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 2. 2(一)企业国际化经营概念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在本土之外还拥有和控制着生产、营销或服务的设施,进行跨国生产、销售、服务等国际性经营活动。
    • 3. 3 国际化战略是指在本国市场以外销售公司的产品。实施国际化战略(区别于本土化战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存在新的潜在的机会。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阐述了国际多元化的经典原理。他认为,如果一个公司在本国市场上(尤其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推出了一项创新产品,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上也会产生对这个产品的需求,于是就会有产品出口。当国外市场上的需求增长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当国外厂商也开始生产这种产品以满足增长的需求时,本国公司就会直接投资到国外市场,开办工厂,生产产品。随着产品的标准化,这个公司就可能会追求经营的合理化,把工厂移到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所以,弗农认为这些公司在实行国际多元化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 4. 4(二)国际化经营的动机 传统动机:1.是确保有充足的资源。2.是确保生产的低成本。3.全球性需求的压力已经推进了全球生产一体化的进程。4.为了达到规模经济效应必须大规模投资,从而使生产能力超出了本国的需求。5.新兴的大规模市场。 综上所述,国际多元化有四个基本优点:(1)扩在市场;(2)更高的资本投资回报率或生产(产品和过程)投资回报率:(3)更大的规模、范围和学习效应;(4)相关地理的竞争优势(如低成本劳动力、关键资源和客户)。利用这些优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其实施成本和与国际化相伴而来的问题。这些成本包括更多的协调费用、对本地文化的不熟悉、以及对宿主国家的政治风险了解有限。 企业采用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转移核心竞争力,获得区位经济效益,形成最佳经验曲线。
    • 5. 5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创新、效率、质量以及顾客的忠实度所组成,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 2.获得区位经济效益 一是降低价值创造的成本,有利于企业达到成本领先的地位; 二是使企业形成差别化,获得超平均水平的利润。 3.形成最佳经验曲线 企业的规模经济是经验曲线的成因,最佳经验曲线是指该曲线尽可能地下滑,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
    • 6. 6生产要素需求状况公司战略、结构 和竞争状况相关和支撑行业国际优势的决定因素
    • 7. 7(三)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类型 按照战略的实施重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国际化战略、多国本土化战略、全球战略与跨国战略。
    • 8. 8 产品在国际的上流动性 高 低 跨国战略 多国战略 全球化战略 本土化战略 高 低 跨国公司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国际化战略选择矩阵
    • 9. 91.跨国战略 跨国战略是要在全球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区位效益,转移企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注意当地市场的需要。 2.多国本土化战略 为了满足所在国的市场需求,企业可以采用多国战略。这种战略与国际战略不同的是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3.全球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是向全世界的市场推广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高额利润。
    • 10. 10扩大的市场规模 投资回报 规模效应和学习 效应 位置优势 确定国际化 的机遇寻求所需的资 源和公司能力使用核心竞争力战略竞争力成果国际化业务 层战略 国际本土化 战略 全球化战略 跨国战略出口 特许证 战略联盟 收购 建立新的分支 好的业务表现 革新 管理问题 和风险管理问题 和风险(四)国际化战略的机遇和结果
    • 11. 11(五) 国际化战略的环境分析
    • 12. 121.国际环境的特征和分类 (1)国际投资环境的概念 如果说投资环境是对投资者的预期目标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那么,国际投资环境就是指东道国对国际投资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各种条件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 13. 13 (2)国际投资环境的分类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从影响国际投资行为的外部条件形成和波及范围的角度,国际投资环境可以划分为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前者是指与东道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状况相联系的超国别性因素总和,如所处经济区域、国际政治地位、与其他国家关系等;后者则指东道国本身的国别性因素总和,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等。
