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际投资环境
    • 2. 一、国际投资环境的内容 国际投资环境是指会对国际投资进入并取得预期目标造成影响的东道国(或地区)的一切条件,它是开展国际投资活动所具备的一切条件的有机整体。 从大类上分国际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类。 硬环境是指国际投资的物质环境,由投资项目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和自然地理条件等组成。 软环境则是指投资所在地的人际环境,包括社会的安定性、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健全,以及一国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人口素质等等。
    • 3.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东道国(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水文,自然资源,人口数量与结构以及环保状况等情况的总和。它是跨国投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某些情况下对一定的投资项目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性质的投资项目所要求的自然环境条件可能不一样: 例如,酒类的生产就对该地区的水质要求极高,而钢铁、石油等资源类产业对资源的数量、品质又有极高的要求。 因而在进行国际投资时,必须考虑选择与自己投资项目相适应的自然环境条件。 例如新加坡位于交通极为方便的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政府就利用这一地理上的优势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 世界上大的石油公司在中东一带均有投资; 但是西伯利亚和加拿大北部虽然具有人所共知的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气候恶劣,因此到那里投资的国际企业很少。
    • 4.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投资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体制及其运行等。国际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和动机,一般都是为了获得廉价生产要素,开拓新市场而提高企业利润率,而这些动机和目的的实现,必然直接受东道国经济环境中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经济环境是影响国际投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有: 1.经济发展状况 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指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协调性,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市场体系的健全性以及经济的稳定性。 一般国际投资者比较重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市场体系的完善性。
    • 5. 2.基础设施 东道国的基础设施主要指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基本物质条件,可分为生产基础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两部分。 生产基础设施主要指交通(如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等)、通讯、电力、煤气。仓库、厂房等; 生活基础设施包括住宅、购物、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国家,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反之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而且基础设施状况也是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的标志,是构成投资环境的必要因素,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条件。
    • 6. 3.经济政策 东道国的经济政策主要是指东道国政府为实现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 一国经济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如稳定的物价水平、持续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和微观经济目标(如促进企业发展、居民收入提高等)。 为达到这些经济目标,一国采用的经济政策有很多,其中与国际投资相关的主要是其外资政策。
    • 7. 外资政策是东道国对有关外商投资的范围、方式、管理以及资本和利润汇回母国的规定: 如对外国投资者实行优惠政策,允许产品内销,提供优惠贷款,减免税金(如销售税、进出口关税、个人所得税等),廉价出让土地使用权等。 外资政策体现了东道国政府对待外资的态度和管理方法,而各个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其外资政策也大相径庭,因而一国的外资政策直接影响到国际投资的可能性、收益性、持续性等多个方面,所以外国投资者应深入了解研究东道国外资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实施状况,以期能充分利用。
    • 8. 一国的经济政策中与国际投资相关的外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属于微观经济政策,一般是为了调节一国产业部门的均衡发展而规定的有关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产业间相互关系的政策和措施,用来鼓励某些产业和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有些国家还专门列出鼓励和限制外资发展的产业目录。 因此,跨国投资只有符合东道国产业奖励政策才能有效地利用投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避免对自己不利的产业政策的影响。
