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2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 2.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掌握西方主要管理理论内容; 明确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管理思维能力; 3. 能够通过管理理论角度去认识管理实践。 方法目标 1.对企业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2.在管理过程中会运用相关管理理论。
    • 3. 狮子的管理哲学
    • 4. 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人类进行的管理实践大约已超过6000年的历史,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古城、我国的万里长城等都是历史上伟大的管理实践。
    • 5. 一、早期管理活动埃及在公元前5000年到525年期间建造了大批金字塔 古巴比仑王国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布了一部法典——汉穆拉比法典 《圣经》的“出埃及记” 管理实践:体现在四大发明,反映在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秦始皇兵马俑等浩大的工程5
    • 6. 早期管理活动历史上记载的管理实践非常多 例如:田忌赛马、刘邦用人、丁渭修城、孙膑智斗庞涓。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6
    • 7. 二、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 · 斯密(1732~1790)(英) 《国富论》( 1776),提出“劳动分工”学说 ★ 组织和社会能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 提高了工人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 节约变换工种浪费的时间  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今天普及的工作专业化得益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亚当.斯密
    • 8. 二、早期管理思想2 . 罗伯特 · 欧文(1771~1858)(英) ★认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提高生产率,使工厂获取更多的利润 ★认为工人不是机器而是人 ★主张对人力进行投资 ★主张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 ★主张与工人和睦相处
    • 9. 二、早期管理思想3. 查尔斯 · 巴贝奇(1792-1871)(英) (1)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分工使生产率提高的原因 (2)提出了“固定工资+利润分享”的报酬制度 (3)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并对有益的建议给予不同的奖励
    • 10. 早期管理思想的特点管理的重点:是为了解决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问题。 管理的内容:局限于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上。 经验管理。管理工作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能力、经验、个性和管理作风。 企业管理工作主要由企业所有者承担。 总之,这一阶段,管理不被看成科学,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
    • 11. 西方管理思想
    • 12. 1.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19世纪末) ★ 英国的工业革命 ★ 新兴工业部门的形成(石油工业、钢铁工业等) 2.传统管理方式的困惑(经验式+棍棒式管理)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13. 13管理状况: 工人和管理者没有明确的责任概念,不存在有效的工作标准 管理者的决定都是凭感觉和直觉,分配工作不考虑人的才能 管理者与工人都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对立关系
    • 14. 14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形成的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代表人物:(1)美国的泰罗 (2)法国的法约尔 (3)德国的韦伯 返回
    • 15. 151.泰罗及科学管理理论泰罗(1856-1915)美国人,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既有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的才能,又有从事社会活动和领导工作的才能。 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 16. 16简历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19岁时因故停学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 22岁时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开始当技工,后来迅速提升为工长、总技师 28岁时任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 1890年泰罗离开这家公司,从事顾问工作 1898年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继续从事管理方面的研究,后来他取得发明高速工具钢的利。 1901年以后,他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一套企业管理理论。
    • 17. 17泰罗的主要理论:(1)工作定额原理 泰罗认为,雇主和工人之间之所以发生矛盾,是由于两方面都没有明确日工作量是多少----- 要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人在工作中的操作动作进行科学的计算,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按照日工作量标准,给予工人相应的劳动报酬。 有了这样的工作量标准,工人可以发挥他的能力,多干多得,雇主也可以多得利润,双方都有利可图。
    • 18. 18搬运生铁实验实验背景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12T 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47.5T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15 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85
    • 19. (2)合理用人原理泰罗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工人。他认为,人有不同的才能,只要工作对他合适,都能成为第一流工人。 身强力壮的棒小伙与身材懦弱的弱女子相比,谁是第一流工人? 汉高祖刘邦说:用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内务我不如萧何,——
    • 20. (3)标准化原理 泰罗认为,工人应该在标准化的环境中,用标准化的工具,进行标准化的操作。 铁锹实验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 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 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 实验发现22P时效率最高 铲不同的东西拿不同的锹 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 21. (4)刺激工资原理泰罗认为,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应当实行刺激工资制度,即以标准定额为基础,以工人实际表现为依据,实行差别计件制。 其具体做法是,制定标准工资率,完成定额的,按标准工资率100%付给,没完成的按80%付给,超额的按125%付给。 虽然资本家付出的工资总额增加了,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大高于工资提高的幅度,资本家所得要多得多。当时有为名叫厄普顿•辛克莱的年轻社会主义者写信给《美国杂志》主编,他抗议说:“他(泰罗)把工资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却增加了362%。”
