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呼吸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 2. 呼吸道和肺炎症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尘埃沉着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胸膜疾病 提 要
    • 3. 呼吸道和肺炎症性疾病
    • 4. 浆液性肺炎 纤维素性肺炎 化脓性肺炎 干酪性肺炎 肉芽肿性肺炎 肺 炎 pneumonia 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累及部位和范围 病因 病变性质生物因素: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肺炎等 理化因素:放射性、吸入性和过敏性肺炎等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临床综合命名
    • 5. 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 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 细菌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由化脓菌引起,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 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
    • 6. 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病菌--肺炎链球菌 传染源--病人及带菌的正常人 诱因--受寒、醉酒、疲劳、麻醉、免疫功能低下等 好发于--青壮年 起病急,表现为寒战、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和咳铁锈色痰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 7. 病因和发病机制进入肺泡并大量繁殖 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浆液和纤维蛋白原渗出蔓延整个肺叶 肺泡间孔和呼吸性细支气管致病过程:鼻咽部细菌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 8. 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病变性质:为肺泡内的纤维素性炎 病变部位:一般发生在单侧肺,多见于左肺下叶或右肺下叶,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于两个以上肺叶 典型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期: 充血水肿期:第1-2天 红色肝样变期: 第3-4天 灰色肝样变期: 第5-6天 溶解消散期: 一周后 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 9. 充血水肿期肉眼:肺叶肿胀、充血,呈暗红色,挤压切面可见淡红色浆液溢出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大量浆液渗出,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临床:渗出液中常可检出肺炎链球菌;寒战、高热及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 10. 红色肝样变期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充满大量红细胞,一定量纤维素,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纤维素丝连接成网肉眼:肺叶充血肿大,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似肝脏外观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
    • 11. 灰色肝样变期 肉眼:肺叶肿胀,但充血减退,红色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切面干燥粗糙呈颗粒状 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 肺下叶肿胀实变,切面呈灰白色
    • 12.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 肺泡腔内充满渗出的纤维素及中性粒细胞,箭头示相邻肺泡腔内纤维素经肺泡间孔互相连接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镜下:肺泡腔内含有大量纤维 素,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红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相邻肺泡纤维素丝经肺泡间孔互相连接的现象更为多见 灰色肝样变期
    • 13. 溶解消散期 肉眼:实变的肺组织质地变软,病灶消失,渐近黄色,挤压切面可见少量脓样混浊的液体溢出 镜下: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蛋白溶解酶 →纤维素溶解、病原体被吞噬溶解,肺组织可完全恢复正常 临床:体温下降,临床症状减轻、消失,胸透检查可见病变区阴影逐渐减低,以至消失 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 14. 并发症肺肉质变(pulmonary carnification) 纤维素性胸膜炎 肺脓肿及脓胸 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肺肉质变 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由纤维结缔组织取代
    • 15. 由化脓菌引起,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 主要发生于小儿、体弱老人及久病卧床者 细菌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 16.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口腔及上呼吸道内致病力弱的常驻寄生菌 诱因:各种原因致机体抵抗力低下,当患传染病或营养不良、恶病质、昏迷、麻醉和手术后 。常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如麻疹后肺炎、手术后肺炎、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 发病机制: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抵抗力下降,细菌可侵入细支气管远端及末梢肺组织繁殖,引起小叶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 17. 病变特征: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肉眼: 双肺表面和切面散在分布多发实变病灶,大小不等,多在0.5-1.0cm左右,形状不规则,灰黄色或暗红色;病灶中央可见病变细支气管的横断面 严重者,病灶可融合成片,发展为融合性支气管肺炎 细菌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切面可见多个散在、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实变病灶