    • 9. (2)贸易政策。贸易政策从本质上分为保护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取的是协调管理的贸易政策。 协调管理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经济贸易方面有秩序、健康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或多边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的依赖性加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特别是经过长期以来关贸总协定和WTO的多轮回合的谈判,各国的贸易政策都趋向于以降低关税为主的自由化历程,但又都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保护: 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以及以技术、卫生、健康为借口的种种非关税壁垒。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给国际贸易构成障碍的同时,也给国际投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10. (3)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一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 目前西方各发达国家一般采取自由外汇政策,即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 如美国、德国、日本,但这也并不排除在个别情况下对外汇汇率和外资进出进行必要的干预。 而发展中国家为了本国汇率稳定和避免国外经济以及游资对国内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而实行较严格的外汇政策,如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固定汇率制等。 但随着这些国家本身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其外汇管制的程度也在逐渐放松。
    • 11. (4)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 各国的税收政策差别很大,税收政策本身又比较复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一般来说,各国为吸引外资,在税收方面都会给予外资各种优惠,如企业所得税优惠,免税。利润再投资鼓励,加速折旧等等。 另外有些国家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还会制定一些税收政策鼓励本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如税收抵兔制和延期付税制等。
    • 12. (5)金融政策。 关系到国际投资的金融政策主要是指东道国对外国投资企业在本国融通资金方面的政策规定。 外资企业在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时,会发生大量的资金转移,也需要正常的融资活动,因此东道国的金融货币政策也会直接影响到外商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如有些国家不允许外国企业在本国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东道国一般性的金融政策有时也会影响外国投资者: 如当一个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而造成利率提高时,就会加大企业的筹资成本,而且这个国家的经济还有可能由此进入衰退,这将导致外国投资者更大的经济损失。
    • 13. 4.贸易及国际收支状况 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形式,东道国对外贸易的规模、产品结构、地区分布等对外贸易状况决定着该国经济的外向度和开放度,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国的投资环境中的涉外经济因素的整体面貌。通过对一国贸易状况的了解,外商可以了解东道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而东道国比较欢迎进口替代型投资和能扩大其出口,优化其出口产品结构的投资。
    • 14. 国际收支状况表明了一国同其他国家所有经济交易的状况,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反映了一国与其他国家实际资源(商品、劳务、生产要素报酬)的转移,而资本项目则记录了一国与他国金融资产的转移,直接反映出一国参与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状况以及其可支配的国际储备资产情况。一国涉外经济政策的调整往往与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有很大关系。 因此,国际投资者可以通过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预测该国潜在的投资条件,如贸易政策、外资政策、汇率变化趋势、利率变化趋势。
    • 15. 5.经济体制及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 经济体制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协调机制。 用价格机制来解决经济活动协调机制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用中央机构行政命令的形式来调节经济活动就是计划经济或称指令经济。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在协调经济活动时一般是既利用市场又利用指令,即所谓的混合经济,只是各个国家有不同的侧重而已。
    • 16. 经济体制广泛地涉及一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例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生产要素的定价方式,劳动就业体制,商品流通体系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法律体系。 目前西方各发达国家一般采用的混合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则普遍存在着政府过度干预甚至操纵经济,政企不分,国有企业占很大比重,但效率低下,私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
    • 17. (三)法律环境 国际投资环境中的法律环境主要是投资者东道国国内法律体系的完善性,法律仲裁的执法状况和法制的稳定性,以及东道国政府对各种国际法的承认、尊重和执行情况。 法律环境是直接关系到国际投资安全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1.法律体系的完备性
