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白 鹭
    • 2. 读唐诗,猜谜语: 白鹭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 打一动物:导入新课
    • 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作者简介
    • 4. 认读生词素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不要少写一横
    • 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谁?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整体感知
    • 6.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 7. 清田独钓图
    • 8. 清 晨 望 哨 图
    • 9. 黄昏低飞图
    • 10.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 11. 1 白鹭第二课时
    • 12. 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流线型 散文诗复习导入
    • 13.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深读课文比喻句 用“诗”来做比, 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如何评价?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 14. 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如何评价?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 15.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 16.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 17. 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
    • 18.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 19. 悠 然 之 美:清 晨 望 哨 图
    • 20.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两句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 21.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 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课堂总结
    • 22. 白鹭精巧的诗外形美图画美---清田独钓图悠然美---清晨望哨图清澄美----黄昏低飞图色素美身段美喜爱和赞美
    • 23. 课堂练习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配 陪)合 适(宜 以) 白(鹤 贺) (兼 嫌)气 √√√√
    • 24. 二、写出下列标红词语的近义词。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 2.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 3.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很悠然。( )平常适合悠闲
    • 25. 三、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运用比喻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BA
    • 26.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下课啦!
    • 27. 2 落花生第一课时
    • 28. 助读资料落花生名字的由来:陆地上的植物,几乎都在地上开花,地面上结果,唯独花生是在地面上开花地面下结果,所以人们叫它落花生。
    • 29. 1.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整体感知
    • 30. 半亩(mǔ) 开辟( pì) 吩咐(fēn fù) 茅(máo)亭 榨(zhà )油 石榴(liu) 便宜(pián yi) 居( jū ) 然 爱慕(mù ) 认读生词
    • 31. 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由此判断课文分成几部?默读思考: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 32.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辟有分开的意思,在原来有的东西的基础上分出来的,或者原来有的东西,别人都不知道,你找到了.开发是生成的,原来没有这东西,造出来了,空地不可能开发出来.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一是因为我家后园是块荒地;二是因为是我们姐弟几个种的,我们年龄小,没有经验;三是因为收获的时间短(没过几个月)。写出了大家惊喜的心情,也说明了花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相近的词是“竟然”抓重点词 略读种收
    • 33.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下课啦!
    • 34. 2 落花生第二课时
    • 35.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2.研读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复习引入,深入探究
    • 36. 1.想一想第三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 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第二课时精读重点
    • 37.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 38. 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 “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是有一样是很可贵的。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 39. 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 ,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 最可贵。花生苹果桃子石榴桃子石榴苹果爱慕之心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花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 40. a.“爱慕”是什么意思?“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  喜爱羡慕 心中产生喜爱羡慕之情。 b.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花生 可贵 c.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花生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精读重点 品词析句
    • 41. e.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对比花生桃子 石榴 苹果突出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品格
    • 42. ④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为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注意两点
    • 43. 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深刻体悟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44.     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种花生→( 花生)→( 花生)→( 花生)    略较详详中心突出:赞扬了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精神理清主次略收评品
    • 45.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篇幅虽短,却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总结全文
    • 46. 种花生 收花生 品花生 评花生---对比(桃子 石榴等)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板书设计落花生借物喻人 主次分明
    • 47.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浇 饶)水 (吩 粉)咐 爱(暮 慕) 高(矮 委) 二、选词填空。 居然 必然 1.人生道路上( )会有挫折,我们要乐观面对。 2.这道题他( )做对了,太出乎意料了。 √√√√居然必然
    • 48. 三、对下面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A做人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B要做一个能挣钱的人。 C要做一个会做事的人。 四、请参照文中对比的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事物。 我喜欢梅花。它不像桃花、杏花那样喜欢热闹,也不像荷花那样高傲,它有自己的风骨,它用严寒磨练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A
    • 49.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下课啦!
    • 50. 部编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
    • 51. 静 夜 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思乡桂 花 雨导入新课
    • 52.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 53. 1.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初读课文箩 杭(luó)(háng)(箩筐)(杭州)
    • 54. 1.默读思考:课文分别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2.小组交流、讨论。 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作者回忆小时候和帮母亲摇桂花的事情。
    • 55. 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 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理清结构
    • 56. 合作探究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 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快乐的童年时代和家乡的怀念。 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了思桂花? 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又现故乡桂花情
    • 57. 一、读拼音,写词语。 1.我非常喜欢lán huā( ),喜欢它那优雅的外形,幽幽的香气。 2.这个卖dà bǐnɡ( )的pó po( )非常慈祥。 3.你越动,它就chán( )得越紧。 二、写出下列划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1.我喜欢的是桂花。( )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 ) 3.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课堂作业新设计厌恶缠 婆婆大饼兰花 残缺 放心
    • 58.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下课啦!
