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歌鉴赏《雨霖铃》
    • 2. 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3.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工部。其诗大胆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又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通过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今存诗1400多首。著有《杜工部集》。
    • 4. 解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选自《杜少陵集译注》。写于唐萧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留寓成都已三年,靠亲戚朋友的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城西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就写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歌,本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 5. 简析 本文通过茅屋为秋风所破和窘迫的处境,道出作者同情人民百姓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作者的悲惨遭遇。 此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如“怒号”,写出风势猛风声凄厉;“卷”、“ 飞”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时的情景;“洒”、“挂罥”、“飘转”、“沉”则写出风刮茅草且到处散落的情景;“冷似铁”不仅形象地写出“布衾”的陈旧、不堪御寒,还道出作者的穷困处境。 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则使情思一转,由自己想到了“天下寒士”,表达了殷切的希望。
    • 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 7.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风雄健,词开豪放派先河,一曲“大江东去”,千古传唱。他书画俱佳,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人称其“一门父子三词客。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今传《东坡乐府》三百多首。
    • 8. 此词选自《东坡乐府》。写于元丰五年 (1082)。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指斥“谤讪朝廷”,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所以思想上非常苦恼,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有一次偕友人同游黄州城外赤壁矶,面对赤壁盛景,缅怀当年周瑜打败曹操的显赫业绩,想到自己迁谪流放,身处逆境。空有才能而一事无成,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词,借怀古抒发了胸中的怨愤和对人生幻灭的感叹。念怒娇,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怀古,怀念古事。但诗人的怀古之作,不是单纯的“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往往寄寓着从现实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某种思想感情。 解题
    • 9. 简析 全诗通过对江上雄奇景色的描绘,借对古 代战场的凭吊和古代英雄的追念,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事业的向往,抒发了自己空有才能而一事无成的忧愤的心情。 全诗以江山的胜景和古代英雄的业绩作为题材,将议论、抒情、写景、怀古熔为一炉。上阕从眼前景色入手,寓情于景,引出历史人物;下阕发挥联想,歌颂历史人物,将自己同周瑜作对比,借以抒发自己不得志的忧愤情怀。最后一句议论人生,抒发感慨 ,写得豪迈奔放,开创豪放词派的先河。
    • 10. 三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11. 作者介绍柳永(987?---1053?), 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崇安人。为人放荡不羁,颇受当时正统人物的非难,终身潦倒。其词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也多描绘歌妓生活和城市风光之作,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试仅存《煮海歌》一首,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现存《乐章集》,有词近二百首。
    • 12. 解题 此词选自《全宋词》。写词人离开汴京,由水路远去南方时与情人话别的情景。是体现柳词艺术成就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在柳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首。从题材和内容上看,虽然现实意义不大,但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炼、自然,描写景物、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都很成功,是传诵一时的作品。
    • 13. 全词以冷落的深秋景色作为衬托,刻画了情人离别时的留恋的情态和复杂微妙的心情,从而设想到别后的孤独和无限的思念,表达了同情人难分难舍的心情。 借景抒情是本词的主要特点。上阕中“寒蝉”、“长亭”、“骤雨”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冷 落清秋图,渲染了凄切的气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更是表达出作者同情人别后的无限孤独。下阕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写景又写情,寓情于景,表达出离别之苦。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