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9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
    • 2. 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三、各个单元的解读四、阅读作文的建议
    • 3. 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一、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 感受自然 祖国在我心中 心灵之歌 珍爱我们的家园 初识鲁迅 轻叩诗歌的大门 人与动物 艺术的魅力 二、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和第六组 “祖国在我心中” “轻叩诗歌的大门”。 三、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
    • 4. 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导 语课 例口语习作语文园地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交流平台 练习题 连接语资料袋:日积月累 阅读链接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
    • 5.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学段识字量。故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1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四次; “口语交际和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整册共安排口语交际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全册8个单元便安排了8次习作,每个单元一次习作,另外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
    • 6. 一、教参中的概括: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 “口语交际·习作” 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五)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
    • 7. 二、补充观点 (一)选文精美。 入选中外诸多名家的作品:老舍、范锡林、谈歌、鲁迅、梁衡……  列夫·托尔斯泰 、周晔; 不少课文“文学味儿”浓:《草原》《竹节人》《桥》《穷人》《青山不老》…… 文体多样化:诗歌、小说、散文、科学小品,就诗歌说,有古体诗、律诗、词、曲以及现代诗中的自由诗、十四行诗,还有儿童写的诗等。 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
    • 8. (二)、精心组织专题         1.具有“双专题”特征,即从内容和语文读写点两方面去考虑专题。     2.组元的角度多样。如“初识鲁迅”。     3.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感受自然”“轻叩小说的大门”。     4.关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外部生活和内心诉求。 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专题安排的特点:
    • 9. 各个专题的读写点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序列单 元 主 题读 写 训 练 点1感受自然体会独特的感受,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与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2祖国在我心中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会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4轻叩小说的大门大体把握小说的脉络,想象小说描述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5围绕中心意思写作一是通过阅读,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课文的中心意思来写的;二是了解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三是学习围绕中心来进行习作。6珍爱我们的家园读课文时联系实际,深入思考。7艺术的魅力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8初识鲁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人物描写的方法。
    • 10. 每个专题都自成系统: 导语→ 精读课文﹙思考与练习﹚→略读课文﹙连接语﹚ →口语交际·习作 →语文园地     1.导语:激发兴趣,提示、布置单元学习内容     2.课后题和连接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注意突出单元学习重点     3.口语交际·习作:结合单元知识积累,注重由读到写的迁移     4.语文园地:归纳、梳理,适当拓展,引向课外交流平台:课外书屋: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体现由单篇课文到整本书的拓展阅读。 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三 加强整合,导学有方
    • 11. 1.资料袋; 2.阅读链接; 3.“快乐读书吧” 引导读书; 4.插图; 5.“日积月累”内容的丰富性: (1)情景相生〔 形式:古诗《过故人庄》〕 (2)热爱祖国〔形 式:名人名言〕 (3)自然风光〔形 式:古诗《春日》〕 (4)思念家乡〔形式:古诗《回乡偶书》〕 (6)五诀〔形 式:五行 五谷 五音 五彩〕 (7)艺术的魅力〔形式:成语〕 (8)鲁迅名言〔形式:鲁迅语录〕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四 资 源 丰 富
    • 12. 1、《草原》 2、《丁香结》 3、《古诗词三首》 4* 《花之歌》第一单元:感受自然自然的人化 人化的自然
    • 13. 《草原》 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美丽风光的赞美之情及对蒙汉两族人民深情厚谊的歌颂。 《丁香结》一文中,作者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来描写丁香花的形状、颜色和气味,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古诗词三首》 中, 《宿建德江》 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这首诗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记叙,在选材和表现上颇有特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中,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通过黑云、雨珠、大风、湖水等景象,把大自然景色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一词,作者善于抓住夏夜乡村的特点,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身临其境,回味无穷。自然的人化 人化的自然