    • 22. 22(5)管理与操作分离原理泰罗认为,应当按科学的方法使管理者与操作者在职能上分开,管理者应当专门进行定额、计划、控制等管理工作,工人则应当严格按照要求去操作。同时,管理者也应当进一步分工,每个管理者只承担一项或两项管理职能。
    • 23. 23(6)管理例外原则泰罗认为,管理者一方面应当依据职能原则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又必须实行例外原则,即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将一般事物交由下级处理,自己只保留对重要的例外事物进行处理的权力。
    • 24. 24对泰罗制的评价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泰罗的实践精神令人感动 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 把人当经济人 局限于基层管理 下一页
    • 25. 25讨论内容:为什么说彻底的心理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管理的核心? 举身边实例说明怎样运用例外原则? 阅读资料 铁锹试验、搬铁块试验 课堂讨论返回
    • 26. 26其他学者 弗兰克和莉莲·吉尔布雷斯 从事疲劳和动作研究。对他们来讲,科学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工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
    • 27. 2020/5/427亨利·甘特 领班奖励制度 发明了甘特图
    • 2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9. 292.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长期担任一家大型矿业公司的总经理。他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被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 他重点研究整个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 30. 30法约尔简 历1841年,法约尔出生于法国一个资产阶级家庭里 1860年,被康门塔里—福尔香包矿冶公司聘任为采矿工程师; 1888年,晋升为矿井公司的总经理; 1892年起,担任矿业公司的总经理,直至77岁退休后,继续担任该公司董事; 1918年,退休后的法约尔积极创办了法国管理研究中心并兼任高级商业学院教授。 先后荣获法国科学院德雷塞奖章、法国工业促进会金质奖和矿业学会金质奖与荣誉奖.
    • 31. 31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与贡献企业经营活动有六项不同活动,称为六大经营职能。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最早提出管理的五要素即五职能。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系统地总结了企业管理的14项原则。 重视对组织理论的研究。 重视管理者的素质与训练。
    • 32. 1、企业经营活动示意图.32经营活动技术商业财务会计安全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33. 管理的五大职能 a.计划——预测未来并制订行动方案. b.组织——建立企业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c.指挥——使企业人员发挥作用。 d.协调——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中的所有活动和 努力得到统一和谐。 e.控制——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订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
    • 34. 管理的14条原则a.分工 h.集权与分权 b.权力与责任 I.等级链 c.纪律 j.秩序 d.统一指挥 k.公平 e.统一领导 l.人员稳定 f.报酬合理 m.首创精神 g.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n.团结精神
    • 35. 法约尔桥A 经理B L 经理 主任C M主任 工长D N工长 监工E P监工 工头F Q工头 工人G R工人命令命令报告报告
    • 36. 36对法约尔的评价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弥补了泰罗的不足 原则不够精炼
    • 37. 373.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有广泛的兴趣,并发表过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 38.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德国人,组织理论之父 生日 1864/21/4 “所有以办公室形式出现的组织遵循着这样一个等级原则,那就是:每一个低级别的办公室都受控并受监督于高一级的办公室.” ---马克斯.韦伯
    • 39.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性组织应当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不是以个人或世袭地位为基础。 合理——合法权力是一种按职位等级合理分配,经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并有能力胜任其职的人,依靠合法手段而行使的权力,统称为职权。以这种权力作为基础,韦伯设计出了具有以下特征的组织系统:
    • 40. 40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1.明确的分工 即每个职位的权力和义务都应有明确的规定,人员按职业专业化进行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组织内的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人员的任用 人员的任用要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和教育训练来实行。
    • 41. 41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4.职业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是一种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以及办事程序。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只是职位关系而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这种公正不倚的态度,不仅适用于组织内部,而且适用于组织与外界的关系。
    • 42. 简 评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维系组织连续和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力 创新之处:挖掘出官僚体制的连续性、纪律性、验证性和可靠性 强调制度、能力、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理性的管理体制韦伯管理思想主要体现
    • 43. 古典管理理论的回顾上述三种理论各自的着重点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都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们的创立人又程度不同地继承了早期的管理思想,而且在对待工人(雇员)和对待组织的根本看法上大体一致。 人们把这些共同的看法视为古典管理理论的特征