    • 18. 病变的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 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管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浆液、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 周围受累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见中性粒细胞、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少量红细胞、纤维素 病灶可呈现炎症的不同发展阶段 病灶周围肺组织可见代偿性肺气肿和肺不张 镜下: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细菌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 19. 小叶性肺炎:灶状实变的肺组织,中央为病变的细支气管,管腔内及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物细菌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 20. 临床病理联系: 发热、咳嗽和粘液脓性痰 听诊可闻湿啰音,肺实变的体征一般不明显 X光检查可见肺内散在不规则小片状或斑点状模糊阴影 结局及并发症: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肺脓肿及脓胸 脓毒败血症 支气管扩张小叶性肺炎合并肺脓肿细菌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 21. 病毒性肺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肺炎。常常是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 常见的感染病毒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 人群:多见于儿童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临床症状:发热,全身中毒症状,频繁咳嗽、气急和发绀等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
    • 22. 早期--急性间质性肺炎 病理变化病毒性肺炎 肺间质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致使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腔内一般无渗出物或仅有少量浆液 病毒性肺炎: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伴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基本无渗出物
    • 23. 病变较重时支气管、肺泡壁组织发生变性坏死,肺泡腔内可见炎性渗出物:浆液、纤维素、巨噬细胞等 肺泡腔内可有透明膜形成:渗出的浆液纤维素浓缩成薄层红染的膜状物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 灶状凝固性坏死
    • 24. 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也可增生、肥大,并形成多核巨细胞,在增生的上皮和多核巨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病毒性肺炎检见病毒包涵体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图中箭头所示为细胞核内病毒包涵体,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明显空晕
    • 2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 宿主:果子狸 传播途径:近距离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 临床: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呼吸道症状:干咳、少痰,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 2003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 26. 病理变化:以肺和免疫系统的病变最为突出 肺部病变: 肉眼:双肺呈斑块状实变,严重者双肺完全实变;表面暗红或暗紫,切面可见出血灶和出血梗死灶 早期以弥漫性肺泡损伤为主,肺组织重度充血、出血和肺水肿,纤维素渗出,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脱落和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渗出的单核细胞 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 增生的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中可见病毒包涵体 晚期机化性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泡的闭塞和萎缩 镜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2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肺部病变: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渗出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边缘见残存的透明膜。左上角示肺静脉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伴腔内血栓形成
    • 28.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间质性肺炎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秋、冬季节发病较多。通常为散发性,偶可流行 病原体常存在于带菌者的鼻咽部,经飞沫传染 患者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一般症状及干性呛咳,咳痰不明显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 29. 累及呼吸道粘膜和肺 呈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改变:病变区域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有多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肺泡腔内无渗出物或混有少量单核细胞的浆液性渗出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织也常有炎细胞浸润支原体肺炎病理变化:
    • 30. 慢性阻塞性肺性疾病