    • 14. 14 硬环境和软环境 从影响投资的外部条件本身的性质角度,国际投资环境可以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是指与投资直接相关的物质条件,如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后者则指各种物质形态的社会人文方面的条件,如政策法规、教育水平、办事效率等。
    • 15. 15 自然因素环境、人为自然因素环境、人为因素环境 从各种影响因素的稳定性角度,国际投资环境可以划分为三类:自然因素环境、人为自然因素环境和人为因素环境,详见表1所示。其中,人们通常人为B类的因素对影响国际投资较为关键。如果东道国的B类因素较为缺乏优势,就必须增强A类和C类因素作为弥补。
    • 16. 16表1 按稳定性分类的国际投资环境 A自然因素环境 B人为自然因素环境 C人为因素环境 自然资源 实际增长率 开放进程 地理条件 经济结构 投资刺激 人力资源 劳动效率 政策连续性 自然气候 市场完备性 贸易政策 (相对稳定) (中期可变) (短期可变) ………
    • 17. 172.国际环境的特点 (1)综合性 国际投资环境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还有不属于经济范畴的政治、法制、管理、物质技术、社会文化、自然地理等广泛因素,而每一方面的因素又是包含着若干要素的一个系统,并且所有因素都以其特有方式作用于投资。
    • 18. 18 (2)差异性 国际投资环境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对不同投资行业适应性的差异,是绝对的、显而易见的。
    • 19. 19 (3)动态性 国际投资环境本身及其评价观念都在变化之中。一般来说, 在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中,除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不可变动外,其他因素如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社会文化、物质技术等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程度不同地发生变化。
    • 20. 20 (4)主观性 国际投资环者具有按照自己需要评价和选择环境的权威性。相对于国际投资主体而言,任何东道国的投资环境都是客观存在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到底是优是劣,是否能吸引外商前去投资,是不依东道国和地区的评价及意愿为转移,而是取决于国际投资者的评价标准及决策。
    • 21. 21(六)国际环境分析的因素
    • 22. 221.地理因素 (1)与投资国的距离。东道国与投资国地理上接近是优越地理位置的一个基本方面。距离近节省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而且,毗邻国家间往往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历史相似、有着长期交往的传统,这无疑给投资者管理企业、了解当地市场以及熟悉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习俗、消费习惯等提供了方便。
    • 23. 23 (2)与重要国际运输线的距离。接近重要国际贸易航线是优越地理位置的重要构成因素。优越地理位置的表现之一就是具有方便、经济的运输条件。接近国际运输线,可降低原材料运进和产成品运出的成本;相反,交通不便则既会增加运输和存货成本,又会因原材料不能及时运进而使企业生产难以为继,或造成大量产成品积压。
    • 24. 24 (3)与资源产地的距离。与资源产地的距离是构成优越地理位置的一个必要条件。资源是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距离资源产地的远近,影响着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燃料的运输成本。因此,一国或一地区距离外商投资所需资源产地的距离,必然影响外商是否在该地投资的决策。
    • 25. 25 (4)与市场的距离。东道国与目标市场的距离是优越地理位置应具备的重要因素。
    • 26. 262.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各种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各种原材料等。依据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能,可将其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如太阳能、风、水力、动植物资源等,后者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 27. 27 (1)资源本身的条件。 (2)投资国对国外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3)其他因素。资源条件对外资引进的作用还要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诸如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社会文化状况等,都会给一定资源条件下的外资引进带来影响。发达国家中以资源丰富著称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历来是国际投资较为集中的国家。此外,东道国对资源开发的政策、法律也深刻制约着外资对该国资源开发业的投资。
    • 28. 283.经济环境因素 (1)经济体制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技术开发能力;人民的生活质量;经济活力。 (3)经济稳定性:通货膨胀率;财政金融状况。
