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3. 比萨斜塔
    • 4.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认识他们吗? 伽利略  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合起来,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1609年,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让我们认识一下比萨斜塔吧!夜晚的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 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其间几经停工,历时近两百年,于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
    • 5. 两个铁球着地
    • 6.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伽利略  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1609年,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他曾经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 7. 生字学习略辩奉违磅拴省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lűèbiànfèng wéibàngshuān
    • 8. 拖释宣萨妄执拖住解释宣布拉萨胆大妄为固执tuōxuānsàwàngzhíshì
    • 9. 我会读: 辩论 信奉 违背  拖住 解释 宣布 固执 十磅 比萨城 胆大妄为
    • 10.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认识他们吗? 伽利略  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合起来,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1609年,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信奉:信仰敬奉。 固执: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坚持 胆大妄为: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 磅:英制质量单位,1磅合0.453 6千克。 让我来告诉你们它们的意思吧:
    • 11. 一.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 12.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  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二.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 13. 三、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1.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根据老师刚才的叙述,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 14.  四、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   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      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 15. 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达到了什么程度? 盲目的程度   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绝对相信的,达到一种盲目相信的程度,这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和伽利略的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16. 五.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    1.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什么态度? 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 17.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打算怎么做? 伽利略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 他准备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 18.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亚里士多德这句话说明: 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 )关系,物体越( ),落下的速度越( ) 。 有重快
    • 19. 亚里士多德
    • 20. 伽利略的思考过程:   10+1<10 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 10+1>10 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
    • 2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3. 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 。 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 。慢快
    • 24.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 ,铁球往下落的 与铁球的 没有关系。说错了同时着地速度轻重
    • 25. 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疑问 反复试验 公开试验 试验成功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26. 六.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1.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        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  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 2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28. 4.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这说明什么? 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 29. 实验前后人们的变化试验前试验后态度变化思想变化胆大妄为、固执, 会让他丢尽脸 忍不住惊讶地叫了起来 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 明白: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 30. 七、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 31. 小结: 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32.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①以亚里土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鲜明的对比,用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利略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对比;用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
    • 33.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认识他们吗? 伽利略  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合起来,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1609年,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这也告诉我们: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学到什么?
    • 34. 拓展作业: 1.搜集有关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 2.在家中动手把试验做一做。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