    • 14. 《花之歌》一诗,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学习本单元课文,我们要抓住文中优美的字词句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阅读中领略课文的意境美,从而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一单元:感受自然自然的人化 人化的自然
    • 15. 5 《七律.长征》 6 《狼牙山五壮士》 7 《开国大典》 8* 《灯光》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爱国显杰出 杰出现爱国
    • 16.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是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三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爱国显杰出 杰出现爱国
    • 17. 第5课《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诗歌大处雄浑,节奏强烈;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让我们领略到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在描写五位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时生动传神,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 第7课《开国大典》一文也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爱国显杰出 杰出现爱国
    • 18. 第8课《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习本单元课文,我们要在知道相关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了解人物和事件,从而感受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还要了解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这一写作方法。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爱国显杰出 杰出现爱国
    • 19. 9 《竹节人》 10 《宇宙生命之谜》 11*《故宫博物院》 第三单元: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阅 读 方 法
    • 20. 第9课《竹节人》一文语言生动传神,整篇文章充满了趣味性,无论是竹节人的制作,还是斗竹节人的场面,以及文中人物对于竹节人的喜爱之情,作者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回味无穷。 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作者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第11课《故宫博物院》一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各个建筑群及其作用,让我们了解到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读通、读懂每篇课文,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还要学习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第三单元: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阅 读 方 法
    • 21. 12 《桥》 13 《穷人》 14* 《在柏林》第四单元:轻叩小说的大门让小说与学生同行
    • 22. 第12课《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并且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第13课《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托尔斯泰的作品。“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运用多种形式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崇高的品德。 第四单元:轻叩小说的大门让小说与学生同行
    • 23. 第14课《在柏林》一文短小精悍,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体痛苦和对人民心灵的沉重打击。作者写出了战争的血和泪,其写作的思路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开始的伏笔使读者迷惘,后来的结局令读者心头一震,足以表现出文学的魅力。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了解小说的特点;读课文时,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在学习本单元基础上,可以发挥想象,自己创编故事。第四单元:轻叩小说的大门让小说与学生同行
    • 24. 参考课例:《穷人》片段 师:第一步:看第9自然段,数一数,桑娜想到了几件事? ①他会说什么? ②这是闹着玩的吗? ③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④是他来啦? ⑤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⑥他会揍我的! 第二步:请同学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这6件事。 第三步:与原文比较:文学大师为什么没有按思维习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呢?(理解了“忐忑不安”,顺带还把这里的省略号给理解了。) 第四步:比较第1自然段的“心惊肉跳”,这两个词语可不可以互换,为什么?第四单元:轻叩小说的大门让小说与学生同行
    • 25. 15 《夏天里的成长》 16 《盼》第五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作学习写作方法
    • 26. 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散文,文笔清新朴实,处处彰显着生命的蓬勃。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 第16课《盼》是当代著名作家铁凝的一篇文章,写了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为了能穿新雨衣,“我”急切盼望下雨,经过“漫长”等待,终于得偿所愿。课文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少年儿童的天真可爱,充满了童真童趣。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还要注意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第五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作学习写作方法
