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到“树”这个字, 你能想到什么?
    • 2.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屈原《橘颂》)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虞信《枯树赋》)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三毛《橄榄树》)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 3. 半棵树   ——牛汉
    • 4. 教学目标1.品读诗歌,理解内容 2.探索“半棵树”和“雷电”的象征意蕴 3.由树及人,走近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 5. 一、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 6. 二、探索重要意象,理解内容半棵树 雷电
    • 7. 写作背景  据诗人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 
    • 8.   他是鲁迅先生的至交;是被郭沫若、郁达夫赞誉的“湖畔诗人”;是在“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后,白色恐怖弥漫全国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人士;他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是长征队伍里唯一的著名作家。他担任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在上海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时,他临危受命,建立秘密电台,恢复了党中央与上海的联系。他做过中共上海办事处的副主任,也入过被称为“地狱中的地狱”的国民党集中营。冯雪峰
    • 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0. 1954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气势汹汹地发表《质问文艺报编者》的文章,矛头直指冯雪峰。随即,他被撤销了《文艺报》主编职务。 1957年,反右派斗争又起,《人民日报》以头版通栏地位刊出了一则爆炸性新闻:《冯雪峰是文艺界反党分子》,自此大字报铺天盖地,大小批斗会一个接一个。 1958年4月,冯雪峰被划为右派分子,开除党籍,撤销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务。 “文化大革命”,冯雪峰被关进“牛棚”,后发配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已是66岁高龄的他,依然被造反派驱使从事各种沉重的体力劳动。 “四人帮”覆没前夕,冯雪峰于1976年1月31日,抱憾离开人世。弥留之际,痛哭流涕地一再表示希望能让他回到党的队伍
    • 11. “半棵树”暗指冯雪峰。 “雷电”是指冯雪峰接二连三遭遇的政治风暴。  可以说,《半棵树》这首诗是冯雪峰人生的写照。“半棵树”和“雷电”的象征意义
    • 12.   “任何一首真正的诗,都是从生活情境中孕育出来的,离开产生诗的特定的生活情境是无法理解诗的。   “每首诗应该都有自己的故乡,这个命题我以为是能够成立的...有一些诗,它们的出生经历的坎坷的命运,我都一清二楚。作为作者的我与它们几乎是同体的生命。”         ——牛汉
    • 13.   牛汉:“七月派”著名诗人。15岁参加革命,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与诗歌结缘一生。作为忠诚的共产党员,他在国民党的黑暗中被投入监狱。建国后因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第一个遭到拘捕。曾因创作的《悼念一棵枫树》、《华南虎》等诗被广为传诵,出版五卷本《牛汉诗文集》。牛汉
    • 14. 五七干校,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   
    • 15. “半棵树”既指冯雪峰,又不完全是。它指的是那个特殊时代,像冯雪峰一样磨难重重的知识分子。 “雷电”指的是知识分子遭遇的命运打击和磨难。 所以,《半棵树》这首诗是对身处特殊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整体写照。“半棵树”和“雷电”的象征意义
    • 16. 三、走近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 17. 著名作家、编辑家、学者施蛰存教授,下放五七干校时已年逾古稀,戴着助听器,干校领导让他保管工具,可他却闲不住,依然学着磨镰刀。 中国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小说家陈白尘先生,在咸宁五七干校竟成了一名养鸭高手。 杨绛在五七干校养猪种菜。钱钟书屡次跳槽,先后做过保管员、邮递员等,就想离杨绛近点可常来找她。每次来,杨绛就偷偷拔个萝卜给他吃,生怕被人揭发。而钱钟书依然卷不释手,偷偷看书。两人戏称那是“偷菜的浪漫岁月”。
    • 18.    从1969年9月末到1974年12月的最后一天,我在湖北咸宁干校一直从事最繁重的劳役,特别是两三年,我在连队充当着“头号劳力”,经常在泥泞的七上八下的山间小路上弓着腰身拉七八百斤重的板车,浑身的骨头严重劳损,睡觉翻身都困难...一座小山丘的顶端立着一棵高大的枫树,我常常背靠它久久地坐着。我的疼痛的背脊贴着它结实而挺拔的躯干,弓形的背脊才得以慢慢地竖直起来。命得到了支持。我的背脊所以到现在(年近七十)仍然没有弯曲。 ——牛汉
    • 19.   与牛汉同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诗人绿原,曾写到“记得那时,他拉了一天装载千斤以上的板车,或者扛了一天每袋一百多斤的稻谷,回来总要气咻咻地告诉我,他今天又寻找了,或者发现了,或者捕捉了一首什么样的诗”。 文革时期的“潜在写作”: 七月派诗人、九叶诗人 食指的诗 “白洋淀诗人群落” 北岛、张扬的“手抄本小说”......
