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慢性阻塞性肺病登记项目技术方案解读
    • 2. 主要内容:一、背景 二、目标 三、工作内容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 五、慢阻肺病例登记 六、质量控制 七、督导与评价
    • 3. 一、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目前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建立和完善慢阻肺发病和死亡登记报告制度,是预防和控制慢阻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 4. 二、目标 1.首次了解全区范围内慢阻肺的发病和患病情况。 2.探究慢阻肺疾病负担情况和变化趋势; 3.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区慢阻肺登记报告工作,为我区慢阻肺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和防治策略奠定基础。
    • 5. 三、工作内容 (一)登记对象 具有本地户籍的居民为登记对象。 (二)登记单位和登记人 1.登记单位: 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登记单位,包括县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私营医疗机构等。 2.登记人:登记单位负责接诊及调查的相关医生均为登记人。
    • 6. (三)登记报告内容 慢阻肺登记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医疗机构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所有发病和死亡个案均为登记报告对象。 登记内容:《慢性阻塞性肺病登记报告卡》填写项目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户籍地址、居住地址、疾病诊断、诊断依据、首次确诊日期、诊断单位、转归,死亡日期、填报单位、填报人等。
    • 7.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1.县(市、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本辖区慢阻肺登记工作,疾控中心设立慢阻肺登记处,负责开展病例收集、核实、反馈和上报工作,建立慢阻肺登记数据库。 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履行慢阻肺登记报告职责。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履行慢阻肺登记报告、核实工作职责。
    • 8. 五、慢阻肺病例登记(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科室覆盖:慢阻肺病例信息的登记科室应覆盖门、急诊和住院部,肺功能室、检验、放射等诊断科室。 2.登记方法:①门、急诊或住院医生对确诊的慢阻肺病例,及时填写《慢阻肺登记报告卡》。②肺功能室、检验、放射等科室对确诊或可疑的慢阻肺病例,应在《慢阻肺登记簿》上进行登记。③院内分管报病的科室设专人收集《慢阻肺病例报告卡》和《慢阻肺登记簿》;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退回责任报告人重新填写;剔除重卡并进行网络报告。
    • 9. (二)基层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慢阻肺登记资料收集的方法是建立村-乡镇/社区-县(市、区)三级登记报告网络开展工作:村卫生室的村医发现慢阻肺新病例和死亡病例或核实县(市、区)-乡镇/社区逐级反馈的慢阻肺病例后,填写《慢阻肺病例报告卡》,报告给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服务中心(站)设专人负责本院慢阻肺病例资料的收集,填写《慢阻肺病例报告卡》,审核辖区乡村医生的报告卡,按月填写《慢阻肺登记簿》,并进行报告。
    • 10. (三)县(市、区)疾控中心 县(市、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报告单位开展培训、督导、漏报调查工作;审核辖区内报告的慢阻肺病例卡;定期从死因系统收集因慢阻肺死亡的病例信息,归类整理后反馈给所在辖区进行核对;定期到社保中心、农合中心收集相关病例资料。
    • 11. 六、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应贯穿慢阻肺登记工作的全过程。各级各类责任单位应在各方面、各环节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操作,保证项目工作质量。 (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县(市、区)疾控中心与农合社保部门数据交换制度,并组织对辖区内责任报告单位进行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二)疾控中心建立报告卡验收制度、反馈数据交接制度,定期对辖区内报告机构开展培训、督导工作和漏报调查。
    • 12. (三)辖区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科室责任制度、报告卡验收制度,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开展院内查漏工作。 (四)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例会制度、报告卡验收制度、反馈数据交接制度,定期对辖区内村医开展培训。
    • 13. 七、督导与评价 疾控中心每年对各报告单位进行慢阻肺登记报告工作考核评价,每年至少一次。
    • 14.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