwxiangdangnet)户传

    《香当网》用户分享的内容,不代表《香当网》观点或立场,请自行判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该内容是文档的文本内容,更好的格式请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13 香币 [ 分享文档获得香币 ]

    下载文档

    相关文档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考点总复习整理(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必备

    教育是人类 有目的(有意识的) 地 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 的一种 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 ,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

    3年前   
    899    0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辅导教材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辅导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

    2年前   
    1180    0

    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

    5年前   
    1273    0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第一章 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

    2年前   
    1199    0

    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考点总复习总结归纳(史上最全最完整)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辅导教材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3年前   
    7914    3

    最新最全的教育教学论文格式

    最新最全的教育教学论文格式班主任培训结业论文要求及格式教育类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一)题名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1.准确...

    12年前   
    587    0

    精编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整理(中考复习必备)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2年前   
    434    0

    最新2021-2022教师招聘资格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复习知识点高频必考重点总结归纳

    1、教育的定义:广义的定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定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

    3年前   
    730    0

    500条高频知识点考点汇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 总复习归纳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2年前   
    393    0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 战略管理和竞争力1.1战略和竞争力的基本概念1.1.1战略的基本概念战略是确立企业的根本长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行动和资源配置。战:体现竞争——排他性;略:策略——计划...

    2年前   
    428    0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就是教育2.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4年前   
    1112    0

    最新最全教师节短信集锦

    最新最全教师节短信集锦   愿温馨喜悦与幸福……如同吐露芬芳的花朵洋溢在您欢乐的时光我们最爱的老师。   本想用电话向您道一声节日快乐。但是您一笔一画教我学会了写字,所以这里我要用短信向您...

    10年前   
    818    0

    最新2021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知识考点考点总结整理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所以教师要遵循相关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如顺序性要求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分阶段进行教育、不平衡性要求抓...

    3年前   
    1771    0

    2019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5年前   
    1721    0

    最新2021-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总复习教育学高频考点知识点汇总归纳整理

    1、 教育的定义教育(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3年前   
    737    0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复习重点知识点高频考点总结归纳整理笔记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3年前   
    768    0

    最新2021-202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知识点重点总复习总结笔记整理(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考点 2:教育的概念1.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

    3年前   
    30294    1

    党务干部必备知识点

    党支部组织生活每月“五十X”计划:“五”为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即以党支部为单位,每月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重温1次入党誓词,党员交纳1次党费,党支部书记听取1次党员思想汇报,党员相互谈心谈话1次...

    2年前   
    997    0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高频考点总复习总结梳理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顺序性强调的是个体身心发展有方向性和顺序性,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的发展是不可逆并且不可跨越的。如,人的肌肉发展先发展大肌肉群再发...

    3年前   
    685    0

    最新2021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高频考点总复习总结

     1.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所以要知道什么是想象,我们得先知道表象的概念,表象是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因此想象是在表...

    3年前   
    1276    0

    文档贡献者

    4***1

    贡献于2021-02-08

    下载需要 13 香币 [香币充值 ]
    亲,您也可以通过 分享原创文档 来获得香币奖励!
    下载文档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