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摄影构图基本法则 制片部 XXX
    • 2. 一、什么是摄影构图(一)摄影构图的概念: 广义 《词海》:构图,‘造型艺术’术语;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 3. 狭义的摄影构图是指单纯地摄影画面内的处理,是摄影师凭借摄影的表现方法,将被摄主体有机地“安排”在一幅画面中,并使之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从而将拍摄者的表达意图充分传达出来的一种造型手段。
    • 4. 影响构图的因素:客观对象 主题思想 表现形式
    • 5. 客体方面表现手段主体方面
    • 6. 客体方面:场面 时空 表情 动作 情节 题材
    • 7. 主体方面:艺术观念 创作方法 创作意图 情感0000 艺术修养 审美情趣 取景0000 瞬间把握
    • 8. 表现手段:拍摄位置 镜头0000 光色0000 影调0000 线条0000 制作条件 以象寻意 以意寻象
    • 9. 以象寻意(现实主义的构图原则):首先确定拍摄对象,然后确定主题,确定表现形式。 以意寻象(创意摄影):先确定主题,然后选择拍摄对象,确定表现形式。
    • 10. 构图处理:将被摄对象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光线及各种表现手段,把有益于主题材表现的部分突出出来,无助于主题表现或有损于主题表现的东西了隐没掉,使对象的特征表现得更鲜明,并以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将被摄对象呈现在画面中。
    • 11. (二)摄影构图的特点:摄影构图的镜头性 摄影构图的现场性 摄影构图的时机、机遇与瞬间性
    • 12. 摄影构图的镜头性:只要为镜头所“看见”的东西,都将纳入画面 形象与构图的整体构成 准确的影像透视效果 虚实的影像构成 毫发毕鉴
    • 13. 瞬间的含意:一是曝光的瞬间;二是对象变化的瞬间 瞬间把握需要有一些基本素质 1、要有敏捷的反应,要能当机立断 2、要有熟练的技术掌握 3、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 4、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5、要有较高的造型技能、艺术素养、审美能力 抓拍、抢拍与摆拍
    • 14. (三)摄影画面的本质:画面创作的前提是:摄影者对于生活的观察、体验、认识、思考与评价。 本质:反应生活和再现生活。 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 15. (四)摄影构图的目的传情达意 运用画面的形象生动有力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把生活中一般的、个别的、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艺术整体,传达某种思想和感情。
    • 16. (五)摄影构图的学习方法1、培养摄影视觉 框取意识:摄影师总是不断地采取将观看对象“框起来看”的方式,来设想观看对象如果作为被摄对象在各种画面形式这中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具体造型效果。 瞬间意识:指当摄影师身处具体的拍摄现场里,对眼前不断变化着的拍摄环境和各类被摄影对象,会随时地依照摄影框取和瞬间凝聚的方法在瞬间做出直觉的领悟和判断。(直觉的瞬间判断力和校为灵敏的瞬间反应能力)
    • 17. 角度意识:指摄影师在处理每一个具体的被摄对象时,总是采取多种视角的摄影观察与多种表达的方式和方法来处理画面的各种不同的造型效果。 用“心”去“看”:摄影是通过相机的镜头去观察和提炼,通过图像表达和思考,是人类视觉的延伸和拓宽。
    • 18. 2、书本+课堂+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摄影构图》(前苏联)德科·格洛夫尼亚著 《摄影构图原理》(美国)安德烈斯·法宁格著 《学会创造性观察》(美)布赖恩·彼德森 《谈构图》张千一编著 《影像设计:摄影构图技巧 》史密斯,B.著
    • 19. 3、构图步骤: 一看,二选,三控制 4、打破人眼和摄影自身的局限性
    • 20. 5、掌握构图的基本规律: 六个要素: 线条、轮廓、形状、质感、图案、色彩
    • 21. 二、摄影画面的构成要素
    • 22. 一)画面构图的景象构成主体:视觉的趣味中心 陪体:与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对象 前景:突破二维空间限制的标志 背景:画面构成的基础 空白:意境与联想的条件
    • 23. 视觉的趣味点——主体1、主体是一幅画面中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 可以是一个人或某一物体,也可以是一群人或一组对象,是构图的主要构成成分。2、三个重要作用: 表达内容的中心 画面结构的中心 画面的趣味中心
    • 24. 安排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1)用垂线将画面分三等份,而把主体放置在其中一条垂直线或接近垂直线的位置上
    • 2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7. (2)“井”字构图法将画面分成九等份,而把主体放置在画面中两条平行线和两条垂直线相交片其中的任意一点上放置主体,视觉感受最为正常
    • 2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3. (3)把主体放置在画面线条的会聚点上,通过线条和环境引出或烘托主体
    • 3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9. (4)把主体放置在画面“S”型线条的某一点上
    • 4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4. (5)将主体放置在画面“V”型线的最低点
    • 4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8. 人物众多时,突出主体人物可采用:(1)强化主体同其他人物的大小比例,可用仰拍角度,让被摄体在高度上突现出来; (2)用俯拍角度,突出视觉中心,用群众的动势、视线或陪体组成的线条等来形成某种向心力,以此烘托气氛。
    • 49. 主体的表现形式:直接的表现:使画面中的主体占有突出的位置, 光线以及线条的走向、影调的处理等都给予足够的保障。 间接的表现: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地位、面积并不明显,常常用各种方式方法引出主体:用环境的陪衬、气氛的烘托、线条的引导、影调的深浅、虚实的变化#
    • 5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1. 间接处理主体,在表现形式上可用:(1)通过线条的变化引导观众的视线沿着线条的伸展或走势逐渐运动到主体上; (2)通过虚与实、动与静的变化渲染主体; (3)通过光线的变化调整观众的视线注意力,将观众的视觉兴奋点由“面”集中转移到“点”上。