    • 27. 第六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环 保 主 旋 律17 《古诗三首》 18 《只有一个地球》 19* 《三黑和土地》 20* 《青山不老》
    • 28.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 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第六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环 保 主 旋 律
    • 29. 第17课《古诗三首 》中,《 浪淘沙 》 这首绝句作者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 江南春 》 一诗作者运用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书湖阴先生壁》 一诗作者暗用“护田”与“排阔”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有趣。 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一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同时,课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第六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环 保 主 旋 律
    • 30. 第19课《三黑和土地》一诗描绘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获宝贵土地的情形,表现了农民得到土地之后的极度欢喜和无边的幸福感. 第20课《青山不老》一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第六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环 保 主 旋 律
    • 31. 21 《文言文二则》 22 《月光曲》 23* 《京剧趣谈》第七单元:艺术的魅力穿 越 时 空 跨 越 国 界
    • 32.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四是多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第七单元:艺术的魅力穿 越 时 空 跨 越 国 界
    • 33. 第21课《 文言文二则》中,《伯牙鼓琴》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荡气回肠、耐人寻味,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书戴篙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情,并讽刺了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第22课《月光曲》一文思想性强、意境隽永、文质兼美。文章抓住贝多芬、穷兄妹这些人物的外在形象,揭示他们的心灵美,使我们感受到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 第23课《京剧趣谈》一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一些相关知识,让我们初步了解到了京剧的艺术特色,感受到了京剧作为中国国粹的魅力,懂得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同时还要学会把感受、看法写出来。第七单元:艺术的魅力穿 越 时 空 跨 越 国 界
    • 34. 二、课中,恰当运用资料 如,《伯牙绝弦》: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感受伯牙和钟子期的知之深、情之深! 三、课后,积极观察身边艺术第七单元:艺术的魅力教学建议
    • 35. 一、课前,鼓励搜集资料第七单元:艺术的魅力教学建议
    • 36. 24 《少年闰土》 25 《好的故事》 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第八单元:初识鲁迅走近鲁迅 亲近鲁迅
    • 37. ▲本组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重点让学生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从鲁迅的文学作品中认识鲁迅—— (安排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 ▲ 从亲人与普通读者的回忆中认识鲁迅—— (侄女对伯父的真情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及鲁迅先生关自己创作的《好的故事》,阅读链接冯雪峰、李何林的文章等); ▲ 从歌颂鲁迅的文学作品中认识鲁迅—— (臧克家的《有的人》,对鲁迅的总结和评价。) 第八单元:初识鲁迅
    • 38. 第八单元:初识鲁迅一、通过单元导读,初识鲁迅初识鲁迅 (摘录教材中描写鲁迅的句子)他人眼中的鲁迅 (摘录教材中对鲁迅评价的话语)我眼中的鲁迅 (自学本单元后对鲁迅的评价)我的质疑 (自学本单元所遇到的问题)我的探究 (列出我还想了解鲁迅的哪些内容)
    • 39. 第八单元:初识鲁迅二 开展综合实践,走近鲁迅活动 主题活 动 内 容活动 准备时间安排汇报方式鲁迅的 一生纵观鲁迅一生,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师生参与单元导读后交流影片 欣赏观看《鲁迅》(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鲁迅之路》、《祝福》、《啊Q正传》等影片。老师准备穿插在整组教学中。写观后感鲁迅 名言搜集鲁迅名言师生《有的人》 教完诵读课走近 鲁迅” 读书周阅读关于鲁迅的书籍和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阿Q正传》《孔乙己》《药》老师 推荐贯穿整组 教学读书会、读后感、手抄报我眼 中的 鲁迅通过搜集鲁迅文学、版画等方面的成就,全面了解鲁迅学生 准备在整组课文教学之后手抄报、幻灯片、总结
    • 40. 1.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性格品质 《少年闰土》的片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片段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第八单元:初识鲁迅三 文本感悟,亲近鲁迅
    • 41. 1.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性格品质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第八单元:初识鲁迅三 文本感悟,亲近鲁迅
    • 42. 2.联系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少年闰土》: 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第八单元:初识鲁迅三 文本感悟,亲近鲁迅
    • 43. 鲁迅是可亲、可敬、可爱的人, 是我们的精神导师, 是我们的朋友, 不错过与这位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精神对话的时机。第八单元:初识鲁迅走近鲁迅 亲近鲁迅
    • 44. 一、以标导教 —— 正确把握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和重点 课程目标阅读教学总目标各学段分目标 各课时目标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阅读教学