    • 29. 29 (4)市场和产业环境 一般市场环境; 产业环境: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良好产业环境形成的基础。 ——东道国的产业政策是重要因素。 ——关联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生产经营的成本和效率。
    • 30. 30 (5)生产要素供应 ——生产要素流动的渠道、效率及灵活性,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呈正相关 ——生产要素的可供量 ——生产要素的成本,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土地的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融资成本等 ——生产要素的质量,即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资料的质量等
    • 31. 31 (6)涉外经济状况 ——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贸易状况 *对外贸易规模和水平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金融状况 *汇率与货币稳定性 *外汇市场 *外汇管制程度 *国际储备状况和外债规模
    • 32. 324.基础设施因素 基础设施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按职能可分为7个系统: (1)能源供应系统,主要包括油气管道、供热和供电设施等动力燃料供应设施; (2)供水和排水系统; (3)交通系统,包括特定区域内(如城市内)的公共交通设施和同外部进行物质联系的各种运输线路,如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设施; (4)邮电通讯系统,包括邮政设施和电信设施,如电话、电报、电传等; (5)防灾系统; (6)环境系统,主要是环境美化和保护设施; (7)生活服务系统,包括住宅、商店、旅馆、医院、学校和其他一些服务性机构。 前5个系统称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后2个系统称为社会性基础设施。对于投资活动来说,前者的重要性大大超过后者。
    • 33. 335.法律环境因素 (1)法律完备性 (2)法律公正性 (3)法律稳定性
    • 34. 346.政治环境因素 (1)政治制度 (2)执政者治理国家的能力及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 ——执政者治理国家的能力 ——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 (3)政局稳定性与政策连续性 ——政局稳定性 ——政策连续性 (4)东道国与国外的政治关系
    • 35. 357.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1)语言文字 (2)价值观念 (3)教育水平 (4)宗教。宗教对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购买动机、消费偏好等皆有重大影响。传统上,基督教主张努力工作、节俭、储蓄;佛教和印度教强调精神价值,贬低物质欲望;伊斯兰教禁食猪肉、饮酒,并抵制变革,反对妇女抛头露面,而且伊斯兰教有更多制度和道德规范规定,如同法律。
    • 36. 36 (5)社会心理和社会习惯 这是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为社会公众接受的风俗习惯,它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例如,东方国家普遍重视储蓄,储蓄率较高,而西方国家则储蓄率较低。东方人家庭观念较重,而西方国家则个人主义倾向较强。诸如此类因素必须考虑在国际投资活动中。
    • 37. 37(七)国际经营环境的分析方法 国际企业对国际经营环境的评估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即:经营环境等级评分法,国别冷热比较法,机会-威胁分析法等等。
    • 38. 381.专家实地考察 所谓专家实地考察,是指投资者为了解某国获地区的投资环境,由组成的专家组前往所在地进行的实地考察和评价。在几天或几周的考察中,专家组不仅进行广泛的调查,而且还直接同当地的政府官员、有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商人等直接接触和会谈,以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资料。在结束后,专家组要提出调查报告,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评价。
    • 39. 39 专家实地考察的调查对象一般应该包括: (1)东道国有关机构和部门的官员和工作人员; (2)反对派的政治家; (3)银行家; (4)当地银行家; (5)在该国经营的外国企业家和商人; (6)投资国驻东道国大使馆内有关人员; (7)大学教授及有关研究人员; (8)工会(劳工组织)领导人; (9)新闻媒体; (10)顾客和潜在的顾客。
    • 40. 40 专家实地考察形式可以增加评价者的感性认识,可获得许多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对东道国投资环境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但也会因考察时间的短暂、选择信息来源的片面等原因,使专家很难对东道国的政治、社会、自然条件等方面的所有因素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 41. 412.问卷调查评价 问卷调查评价就是用函询调查方式,把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编写成几个意见征询表,寄给有关的投资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并要求用书面回答并寄回,然后用统计方法来归纳、整理调查结果,最后得出对投资环境的评价。