    • 5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6. 与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对象 ——陪体在画面中陪衬、渲染、突出主体,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被摄对象。
    • 57. 陪体在画面中的作用:(1)能帮助主体说明内容,烘托陪衬主体,让观众理解主题 (2)能使画面更具有生活气息 (3)可以形成与主体的对比,并起到装饰、美化画面的作用 (4)能点明主体的职业特征,正确理解主体 (5)能使画面的视觉语言准确完整,有时更富有哲理,使画面有较强的说服力。
    • 58. 陪体的表现形式陪体处理有直接与间接之分: 直接表现:陪体出现在画面中,出现在主体周围,与主体“相伴而行” 间接表现:陪体不直接地出现在画面上,在观众欣赏画面时,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观众的想象这中。
    • 5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2. 前景在摄影中的作用突破二维空间限制的标志——前景 位于主体之前,靠镜头最近的景物为画面的前景
    • 63. 前景在画面构图造型中作用前景在画面构图造型中有以下五种作用: (1)可陪衬、烘托主体,合主题内容的表达更为完美、深刻、准确透彻。 (2)突破画平面二维空间的限制,表现空间感和透视感; (3)渲染现场气氛,赋予时间特性、季节观念和地方色彩。 (4)加强画面的视觉语言,为更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提供可靠的依据。 (5)富有装饰作用的前景可以美化和装饰画面。
    • 6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8. 装饰性框架式前景的优势:(1)使画面有一种稳定、完整、和谐的感觉 (2)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主体上 (4)在画面中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远近距离感。 (5)可以利用画面中的这个“取景框”按照主题的要求“剪裁”大自然。
    • 6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1. 画面构成的基础——背景位于主体之后渲染、衬托主体的景物称之为背景。
    • 72. 背景在画面中有以下几个作用:(1)交待环境与被摄人物的关系; (2)背景可交待时代气息,给人以明显的时代感; (3)在新闻摄影中,环境能直接影响新闻主题的价值; (4)背景能很好 地体现画面中人物的职业特征; (5)背景具有很强的暗喻色彩,作者的创作想法可通过画面的环境背景体现出来。
    • 7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7. 怎样处理好背景:(1)要突出主体、深化主题; (2)要赋予背景一定的意义,形成背景对观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形成画面影调及色调的对比; (4)利用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段,简化环境和背景,去掉与主题无关的杂乱线条;
    • 78. 如何突出主体、简化环境和背景:(1)注意拍摄角度的选择和变化,避开主体周围一些杂乱线条; (2)可使用照相机的长焦镜头; (3)选用合适的光线; (4)利用合适的环境条件; (5)利用“运动”产生的虚与实的变化,强化画面效果。
    • 79. 意境与联想的条件——空白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以外起衬托实体作用的其它部分为空白; 空白由单一色调的背景组成:天空、地面、水面、草地、墙壁、夜空、路面等;
    • 8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5. 空白的作用:(1)突出主体,是空白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2)空白是产生意境、帮助联想的条件,激起感情上的共鸣; (3)画面留有空白,有助于感受主体运动,增强空间感。
    • 86. 空白处理的主要依据空白处理的主要依据是人的视觉习惯和心理要求。
    • 87. 寻找画面构图的和谐感——均衡画面均衡是指经过艺术处理的画面构图所具有的那种稳定、完整、和谐的感觉。
    • 8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9. 拍摄时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当你通过取景器在画面上突出被摄主体的时候,要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1、 要突出被摄主体,该把它放在画面中心附近还是离开中心?   2、 要把它照得大些才显得突出吗?   3、 要给它搭个画框吗?   4、 要通过采光来突出它吗?   5、 要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它吗?   6、 要利用会聚线条来突出它吗?   7、 要利用重复的线条吗?   8、 能不能通过运动来加以突出呢?只有在提出并解答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之后再准备去拍摄。
    • 90. 三、摄影构图的造型技法
    • 91. (一)拍摄方向的选择指画面的正、斜、侧、背。不同方向下的形象、立体感、画面效果、描写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 92. 正面 正面结构的画面呈平行透视特点,效果平静、庄重,适宜表现人物及建筑的对称结构。表现人物时,由于画面人物与读者面对面,便于两者的交流。
    • 9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9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95. 斜面斜面结构的画面呈一定角度的透视特点,富于变化,有利于表现立体和层次。
    • 9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97. 侧面侧面结构的画面方向性强,有助于突出表现轮廓线条、形体动作特征,最适宜表现剪影效果。
    • 9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99. 背面背面结构的画面手法含蓄,能调动观众的想象力。由于没有人物表情的刻画,要注意捕捉典型的动作,达到画简意繁的效果。
    • 100. (本页无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