    • 20.   如果 “雷电”象征人生无可避免的苦难和打击,那么“半棵树”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半棵树”和“雷电”的象征意义
    • 21.   “文革”结束后,“复出”的牛汉首先发表的就是写于“文革”期间的作品。他曾深情地说,他的诗“大都写在一个最没有诗意的时期,一个最没有诗意的地点”。但我们相信,正是这些处于困难之中创作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痛苦而崇高的精神面貌。
    • 22.   前苏联歌曲《山楂树》是当时上山下乡和干校改造的人们最为喜爱的歌曲之一,曾被广泛传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回到那个特殊年代,感受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
    • 23. 干校生活
    • 24. 干校生活
    • 25. 向阳湖位于咸宁市郊,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6000余名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艺术家、文博专家、学者及家属下放鄂南的向阳湖,经历了为期3年左右的劳动锻炼。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汇集于咸宁的一隅,人数之多,密度之高,总览古今中外的文化史都是罕见的。
    • 26. 沈从文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来一定喜欢......"
    • 27. “文革”时期,钱钟书、杨绛均成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钱钟书被分配去打扫大院,杨绛的任务则是清洗厕所,她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看书。从干校回来后,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胡乔木为此书写下16字考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 28.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相信未来》 1968年 北京白洋淀诗人代表诗人-食指
    • 29. 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在“文革”中产生的1970年稿,造成全国规模的手抄本流传。张扬因此于1975年1月被“四人帮”逮捕并内定死刑。1979年1月在胡耀邦直接干预下平反。《第二次握手》1979年7月正式出版后,累计印数达430万册,至今居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的首位。
    • 30. 几十年以后,我才知道伤疤也是一种生命. 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 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直不死.诗人牛汉
    • 31.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邓小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而那些在特殊时期仍然乐观、顽强、坚韧的人们,他们的精神是点亮前方的灯塔,让我们更加相信未来。
    • 32. 牛汉一直认为:“任何一首真正的诗,都是从生活情境中孕育出来的,离开产生诗的特定的生活情境是无法理解诗的。”这里有必要联系到诗人当时的处境。 他曾说:“‘文革’期间我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写的那些诗,如果把它们从生活情境剥离开来,把它们看作是一般性的自然诗,就很难理解那些诗的意象的暗示性与针对性,很难理解到产生那些情绪的生活境遇。”
    • 33. “我的心灵似乎更容易被那种辽阔与壮美的境界和大自然中某些能够引人震惊的、在困境中坚毅不屈的现象或生态所触动。”
    • 34. 冯雪峰在上个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曾经是左翼文坛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新星,是人们公认的我国“鲁迅学”权威。可是,他的后半生却历尽坎坷,饱受苦难。他的遭遇,深深地打上了过去那个时代的烙印。
    • 35. 在现当代诗坛,牛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在中学生中间,更因为他的不下10篇诗文入选了人教版教材及中国香港和韩国的学生课本,而有着无数的粉丝。在《诗选刊》举办的中国首次诗歌读者普查中,68万读者投了他的票。在评出的十大受喜爱的诗人中,牛汉排第5位。作品被译成俄、日、英、法、韩等多种文字出版。[9] 2003年5月,访问中国的马其顿作家协会主席斯来列夫斯基在中国作家协会向牛汉颁发了“文学节杖奖”。 2004年获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
    • 36.  向阳湖位于咸宁市郊,原属咸宁地区咸宁市(县),现属咸安区。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6000余名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艺术家、文博专家、学者及家属下放鄂南的向阳湖,经历了为期3年左右的劳动锻炼。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汇集于咸宁的一隅,人数之多,密度之高,总览古今中外的文化史都是罕见的。
    • 37. 作家:沈从文、冯雪峰、冰心、楼适夷、张天翼、孟超、陈白尘、萧乾、郭小川、李季、臧克家、张光年、严文井、韦君宜、牛汉、绿原等; 叫《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而咸宁向阳湖则可以说是“六千文化人同一片土地” 国家不幸诗家幸,文化不幸咸宁幸”。
    • 38. 康德说:“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 而我说: 面对磨难, 即使我们不能抖尽忧愁, 我们可依旧昂着头。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