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董瑾 E-mail:dongjin -t@sohu.com
    • 2. 教材与参考书目董瑾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修订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97年修订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黎孝先主编:《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TH ED,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 3. 课程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实务
    • 4. 课程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形成与发展的理论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WTO)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影响 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条款 进出口合同的商订与履行 国际贸易方式
    • 5. 导 论有关国际贸易的几个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又称为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
    • 6. 国际货物贸易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 7. 20世纪70年代作为独立概念提出 是无形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国际服务贸易
    • 8.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界定 跨境提供(cross-border supply) 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 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
    • 9.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国际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同步性 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 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之中
    • 10. 如何考察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规模 国际贸易结构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 11. 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与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它们是衡量国际贸易规模的两个指标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用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世界各国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总额,通常以美元表示。 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即用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出口额,得出消除价格变动的近似值。
    • 12.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International Trade by Commodities):它是反映国际贸易质量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总值中的比重来表示。4.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它是反映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的指标,指各个国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的出口额(进口额)占世界出口额(进口额)的比重来表示。
    • 13. 2000年 世界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 (单位:10亿美元)
    • 14. 2000年 世界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 (单位:10亿美元)
    • 15. 第一章 国际贸易形成与发展的理论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节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
    • 16.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技术差距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力理论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7.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 18. 绝对成本理论(Ⅰ)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基本思想: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 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
    • 19. 绝对成本理论(Ⅱ) 大米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 国 家 铜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 1 200 1 100 2 300 英国 法国 2 300 1 100 1 200 合计分工前 3 300 3 300合计 3 300 3 300 英国 法国分工后 1 2 2 1英国 法国 国际 交换
    • 20. 绝对成本理论(Ⅲ)进步性: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局限性: 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从中取得利益。
    • 21.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比较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 22. 比较成本理论(Ⅰ)代表人物: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基本思想: 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即遵循“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
    • 23. 比较成本理论(Ⅱ) 主要前提假设: 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2×2模型 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所有劳动力同质 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 无运输、保险等费用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
    • 24. 比较成本理论(Ⅲ)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 国 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 2 190 2 200合计英国 葡萄牙 1 100 1 90 1 120 1 80 分工前 2.2 220合计 2.125 170 2.2 220 2.125 170 英国 葡萄牙分工后 1.2 1 1 1.125英国 葡萄牙 国际 交换
    • 25. 比较成本理论(Ⅳ) 进步性: 论证了各国无论生产力水平高低,都可按“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
    • 26. 比较成本理论(V) 局限性 缺乏动态分析 通过分工获得的比较利益不一定体现一国的长远利益。 未能揭示支配国际交换的规律。
    • 27.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 28.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Ⅰ)代表人物: 赫克歇尔(E.Heckscher) 俄林(B . Ohlin) 理论体系: 1、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 29.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Ⅱ)主要假设 两国使用两种要素生产两种商品 生产要素供给固定,同质 各国同一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完全自由贸易 无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 不存在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 需求状况不变
    • 30.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Ⅲ)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 31.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关进出口商品的重要结论 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 32.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 33.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Ⅴ)进步性: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它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局限性: 资源禀赋并非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强调静态结果,忽视了技术进步等许多实际情况;对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 34.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技术差距理论里昂惕夫之谜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力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35.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Ⅰ)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 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 36. 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要量人平均年 资本量资本(美元)劳动(人/年)出 口2550780182.3131399113726167.81230340030913392256800170.004173.911297718184进口替代出 口进口替代1947年1951年
    • 37. 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劳动力不同质 要素密集度逆转 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 自然资源稀缺
    • 38.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Ⅱ)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它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力与资本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其素质,从而影响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 研究与开发(R&D)理论:它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研究与开发中投入的资金越多,其生产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度就越高。
    • 39.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Ⅱ)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信息要素理论:它认为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信息本身同时又是可以交换的商品,且是一种无限的资源,占据信息意味着比较优势的改变,可以促进一国贸易格局的变化。
