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关于对党忠诚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具体表现为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等等。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秀人才的关键任务。对党忠诚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特质,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一、对党忠诚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然要求 1.对党忠诚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备的政治品格。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性,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价值性则是其教育目标,思政课主要通过讲政治的方式来实现其价值目标。思政课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等为主要教育内容。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保证自己在课堂上所讲授的观点在政治方向上是正确的。因此,对党忠诚与否就被视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否胜任岗位的试金石。政治品格是个体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等心理政治因素的总和,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主观心理特征。政 治品格作为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力量,其鲜明与否决定着个体政治信仰的坚定程度和政治能力的强弱,也决定着个体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立场。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的鲜明政治品格,才能真正认同所讲授的政治性教学内容,进而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因此,无论是从思政课的客观属性还是从思政课教师的主观意识来看,都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对党忠诚,自觉锤炼忠诚的政治品格。 2.对党忠诚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备的道德品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是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核心力量,我国社会持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文明进步也正是建立在这种力量的基础之上,坚持对党忠诚正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道德品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理应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筑牢对党忠诚这一坚实的道德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政治要强”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政治修养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 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忠诚奉献的道德使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思政课教师对党忠诚与否与其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呈正相关。若教师对党忠诚的程度不够,那么其职业道德水准也必然不足,相应地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之中就难以对大学生传达出正确的政治导向,甚至还会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塑造产生消极影响;若教师坚定对党忠诚,那么其必然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有助于思政课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使其能够在教学活动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3.对党忠诚是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坚实底气。思政课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包括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所指导的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各种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不是振振有词,也不是气势凌人,而是对所讲授内容的高度自信。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高度自信,是讲好思政课的基础性条件。思政课教师的高度自信,是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正确认知和深入认同为基础产生的对党的领导的高度认可和高度忠诚。“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具备忠诚品格的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中能够始终坚定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绝对忠诚,在党的方针政策的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引导大学生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对党忠诚转化为履行教师职责的实际行动,继而营造出以对党忠诚为准则的教学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加深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坚定对党忠诚的实践路向 对党忠诚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品质,这种品质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锻炼和自我提升才能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岗位要求和职业特征,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坚守党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政治方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1.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做学问。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为人民做学问,坚定认同并自觉践行对党忠诚。“人类的知识生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储存、传承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学问上越精进,就越有可能拥有更好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创新能力与本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自觉追求学问上的精进,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具备政治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的思维方法、宽广的视野格局、自律的精神品质、正直的人格素养,而这些都可以在 思政课教师精进学问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涵育。因而,思政课教师若能在学问上不断精进,就越有可能将抽象、深奥、陌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亲切化,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问越精进、学识越高的思政课教师越有可能具备更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忠诚于党和人民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觉秉持为人民做学问的原则,深入人民之中,聚焦人民的社会实践,通过服务人民、研究人民,将自身的命运与人民和国家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 2.坚守党的理想信念,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对党忠诚作为思想上的自觉认同,具体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而言,坚定的信仰主要来自救国救民的现实需要与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学说的内在契合;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党员而言,坚定的信仰主要来自国家发展成果的现实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要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果,并在这一过 程中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认识到党的领导的科学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也不是一切现实问题都能从中得到答案的终极真理,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只有将其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蕴藏的价值。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持在实践中深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强大的理论素养和政治修养保证自身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效应用于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出色地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3.坚持党的政治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方向是党引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指路明灯,包括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略和理想目标。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教学工作中,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知识,也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因而,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贯穿教学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定拥护党的最高领导,坚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了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更要自觉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自觉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同党和人民同心同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确保思政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开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10 香币 [ 分享文档获得香币 ]

    下载文档

    相关文档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高校“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亦成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主题词。

    1周前   
    45    0

    高校思政课培训材料

    所谓“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构成,因此,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

    4个月前   
    107    0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培训材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分众教学是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基础上,满足大学生个性

    1周前   
    44    0

    高校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

    3年前   
    1883    0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精准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精准思政是精准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运用和生动实践,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

    3天前   
    31    0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在信息网络时代,随着时空的藩篱被打破,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更加便捷,可供选择的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同时,由于过快的知识更新速度

    3天前   
    27    0

    高校思政课建设交流材料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的总体发展目标,

    4个月前   
    96    0

    2023年高校新媒体思政培训材料

    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价值追求和核心策略选择,具体表现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需

    5个月前   
    107    0

    (2篇)XX高校思政课培训交流材料

    所谓“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构成,因此,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

    3个月前   
    75    0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区块链赋能“大思政”教育

    区块链赋能“大思政”教育,是指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算法以及智能合约等技术内嵌于“大思政”教育主体协作、内容协调与时空协同等内在诉求之中

    5个月前   
    194    0

    高校思政教师感悟: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个月前   
    104    0

    XX高校思政课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然而,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

    4天前   
    32    0

    (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互动交流与娱乐游戏的重要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心理人格的养成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4个月前   
    81    0

    2023年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微传播即指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悍的碎片化文字、视频为传播载体,以高效传播性、便捷交互性和广泛渗透性为传播特征的去中心化、碎片化、网格化的裂变式多级信息传播模式。

    5个月前   
    82    0

    “上好思政课 做好引路人”思政教师培训会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无可替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思政教师队伍

    1年前   
    298    0

    参加**省高校课程思政“云讲堂”系列培训的学习心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课程思政的理念、方法与实施,在教务处和学院的安排支持下我于7月20-26日参加了由教育厅高教处指导,**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3年前   
    1084    0

    小学思政课教师思政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本质内容及发展趋势。要求学校落实思政课的教育实践,教师应当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努力在...

    5个月前   
    169    0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个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这一“关键课程”的“关键主体”。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

    3年前   
    4008    0

    关于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课程思政是指以课程为基础,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深入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通过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对大学生进行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知识传授、

    9个月前   
    218    0

    关于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课程思政是指以课程为基础,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深入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通过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对大学生进行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知识传授

    6个月前   
    176    0

    文档贡献者

    九分知

    贡献于2023-09-14

    下载需要 10 香币 [香币充值 ]
    亲,您也可以通过 分享原创文档 来获得香币奖励!
    下载文档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