    • 44. 古典管理理论的回顾 三种理论对待工人(雇员)的看法1、它们都认为财产最重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它们都认为人都是“经济人”。 3、它们都鼓吹劳资双方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它们都认为人的天性是好逸恶劳,逃避工作,怕负责任,因此,管理者必须对雇员施行强迫、威胁,严加监督,辅以金钱刺激。这就是后来D·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的观点。
    • 45. 古典管理理论的回顾三种理论对待组织的看法1、它们都只研究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未曾考虑组织的外部环境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实际上是将社会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式系统。 2、它们都鼓吹科学,崇尚理性,认为在管理中存在着一种适用于一切情况的“最好方式”。
    • 46. 古典管理理论的回顾三种理论对待组织的看法3、它们都把组织看成是一部机器,组织的各类人员则是它的零部件,因此,非常强调劳动分工、管理专业化、建立等级制度、明确权责、严格纪律和规章制度等。 4、它们都强调稳定,不重视变革。 上述特征,既决定于它的创立者们的资产阶级立场观点,又反映了管理理论形成伊始的历史局限性。尽管如此,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 47. 47第二阶段:“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形成的时间: 20世纪初期。 主要代表人物:(1)梅奥 (2)马斯洛 (3)麦格雷戈 (4)洛尔施和莫尔斯 还有其他一些代表人物
    • 48. 48背景材料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生产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广泛传播,工人的政治斗争更加普遍。这些都使资本家感到,古典管理理论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了,需要探索新的管理理论。于是出现了“人际关系”理论后又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49. 491、梅奥和霍桑试验梅奥(1880—1949),美国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1927年,梅奥应邀参加并指导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有关科学管理的试验,研究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通常称“霍桑试验”。 代表著作:《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1933年发表;《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1945年发表。
    • 50. 50(1)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是1924年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梅奥开始并有参加。当时研究人员认为工作环境与生产效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为了精确地求得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
    • 51. (1)霍桑试验 第一阶段:工场照明试验 一个是试验组,一个是控制组。控制组照明不变,试验组不断变换照明度------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在电话继电器装配实验室分别按不同工作条件进行实验的。 工资形式计时改为计件;无工间休息改为有工间休息;工间休息免费供应茶点;周工作天数6天改为5天。集体奖励改为个人奖励。结果——,他们不能解释这是为什么?
    • 52. (1)霍桑试验
    • 53. 53(1)霍桑试验 第三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1928—1931年) 试验人员与20000多人谈话,涉及的问题很广泛,譬如让工人提建议、防牢骚,工人也可以自选话题。
    • 54. (1)霍桑试验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年)。以集体计件工资制刺激,企图形成“快手”对“慢手”的压力以提高效率。公司当局给他们规定的产量标准是焊合7312个接点,但他们完成的只有6000—6600个接点。
    • 55. 55(4)梅奥的主要管理理论经过试验梅奥得出了四条重要理论 A、职工是“社会人”。 B、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有共同利益和共同感情的非正式团体。 梅奥还认为,正式组织的准则是效率,而非正式组织的准则是感情。
    • 56. 56(4)梅奥的主要管理理论C.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生产效率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之间存在着单纯的因果关系,只要采取恰当的刺激制度,改善工作条件,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霍桑试验表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工作态度的改变,即工作士气的提高。 梅奥从人是社会人的观点出发,认为“士气”高低决定于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心理方面的欲望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越高,“士气”就越高,生产效率也越高。
    • 57. 57(4)梅奥的主要管理理论D、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梅奥认为,既然工人是社会人,那么工人的满足就不只是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方面。因而管理者应当同时具有两种技能,即经济上的技能和社会心理上的技能,从而平衡非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以霍桑实验为基础所提出的理论是人际(群)关系理论。人际(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 58. 第三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形成的时间: 二战以后(20世纪中期)。 战争引起了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为经济管理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 战后垄断进一步加强,竞争越来越激烈;组织在经营方针、经济决策、经济政策等方面稍有失误,就会被吃掉; 这就使以科学技术为手段的现代管理理论迅速发展起来。
    • 59. 59一、现代管理理论概述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⑴管理理论的分散化。进入5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出现了一种分散化的趋势,形成了诸多的学派,被称之为管理理论的“热带的丛林”。 ⑵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进入6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一种集中化的趋势,学者们先提出系统管理理论,力求建立统一的管理理论;后来又提出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的权变管理理论。 返回
    • 60. 二、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学派名称代表人物代表作主 要 观 点管理过程或称管理程序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管理学》(两人合著) 社会系学派巴纳德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特里斯特  