    • 40. 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 技术差距理论是以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的推广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
    • 41.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先进国家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保持领先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出口下降,以至最终退出出口
    • 42. 图2-3
    • 43.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Ⅲ)产品生命周期说:(图2-3, 2-4 , 2-5 ) 美国学者弗农和威而士将产品生命周期(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理论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他们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美国对某一种新产品具有出口垄断、外国生产者开始生产、外国产品在出口市场进行竞争和美国进口四个阶段。这一理论成为二战后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
    • 44. 图2-4
    • 45. 图2-5
    • 46.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Ⅳ)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的含义 产业内贸易的条件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基础
    • 47. 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偏好相似理论(图2-7) 代表人物:林德(S.B.Linder) 主要观点:1、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需 求的基础之上 2、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 似,贸易量就越大
    • 48. 图2-7
    • 49. 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 50. 国家竞争优势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由哈佛商学院的米歇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 也被称为波特的钻石理论。(Porter’s Diamond) 主要研究一个国家为什么能在某一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 51. 波特的钻石理论(Ⅰ)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相关产业和 辅助产业
    • 52. 波特的钻石理论(Ⅱ)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 辅助产业 政府机遇
    • 53.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技术差距理论里昂惕夫之谜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力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54.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 场第一节 国际分工
    • 55. 国际分工(Ⅰ)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 56. 国际分工(Ⅱ)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 57. 国际分工(Ⅲ)国际分工的类型: 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
    • 58. 国际分工(Ⅳ)国际分工对于一国及其厂商对外贸易活动的影响 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 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的利益分配
    • 59. 第二章 国 际 市 场 第一节 国际分工 第二节 当代国际市场的特征
    • 60. 当代国际市场的特征 市场容量大 市场内容的多样性(货物、服务、技术)
    • 61.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界定 跨境提供(cross-border supply) 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 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
    • 62. 当代国际市场的特征 市场容量大 市场内容的多样性(货物、服务、技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6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过程。
    • 6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Ⅰ)按照贸易壁垒撤除的程度划分: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
    • 65. 主要区域贸易集团 欧洲联盟(EU)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亚太经合组织(APEC)
    • 66. 贸易创造效果 (Trade Creation Effect) 是指关税同盟缔结以后,因关税减免所带来的同盟内部各成员国间贸易扩大和经济福利提高的效果。
    • 67. 贸易转移效果 (Trade Diversion Effect) 是指关税同盟缔结以后,因同盟内关税减免而导致的贸易对象变化所造成的经济效应。
    • 68.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积极影响: 促进了集团内经济贸易的增长 促进集团内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技术合作,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促进了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加速其对外贸易发展 增强和提高了经济贸易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 加速了经济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 69.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消极影响: 对集团外国家维持贸易壁垒,影响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贸易扩大 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 70. 当代国际市场的特征 市场容量大 市场内容的多样性(货物、服务、技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 71. 第二章 国 际 市 场 第一节 国际分工 第二节 当代国际市场的特征 第三节 国际市场的价格
    • 72. 国际市场的价格(Ⅰ)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按照世界市场价格的性质分为 封闭市场价格与开放(自由)市场价格 按照世界市场价格的作用分为 实际成交价、参考价和对外贸易统计价
    • 73. 国际市场的价格(Ⅰ)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按照世界市场价格的性质分为 封闭市场价格 开放(自由)市场价格
    • 74. 国际市场的价格(Ⅱ)封闭市场价格: 指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不会对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开放(自由)市场价格: 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 75. 国际市场的价格(Ⅲ)封闭市场价格的种类: 调拨(转移)价格 垄断价格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 76. 国际市场的价格(Ⅰ)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按照世界市场价格的作用分为 实际成交价 参考价 对外贸易统计价
    • 77. 国际市场的价格(Ⅳ)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国际价值 供求关系
    • 78. 国际市场价格与国际价值国际价值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世界劳动平均单位”指在世界现有的一般生产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 79. 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 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国际市场价格 影响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 垄断 经济周期 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自然灾害、政治动乱、战争及投机 商品的质量与包装 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 80.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及其选择
    • 81.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及其选择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协调贸易政策
    • 82.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 二战初期~70年代中期——贸易自由化 20世纪70~90年代初——新贸易保护主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贸易自由化
    • 83.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代表人物: 魁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赫克歇尔、俄林 主要主张: 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 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自由贸易有利于加强竞争,打破垄断,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率,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 84.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斯塔福德、孟克列钦的早期重商主义 托马斯•孟的晚期重商主义 汉弥尔顿的关税保护论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凯恩斯主义的新重商主义
    • 85.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提出经济阶段论 阐明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与手段
    • 86. 凯恩斯主义的保护主义论点凯恩斯的新重商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 87. 协调贸易政策的特点 当下,国际协调在制定、实施国际贸易政策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其原因如下: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的相互约束力加强 各国在各种形式的贸易中即竞争又合作 地区经济集团与多边贸易体制相互融合 各国的国内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正在向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靠拢
    • 88. 战略性贸易政策由新贸易理论的学者提出 基本内容: 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性质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扶植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获取规模经济的收益,并夺取市场份额.
