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师说 韩愈
    • 2.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一起大力倡导古文运动,故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
    • 3. 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古文运动】
    • 4. 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几度被贬。整个中年时代并不得志。《师说》是其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在长安任国子监时写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 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 写作背景 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 7.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 8.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始终不能解决。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得知真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出生比我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可能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要了解(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 9. 唉!跟从老师求学的风尚没有人流传(传统没有继承)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比圣人差得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 10.     人们喜爱自己的孩子,选择合格的老师教育他;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些教育儿童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解释疑惑的老师。断句停顿不理解,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明白事理)。
    • 11.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 12.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先秦散文,古今异义普遍“被” 被动句式从师之道状语后置句不拘于时,学于余行古道
    • 13. 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哪句指明了教师的职责? 哪些句子指出了从师的必要性? 哪些句子阐明了择师的标准和态度? 研读第一段
    • 14. 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
    • 15. 哪句指明了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哪些句子指出了从师的必要性?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从反面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 16. 哪些句子阐明了择师的标准和态度?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固定句式,表示反问,“哪里······呢?”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
    • 17. 总结本段: 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指明了老师的职责,从师的必要性,择师的标准和态度。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学问面前,人人平等
    • 18. 研读第二段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怎样的分论点? 为什么作者会提出这样的论点,下文是怎样论述的,请用原文回答。正反对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19.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从师而问耻学于师圣益圣,愚益愚其子择师而教其身犹耻师小学而大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不耻相师群聚而笑其智不能及
    • 20.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从师而问耻学于师圣益圣 愚益愚其子择师而教其身犹耻师小学而大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不耻相师群聚而笑师道之不传 正反对比耻学 于师 其智不能及古之学者必有师(中心论点)
    • 21. 研读第三段:固定 以······为师 不一定 学习,研究 特殊句式 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注意字词 常: 师: 不必: 攻:
    • 22. 思考: 1、在本段里,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2、在本段里,作者提出了怎样一个分论点? “古之圣人无常师”
    • 23. 在本段里作者通过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行: 言:“孔子师郯子······老聃。”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24. 知识点小结: 顶真,称顶针、联珠或蝉联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5.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慌。——《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 26. 句中顶真 即在句中结奏点(断读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联绵(连绵)。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句间顶真 即在各断句间传递文字。如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句句顶真 即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可称之“连环”。根据其断句多少,可分为大小两种。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27. 复习要点:1、了解文化常识 2、掌握积累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4、背诵课文
    • 28. 练习: 一、选择填空 A、老师 B、从师 C、以······为师 D学习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孔子师……师襄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吾从而师之 则耻师焉D、学习 B、从师 C、以······为师 A、老师 C、以······为师 B、从师
    • 29. 师不必贤于弟子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 于其身 于: A、对于 B、向 C、比 D、被C、比 B、向 D、被 A、对于
    • 30. 词类活用:  1、群聚而笑之       2、不耻相师    3、小学而大遗 4、君子不齿      名词作状语 成群 意动:以······为耻 形······名词,小的方面 名······动词,看不起
    • 31. 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 32. 古 今 1、学者 求学的人 有专门学问的人 2、句读 句子停顿的地方 看字发出声音 3、小学 小的方面学习 与大学、中学相对 4、众人 一般人 很多人 5、不必 不一定 不需要 6、从而 从、而是两个词 连词,表结果或目标 7、所以  用来……的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今异义
    • 33. 1 惑: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惑而不从师: 惑矣:一词多义名词, 疑难问题的动词,有疑惑形容词,糊涂
    • 34. 2、师: 师说: 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道之不传: 出师不利: 师夷长技以制夷:动词,从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名词,老师名词,专门技艺人动词,从师求学意动用法,以……为师军队学习
    • 35.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传传授流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 36. 4、道: 吾师道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于是废先王之道: 道之以政:名词, 道理儒道风尚风尚,传统(从师之道) 主张,思想,学说通“导”、引导
    • 37. 1、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 择师而教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虚词结构助词,的代词,指“道”取消主谓间独立性助词,不译代词,他们这(类)
    • 38. 2、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而不从师/小学而大遗: 吾从而师之: 则群聚而笑之: 连词,表承接表转折的连词,却连词,并且表承接、修饰的连词
    • 39. 乎 生乎吾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壮士,能复饮乎: 介词,相当与“于”疑问语气,呢揣测语气,吧助词,形容词词尾疑问语气 ,吗
    • 40. 词类活用1、名作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从而师之: 3、形容词作名词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比…低下从师求学以…为耻以…为师圣人/愚人圣人;愚人
    • 41.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不拘于时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学于余 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 42. 所以:两个单音字,“所”具有代词的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结构,习惯上把这两个字倒置使用 “ 用来······的”“······的凭借” 道: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念 业:“六艺经传”,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 43.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 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 44.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