    • 42. 42 (1)问卷调查评价的特点 ——代表性。可将影响投资环境的众多因素列入问卷寄给各类专家和有关人员,信息来源尽可能广泛,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适应性。问卷调查以书信方式进行,具有一定的匿名性,有利于被调查者意见的充分表达。 ——调查结果的统计特征。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可以利用统计归纳、整理和分析,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可提高评价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 43. 43(2)问卷调查的内容 ——对各个投资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评估各个投资环境因素的现状。
    • 44. 44 (3)问卷调查表的制定 问卷调查表的制定要注意做到: ——对调查作简要说明,使评价者全面了解调查的目标、任务和作用 ——重点突出。问卷调查的问题要相对集中,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中能突出调查的重点 ——问题的数量要适当。问题列得太多会使评价者烦,不认真回答,问题列得太少,又不能达到全面调查的目的 ——调查要简单明了,易于评价者填写 ——用词要准确,便于评价者快速理解,完成填写。
    • 45. 45 (4)问卷调查对象 对评价者的选择要力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至少应包括: ——东道国有关部门的官员和工作人员 ——有代表性的投资者 ——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 ——有关产品的消费者
    • 46. 46 (5)问卷调查结果处理 问卷调查评价投资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和处理。统计归纳和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就调查结果的倾向性和一致性作出分析。其中所谓倾向性是指大多数评价者的意见是什么,或者说评价者的主要倾向是什么,这也就是统计上所说的集中趋势。而所谓评价者意见的一致性则是指评价者的意见是否集中,集中到什么程度;如果不集中就是离散,即评价者意见的离散程度,这也就是统计上所说的离散趋势。意见的倾向性和一致性都是评价投资环境的基础,若不清楚评价者意见的倾向性,评价就无所依据;而如果意见太分散,即一致性程度很差,那么据此作出的投资环境评价的价值也就很小了。
    • 47. 473.咨询机构评估 咨询机构评估形式,就是咨询机构接受委托,以专门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取得信息,用现代科学的咨询方法,对某国或某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为委托者进行头决策或制定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提供依据。
    • 48. 484.罗氏等级评分法 这种方法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鲍夫提出的。他对一国投资环境的一些主要因素,按对投资者重要性大小,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再按各种因素对投资者的利害程度,确定具体评分等级,然后将分数相加,作为对该国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总分的高低反映其投资环境的优劣程度,便于在各国间进行投环境的综合比较,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 49. 49表2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表 序 号 投资环境因素 评 分 资本抽回(Capital Repatriation) 0~12分 无限制 12 有时间上的限制 8 一 对资本有限制 6 对资本和红利有限制 4 限制繁多 2 禁止资本抽回 0 外商股权(Foreign Ownership Allowed) 0~12分 准许并欢迎全部外资股权 12 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 10 准许外资占大部分股权 8 二 外资最多不得超过半数股权 6 只准外资占小部分股权 4 外资不得超过股权的三成 2 不准外资控制任何股权 0 对外商的歧视和管制程度(Discrimination and Controls) 0~12分 外商与本国企业一视同仁 12 对外商略有限制但无管制 10 对外商有少许管制 8 三 对外商有限制并有管制 6 对外商有限制并严加管制 4 对外商严加限制并严加管制 2 对外商禁止投资 0
    • 50. 50 续表 序 号 投资环境因素 评 分 货币稳定性(Currency Stability) 4~20分 完全自由兑换 20 四 黑市与官价差距小于10% 18 黑市与官价差距在10%至40%之间 14 黑市与官价差距在40%至100%之间 8 黑市与官价差距在100%以上 4 政治稳定性(Political Stability) 0~12分 长期稳定 12 稳定但因人而治 10 五 内部分裂但政府掌权 8 国内外有强大的反对力量 4 有政变和动荡的可能 2 不稳定,政变和动荡极可能 0 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Willingness to Grant Tariff Protection) 2~8分 给予充分保护 8 六 给予相当保护但以新工业为主 6 给予少许保护但以新工业为主 4 很少或不予保护 2