    • 18. 法律体系的完备性是指一国法律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具有各种全面而相互配套的法制法规体系。 因为国际投资行为可能涉及东道国几乎所有法律,如果其法律制度不完整或不完善,就会使投资者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法律不配套就会在某些方面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给外国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导致经济上的损失。 对国际投资影响最大的还是东道国有关引进外资和有关经济运行的法律文件。世界各国政府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为前提制定本国这些法律。由于各国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等不同,各国对外资的立法态度、立法形式、立法内容也不尽相同。
    • 19.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资本充裕,同时市场发达,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因此对外资一般实行国民待遇,鼓励性和限制性的法律均较少。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资金相对缺乏,但国内基础设施比较差,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企业竞争力弱,政府一方面为了更多地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对国外企业采取超国民待遇,颁布了许多鼓励性和优惠性的法律法规,以弥补投资环境总体水平较低的缺陷; 另一方面由于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差,发展中国家出于维护本国经济,保护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的目的,又对外资制定了许多限制性法律。
    • 20. 西方发达国家通常只制定一部《公司法》,既适用于本国企业,也适用于本国境内的外国公司,在这些国家的《公司法》的最后一部分会制定外国居民在本国境内设立公司的各种法律程序和条件。也有发达国家制定专门的《外资法》作为《公司法》的补充的,但这类国家比较少。 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法》一般只针对国内企业,另外有专门的《外资法》、《外资投资法》、《合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海外税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外国投资行为。 内容包括外资的投资范围,外资的审查和标准,外资股权比例的限制,利润的规定,资金汇出的限制,外资企业税收的规定,外资企业技术转让的规定以及解决投资争议的原则和程序等等。
    • 21. 2.法制的稳定性 法律的稳定性是指一国法律是否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国际投资是一种长期性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其收益要在投资以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逐步实现。如果一国的法律经常朝令夕改,必然使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甚至让投资者无所适从,从而阻碍外资的进入。 因此,只有加强法律的稳定性,给投资者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才能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强化他们的投资意愿,使其做长远的投资打算。
    • 22. 3.法律的公正性 法律的公正性是指法律在执行时,能公正地以同一标准对待每一个诉讼主体。在国际投资的运行过程中,外国投资者难免会与东道国政府机构、相关部门或企业发生争议、纠纷。国际投资争议的仲裁既可以以东道国的法律为依据,也可以以投资国法律或国际法为依据。但在国际投资的法律实践中,投资争议一般是以东道国的法律作为仲裁依据。那么如果东道国的仲裁、执法不够公正,那么再完备、稳定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
    • 23. (四)政治环境 一国的政治环境是国际投资环境中最敏感的因素,因为政治环境是与政府、政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直接关系到国际投资资本的安全性,甚至投资者的人身安全。 反映东道国政治环境状况的因素很多,既包括政治制度、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性,又包括东道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外交政策等一系列国际政治关系因素,而这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又是不断变化并相互影响的。
    • 24. 1.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也叫做政治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国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政府指导经济的方针效果。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其中各政治利益集团的比例、政府的意识形态、选举制度等以及这些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稳定状况都应是国际投资者重点了解的方面。 政治体制对于国际投资环境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一国的经济体制是与其密不可分的。
    • 25. 2.政治稳定性与政策的连续性 政治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程度。如政治的稳定性首先要取决于政权的稳定性和执政者管理国家的能力,而政权的稳定性又直接影响着该国政策的连续性。 政权的稳定性是指政权是否稳定,国内会不会发生民族、宗教等问题引起的冲突,近期会不会发生由经济衰退或危机,甚至领导人个人私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政治首脑的更换,以及由军事政变、动乱、大规模长时间的罢工而引起的国内政治冲突事件。