    •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其共同特点是肺实质与小气道受损伤,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以及肺功能不全 主要包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 32. 概念: 发生于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发病情况: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15-20% 临床特征: 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且症状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病情持续多年常伴发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 33. 病毒和细菌感染: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吸烟:焦油、尼古丁、镉→粘膜损伤,降低局部抵抗力;烟雾刺激小气道痉挛而增加气道的阻力 空气污染和过敏因素:刺激性烟雾和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气、臭氧)纤毛清除能力下降,腺体黏液分泌增加 内在因素:机体抵抗力↓,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病因和发病机制:慢性支气管炎
    • 34. 病变起始于较大的支气管,随着病情进展,病变可累及较小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病理变化:呼吸道粘液--纤毛排送系统受损,纤毛柱状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再生的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并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及浆液性上皮发生粘液腺化生 管壁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软骨变性、萎缩或骨化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 35. 临床病理联系: 炎症和粘液腺增生--咳嗽、咳痰,白色粘液泡沫状 支气管痉挛或粘液分泌物阻塞--引起喘息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干湿啰音 晚期,粘膜及腺体萎缩--干咳 并发症:支气管扩张 肺气肿,肺心病 支气管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
    • 36. 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呼吸道过敏引起的以支气管可逆性发作性痉挛为特征的支气管慢性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或胸闷等症状 严重病例可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并导致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 37. 诱因:过敏原(花粉、尘埃、动物毛屑、真菌、药物、食品等),呼吸道感染,精神因素 途径: 呼吸道吸入、食入或其它途径 机制:多种细胞参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多种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 机体的特异性变态反应体质、气道壁炎症性增生和气道的高反应性致使敏感性增高支气管哮喘病因和发病机制:
    • 38.      肉眼:肺因过度充气而膨胀、柔软、疏松而有弹性, 支气管腔内有粘稠痰液和粘液栓 粘膜上皮局部脱落,基底膜显著增厚及玻璃样变,粘膜下水肿,粘液腺增生,杯状细胞增多、管壁平滑肌增生肥厚 管壁各层均见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在管壁及粘液栓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的崩解产物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晶支气管哮喘病理变化:镜下:
    • 39.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以肺内小支气管管腔持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临床表现: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病因和发病机制: 支气管壁的炎症破坏及阻塞: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及肺结核 支气管先天性及遗传性发育不全及异常
    • 40. 肉眼: 支气管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常累及段支气管以下及直径大于2mm的中、小支气管,有时可累及各段,使肺呈蜂窝状 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常含有粘液脓性或脓性渗出物,有时为血性渗出物支气管扩张症
    • 41. 镜下: 支气管壁呈慢性炎症改变伴不同程度组织破坏。粘膜上皮萎缩、脱落、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糜烂或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 管壁的平滑肌、弹力纤维和软骨遭受破坏和肉芽组织取代,纤维化 相邻的肺组织常发生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
    • 42. 合并症:肺炎、肺脓肿、脓胸和脓气胸 频发咳嗽、咳大量脓痰,咯血,胸闷不适、胸痛 慢性重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肺功能障碍,出现气急、发绀,伴有杵状指(趾) 晚期肺发生广泛纤维化,肺毛细血管床受压,使肺动脉末梢阻力增加,晚期可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病理联系:
    • 43.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 是指末梢肺组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因肺组织弹性减弱而过度充气,呈永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致使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正常肺肺气肿肺泡明显扩张,肺泡间隔变窄并断裂,相邻肺泡融合成较大囊腔
    • 44. 病因和发病机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慢性支气管炎→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管壁结构破坏;粘液渗出和粘液栓形成→小气道通气障碍 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弹性降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弹力纤维破 坏,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回缩力减弱;阻塞性通气障碍造成的高张力状态,弹性降低 α1-抗胰蛋白酶水平降低:肺气肿
    • 45. 肺泡性肺气肿,也称阻塞性肺气肿 间质性肺气肿 其他类型肺气肿类型与病理变化:肺气肿
    • 46. 腺泡中央型:位于肺腺泡中央区的呼吸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 全腺泡型: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弥漫性扩张 腺泡周围型:肺腺泡远侧的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可形成肺大泡 正常肺小叶病变发生在肺腺泡内腺泡中央型 腺泡周围型肺气肿 肺泡性肺气肿:
    • 47. 肋骨骨折、胸壁穿透伤或剧烈咳嗽引起肺内压急剧增高等均导致细支气管或肺泡间隔破裂,使空气进入肺间质形成间质性肺气肿 间质性肺气肿 瘢痕旁肺气肿 代偿性肺气肿 老年性肺气肿肺气肿其他类型肺气肿
    • 48. 肉眼:气肿肺显著膨大,边缘钝圆,色灰白,肺组织柔软而弹性差,指压后的压痕不易消退病理变化:肺气肿
    • 49. 镜下: 肺泡扩张,肺泡间隔变窄并断裂,相邻肺泡融合成较大的囊腔 肺毛细血管床明显减少,肺小动脉内膜呈纤维性增厚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炎症正常肺肺气肿肺气肿
    • 50. 临床病理联系:慢性支气管炎表现:咳嗽、咳痰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气性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发绀等 肺功能降低,肺活量下降,残气量增加 严重者:肋骨上抬,肋间隙增宽,胸廓前后径加大,形成“桶状胸” X线检查:肺野扩大、横隔下降、透明度增加 后期导致肺心病肺气肿
    • 51. 肺尘埃沉着症
    • 52. 肺尘埃沉着症 (pneumoconiosis) 简称尘肺,是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在肺内沉着,引起以粉尘结节和肺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常见职业病 临床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功能障碍 按粉尘性质分为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两大类 无机尘肺:硅肺、石棉肺、煤矿工人肺等 有机尘肺:农民肺、皮毛尘肺等
    • 53. 肺硅沉着症 肺硅沉着症简称硅肺(曾称为矽肺),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微粒沉着于肺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职业病。以硅结节形成和肺广泛纤维化为病变特征 长期从事开矿、采石、坑道作业及在石英厂、玻璃厂、耐火材料厂、搪瓷厂的工人易患此病 患者多在接触硅尘10-15年后发病,病程进展缓慢,即使脱离硅尘接触,肺部病变仍继续发展 晚期常并发肺心病和肺结核
    • 54. 病因和发病机制硅尘粒子的大小 二氧化硅的形状—四面体的石英结晶 吸入硅尘数量和肺的清除能力颗粒>5μm颗粒<5 μm颗粒<2μm 病因: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致病机制: SiO2 巨噬细胞 免疫因素 肺硅沉着症
    • 55. 硅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肺纤维化 病理变化:肉眼: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5mm,灰白色、质硬,砂砾感。早期为细胞性结节,以后发展为纤维性结节、玻璃样变结节 肺硅沉着症 硅结节形成:Ⅱ期矽肺,肺内散在<1cm的灰白色圆形结节
    • 56. 硅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肺纤维化 病理变化:肺硅沉着症 硅结节形成:可见由同心圆状或漩涡状排列的胶原纤维组成,胶原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结节中央往往可见内膜增厚的血管。大的融合性结节中心可发生变性、坏死和液化形成硅肺性空洞肺硅沉着症--硅结节形成 镜下: 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镜下为致密的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可见硅尘微粒和炭末色素。晚期纤维化肺组织可达全肺2/3,晚期胸膜也因纤维组织弥漫增生而广泛增厚
    • 57. Ⅰ期 Ⅱ期 Ⅲ期 肺部位范围 局限在肺门淋巴结, 也可 全肺,中下肺叶近肺门 硅结节与肺纤维化密集融合成 在两肺中、下叶近肺门处 区密集, <全肺的1/3 团块,病灶中央可见硅肺空洞 硅结节数量大小 较少,直径1-3mm 较多,体积增大,<1cm 多,直径>2cm X线表现 少量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肺门阴影增大, 肺门淋巴结肿大,密度高 小阴影 较多 <1cm阴影 可见钙化 肺部病变 重量、体积和硬度无明显改变, 明显纤维化,重量、体积、 重量、硬度明显增加 胸膜无明显增厚 硬度增加,胸膜增厚 , 入水下沉,胸膜显著增厚 切面有砂砾感 根据肺内硅结节的数量、直径大小、分布范围和肺纤维化的程度将硅肺分为三期硅肺的分期和病变特征肺硅沉着症
    • 58. 肺结核病--称为硅肺结核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部感染 阻塞性肺气肿和自发性气胸 并发症肺硅沉着症
    • 5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6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而导致以右心室壁肥厚、心腔扩大甚或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 61. 病因和发病机制: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严重的脊柱弯曲、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其他严重胸廓畸形等 肺血管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广泛或反复发作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等 中心环节:肺循环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肥大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62. 病理变化--肺部病变: 原有的病变: 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肺小动脉的变化 肌型小动脉中膜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肌束 无肌型细动脉肌化 肺小动脉炎、小动脉血栓形成和机化 肺泡壁毛细血管数量显著减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63. 右心室肥厚,心腔扩张,心尖钝圆,主要由右心室构成,“横位心”,心脏重量增加  通常以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肌壁(肺动脉圆锥前壁)厚≥ 5mm(正常约3-4mm)作为病理诊断肺心病的形态标准病理变化--心脏病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肉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呈气肿状态,右心室明显肥大,心尖钝圆镜下:心肌细胞肥大、增宽,核增大着色深。也可见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横纹消失,以及间质水肿和胶原纤维增生等现象