    • 59. 第二课时
    • 60. 一、复习导入 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61. 二.听写生字词。 桂花 木兰花 台风 糕饼 至少 完整 茶叶 箩筐 婆婆 浸入 尤其 缠着
    • 62. 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看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有关的词句。 2、将你找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 63. 品读,感受“摇花乐”1“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总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期待已久的“乐事”盼望摇桂花时的急切心情“乐”字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使劲”写出了“我”摇桂花的兴奋、快乐状态。这句话是“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的具体化。
    • 64. 对比的写法,体现出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 ,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生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的什么可以替代它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是母亲对故乡满怀无限的思念和爱,让她觉得什么东西总是故乡的好呀。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杭州桂花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对比阅读体悟情感同是桂花,不同的地方 香味不一样吗?为什么?
    • 65.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又感染了作者。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感受思乡之情
    • 66. 爱桂花 摇桂花 桂花雨 思桂花 板书设计充满欢乐深埋心中点点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又现故乡桂花情--------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 67. 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后面打√。 (箩 萝)筐 (羔 糕)点 (尤 龙)其 (缠 庙)住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 ) 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课堂作业新设计√√√√姿势担忧 开放
    • 68.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桂花雨》这篇文章,描写了桂花飘落的优美的样子,点明家乡的桂花很多。( ) 2.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告诉我们,家乡的桂花比别的地方的桂花要香,因为,家乡的桂花品质好。( )× ×
    • 69.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下课啦!
    • 70. 4 珍珠鸟
    • 71. 珍珠鸟,是“金山珍珠”的别名,又叫“锦花鸟”、“锦华鸟”、“小珍珠”。属雀形目,文鸟科,原产于澳洲东部,现已培育成人们喜爱的笼养种类,这种鸟羽色艳丽,体形娇小玲珑,叫声细柔,给人以美的享受,是驰名世界的人工繁育鸟。
    • 72. 冯骥才: 当代作家和画家。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神灯》,中篇小说《三寸金莲》等。他的散文哲理深邃,意境高远,想象丰富奇特,给人以心灵的陶冶,美的享受。
    • 73. 兰箩婆糕饼浸缠茶dǒng lán luó pó gāobǐng jìn yóu chán jiǎn 懂捡
    • 74. 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正确认读10个生字。 2.浏览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兰箩婆糕饼浸缠茶dǒng lán luó pó gāobǐng jìn yóu chán jiǎn 懂捡
    • 75. 品读课文1.读课文,说一说: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找出文中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 76. 合作探究1.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有何用意? (4)珍珠鸟开始怕人后来不怕人,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 77. 讨论汇报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讨论。 总结:在起始部分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在情节上构成对比,突出“我”对珍珠鸟的关爱。珍珠鸟对人的情感经历了怕---喜----近---亲----爱这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变化, 而这一变化来自于 “信赖”。有力地突出了中心思想。
    • 78. 合作探究联系实际,理解中心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正是因为作者对鸟的关爱和尊重,才换来了鸟儿对人的信赖。人与小鸟相处的这么友好,真令人羡慕。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 79. 作业布置 结合生活实际,把你对“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写下来。合作探究
    • 80. 【板书设计】 珍珠鸟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喜怕近亲爱
    • 81. 一、连一连。 màn pā āi xiǎng jiǎn péi móu zā 蔓 趴 享 挨 睑 眸 陪 咂 二、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丛林 ( )的鸣叫 ( )的绒毛 ( )的境界 ( )的吊兰 ( )的球儿 三、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A信赖是美好的,能让人心里感到非常美好。 B这是作者的感觉,别人不一定有这种感觉。 课堂作业 茂盛 幽深清脆嫩黄美好 蓬松A
    • 82.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下课啦!
    • 83. 口语交际(一)
    • 84. 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是班级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为了把我们班建设成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温馨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制定一个班级公约,让大家一起遵守,让我们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 85. 我们分小组活动制定班级公约。针对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全班讨论班级想要达到的目标。合作探究
    • 86. 1.班级公约要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2.制定的公约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 3.每个同学先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制定一份,进行全班交流。 4.选择最合适的班级公约,大家共同遵守。合作探究
    • 87. 现在,每个小组把自己制定的公约向大家展示,注意发言要控制时间,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大家做好笔记,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记下来。最后大家讨论,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见。 小组汇报 形成公约
    • 88. 班级公约 1. 按时上学,不迟到。 2.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3.课间休息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不打闹。 4. 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大家总结 形成公约学习方面
    • 89. 5. 放学按时回家,少看电视,不玩无益的电脑游戏。 6.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教室和包干区的整洁。 7.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 8.保持教室安静。自习课或老师不在的时候,要保持教室安静,讨论问题要小点声,不能打扰到别人。纪律方面大家总结 形成公约
    • 90. 9.值日生每天早晨和中午打扫卫生,保持教室清洁干净。 10.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卫生方面大家总结 形成公约
    • 91. 我们齐心协力制定了班级公约,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把我们班变成一个文明、干净、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 总结
    • 92.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下课啦!
    • 93. 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习作(一)
    • 94.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审题指导心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心爱之物的外形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
    • 95. 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 组织材料要求: (1)说一说它是什么。 (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存在着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 96.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组织材料
    • 97. 3.描写心爱之物的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突破难点1.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 98.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动笔练习
    • 99.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小结
    • 100. 我的心爱之物板书设计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