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概論物流管理的意義 物流附加價值的角色 企業物流總成本的觀念 供應鏈管理本章綱要C h a p t e r 21
    • 2. 物流管理的意義 物流不同的名詞: 實體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PD) 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 MM) 物流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 工業物流(industrial logistics)或工業運銷 企業物流(business logistics)或企業運銷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或運籌管理2
    • 3. 物流管理的意義(續)整合物流管理(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家庭物流(home logistics) 環保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 逆物流(reverse logistics)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3
    • 4. 美國物流管理學會 物流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舉凡涉及物品、勞務以及相關資訊自原料地至消費地間,如何有效率及有效能地加以儲存與流動,以因應顧客所需之規劃、執行與管制程序,皆屬之。現代物流的意義4
    • 5. 中華民國物流協會的定義 物流是種物品流通活動行為,在流通程中,透過管理程序有效結合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資訊等相關物流機能性活動,以創造價值、滿足顧客及社會的需求。5
    • 6. 本書綜合上述之定義,對現代物流的定義 物流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物流通(或服務活動)的行為。從原料產地到消費地之流通的程中,透過規劃、執行及管理的程序,以有效結合顧客服務、訂單處理、運輸、倉儲、存貨控制、搬運、包裝、設施選址、物流資訊、物流加工、退貨(或逆物流)處理等功能性活動,以創造產品附加價值,滿足顧客與社會的需求。6
    • 7. 本書定義: 物流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物品流通(或服務活動)的行為。從原料產地到消費地之流通的過程中,透過規劃、執行及管理的程序,以有效結合顧客服務、訂單處理、運輸、倉儲、存貨控制、搬運、包裝、設施選址、物流資訊、物流加工、退貨(或逆物流)處理等功能性活動,以創造產品附加價值,滿足顧客與社會的需求。現代物流的意義(續)7
    • 8. 物流附加值的角色效用的型式 物流與其他領域的關係 企業物流的目標 物流系統之演進8
    • 9. 效用型式成本因素 時效因素圖 2-2 經濟體系中效用之創造9
    • 10. 物流與其他領域的關係圖 2-3 在經濟領域中,物流與其他領域之關係零售商 、家庭消費者、 環保團體行 銷生 產企業物流其他功能財 務10
    • 11. (一)家庭物流 家庭物流的過程中,涉及到物品之運輸、儲存、處理、廢棄品之儲存、丟棄等活動。期間所需之設備有車輛、塑膠袋、垃圾桶、冰箱等移動性及非移動性容器。11
    • 12. (二)環保物流 「環保物流」也有許多種,以社區垃圾回收為例。社區中的家庭均會產生各式各樣之垃圾,須由當地環保單位規劃、執行其回收系統。12
    • 13. (三)宅配服務物流 在日本,一般通常稱送貨到家的「宅配快遞」(home delivery)服務為「宅配便」(在台灣稱為「宅配」)。 目前國內的「宅配」結合商流、物流、金流、資訊流,進而提供個人化、多樣化的服務,帶動國內流通業邁向新的物流服務領域競爭。 13
    • 14. (四)企業物流 企業物流是企業獲得顧客服務改善、成本降低之最好機會,凡是夠水準的企業,時下均將物流列為其企業之重要策略。14
    • 15. (五)逆物流 逆物流是透過產源減量(source reduction)、再生(recyling)、替代(substitution)、再利用(reuse)、及清理(disposal)等方法進行物流活動。 15
    • 16. 企業物流的目標 目標:建立適當物流、活動組合,期能獲得最大投資報酬。但須注意 物流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對收益之影響 物流系統投資所需之生命週期成本16
    • 17. 第一代 物流第二代 物流第三代 物流物流系統之演進17
    • 18. 物流系統之演進原料物流或實體供給系統(Physical Supply System)――第一代物流 主要項目有: 發掘物料供應來源 訂購及催查 運輸 生產 存貨管制、收貨及檢查18
    • 19. 銷售物流或實體分配系統(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第二代物流 主要的項目包括: 訂單處理 貨物運輸 存貨控制 倉儲 搬運 包裝 設備位置的選擇 顧客服務19
    • 20. 20
    • 21. 整體企業物流系統――第三代物流 實體供給及實體分配的各項活動,予以結合成一整體,從需求預測、物料的採購直到貨物送達顧客,一系列的物流活動。21
    • 22. 企業物流總成本的觀念企業物流旨在提高顧客服務及降低成本,以增高市場競爭力並提高利潤。 物流功能分散,導致低效率及部門間的衝突。這些衝突最普遍的現象包括: 銷售和存貨(Sales v.s. Inventory) 製造和存貨(Manufacturing vs. Inventory) 運輸與存貨(Transportation vs. Inventory ) 22
    • 23. 圖 2-5 銷售和存貨成本之交互損益存貨存置成本銷貨損失成本總 成 本顧客服務水準→100%成本L/SC23
    • 24. 製造和存貨(Manufacturing v.s. Inventory)成 本產 品 生 產 數 量→QC總 成 本圖 2-6 生產成本與存貨成本之交互損益存 貨 存 置 成 本平 均 生 產 成 本24
    • 25. 運輸與存貨(Transportation v.s. Inventory)圖 2-7 在不同運輸方式下,運輸及存貨成本之交互損益關係總 成 本運 輸 成 本存 貨 成 本鐵運 貨卡運輸方式 空運 速度與可靠性增加方向→CM成 本25
    • 26. 物流的決策會影響企業的一切成本,同時成本與成本之間,有交互損益的關係。 在總成本法中十種成本因素及其相互關係,在評估各種物流方案對總成本及總利潤的影響是頗為重要的:26
    • 27. 1.倉儲成本 2.貨物存置成本 3.運輸成本 4.貨物之陳腐化成本 5.設備的彈性運用價值 6.生產及供應上的選擇 7.成本負擔價值 8.通訊及資料處理成本 9.銷售通路 10.顧客服務成本27
    • 28. 圖 2-10 物流總成本法28
    • 29. 管理者欲成功地應用物流總成本法,首先必須獲得高階層管理者的強力支持。 管理者須審慎地進行物流可行性之研究,以決定企業內部建立一新的物流系統是否經濟可行。 企業應從事物流系統實質發展之研究。 建立完善的資訊系統。 建立適當的物流管理模式。 確實地去執行整體物流的觀念。 物流總成本實施成功的關鍵因素29
    • 30. 供應鏈管理物流與供應鏈之關係 「物流」係從「企業」的角度,探討企業的運輸、存貨、倉儲及資訊等相關活動。 「供應鏈管理」以「顧客」的角度,探討商品如何由原物料,經過生產、配送等附加價值的活動,傳遞至最終使用者或消費者。 「物流」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 供應鏈管理的定義產:品從原物料階段,直到最終使用者之間,物品的流動、轉換,以及相關的資訊流通等所有活動。30
    • 31. 供應鏈管理的架構供 應 鏈 企 業 流 程供 應 鏈 管 理 要 素供 應 鏈 網 路 結 構圖 2-11 供應鏈管理架構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