    • 64. 原有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逐渐出现的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发绀、气急、心悸、肝肿大、全身淤血和下肢水肿 发生肺性脑病者还可伴有头痛及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抽搐、嗜睡甚至昏迷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65.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 66. 是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多在40-50岁之间 临床表现为鼻衄、鼻塞、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偏头痛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鼻咽癌 EB病毒感染:癌细胞内存在EBV-DNA和核抗原,血清中检测到抗体 遗传因素: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性和种族易感性 化学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微量元素镍等 病因:
    • 67. 好发部位:最常见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侧壁和咽隐窝,发生于前壁者最少 肉眼观:早期常表现为局部粘膜粗糙或稍隆起。可发展为结节型、菜花型、浸润型、溃疡型。结节型最多见鼻咽癌左图示结节状癌组织占据整个鼻咽部并侵犯颅骨,癌组织中央可见溃疡形成
    • 68. 按组织学结构及分化程度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鳞状细胞癌 腺癌 高分化腺癌:柱状细胞腺癌和乳头状腺癌 低分化腺癌:腺样结构不明显,癌细胞小 鼻咽癌绝大多数起源于鼻咽粘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多向分化潜能,既可分化为柱状上皮,又可分化为鳞状上皮,少数来源于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分化性鳞癌:角化型(高分化鳞癌) 非角化型(低分化鳞癌)最常见,与EBV感染有关 未分化性鳞癌:泡状核细胞癌:10% 小细胞癌鼻咽癌
    • 69. 鼻咽癌鼻咽低分化鳞癌 癌细胞分化差,无角化现象,易见到核分裂像鼻咽泡状核细胞癌 癌细胞境界不清,核呈空泡状,可见核仁,癌细胞间见淋巴细胞浸润
    • 70. 直接蔓延: 扩散途径: 淋巴道转移:经咽后壁淋巴结 颈上深部淋巴结,胸锁乳头肌后缘上1/3和2/3交界处皮下无痛性结节,首发症状 血道转移:肝、肺、骨、肾鼻咽癌破坏颅底,侵入颅内,损伤脑神经破坏耳咽管,侵入中耳梨状隐窝,会厌及喉上部破坏上段颈椎、脊髓鼻腔和眼眶破坏硬腭、软腭鼻咽癌
    • 71. 病因: 吸烟:焦油、尼古丁、3,4-苯并芘 空气污染: 3,4-苯并芘 职业因素:放射性物质或化学致癌粉尘 肺癌(Carcinoma of the lung)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岁以上,男多于女
    • 72. 大体类型 中央型(肺门型):是由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等发生的肺癌,癌块位于肺门部,形成包绕支气管的巨大肿块,此型最常见 周围型:起源于肺段或其远端支气管。位于靠近胸膜的肺周边形成孤立的结节状或球形的癌结节,直径2-8cm 弥漫型:少见,起源于末梢肺组织,粟粒大小的结节弥漫分布于肺组织内肺癌中央型肺癌
    • 73. 肺癌 周围型肺癌:位于肺周边,孤立的结节状或球形的癌结节
    • 74. 早期肺癌: 癌块直径<2cm,并局限于肺内的管内型和管壁浸润型 隐性肺癌: 指肺内无明显肿块,影像学检查阴性,而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肺癌及隐性肺癌肺癌
    • 75. 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支气管的腺体上皮或肺泡上皮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小细胞癌 腺癌:多为周围型,女性多见 大细胞癌 腺鳞癌 肉瘤样癌 类癌 唾液腺癌2003年WHO分类肺癌
    • 76. 最常见 多为中央型肺癌 老年男性,吸烟史 纤支镜检查易发现,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最高 生长缓慢,转移晚 组织学上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型 免疫组化keratin阳性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鳞状细胞癌肺癌
    • 77. 多为周围型 女性多见 多位于胸膜下,境界不清,常累及胸膜 伴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较多,有人称为瘢痕癌 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如鳞癌 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腺癌肺癌
    • 78.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与吸烟密切相关 是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一型,生长迅速,转移早 手术切除效果差,对放化疗敏感 癌细胞胞质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是一种异源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肉眼观:多为中央型,常发生于较大支气管,向肺实质浸润生长,形成巨块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小细胞癌肺癌
    • 79. 镜下:癌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像淋巴细胞,也可呈梭形或燕麦形,胞浆少而形似裸核。癌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呈片状、条索状排列,称燕麦细胞癌,有时围绕血管成假菊形团结构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小细胞癌肺癌肺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癌细胞小,梭形,胞质少,似裸核,平行排列呈片状
    • 80. 大细胞肺癌又称为大细胞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迅速,早期发生转移 镜下:癌组织常呈实性团块、片状或弥漫分布。癌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淡染,也可呈颗粒状或透明。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深,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大细胞癌肺癌
    • 81. 早期症状常不明显 可有咳嗽、痰中带血、气急或胸痛,有时咯血 局限性肺萎陷或肺气肿,阻塞性肺脓肿 血性胸水 上腔静脉综合征 交感神经麻痹 上肢疼痛和肌肉萎缩 副肿瘤综合征:类癌综合征,肺骨关节病,肌无力综合征,类Cushing综合征临床病理联系:预后不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肺癌
    • 82. 小 结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熟悉其并发症和临床病理联系 病毒性肺炎的病变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熟悉其病理演进过程 肺癌的病理类型 肺硅沉着症的病变特点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