    • 26. 3.东道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地位 一国的政治环境不仅取决于其内部的政治因素,还取决于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参与国际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的状况,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东道国是否会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他国入侵,发生边境冲突、地区冲突等环境恶化情况。 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保持国内政治稳定和国际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 27. (五)社会文化环境 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世界各国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国与国之间的差别很大。这些差异必然影响各投资东道国政府、组织、群体和个人的行为习惯,决定了当地普遍的社会态度、思想观念、消费偏好进而影响着投资者与当地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投资者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以适应东道国的社会文化习惯,从而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这也正是许多跨国公司采取本土化经营策略的根本原因。
    • 28. 一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由下面几个因素构成: 1.语言文字 国际投资是一种跨国的经济行为,各国语言文字的差异,会给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机构和个人的沟通带来麻烦。而且,不仅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字存在差异,同一国家内部也存在语言分化现象,即有多种语言和各地方言。 一般来讲外国投资者都倾向于到与本国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
    • 29. 2.宗教 宗教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的精神基础。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基督教、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各种宗教及其内部各派别的教义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在一些国家,如伊斯兰国家中,其宗教制度如同法律一样发挥着作用,宗教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民众的生活习惯、消费偏好、购买动机等等,外国投资者只有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宗教环境,尊重其宗教信仰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投资活动。
    • 30. 3.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意义和重要性的评价,也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基础,每一国家和民族都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一些反映时代文化主流的主导价值观。因主导价值观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剧烈的冲突而使国际投资活动受到影响。 目前世界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东西方人在对待家庭、儿女、物质享受、储蓄、消费习惯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差异,进而集中反映在开放观念、时间观念、集体观念、对外国管理人员的态度的不同,这将极大地影响在不同国家的国际投资行为的成败。
    • 31. 4.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投资东道国劳动者的素质、技术先进水平以及国家的文明程度。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国际投资中,教育水平首先决定着东道国人力资源的状况。 教育水平高的国家,存在着大量的熟悉现代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职业经理人,接受能力强而又富于创新热情的技术人员,以及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熟练技能的工人,这都对直接提高投资收益有很大帮助。 受教育的水平还会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进而促进在国际投资中投资国与东道国文化的融合,形成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
    • 32. 国际投资环境的各要素虽然作用各有所侧重,但绝不是相互独立起作用的,而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有机的整体中,每个投资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环境要素的变化,从而导致国际投资总环境平衡的重新建立。 总体来说,当一国或地区的政府政策开放性和自由度较高,市场发育度高、市场广大而发展又持续稳定,科学技术水平高,国民素质高,则该国家或地区将更为有效地吸引和吸收外资,相反,一个动荡不安,闭关自守,市场发育程度低,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则不可能持续地吸引国外大规模的投资。
    • 33. GE公司的本土化经营 GE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前所有的业务集团都已在中国开展业务。如今,有大约420台火车机车行驶在中国各地;有大约8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是由GE金融集团租赁公司租赁给了中国的航空公司;有20多家中国的航空公司使用着670多台GE的飞机发动机。 它向中国提供了近60台蒸汽轮机和超过150台燃气轮机,另外共80台使用GE技术的水电机组运行在中国各地,它的石油天然气业务也日益扩大,中国目前安装有300多台压缩机和透平机。GE动力系统集团还向三峡工程供应水电机组,成为此项工程中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 34. GE公司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的本土化经营。GE公司在产品品牌、人力资源、资本运作、产品制造、研究开发、企业文化等方面大力实施“本土化”战略: 产品品牌本土化 实行跨国经营,需要将产品品牌打出去,不仅要创出国际品牌,还要使品牌在跨国经营中“本土化”。这是很多跨国公司拓展中国市场经营的法宝之一。GE公司也不例外,GE是以工业产品为主的公司,其品牌塑造的重点在于目标客户,更愿意与客户建立伙伴关系。