    • 89. 表4-1 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不同情况下的利润/亏损 空中客车公司 波音公司 生产 不生产 生产 -5 -5 0 100 不生产 100 0 0 0
    • 90. 空中客车公司 波音公司 生产 不生产 生产 20 -5 0 100 不生产 125 0 0 0表4-2 欧洲政府进行补贴后的利润/亏损
    • 91. 空中客车公司 波音公司 生产 不生产 生产 -20 5 0 125 不生产 100 0 0 0表4-3 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另一种情况下的利润/亏损
    • 92. 空中客车公司 波音公司 生产 不生产 生产 5 5 0 125 不生产 125 0 0 0表4-4 欧洲政府进行补贴后的利润/亏损
    • 93.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及其选择 第二节 关税措施
    • 94. 关税措施(Ⅰ)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 一国海关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向进出口商或物品所有者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的特点: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关税的作用: 1、增加财政收入 2、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 3、调节国内经济
    • 95. 关税措施(Ⅱ)关税的种类 进口税(Import Duty) 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es) 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y) 反补贴税(Countervailing Duty) 普遍优惠制(GSP) 出口税(Export Duty )
    • 96. 反倾销税 (Anti-dumping Duty) 定义 目的 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 我国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情况 中国运用反倾销保护国内市场的情况
    • 97. 反补贴税 (Countervailing Duty) 定义 目的 征收反补贴的条件
    • 98. 普遍优惠制(GSP) 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 简称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制度。 基本原则: 普遍的 非歧视的 非互惠的
    • 99. 关税措施(Ⅲ)有关关税制度的几个基本概念 完税价格: 又称海关价格或海关固定价格,是指经过海关审定作为计征关税所依据的价格。 海关税则: 一国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公布的,对进出口应税和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 100. 关税措施(Ⅳ)征收关税的方法: 从量税(Specific Duty) 从价税(Ad Valorem Duty) 混合税(Mixed Duty) 选择税(Alternative Duty)
    • 101. 关税的经济效应
    • 102. 关税政策(Ⅴ)关税的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 征收关税对某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净增值的影响。 公式: ×100%有效保护率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
    • 103. ×100%有效保护率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 P:制成品国外价格 n: 制成品名义关税 r: 投入品名义关税 V: 投入品在制成品中的比重×100%有效保护率[P(1+n)—PV(1+r)]-(P-PV)P-PV ×100% n-Vr 1-V
    • 104.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及其选择 第二节 关税措施 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
    • 105. 非关税措施(壁垒)(Ⅰ)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数量限制 价格限制 • 国内销售限制 技术壁垒 环境壁垒
    • 106. 非关税措施(壁垒)(Ⅱ)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与趋势 严厉性 针对性 灵活性 隐蔽性
    • 107.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及其选择 第二节 关税措施 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 第四节 鼓励出口措施
    • 108. 鼓励出口措施财政措施: 出口补贴、出口减免税、出 口退税、出口奖励 信贷措施: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 倾销措施: 商品倾销、外汇倾销 特区措施: 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 区、科学工业园区
    • 109.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及其选择 第二节 关税措施 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 第四节 鼓励出口措施 第五节 对外贸易政策与厂商运作
    • 110. 对外贸易政策与厂商运作关税措施与厂商运作 非关税壁垒与厂商运作 鼓励出口措施与厂商运作
    • 111. 第四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与世界贸易组织(WTO) 第一节 GATT的产生与主要内容
    • 11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1947年10月30日签约,1948年1月临时生效。 到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共存在47年。 GATT的条款由35条增加到38条。 GATT法律意义上是个协定,不是个组织,但事实上却在总协定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国际组织。
    • 113.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与世界贸易组织(WTO) 第一节 GATT的产生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 GATT的多边贸易谈判
    • 114. GATT的多边贸易谈判前七轮多边贸易谈判 乌拉圭回合谈判
    • 115. GATT & WTO 第一节 GATT的产生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 GATT的多边贸易谈判 第三节 WTO的宗旨、范围与基本原则
    • 116. WTO的宗旨与目标提高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增加实际收入与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量。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各自需要,最佳利用世界资源,保护和维护环境。 通过切实的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