    • 51. 51 续表 序 号 投资环境因素 评 分 当地资金的可供程度(Availability of Local Capital) 0~10分 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公开的证券交易所 10 四 少许当地资本,有投机性的证券交易所 8 当地资本有限,外来资本(世界银行贷款等)不多 6 短期资本极其有限 4 资本管制很严 2 高度的资本外流 0 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Annual Inflation) 2~14分 小于1% 14 五 1%~3% 12 3%~7% 10 7%~10% 8 10%~15% 6 15%~35% 4 35%以上 2 总 计 8~100分
    • 52. 52 从表2可以看出,罗伯特选取的因素都是对投资环境有直接影响的,为投资决策者最关心的因素。同时,它们又都有较为具体的内容,评价时所需的资料易于取得,又易于比较。在对具体环境的评价上,采用了简单累加计分的方法,使定性分析具有了一定的数量化内容,同时又不需要高深的数量知识,简便易行,一般的投资者都可以采用。在各项因素的分值确定上,他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因素对投资环境作用的差异,反映了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一般看法。
    • 53. 53 等级评分法由于具有定量分析和对作用程度不同因素的逐项分析,所以深受投资者的欢迎,是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价方法。但其具体的评分内容和标准仍有不够完善之处。例如,在许多投资者看来,一国的政治稳定性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但该项仅被给予了12分的权重,而外汇黑市与官价差距小于10%的(有黑市存在就说明存在着外汇管制)却给予了18分的权重。该方法对于所得税率的高低、基础设施的好坏等重要因素,在评分时不予考虑的做法也是欠妥的。在具体的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借鉴其基本做法,然后对具体的评分标准和应计分的因素加以调整。
    • 54. 545.闵氏评估法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闵建蜀在罗氏等级评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闵氏多因素评估法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闵氏多因素评估法将影响投资环境的主因素分为十一类,每一类主因素又由一组子因素组成,具体内容见表3。
    • 55. 55表3 多因素评估法因素与子因素组成 主因素 子因素 一、政治环境 政治稳定性,国有化可能性,当地政府的外资政策 二、经济环境 经济增长,物价水平 三、财务环境 资本与利润外调,对外汇价,集资与借款的可能性 四、市场环境 市场规模,分销网点,营销的辅助机构,地理位置 五、基础设施 国际通讯设备,交通与运输,外部经济 六、技术条件 科技水平,适合工资的劳动生产力,专业人才的供应 七、辅助工业 辅助工业的发展水平,辅助工业的配套情况等 八、法律制度 商法、劳工法、专利法等各项法律制度是否健全, 法律是否得到很好的执行 九、行政机构效率 机构的设置,办事程序,工作人员的素质等 十、文化环境 当地社会是否接纳外资公司及对其信任与合作程度 十一、竞争环境 当地的竞争对手的强弱,同类产品进口额在当地市 场所占份额
    • 56. 56 根据闵氏多因素评估法,先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作出综合评价,再对各因素作出优、良、中、可、差的判断,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投资环境总分:   式中: ——第i类因素的权重; ——第i类因素被评为优、良、中、可、差的百分比。 投资环境总分的取值范围在11~55分之间,分值越高,说明投资环境越佳。
    • 57. 576.道氏公司动态分析法 投资环境不仅因国别而异,即使在同一国家也会因不同时期而发生变化,所以,在评价投资环境时,对其不仅要看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要评估今后可能产生的变化,以便确定这些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对投资活动的影响。美国道氏化学公司从这一角度出发,制定了一套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方法,基本内容见表4。
    • 58. 58表4 道氏公司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 企业业务条件 引起变化的主要压力 有利因素和假设的汇总 预测方案评估以下因素: (1)实际经济增长率 (2)能否获得当地资产 (3)价格控制 (4)基础设施 (5)利润汇出规定 (6)再投资自由 (7)劳动力技术水平 (8)劳动力稳定 (9)投资刺激 (10)对外国人态度 …… (40) 评估以下因素: (1)国际收支结构及趋势 (2)被外界冲击时易受损害的程度 (3)经济增长相对于预期 (4)舆论界领袖观点的变化 (5)领导层的稳定性 (6)与邻国的关系 (7)恐怖主义 (8)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平衡 (9)人口构成和人口趋势 (10)对外国人和外国投资的态度 …… (40)对前两项进行评价后,从中挑出8~10个在某个国家的某个项目能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将成为不断查核的指数或继续作为国家评估的基础) 提出4套国家/ 项目预测方案: ( 1)未来7年中关键因素造成的“最可能”方案 (2)如果情况比预期的好,会好多少 (3)如果情况比预期的糟,会如何糟 (4)会使公司“遭难”的方案