    • 35. 比如GE公司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为其中国客户的高层管理人员开设培训课程。这个培训课程是1999年由朱镕基总理和GE当时的领导人韦尔奇商定的。以这种方式与客户合作,提高了GE产品的知名度,为GE在中国获得长期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GE照明推出“爱迪生”市场营销活动,请集团公司创始人做形象代理人,以提高GE在华的品牌知名度。
    • 36. 人力资源本土化 人的本土化是最根本最深刻的本土化。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纷纷争抢国内人才、重金聘请中国CEO等人力资源本土化手段已成为这些公司在中国取胜的秘密武器。GE公司也在积极实施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现在GE公司的9000多名员工中,只有20多个西方人。 跨国公司实施人力资源的本土化,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外方人员的薪酬水平通常要比中国当地水平高很多。相反,本地的中国管理人员的薪酬是根据中国本地企业的工资结构决定的。
    • 37. 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中方员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是外方人员难以达到的。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中方员工的人际资源,加之其对本土环境的高度熟悉,为其创造出外方员工难以实现的价值。 外方人员由于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因素,很难在短期内熟悉中国本地情况。而使用本地员工带来的关系资源,跨国企业可以建立和改善他们与客户、政府部门等的关系。
    • 38. 资本运作本土化 1999年2月,通用电气(GE)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厦门航空工业公司和厦门太古飞机工程公司合资建立了通用电气发动机服务(厦门)有限公司。此后,该公司就一直将引进包括航空公司在内的更多的合资方作为目标。短短13个月后,GE果然如愿以偿,东航、海航先后宣布加盟。据透露,根据达成的协议,GE持有该公司51%的股份,东航持有该公司30%的股份,海航在其中所占份额是10%。东航和海航的加盟意味着GE不仅拥有了两家颇具规模的战略伙伴,更是争取到大量的订单。GE公司同时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中国采取并购的方式,以扩大其企业规模,更大限度的占有中国市场。
    • 39. 产品制造的本土化 GE塑料集团在华拥有3家生产企业,其中包括韦尔奇专程到上海为其开工剪彩的GE塑料(上海)公司。GE塑料集团的总裁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市场的塑料业务将迅速超过整个欧洲,成为亚洲最大的市场,GE塑料在华扩张并将建立全球最高水准的应用开发中心。由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GE已经将其小型冰柜、部分电冰箱等生产线转移到了中国,还准备将微波炉生产线也搬到中国来。
    • 40. 企业文化本土化 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资金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自己的文化融入当地中去。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的不同,曾经出现中方员工对GE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认同上的差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公司进行了跨文化的管理,最终达到了文化的融合及本土化。
    • 41. 对国际投资环境各构成要素进行的分析,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一国的投资环境,但难以总体上把握,因此还必须从总体的角度对一国的投资环境做出评价和分析,以便于投资者制定特定的投资战略,选择投资国别和行业,以及投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要素繁杂,因而整体评价是一项涉及面广泛,内容庞杂的工作。二、国际投资环境的整体评判方法
    • 42. 要全面评价一国的投资环境,必须做到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即不仅要对东道国环境和整个国际环境做出评价,还要考虑不同行业、项目和企业的特殊要求,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要区分投资环境的优劣,又要从国际环境要素的不同类别和层次具体衡量其优劣的程度大小。
    • 43.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有关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种类繁多,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国际投资整体评价方法。 (一)等级评分法 等级评分法(Rating Scale)是目前国际上对国际投资市场的投资环境评价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伯于1969年9月在美国《哈佛商务评论》(Harvard Business Ereview)杂志上发表的《怎样分析国外投资环境》(How to Analysis Foreign Investment Climates)一文中提出的。
    • 44. 此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东道国政府各种政策以及东道国基本经济情况等几项影响投资环境的主要要素按对投资者重要性的大小,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再按各种因素对投资者的利害程度,确定具体评分等级,然后将分数相加,汇总出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 分数越高说明投资环境越好,分数越低则表明该地区投资环境越坏,当低到一定程度时则表明在当地投资风险加大。 具体的评判内容和标准见下表6-1 :