    • 117. 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互惠贸易原则 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原则 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 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透明度原则
    • 118. WTO的组织机构(前三级)部长级会议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争端解 决机构总理事会贸易政策 审议机构
    • 119. WTO的特点世界贸易组织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国际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涉及的领域广泛 世界贸易组织强化和丰富了已有的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基本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承担义务的统一性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适用所有协议的争端解决机制
    • 120. 如何认识 WTO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处理国家(单独关税区)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 世贸组织不认为其是纯粹的“自由贸易”组织,而是一个致力于“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的竞争的规则体制”。 世贸组织谈判与运行机制的基础是协调管理。 通过相互协调(谈判)确定相互权利与义务的规则。 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规则的实现是靠各成员政府的有效管理
    • 121. GATT & WTO第一节 GATT的产生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 GATT的多边贸易谈判 第三节 WTO的宗旨、范围与基本原则 第四节 中国与WTO
    • 122. 中国入世后的权利能使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及知识产权在成员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国民待遇。 使我国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享受普惠制待遇。 享受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大多数优惠或过渡期安排。 享受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开放或扩大货物、服务市场准入的利益。
    • 123. 中国入世后的权利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经贸纠纷,营造良好的经贸发展环境。 参加多边贸易体制的活动,获得国际经贸规则的决策权。 享受世贸组织成员利用各项规则;采取例外、保证措施等促进本国经贸发展的权利。 获取各国贸易的信息资料。
    • 124. 中国入世后的义务在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根据世贸组织规定,给予其他成员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按世贸组织相关协议规定,扩大货物、服务的市场准入程度,即降低关税和规范非关税措施,逐步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开放。 依《知识产权协定》规定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
    • 125. 中国入世后的义务 按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成员公正地解决贸易摩擦,不搞单边报复。 增加贸易政策、法规的透明度。 规范货物贸易中对外资的投资措施。 按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例缴纳会费。
    • 126. 入世对国内企业带来的机遇消除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 有利于发挥我国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有利于我国企业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 会使两岸四方的经贸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有利于降低以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为主企业的成本
    • 127. 入世对国内企业带来的挑战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适应 靠垄断和特权在国内市场进行垄断竞争的企业将受到挑战 质次价高的产品将受到国内外物美价廉的同类商品的激烈竞争 以粗放式竞争为主的企业将受到集约式竞争的挑战和压力 信用恶劣、法制观念淡薄的企业将受到公平竞争和法制的严惩
    • 128. 世界贸易组织(WTO)WTO与行业对策 农产品市场  汽车行业 高科技产业  电信市场 金融保险业  其他行业
    • 129. 第五章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影响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
    • 130. 跨国公司(TNCS)(Ⅰ)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如下:跨国公司指由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 131. 跨国公司(TNCS)(Ⅱ)判断跨国公司的三要素: 跨国公司必须是一个工商企业 企业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有共同的政策 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分担责任
    • 132. 跨国公司的特征(一)规模庞大,实力雄厚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的数目已达到63000家母公司,690000家子公司。 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贸易销售额占全球贸易额的50%;其技术开发费用占全世界的90%。跨国公司还掌握了目前世界上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的75%。
    • 133. 跨国公司的特征(二)实行全球战略 全球战略的含义 全球战略的特点
    • 134.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期达到长期总体效益的最大化。 把商品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三者结合起来
    • 135.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的特点全球性 长远性 纲领性 抗争性 风险性