    • 45. 一、以标导教 —— 正确把握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和重点 “ 课标 ” 确定的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共有 11 条,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下列 4 个方面。 1 .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会浏览。 2 .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 .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 .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阅读教学
    • 46. 二、扣本备教 —— 深入研读教材 1 .深入研读教材。 一读,和作者对话,领会文本主旨; 二读,和编者对话,把握教学意图; 三读,和学生对话,预设学习活动。 2 .注意区分不同文体。 3 .重视单元备课。 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阅读教学
    • 47. 三、遵规施教 —— 努力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心理和阅读心理。从学习心理看,加涅的认识过程论具有指导意义: (1)“是什么”(2)“怎么样”(3)“为什么”。 阅读一篇课文,先要弄清它写的“是什么”,然后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最后探讨“为什么”写,这个顺序一般不能颠倒。 阅读的心理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整体——部分——整体”,整体和部分之间是一种互为前提的、互动的关系。 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阅读教学
    • 48. 要遵循阅读教学规律,突破传统的、线性的、封闭的阅读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块状的、开放的阅读教学模式。 1 .阅读教学过程可包括以下几个板块: (1) 读前,营造强烈的阅读期待。 (2) 熟读,自由交流内心感受。 (3) 研读,关注兴趣点与触发点。 (4) 延伸读,拓展阅读视野。 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阅读教学
    • 49. 1 .加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如2.《丁香结》: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如13.《穷   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么事。 16.《盼》: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18.《只有一个地球》: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的要求:(1)忠于原文。(2)要点齐全。 (3)重点突出。(4)尽量语言简练。第三部分:阅读教学建议
    • 50. 加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理清文章脉络: 一般来说,文章的脉络主要是“纵向”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和“横向” ﹙按人或事物的几个方面﹚两大序列。《开国大典》:想想从群众入场到举行游行,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只有一个地球》:默读课文,跟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哪几件事,说说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联系。   ●设计好主线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三部分:阅读教学建议
    • 51. 一、重视作文的远指导 我认为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的思想为“作文教学应融汇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是首要的。 提早动手,做好作文的远指导至关重要。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习作教学
    • 52. 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习作教学
    • 53. 二、指导从内容入手,淡化技巧     本册书安排了八次大作文,主题较开放,要求较明确:     1 变形记〔要求:把自己进行变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     2多彩的活动〔要求:活动描写、场景描写〕     3 让生活更美好〔要求:发挥想象,充分联想〕     4笔尖流出的故事〔要求:叙事作文,发挥联想〕     5围绕中心意思写〔要求: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恰当的事例描写〕     6学写倡议书〔要求:掌握倡议书的格式,正确书写倡议书〕     7我的拿手好戏〔要求:围绕自己的特长写,写清楚过程〕     8有你,真好〔要求:表达真挚的情感,用文字与好友对话〕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习作教学
    • 54. 三、注重读写结合 《课程标准》第2页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在写作实践中形成。在读中学写作,掌握习作技巧(作文不排除技巧),是习作的一个好方法。 读书就像蚕吃桑叶,写作就像蚕吐丝,让蚕不断的吃桑叶,自然它就会吐丝,不给它吃桑叶,它就不能吐出丝! 1、课文中的几次“小练笔”:     《穷人》:“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少年闰土》:从你的照片中选择一张,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 2、“小练笔”可以随时补充:(举例:《只有一个地球》学写自己要怎样保护地球)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习作教学
    • 55. 四、习作教学的转变:在修改评价中指导作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新课标说:“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如何修改作文 ⑴自悟自查,学生自改。(2)相互换读,商议修改。(3)选准范例,集体修改 2、把重习作前的指导变为重习作后的交流和评价 五、鼓励年轻教师写下水文 1、可以体验个中甘苦,有利于指导作文。 2、示范作用 六、提倡作文连堂上,不让学生课后写作文第四部分:阅读习作教学建议习作教学
    • 56. 教科书每页对学生都有满腔的期待, 每幅画刻着那一行字── “一切为了学生!” 让我们静心品读它, 放声朗读它, 细心揣摩它, 大刀阔斧使用它吧! 期待山花烂漫时, 我们都在丛中笑!
    • 57. 谢谢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