    • 59. 59 道氏公司认为,投资者在国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其一是正常企业风险或称竞争风险。例如,自己的竞争对手也许会产生出一种性能更好或价格更低的产品。这类风险存在于任何基本稳定的企业环境之中,它们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其二是环境风险,即某些可以使企业所处环境本身发生变化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因素。这类因素往往会改变企业经营所遵循的规则和采取的方式,对投资者来说,这些变化的影响往往是不确定的,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
    • 60. 60 据此,道氏公司把影响投资环境的诸因素按其形成的原因及作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两部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业务条件和有可能引起这些条件变化的主要压力。这两部分又分别包括40项因素。在对这两部分的因素作出评估后,提出投资项目的预测方案的比较,可以选择出具有良好投资环境的投资场所。
    • 61. 617.冷热比较法 美国学者伊西阿·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根据他们对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美国、加拿大工商界人士的调查资料,提出通过七种因素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统一尺度的比较分析,从而产生了投资环境“冷热比较方法”。
    • 62. 62 投资环境冷热比较法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述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价方法,即把各个因素和资料加以分析,得出“冷”、“热”差别的评价。该方法把一国投资环境归结为七大因素:
    • 63. 631.政治稳定性 它是指东道国有一个由社会各阶层代表所组成的,为广大群众所拥护的政府。该政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当一国政治稳定性高时,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 64. 642.市场机会 当对外国投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在东道国市场的有效需求尚未满足时,表明东道国市场机会较大,为“热”因素。
    • 65. 653.经济发展和成就 东道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运行良好,则此项为“热”因素。
    • 66. 664.文化一体化 东道国国内各阶层民众的相互关系、处世哲学、人生观和奋斗目标都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道国文化一体化程度高为“热”因素。
    • 67. 675.法令阻碍 东道国的法律繁杂,并有意或无意地限制和阻碍外国企业的经营,影响今后企业的投资环境。若法令阻碍大,为“冷”因素。
    • 68. 686.实质性阻碍 东道国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理位置等,往往会对企业的有效经营产生阻碍。如实质性阻碍高,则为“冷”因素。
    • 69. 697.地理及文化差距 这是指投资国和东道国两国之间距离遥远,文化迥异,社会观念、风俗习惯和语言上的差别妨碍了思想交流。如果地理及文化差距大,则为“冷”因素。
    • 70. 70 在上述七种因素制约下,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越好(即越热),外国投资者越倾向于在该国投资。在七种因素中,前四种的程度高称为“热”环境。而后三种因素则相反,其程度高称为“冷”环境,中等程度为中等环境。
    • 71. 71 各种投资环境评估法均有其优劣之处。在使用时,我们应注意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在充分掌握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尽量多采用几种方法进行评估,以便获得一个客观公正的结果。
    • 72. 72(八)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模式 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模式可分为两种,即常规模式和非常规模式。常规模式包括出口、许可生产、特许经营、在外国建立合资企业以及建立独资企业;非常规模式包括非股权安排和BOT。
    • 73. 731.常规模式 (1)出口。出口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适用于任何规模的企业。通过出口,企业可以为自己在国内已处于饱和或衰退阶段的产品重新找到市场,或是使产品的销售条件更为有利。 选择出口途径的好处是风险较低,企业为出口所采取的行动主要集中于营销领域,其他职能活动的改变不大。企业如能通过专业经销商进行出口,不但能获得良好的服务,而且能获得国家完整的市场信息。 出口途径的缺点是当出口数量较大,同时出口采用的主要竞争方式是价格竞争时,会引起进口国的配额控制约束或反倾销抵制;当企业主要通过专业经销商出口时,会因为对它们的较大依赖而受制于人;在进口国对产品质量有特殊要求或要求发生变化时,国内的生产能力不一定能及时随之调整。