    • 136. 跨国公司的特征(三)公司内部一体化 通过股权控制或非股权安排,甚至通过国际分包的方式,从科技、财务、会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在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分布。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137. 跨国公司的特征(三)跨国公司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生产一体化 新技术和新产品一体化 营销一体化 采购一体化 技术人才一体化 财务一体化
    • 138. 跨国公司的特征(4) 规模庞大,实力雄厚 实行全球战略 公司内部一体化 经营多样化
    • 139. 跨国公司的主要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 由美国学者海默提出,金德尔伯格进一步详细论述。 垄断优势是指企业对某些经营要素大量占有或者完全独占而形成的优势。 垄断优势表现为:产品差别优势、规模经济优势、技术管理优势、投资替代优势
    • 140. 跨国公司的主要理论(二)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表现为市场内部化,外部经济内部化 内部化的原因 内部化过程取决于四个方面:产业部门因素、区域因素、国别因素和企业因素。 内部化的收益 内部化的成本
    • 141. 跨国公司的主要理论(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由英国里丁大学的教授邓宁(John H. Dunning )提出。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组变量决定跨国公司在出口贸易、对外贸易与许可证交易之间的选择。
    • 142. 跨国公司的主要理论(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企业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垄断优势,如技术知识优势 企业通过内部市场来扩大对这些优势的利用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有利。 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母国要素投入有利。
    • 143. 第五章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影响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 144.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 并购(Merge & Acquisition) 创建 (Greenfield) 并购与创建的比较 并购与创建的选择
    • 145. 第五章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影响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 146.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Ⅰ)公司内部贸易的现状 公司内部贸易的结构特征(部门、产品、地区) 战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的原因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价格
    • 147.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Ⅱ)战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降低外部市场造成的经营不确定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 *适应高技术产品生产的需要 *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和竞 争能力,实现全球利益的最大化
    • 148.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Ⅲ)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价格: 通常称为转移价格,即公司内部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中,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纳税负担、增强子公司竞争能力、减少或避免风险等目的,在公司内部所实行的价格。
    • 149.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Ⅳ)采取转移价格的目的: 减轻纳税负担 增强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减少或避免风险 从子公司摊提管理费、研究和开发费用 在拥有部分股权的子公司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 150. 第五章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影响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第四节 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 151. 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四大战略: 人才资源配置战略 市场进入战略 市场运作战略 全面创新战略
    • 152. 人才资源配置战略 选好用好境外企业“一把手” 培育高素质职工队伍,保持外派高级管理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 153. 市场进入战略 市场调研与跨国经营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市场选择 进入国外市场的时间顺序和时机选择 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选择(合资、兼并、新建独资企业、战略联盟) 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选择
    • 154. 市场运作战略 跨国融资 内部化经营和虚拟化经营 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 网络化经营 名牌战略
    • 155. 全面创新战略 制度和体制创新 管理创新 技术和产品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 优势创造
    • 156. 复习思考题(一)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有何意义? 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这两个理论,中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国家竞争力理论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有何借鉴意义。 结合国际市场特点,分析如何制订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战略。
    • 157. 复习思考题(二)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如何突破其限制? WTO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结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实际分析对其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比较合资经营与独资经营的优劣及所需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