    • 45. 这要求投资者首先搜集必要的,特别是表中所列的内容,投资东道国的定性和定量的资料。再将各种情况依表中所列标准评分,最后加总得出总分,然后将这一得分与其他可选择地的得分相比较以选择出最佳的投资地点。表中所列因素都是针对投资环境有直接影响的投资者最关心的因素,当然也是作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因素。
    • 46. 可以看出,罗伯特·斯托伯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货币的稳定性,占整个评分权重的20%;其次是通货膨胀率,占权重的14%;再次是外商股权,资本抽回,政治稳定性,外商的歧视和管理程度分别占权重的12%;最后是当地资金的可供程度与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评分为10%和8%,这反映了不同的因素对政治环境影响的差异性。
    • 47. 运用多因素等级评分法对国际投资环境进行评价,优点在于能清楚地了解需要从哪些方面研究国际投资环境,同时这些因素的评分标准非常具体,评价所需的资料既易于取得,又易于比较。 这种方法具有定性分析和对作用程度不同因素的逐项分析,最后又采用简单累加计分的方法,使定性分析既有了一定的数量化内容,同时又不需要高深的统计学技术,一般的投资者都可以采用,因此深受投资者欢迎。
    • 48. 等级评级法的主要缺陷是其所选择的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不够全面,主要侧重考虑外国投资者在投资时与投资相关的影响因素,而对外部因素如自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和税收问题等因素均未考虑,另外在对有些因素的评分标准上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在实际运用中,可根据东道国经济发展状况和投资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增删表中所列的影响投资的因素,而借鉴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具体的投资环境进行考察和评分。同时,应随时调整各项因素,而且应注意此结论也只是一般性的投资评价,还应参照其他标准评分。
    • 49. (二)闵氏评价法 此评价方法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闵建蜀教授于1987年在我国召开的“中国投资环境比较研究”研讨会上提出的。闵氏评价法是在斯托伯等级评分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括两个前后密切关联,但又有一定区别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即闵氏多因素评价法和闵氏关键因素评价法。 1.闵氏多因素评价法 此方法选择影响环境的因素共11类,每一类因素下又由2—4个子因素构成。具体内容见表 6-2
    • 50. 运用此法评价某一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具体方法是: 首先对影响因素的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对该因素提出优、良、中、可、差的评价,最后计算该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总分数。 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环境总分=∑Wi(5Ai+4Bi+3Ci+2Di+Ei) 其中:i=1-11 Wi——第i类因素的权数 Ai、Bi、Ci、Di、Ei——第i类因素被评为优、良、中、可、差的百分比 投资环境总分数的取值在11—55之间,越接近55,表明投资环境越佳,越接近11,则表明投资环境越差。
    • 51. 闵氏多因素评价法弥补了斯托伯等级评分法的缺陷,具有几个显著的优点: 一是所选择的投资环境因素较全面,减少了片面性; 二是明确地区分了投资环境中各个子因素的优劣状况,提高了评价因素的客观性,将使最后的结果更有可比性; 三是不仅全面考虑了各种投资环境中的各因素在整个投资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结合投资项目的性质及投资者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各环境因素的权数,从而实用性更强。
    • 52. 这种方法仍与斯托伯等级评分法一样,只是对投资环境作一般性的评价,没有涉及投资者的特定目标和要求,而闵建蜀教授的另一种方法——关键因素评价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 53. 2.关键因素评价法 关键因素评价法从投资者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众多因素中找出影响具体项目投资动机实现的关键因素,分别给予判分。 投资者可根据表中所列各项,经过对自身投资动机的研究,再找出相应的影响投资环境的关键因素,按照多因素评价法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具体内容如表6-3。
    • 5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5. 例如,假设一位国外投资者到国外投资的动机是为了发展外国市场,那么在关键因素评分表中,与该目标密切相关的关键因素主要有:(1)市场规模;(2)营销辅助机构;(3)文化环境;(4)地理位置;(5)运输条件;(6)通讯条件,如果其权重分别为0.4,0.2,0.1,0.1,0.1,0.1,初步选择三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可能的投资地点,它们的得分如表5-4所示,由此可看出,三个地方中C的投资环境最优。
    • 5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7. 闵氏的两种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各有其特点。具体应用时应相互结合,先用多因素评价法投资环境进行一般性总体评价,然后再根据特定的投资目标和要求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最后得到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结论。