    • 74. 74 (2)许可生产。许可生产是指通过签订许可证、收取使用费的方式让其他企业获得使用自己企业发明的、受专利保护的技术生产产品的权利。许可生产一般有时期限制,在超过专利保护期后,是否维持原许可证条件取决于双方的谈判能力。 采取许可生产的方式将企业的技术卖给外国不但可以使自己企业的专利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补偿技术研究开发费用,还可以通过所提供的技术,特别是这些技术的后续发展对许可证接受方的生产经营进行控制。许多企业在以许可证方式将技术出售给外国企业时都附有对使用许可证技术生产的产品返销回母国的限制条款,以防止这些产品对本企业市场的冲击。
    • 75. 75 (3)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指企业同意收取一定的费用让其他企业使用本企业的商标、商誉、产品或服务以及经营方式的权利。 利用特许经营的方式,发出特许的企业一般不但不用支付投资,而且还可以在特许期间从取得特许的一方获取固定收入;由于特许经营中获得特许的一方使用的是发出特许方的商标,在多数情况下甚至连服务地的布置和服务标准都与发出特许方的一样,所以特许经营实在是利用别人的钱来提高自己企业声誉的方法。
    • 76. 76 (4)在外国建立合资企业。合资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共同拥有和控制的企业。合资企业的投资方中至少有一方位于合资企业的所在地。
    • 77. 77表5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方式特点比较表
    • 78. 78表6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中各方式构成 项 目 1979~1985年 1986年 1991年 1995年 1997年 2000年 2002年 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数中所占比重(%) 合资经营企业 29 67 65 55.3 42.86 37.49 30.38 合作经营企业 59 39 4 12.9 11.3 7.86 4.67 外资企业 2 1 27.1 31.8 45.72 57.58 64.89 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 0.03 0.036 0.056 合作开发 0.09 0.036 0.012 在外商直接投资金 额中所占比重(%) 合资经营企业 34 50 53.1 43.5 43.08 35.23 28.42 合作经营企业 62 49 21.1 19.5 19.73 16.2 9.59 外资企业 4 1 23.8 36.9 35.77 47.41 60.15 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 0.64 0.32 1.32 合作开发 0.79 0.94 0.52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和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出,2002年数据 来自商务部外资统计,http://wzs.mofcom.gov.cn。
    • 79. 79 (5)在外国建立独资企业。在海外建立独资企业指企业(跨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并完全控制所投资企业活动的方式。 跨国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在海外建立独资企业: 第一种方式是跨国企业在外国建立一个全新的企业实体。采取这个方式,跨国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独资企业的规模、技术、设施和企业所在地,在较小的阻力下将自己的管理方式应用于这个新企业,建立起适合跨国企业额经营战略和目标的企业文化。 第二种方式是跨国企业收买一个当地已经在经营的企业,获得对该企业的所有权。采用这个方式不但能使跨国企业迅速地进入外国市场,而且在进入的同时还至少消灭了一个当地的竞争对手;采取兼并方式,跨国企业还可以利用企业中的留用人员协调两国之间由于社会、文化差异造成的管理矛盾。
    • 80. 802.非常规模式 (1)非股权安排。非股权安排,又称非股权投资或合同安排,是70年代以来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新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企业在东道国的企业中没有股份投资,而是通过非股权投资控制东道国企业的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各种资源。同时,进入企业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并与东道国的企业建立起密切联系,从中获得各种利益。
    • 81. 81 ——管理合同。又称经营合同,在拉美国家称风险合同,是指某国一个企业由于缺乏技术专门人才和管理经验,而以合同形式交由另一个国家某国际企业经营管理。这种经营管理权只限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而企业的重要问题,如决定新的投资、所有权安排以及基本的政策等仍由董事会决定。签定管理合同后,企业不要投资就可以取得对外国企业的控制权,可以为企业的总体战略服务,风险较小。但这种形式直接收益也较小,而且占用稀缺的经营管理人才。
    • 82. 82 ——国际分包合同。是指某个国家的总承包商向其他国家分包商定货,后者复杂生产部件或组装成产品,由总承包商复杂出售。这种方式基本类似于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组装等加工贸易形式,东道国的企业不承担风险,而总承包商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所生产的一定份额的产品。
    • 83. 83 ——工程承包合同。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要求在东道国从事水利、交通、通信等设施建设或为东道国政府和企业提供成套设备、大型主机设备及其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工程完成后由东道国政府或企业验收接管。
