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老故事中感受不一样的延安精神


    从延安老故事中感受不一样的延安精神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发生了很多有名的故事,今天,让我带领大家一块学习几个老故事,看故事可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三用”大衣 〔故事〕 这件翻领、有腰带可系结的深褐色皮大衣静静地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它的主人是周恩来。这件制作精良的大衣,在革命战争年代,功能远远超出了简单的避寒与美观,被称为“三用”大衣,彰显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1940年,周恩来将这件皮大衣从苏联带回,在延安时期一直随身携带,时常穿着。1946年,周恩来就是穿着这件皮大衣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见证了党的统一战线的胜利。1947年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途中,周恩来夏天把大衣作雨衣来挡雨,晚上将大衣作被子来保暖,冬天再让大衣回归“本色”来御寒,“三用”大衣之名由此得来。 1949年“进京赶考”后,皮大衣结束了它陪伴主人征战南北的任务,周恩来先把它送给邓颖超穿到1956年,后又 交给卫士长成元功保存。1964年8月5日,这件跟随周恩来24年的皮大衣终于完成使命,赠送给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周恩来的这件“三用”大衣,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感言〕 周恩来的“三用”大衣,体现了他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今天,这种优良传统不能忘、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的批示中指出:“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体现了党中央狠刹铺张浪费之风的坚定决心,有助于党内勤俭节约作风的继承与发扬。 一方面要珍惜当前大好环境和机会,充满感恩之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米做起,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树立节约就是增效的意识;另外一方面要热爱劳动,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之中,努力学习技能、创造财富,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做一个有用的人。 二、三个案件 〔故事〕 1941年1月延安出版的一份《解放日报》上有这样一则时评,其中说道:“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允许有一个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 延安能拔掉这些“莠草”,成为当时国内外廉政的典范,靠的是党员的党性修养、群众的监督,更靠的是全党的反腐决心和制度力量。边区政府不但制定了多个惩贪反腐的规定,而且违法必究、有责必问。1940年陕甘宁边区党委在《关于开除党员党籍问题的决定》中郑重承诺:违纪党员,不论出身如何,党龄长短,贡献大小,一律依纪严惩不贷。 “莠草”肖玉璧是1933年参加革命的红军战斗英雄,全身有90多处伤疤,住院时,毛泽东还把自己每天的半斤牛奶让给他喝。伤愈后担任甘泉县张家畔税务局局长,曾经的战斗英雄没有顶住“糖衣炮弹”,贪污公款3050元。要知道,当时中央领导一个月的补贴也仅有几元钱。根据法律,贪污1000元以上应处死刑。行刑前,肖玉璧向毛泽东写信求情,毛泽东表示“我完全拥护法院判决”。1941年12月,肖玉璧被执行死刑。 延安时期与之类似的案件还有黄克功案和刘振球案。1937年10月,26岁的老革命、抗大大队长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陕北公学学员刘茜,经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审判,被处以死刑。还有参加过五次反“围剿”战斗和长征的某团政委刘振球,逐渐居功自傲,目无党纪,大行官僚主义作风,漠视上级命令,欺凌下级干部,手枪恫吓是常事,导致其团内4个月逃跑了8名干部,还贪污公款数百元,1939年被开除党籍并受到法律制裁。◎ 〔感言〕 这些案件是延安时期党的廉政建设的一个侧面,对贪污腐败、触犯法律、违反党纪等行为的严厉问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法纪威严。当前,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国家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丝毫不逊于延安时期。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腕反腐、“打虎拍蝇”,党规党纪密集出台,把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既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每个党员抵制腐化变质危险、加强作风修养的镜鉴。 不管任何人,违反了党纪国法就要受到严惩,结合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我们要切实增强遵章守纪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忠孝朱德 〔故事〕 我们党的领导人中,朱德算是长寿的,长寿也跟遗传有关,因为朱德的母亲是86岁逝世的,她是1944年2月份走的,噩耗3月份传到了延安。朱德的母亲一生劳碌,临终前几分钟还在锅台做饭,感到不舒服,倒下就没有再起来。虽说是上寿,白喜事,朱德还是很悲伤,经常一个人在炕头吸烟,淌眼泪,一个多月没有刮胡子,朱德在《解放日报》上写悼文,在私下和康克清唠叨,1966年一个意大利记者做访问,问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就讲:“就是让母亲 受苦,老人家死前,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 朱德的母亲没有名字,几十年每天重复着过:天不亮起床,做一大家人的饭,种田、种菜、挑粪,回家后挑水、做饭、喂猪、养蚕,夜晚在油灯下纺线。1919年朱德当护国军旅长时,接一大家子出来住过一段时间,但老人不习惯,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还是回了乡下老家。1943年,朱德在延安收到家信,说85岁的母亲精神不比从前,想见他一面,这里抗战火烧眉毛,八路军总司令,哪能走得开呢,而且,老人年龄又大,又不能接过来,朱德是四川人,有老乡在家里活不下去,来投奔革命,朱德就找过来问,了解家乡情况,知道四川在闹饥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所以就更是担心想念母亲了,想寄点钱回去,多少年一直没有钱寄,八路军司令每个月只有5块大洋的薪水,当时朱德在抗日前线,远水不能救近火,想来想去,想到多少年前的朋友,就悄悄地给在四川泸州的好友戴与岭写信求助,信是这样写的:与岭老弟: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胜利,差堪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明杨、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 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是如此。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望你收到复我。此候近安朱德11月29日于晋洪洞战地戴与岭接信后,当即筹足了200元,送到朱德的家里。这封信现藏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朱德一生都没有做求过人的事,只有这一次,为了母亲,为了自己的愧疚。 〔感言〕 朱德的一生丰功伟绩太多了,写不完,本文只是从他的一封书信,从他对母亲的那份孝心,侧面地去写他的大忠。一个八路军的总司令,位高权重,“十数年革命没有余钱,即将来亦是如此”,读到这里,真是让人动容,这说明什么?不以权谋私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无限忠诚。在今天看来,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精神财富。 忠孝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常言道:不忠不孝之人不值得深交。忠孝是人的道德底线。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17 香币 [ 分享文档获得香币 ]