    • 58. (三)动态分析法(道氏评价法) 动态分析法是美国经济学家S.T.施文蒂曼于1985年8月在我国杭州召开的“外资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研讨会上提交的《多国公司与东道国环境》论文中,介绍的美国道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根据其对外投资的实践而总结的一套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该方法认为,投资环境不仅因国别而异,而且即使在同一国家也会因不同的时期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投资者评价投资环境时,不仅要看其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要评估今后可能发生的变化,以便确定这些变化在一定时期对投资活动的影响。
    • 59. 该法认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类: 一是正常企业风险亦称竞争风险,即跨国公司投资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正常风险。比如竞争对手可能生产出性能更优越质量更好,或价格更低廉的产品。这类风险存在于任何正常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是企业必然会遇到的不确定因素。 另一类是环境风险,即某些可以使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等。这类因素对外国投资者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
    • 60. 基于这种认识,道氏化学公司把影响投资环境的诸因素按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范围也分为两大类: 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业务条件,其中包括实际经济增长率,能否获得当地资产等40项; 二是可能引起这些条件变化的主要压力,其中包括了国际收支结构及趋势,被外界冲击时易受损害的程度等等,具体内容如表6-5所示。
    • 61. 表6-5中的第一栏是现有情况,第二栏是评价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对今后的投资环境可能产生的变化(有利、不利、中性)。 投资者先对这两部分的因素做出评价后,从中挑选8—10个在某个国家的某个投资项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作为这一步评价的基础。 最后该公司认为盈利高峰一般为项目决策后的7年,因而要对未来7年的环境变化做出评估并提出4套方案:“未来7年中关键因素造成的最可能”的方案;“如果情况比预测的好,会好多少”的方案;“如果情况比预测的糟,会糟多少”的方案;“使公司遭难”的方案又是什么。最后再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对这些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进行预测,以供决策时参考。
    • 62. 道氏公司的动态预测法是根据自身投资经验总结出来的,较为详尽地列出了影响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然,在我们具体使用此法时,可依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的预测时期而改变内容,以便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果。
    • 63. (四)冷热比较法 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艾西亚·伊利待法克(Isiah A. Litvak)和彼得·班廷(Peter M. Barting)于1968年,根据美国加拿大等国投资者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在选择投资场所时所考虑的因素的调查,发表的《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框架》论文里介绍的方法,该方法别出心裁地以热冷表示环境的优劣,并归纳出了东道国投资环境“冷热”优劣的七大因素。
    • 64. 这七大因素内容及解释如下: 1.政治稳定性。它是指东道国有一个由社会各阶层组成的为广大群众所拥护的政府。该政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应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当一国政治稳定性高时为“热”因素,相反为“冷”因素。 2.市场机会。当对外国投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在东道国市场需求尚未满足时,表明东道国具有实际购买力,市场机会较大,为“热”因素,相反为“冷”因素。 3.经济发展和成就。东道国实际国民经济增长率高,经济运行良好,经济成就大为“热”因素,相反为“冷”因素。
    • 65. 4.文化一元化。东道国国内各阶层民众的相互关系、社会心理和社会习惯、价值观念。宗教等方面的差异程度越小,其文化一体化程度就越高,即为“热”因素,相反为“冷”因素。 5.法律阻碍。东道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简繁程度都可能影响外国企业的经营,若法律对外国企业经营的阻碍小为“热”因素,相反为“冷”因素。 6.实质障碍。指东道国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理位置等,对外国企业的有效经营产生的阻碍。实质阻碍高为“冷”因素,实质阻碍低为“热”因素。 7.距离及文化差距。指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距离远近,文化、社会观念民俗习惯和语言上的差别。如果地理文化差距大,为“冷”因素,地理文化差距小,则为“热”因素。
    • 66. 综合这七种因素,可评价出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属于“热”还是“冷”,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越热就越好,外国投资者越倾向于选择到该国投资。 表6-6是从美国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加拿大、英国。希腊、埃及等10个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行的评价。
    • 67. 冷热对比法是一种最早提出的较为系统的投资国环境评价的方法,其分析的方法和结论,为外国投资者制定投资战略,选择东道国别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冷热对比法比较侧重于投资东道国客观因素的考察,而缺乏对一些微观因素,如东道国的基础设施,资金情况,劳动力的技术水平稳定性,价格等因素的评估与分析,而且冷热法对10国的评价是站在美国投资者的角度确定的,不同的比较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68. (五)抽样评价法 抽样评价法是对投资东道国已有的外国投资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进而了解投资环境的一种评估方法。东道国常常采用这种方法来了解本国投资环境的状况及不足,以便及时改善投资环境和调整吸引外资的法规和政策。投资者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考察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以做出投资与否的决策或制定灵活的投资策略。