    • 84. 84 (2)BOT。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缩写,即“建设—运营—转让”的境外投资方式。一般是指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特许权协议,在一定期限内,按合同要求对东道国的某一些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建设和经营,所得收益用于偿还项目债务及投资回报。合同期满后,将该设施无偿移交当地政府。
    • 85. 85 ——BOT投资项目的选择标准。当项目投资者决定选择BOT方式在东道国进入基础设施建立与经营领域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建设项目投资的预期收益是否可靠、令人满意。 ●投资规模是否与自身能力相符。 ●建设项目的经济寿命期较长,一般在30年以上。
    • 86. 86 ——BOT对投资建设方的主要约束 ●业主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工并按时投入运营。 ●项目建设的总成本不能过高,不能大大突破预算,以免对未来的产品价格或服务收费水平形成较大的压力,影响经营收入、抵偿投资和获得一定的利润。 ●政府对项目建成后运营期内的价格和收费水平可能会受到适当的宏观调控。 ●对双方的违约事项及损失赔偿等条款要有明确的规定。
    • 87. 87 ——BOT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和主要的风险 BOT有两个特点:一是初始投资大;二是经营周期长。因此,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必须对项目的基本条件和风险进行详细的评估和预测。 必须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估,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此外,BOT项目能否成功还受项目发起人自身的经营能力、当地政府项目管理人的行政能力,社会各阶层能否按商业化原则经营基础设施达成共识,是否具有一个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作为项目建设的支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 88. 88(九) 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控制 要有效地实施战略必须有良好的控制措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比国内经营困难得多。由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以及其他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使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技术要高于传统的控制和国内的控制。
    • 89. 891.目标国市场选择图全部国家初步筛选标准: 问题:哪些国家值得进一步调查? 标准:国家总体经济购买力二选标准: 问题:种子国家目标行业市场总容 量,其中哪个行业潜在市场最大?三选标准: 问题:重点国家中对本企业产品的潜 在需求最大的是哪一个?主要目标市场初选: 国家市场总体二选: 行业市场三选: 本企业产品市场 下一步目标种子国家重点国家
    • 90. 902.进入目标国市场方式图贸易公司 出口管理公司 “挂拖车”出口 国外公司分部本国生产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国外分销商 分销代理人 企业直属国 外营销分部国外生产技术转让 特许经营 合资合营 独资经营低 高企业控制程度
    • 91. 913.市场进入战略图开始特殊资产优势?特殊资产内化优势?产地优势何在?跨国直接投资停止技术转让出口独资新建企业? 兼并现有企业?合资控股程度 合资伙伴选择 合资企业设点 方式/管理投资时机 现在? 将来?直接? 间接? 易货贸易?转让价格? 转让条件? 终止条件?否否本国是是外国1.企业是否具有:2.企业是否具有:3.这一产品生产的
    • 92. 92复杂,通常成本高,时间长,高风险,最大控制,高于平均的潜在回报新建全资子公司快速进入新市场,高风险,谈判复杂,和本地运作合并中的问题收购成本分担,资源共享,共同承担风险,整合中的问题(如两种企业文化)战略联盟低成本、低风险,几乎无风险,低回报许可协议高成本、低控制出口特 点进 入 类 型国际市场进入:进入方式的选择4.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国际扩张的实现通过出口产品、许可协议、战略联盟、收购和建立新的全资子公司。这些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和它们的特点如下表所示。每种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选择最适合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对公司在这些市场的财务业绩至关重要。
    • 93. 935.国际化经营的管理 国际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手段有以下几种:所以权控制,信息控制,财务控制与评价。 通过对上述手段的组合使用可以建立起一套国际企业对国际经营战略的控制机制。控制机制分为三个方面: ①数据资料的控制机制,主要负责收集和提供与国际经营有关的数据资料。 ②管理人员的控制机制,负责把管理人员的愿望和自身的利益观念从对子公司的自主权力的要求转变为对国际经营活动的关心。 ③解决争议的控制机制,负责解决设在各个国家中的子公司实行必要的交易时所引起的争议。 上述三类机制的强度、可选择性、连续性及需要高层管理的支撑各不相同,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