    下载文档

    相关文档

    感受延安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感受延安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

    9年前   
    933    0

    延安精神

    什么是“**精神”?**精神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是近代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浴血奋...

    5年前   
    14337    0

    学习延安精神心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

    5年前   
    2018    0

    延安学习-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    “滔滔延河水,巍巍**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山。千声万声呼唤着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很多年来,这些从书本上学来的诗句,就让我对中...

    5年前   
    1353    0

    延安精神的学习与思考

    站在共青团岗位对延安精神的学习与思考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精神宝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造就了延安精神,时代需要延安精神。作为勇挑历史重任的共青团干部要学习延安精神,传承延...

    11年前   
    10933    0

    在新时代践行延安精神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老一辈革命...

    5年前   
    3161    0

    用延安精神提升党性修养

    用延安精神提升党性修养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有机会用四天时间专门来延安进行延安精神再教育,目睹了枣园革命旧址、抗大纪念馆等革命旧址、学唱了革命歌曲、也瞻仰“四八”烈士陵园、重温了...

    8年前   
    5937    0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继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开展之后,《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在北京展出。连日来,参观展览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人们深情回忆中国革命走过的光辉历程,热情赞颂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

    8年前   
    555    0

    党课-弘扬延安精神

    党课:弘扬延安精神  除了高等院校、人民军队等同龄人比较多的特殊单位之外,在相当一部分基层组织中,党课的听讲者结构都比较复杂,既有着年龄上的差别,又有着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党课:弘扬延安精神延安...

    2年前   
    535    0

    延安精神培训班心得体会——学习延安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

    延安精神培训班心得体会——学习延安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带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限憧憬,xx日在xx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各单位党员、党务工作者共计xx人一起踏上了这片神圣的热土。根据学习安排我们先后...

    3年前   
    2828    0

    延安精神培训班心得体会_学习延安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

    延安精神培训班心得体会  带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限憧憬,xx日在xx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各单位党员、党务工作者共计xx人一起踏上了这片神圣的热土。根据学习安排我们先后来到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

    3年前   
    939    0

    预备党员延安学习感受

    预备党员延安学习感受 延安,之前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我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政府办公室组...

    10年前   
    9741    0

    延安精神回望延安心得体会

    延安精神回望延安心得体会“走得再远,走得再辉煌,也不能忘记过去。“历史文献片《回望延安》中的一段段影像、一帧帧画面,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片中的每一位人物、每一个场景,让我们真切感受...

    3年前   
    714    0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_延安精神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延安精神--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参加革命圣地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太阳刚刚升起。毛主席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毛主席一手扶着水桶,一手拿着瓢。瓢里的水缓缓地...

    11年前   
    11650    0

    关于延安精神个人心得体会4篇

     延安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它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它像一颗耀眼的星星照亮着中国大地,使这种精神世代相传。

    3年前   
    968    0

    学习延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在镇党委组织下重温延安革命历史,感触很深。延安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经过十多个年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培育和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1年前   
    175    0

    学习延安精神心得体会2020

    学习延安精神心得体会2020 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

    3年前   
    862    0

    学习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组织的“西安市新提拔市管领导干部延安精神专题培训班”,我们先后聆听了郝凤年教授的专题教学《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

    5年前   
    4716    0

    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五天的参观学习转瞬即逝,感悟颇深,收获很大!让我愈发感到“去延安”不仅是80多年前群有识之士的梦想和追求,而更应该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共同的心灵呼唤

    3个月前   
    101    0

    延安精神心得体会:做好本职工作

    延安精神心得体会:做好本职工作  延安精神和群众路线是延安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

    9年前   
    462    0

    文档贡献者

    梅***庄

    贡献于2023-09-26

    下载需要 17 香币 [香币充值 ]
    亲,您也可以通过 分享原创文档 来获得香币奖励!
    下载文档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