    • 69. 表6-7是1986年7月美国科世国际咨询公司与中国国际贸易研究所运用抽样调查法对中国的国际投资环境进行的评估,当时选择了已在中国投资的各类外国企业共36家。
    • 7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1. 组织投资者所选择的36家外国投资企业普遍认为当时(1986年)中国的政策、法律环境较好,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生产率不高,特别是动力供应和运输、通信条件比较差。最后的结论是中国的投资环境中等偏上。
    • 72. 抽样评价法是由已在东道国投资的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得出的评价,其评估有一定的可信度,对潜在投资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这种方法由于列出的评价要素往往不能太多,而且也只能对所列要素进行概略性的评估。再加上调查表也可能带着被调查者强烈的个人主观性,而使其常常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此其评估结果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不能对具体的投资决策起决定性的作用。
    • 73. (六)三菱评价法 三菱评价法是日本三菱综合商社常采用的评价国外投资环境的一种方法。其把国际的投资环境分成四大评价要素——经济活动水平,劳动条件,地理条件和奖励制度。然后对各要素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总的整体评价结论,以决定是否向某一地区或国家投资。
    • 74. 三菱评价法中,经济活动水平包括工业生产增长指数和产业现代化指数两大指数;劳动条件包括工资水平和劳动力保障两大指数;地理条件包括工厂用地条件和交通运输状况两大因素;奖励制度包括奖励的获得和奖励制度的执行两大要素。 三菱综合商社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指导其海外投资决策。
    • 75. (七)相似度法 相似度法,是以若干特定的相对指标为统一尺度,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确定评价标准值得出一个地区(城市)在诸指标上与标准值的相似度,据以评判该地区(城市)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
    • 76. 相似度法将数量经济学方法应用于投资环境评价工作之中,并试图以尽量少的相对指标为客观尺度来进行定量评价,是对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一种创新。但是,它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在技术上,最大的缺陷是指标设置不甚合理: 一是指标过于笼统,难以反映投资环境这一复杂系统的面貌; 二是指标存在结构性缺陷,没有包容国际投资者普遍重视的政治、社会文化、外资政策及相关法律因素等指标; 三是受评价方法的制约,无法引入一些不可或缺的主观指标。
    • 77. (八)国家风险评级法 国家风险评级法是由日本公债研究所提出的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环境的风险度的评价方法,是一种由专家评判、打分的评估方法。采用的是十分五级制。该所认为,根据其经验,较之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记分体系,专家打分法是评定国家投资风险的最佳方法。 日本公债研究所每年对世界10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两次国家风险评级。评级的依据和内容,可以概括为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性。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外支付能力以及经济政策等几个方面。然后又将它们分解为14个单项风险,归纳为一个综合风险。
    • 78. 单项风险和综合风险部分为A-E五级,具体内容如表6-8所示。在使用该表对投资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价时,一般由银行、商社、工业公司等组成14个专家集团。每个专家集团分别以打分方式,对各个单项风险和综合风险做出评价。
    • 79. 单项风险的各级分数分别为:A级10分、B级8分、C级6分。D级4分、E级2分。以简单算术平均数求得的14个集团的评分均值,即为各国单项风险的得分。 综合风险的五个级别的标准为:9分以上为A级,8.9-7.0分为B级,6.9-5.0分为C级,4.9—3分为D级,2.9分以下为 E级。 无论单项风险还是综合风险,都是分数越高,风险越小,分数越低,风险越大。各单项风险独立地与综合风险同步打分,同时公布。
    • 80. 国际风险评级法是以国际投资风险为侧重点的国际投资环境评价法,其优点是: (1)各专家集团是在分析了大量资料之后做出单项风险评价的。在这个基础上评价综合风险,可避免主观随意性,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被评国的实际情况; (2)使用国家风险评级资料的行业不同、目的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同步打分,同时公布的做法,既能让使用者对一个国家整体风险程度有所了解,又能了解主要风险之所在,易于满足一些投资、融资者或贸易商的重点需要。
    • 81. 上述几种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评价的角度不同,侧重点各异,但均有其优劣之处。在我们具体评价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对外投资的直接目标和动机、经济、技术、实力及优势、对外投资的方式及东道国的具体情况,对所采用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加以调整、增删,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在充分掌握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尽量多采用几种方法进行评估,以便获得一个更科学、公正、针对性强的评价结论,以指导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