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创造魅力 之 中国设计艺术的起源
    • 2. 了解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以及原始居住设计形式极其意义一:旧石器时代的石器 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以打制石器为特征 50万年前--‘北京人'(北京房山周口店)--会用火、以兽皮御寒、过群居生活 5-6万年前--人类已经演化到现代人时期 1万-8千多年前--北京’山顶洞人‘--缝制衣服、用装饰品、过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有原始宗教活动 新时期时代--约1万年前--磨制石器为特征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9万年~距今约1万年)
    • 3.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前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 2,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 3,狩猎采集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这个区域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甚不发达。
    • 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 二、新石器时代的玉器 中国彩陶文化 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劳动工具。工具是最早的人工制品,并贯穿于原始的始终。 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经能够打制简单的砍砸器、刮削器及三棱大尖状器等不同的器形。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二十万年前,山西丁村人。打制技术进步,类型和品种多样,说明用途和打制手法有所提高。 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8000年前。山顶洞人。骨角器、骨针、细石器、细长石等复合工具。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起点。我国陶器的起源很早。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的陶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资料。
    • 6. 新石器时代
    • 7. 摩尔根曾把陶器的发明和使用,作为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陶器,是人类第一个改变了物质的化学成分而创造的物品。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 8.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 9.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湖北。
    • 10. 1、仰韶文化分期: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2、陶器造型:碗、钵、罐、盆、壶、豆、瓶、鼎、鬶 3、装饰: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和人物纹,采用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手法装饰。 4、陶器工艺:泥条盘筑、手捏、轮制。 原始社会的各种设计,给我们很多启示:(1)实用和装饰的统一 (2)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3)形式感的应用 (4)表号性的艺术手法(简化,抽象化的意思)鬶
    • 11.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和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斧、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均匀,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的地域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甑
    • 12. 半坡彩陶早期装饰,多为散点式构图、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其纹饰主要有: (1)动物纹。以及鱼、蛙、鹿及鸟为装饰对象,尤为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最为生动精彩。它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几何纹。多以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编织纹演变而来,有宽带纹、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 (3)编织纹。有线纹、蓝纹、绳纹等。
    • 13. 几何纹漩涡纹双耳罐舞蹈纹双耳尖底陶罐
    • 14. 人面鱼纹彩陶盘仰韶文化,高16厘米,口径为39.5厘米,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细泥红陶,绘黑陶,敞口,卷沿,浅腰,圜地近平。口沿上施以黑色,八等分的间隔处饰以条形或三角形,简洁明了。器身为赭红陶衣,器内壁施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两幅,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体现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之情,又似有某种原始巫术的意义,深藏奇妙的历史待解之奥秘,引人遐思。
    • 15. 装饰手法: 半坡型--具体内容为主 庙底沟--图案逐渐抽象 马家窑--曲线和直线结合,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 半山型--图案华美,分割法,层次丰富 马厂型--简略,纹样以直线构成为主 原始社会时期岩画 我们现在对史前绘画的了解都是从出土的彩陶及遍布全国的岩画遗存中得来的,而今天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作品的创作大多数处于宗教和巫术的目的,并不是处于审美和欣赏的需要。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着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
    • 16. 中国岩画的功能 1、传授知识的记事图画 2、传达宗教感情的神灵崇拜图像 3、寄托生活理想的生殖崇拜图画 4、宣泄娱乐情绪的舞蹈图片
    • 1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1. (本页无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