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 + 加数          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 步骤: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  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 × 3 = 12 或 3 × 4 = 12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     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3、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5、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3、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本文档由香当网(https://www.xiangdang.net)用户上传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5 香币 [ 分享文档获得香币 ]

    下载文档

    相关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第一部分《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

    3周前   
    65    0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3周前   
    89    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要点

    0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要点第一单元 时 分 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

    3周前   
    38    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

    3周前   
    36    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九 总复习 认识时间的复习

    第五课时认识时间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3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3、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

    1年前   
    371    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分类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终总复习一 汉语拼音1.看拼音,写词语。xiǎo xī yě huǒ zhuī ɡǎn shìjiè hū huàn( ) ...

    1个月前   
    78    0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9 总复习1-人教版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复习课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落实对小学生“推理思想“模型思想”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复习中,遵循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尊重教...

    3年前   
    601    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九 总复习 表内乘法的复习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

    1年前   
    289    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九 总复习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9~11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2、使学生加深对...

    1年前   
    385    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九 总复习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第一课时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

    1年前   
    435    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九 总复习 观察物体的复习

    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第7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

    1年前   
    495    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竖式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竖式计算)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共50个小题。48+25...

    4年前   
    1551    0

    六数学上册总复习

    一、位置1.列与行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2.列与行的表示方法: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字母表示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数出物体所在列数,再数出物体所在行数 (列,行)

    2年前   
    383    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

    2年前   
    669    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

    3年前   
    475    0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某小学: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

    2年前   
    357    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有相当部分...

    4年前   
    4124    0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9 总复习用分数解决问题-人教版

    《用分数解决问题思维训练课》教案及反思《用分数解决问题思维训练课》教案、反思 课 题用分数解决问题思维训练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练习,使...

    3年前   
    61668    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5课时

    第十单元 总复习复习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年前   
    436    0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总复习解决问题 》 人教版

    课题:解决问题总复习课型:复习课任课教师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总复习教学内容简析本学期学习了加法、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几种类型的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数量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学情分析...

    3年前   
    770    0

    文档贡献者

    阳***师

    贡献于2023-11-20

    下载需要 5 香币 [香币充值 ]
    亲,您也可以通过 分享原创文档 来获得香币奖励!
    下载文档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