    • 61. 二、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学派名称代表人物代表作主 要 观 点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学科》  (1)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他强调决策行为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2) 西蒙对于决策的程序、准则、类型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科学的分析,提出在决策中应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佳化”准则。⑶强调不仅要注意在决策中应用定量方法、计算技术等新的科学方法经验学派戴尔《伟大的组织者》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 人际关系学派马斯洛、赫兹伯格、麦格雷戈  主张在管理中,应注重研究人的因素,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
    • 62. 622.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学派名称代表人物代表作主 要 观 点管理科学学派泰罗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  他们注重量化分析,强调应用数学模型解决管理决策问题,以寻求决策的科学化与精确化群体行为学 派派
    • 63. 63三、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1.系统管理理论 2.权变管理理论 返回
    • 64. 641.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卡斯特与罗森茨维奇。 ⑴系统哲学:强调系统是一种有组织的或综合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⑵系统管理: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与经营,使企业的各部分、各种资源,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的运行。 ⑶系统分析:确定有关变量,分析和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最有的解决方法和行动计划。返回
    • 65. 65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随机制宜。 核心观点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或方法。2.权变管理理论
    • 66. 66普遍适用观点:同一管理原理 适用各种情况权变观点: 根据情况运用不同 的管理原理与方法情况 1情况 3情况 2普遍适用观点 vs. 权变观点
    • 67. 67权变理论的核心是在变化的环境中灵活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在大系统或大环境中考虑组织的发展 强调管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但否认绝对的“应变”2.权变管理理论
    • 68. 68课堂讨论讨论内容: 1.对同一组织,要保证目标的实现,你更倾向选择那一派理论? 2.为什么说——管理就是决策? 3.管理需要规范,更需要灵活和实事求是,对吗? 返回
    • 69. 69四、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战略管理思想 企业文化 企业再造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返回
    • 70. 70(一)战略管理思想 波特与《竞争战略》 ⑴提出对产业结构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一般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分析模型。 ⑵提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三种基本战略。 返回
    • 71. 71(一)战略管理思想
    • 7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4. (一)战略管理思想
    • 75. 75(二)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昌佩(J·Champy)合著了《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一书,正式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的基本含义:指“为了飞越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 process)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
    • 76. 76企业再造流程的过程⑴诊断原有流程 ⑵选择需要再造的流程 ⑶了解准备再造的流程 ⑷重新设计企业流程 分析内容:如何理解哈默与昌佩所下的企业再造定义——“为了飞越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 process)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返回
    • 77. 77企业再造流程的过程
    • 78. 78(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组织”理论产生的背景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受到了全世界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许多现代化大企业,乃至其他组织,包括城市,纷纷采用这一理论,努力建成“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等。 下一页
    • 79.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当今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变化,正如还礼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所言,“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学习型组织
    • 80. 组织学习的七个智障局限思考归罪于外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性专注于 个别事件不能觉察渐进变化的威胁经验 学习 的错觉管理团队的迷思拒绝调岗 美国车-日本车明争暗斗 熟练的无能鼠目寸光相互指责鲁莽行事 -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就事论事 从小朋友的吵架到关注“事件”小富即安
    • 81. “五位一体”的修炼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第二项修炼:心智模式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第一项修炼: 自我超越 第三项修炼:共同愿景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 82.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的思想与管理理论,学生们通过学习能够分析企业管理实践活动,能够根据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管理活动;能够做到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
    • 83. 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一:管理原则分析 1.实训目标: (1)增强对现代管理原则的感性认识; (2)培养对组织的管理思想的分析能力。 2.实训内容: (1)从网上、报刊、杂志中,搜集一个简短的有关我国企业管理的案例或资料; (2)运用本章所学的管理原则,分析案例中企业管理思想。
    • 84. 职业指导二:阅读伟人或企业家传记1.实训目的:熟悉各种领导方式的特点,理解领导者灵活运用各种管理理论。 2.实训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阅读至少一为伟人或企业家传记,总结其领导风格、管理思想,写出实训报告,在课内进行交流。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