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2. 文与可(1018~1079),名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苏轼的表兄弟,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开后世“湖州竹派”。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徐州,元丰二年三月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已去世。
    • 3. 墨竹 文与可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
    • 4. 墨竹 文与可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据有关史料说,文与可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 5. 筼筜yún dāng谷,地名,在现在汉中盆地东面的洋州,北倚秦岭,南屏巴山,包括今洋县、佛坪以及西乡的一部分。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洋州城内外开辟了南园、横湖、冰池、蓼屿、荻浦、望云楼、吏隐亭、披锦亭、筼筜谷等三十个风景点,合称洋州三十景,其中尤以筼筜谷最为著名。题 解:
    • 6. 筼筜谷在洋州城以北十里,位于傥水河与贾屿河的交汇处,这里溪泉清冽,修竹蔽天,环境极为幽雅。文与可在此建造亭榭,培植花木,开掘水池,公余之暇,常来此吟咏休憩,画竹写生。他在《筼筜谷绝句》中这样写道:“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两岸烟蒙蒙。寻幽直去境渐野,宛尔不似在尘中。” 苏轼也有诗道:“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tuó)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 7. 偃竹,倾斜的竹子。
    • 8.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
    • 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1. 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 ,始见于南宋(林景熙:《霁山集· 五云梅舍记》)。在此之前,唐代诗人元结《丐论》曾以山水、松竹、琴酒为三友;宋代苏轼《题文与可画》一诗以松、竹、石为三友。   “四君子”是梅、兰、竹、菊的合称。所谓君子,是对人的美称,比喻人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文人画家寄寓感情,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予以人格化。梅花冲寒斗雪,有冰肌玉骨之姿,先众花而报春;兰生群山深谷,不慕荣利,长叶临风潇洒;菊花不与群花争艳,深秋独傲霜枝。“岁寒三友” 与“四君子”
    • 12. 而竹子,以其虚心挺直、高风亮节的特性,一向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发奋进取的崇高气节的象征。“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这两句诗便是对竹子品性的最好概括。梅兰竹菊高贵的品性引起画家的无限联想,出现了许多专画四君子画的画家,这在世界艺林中是最为独特的,富有中华民族美学 思想的内涵。 “岁寒三友” 与“四君子”
    • 1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7. 历代著名墨竹图
    • 18. 墨竹 郑板桥
    • 19.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诗着力表 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
    • 20. 齐白石 墨虾图
    • 21.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 22. 听读录音,注意字音与朗读的节奏。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畴昔( ) 7、缣素( ) 2、笔砚( ) 8、飞鹘( ) 3、以书遗余( ) 9、蹑足( ) 4、喷饭( ) 10、轮扁( ) 5、寒梢( ) 11、斫轮( ) 6、筼筜( ) 12、箨龙( ) chóuyàn pēnwèihúnièpiānzhuótuòshāojiānYúndāng
    • 23. 全 文 结 构 第一段 介绍文与可画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 追忆二人交往中的三件趣事。 第三段 交代写作缘由。 整体感知再现深厚情谊, 怀念痛悼亡友。
    • 24. 蜩 腹 蛇 蚹
    • 25. 剑 拔 十 寻
    • 26. 解读第一段: 1、本段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 三层。 ①文与可的绘画理论。 ②自己学习与可画论的心得。 ③引用苏辙的话, 指出与可绘画技艺的精妙、深邃。
    • 27. 解读第一段: 2、苏辙引文运用了什么手法? 类比。 庖丁解牛→让文惠君悟出养生之道 轮扁造轮→让齐桓公悟出读书只能从实践中体会 与可画竹→形、神兼备。有道者
    • 28.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略:简略,与“详”相对)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妄:荒谬) D.苏子辩则辩矣 (辩:有口才) B 大概,大致 解读第二段一、完成下列各题
    • 29. 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B.①…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C.①与可无以答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B 都是 “赞 同,同意” 踩 跟踪,追随 都是 “没有用来”的意思都是 “打开”的意思
    • 30. 第二小节,苏轼回忆了文与可与竹子有关的三件事。1、请文与可画画的人很多,文与可拿他们的画布当袜子2、苏轼和文与可互赠关于画竹子的诗歌3、苏轼写诗说文与可贪吃竹笋——蔑视权贵,淡薄名利,狂放不羁——以小见大,重神轻形的美学思想——为官清廉,不图享乐,喜爱竹笋
    • 31. 第一件 以绢为袜第二件 绢画玩笑为官清廉第三件 诗戏太守 趣事 性格第二段:追忆与可的趣事 为人 为画 为官狂放淡泊才情过人 无拘率直 所记三件事,写得风趣幽默,“横说竖说”,貌似不经意,实则选材很有讲究侧重
    • 32.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苏轼总是能用极精练的几个字就形象鲜明地描绘出人的外部动作或内心情感。 如写 “烧笋晚食”时收到来信,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诗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 文章最后,写湖州晾书时,见到文与可《偃竹图》,便“废卷而哭失声”。“废卷”与“失声痛哭”两个动作,不用言语就充分地传达出了苏轼与文与可的真挚、深厚的情谊。前面写往昔两人从真挚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为了反衬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 “乐”与“悲”形成的感情反差更强化了那“乐”得醉人,“悲”得痛心。
    • 33. ①全文以“竹”“画 ”二字贯通,借画写人,借人说画。 ②庄谐并重,自在为文。第一段郑重其事,表明对表兄的推崇,二段除文可骂人外,全是写“笑”,三段只一“哭”字。骂也好,哭也好,笑也好,全是真性情。此等怀人文字,只东坡写得,如昌黎者断乎写不出 ;此等文章,亦只文同当得、受得。洒脱自在人,方有潇洒自在文。废卷而哭……畴昔戏笑之言 ——自有哀痛。以见……亲厚无间。第三段
    • 34. 文章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思想的理解,指出“艺”与“道”的密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与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归纳主旨:
    • 35.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 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感悟与思考
    • 36. 寄言同学  画竹亦在画人,做人亦如作画:   人世多艰,事务繁杂,凡事做之前需全面考虑和安排,做起来才会沉着冷静,胜券在握,在汹涌的社会竞争洪流中奔腾不息,立于不败之地。胸有成竹,成功的机会就大了。感悟与思考:
    • 37.   人生之路上,有恩师导航在前,有父母助澜在后,谆谆教诲切记,声声叮嘱莫烦,明白了他们讲的道理,赶快付诸实际行动,心手相应(认识和行动要统一),成功的机会就多了。寄言同学感悟与思考:
    • 38. 第一段重议论,第二段重叙述,简短的第三段则更富有绵长的抒情意味。该文信笔挥洒,舒展自如。文中有正论,对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时而讲琐事,时而举典故,机变灵活,姿态横生。不过它虽然写得随便洒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散漫失纪,而是始终紧扣题目,紧扣文与可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来展开文章。 总结艺术特色:
    • 39. 信笔挥洒,姿态横生, 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而完整。 阐画竹之理 忆戏笑之言 叙为文之由形散“亲厚无间”抒情神聚
    • 40. “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是随事记录便是文。” 王圣俞《苏长公小品》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 41. 文言知识归纳
    • 42. 一、重点词语(习题二答案)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2、投诸地而骂 3、以为口实 4、而读书者与之 5、余因而实之 6、月落庭空影许长: 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给与,馈赠。兼词,之于。话柄。许可,答应。证实。代词,如此的,这样的。动词,对某某说。副词,就。从前。
    • 43. “为”的意义和用法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余为徐州 4、而予以为有道者 5、吾将以为袜(动词,描画,勾勒。)(动词,写作)(当、做,可译为到某地做官)(动词,认为)(以之为,把……当作…… )
    • 44.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乃见其所欲画者 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 3、而予亦悔其随之 “乃” “其”的意义和用法副词,却 竟然就是 就代词,代“画家”代词,他的代词,自己4、以追其所见 5、其所以然 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代词,代“画家”
    • 45. “然” “以”“之”的意义和用法 然 自视了然      予不能然也 然二百五十匹绢 以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与可以书遗予曰 吾将以为袜 之 竹之始生      一寸之萌耳 生而有之也 临事忽丧之 士大夫传之 而读书者与之……的样子 这样 然而 把………把…… 把……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代词,代节叶 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代词,指与可之言 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 46. 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1、 与可没与陈州 2、 少纵即逝矣 1、 初不自贵重 2、 月落庭空影许长 3、 废卷而哭失声 4、 吾将以为袜 5、 发函得诗 6、 而读书者与之 7、 以书遗余曰通“殁”,死亡 通“稍”,稍微 古:以…为贵重 ;今,价值高 许,古:这样;今,也许 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古:把……当作;今,认为古:打开;今:发送 古:赞成;今:给 古:赠送;今:遗失
    • 47. 三、词类活用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2) 余因而实之 (3) 与可厌之                       (4)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5) 初不自贵重形容词做动词 ,老,养老形容词做动词 ,实,证实形容词做动词 ,厌,厌恶名词作状语,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而出,蛇腹长出鳞一样。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意动用法 ,贵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 48.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足相蹑于其门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6、吾将以为袜 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0、轮扁,斫轮者也 11、岂复有竹乎: 12、世岂有万尺竹哉?判断句 省略句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固定句式 岂……乎?:哪里……呢? 岂……哉?:哪里……呢? 省略句 省略句 判断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四、指出文言句式
    • 49.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足相蹑于其门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6、吾将以为袜 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0、轮扁,斫轮者也 判断句 省略句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省略句 省略句 判断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四、指出文言句式
    • 50. 胸有成竹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例子】他回答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 兔起鹘落【解释】 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 少纵即逝 【解释】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庖丁解牛【解释】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轮扁斫轮 【解释】: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五、成语释义
    • 51. 巩固练习
    • 52. 1、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2、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3、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得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 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 既然心理已经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实践的过错。 翻译下列句子
    • 53. 4、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5、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6、袜材当萃于子矣。 7、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做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 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 做袜子的材料将汇集到您那里去了。 苏先生可真会说啊!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他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
    • 54. 练习一:本文引用典故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1)“渭滨千亩”的典故。出自《史记·货殖列传》,用来比喻洋州多竹。从苏轼的诗来看,是诙谐地说文与可是清贫而贪吃的太守,洋州又盛产竹,那么生出来的笋,必然都被他吃到肚里去了。这两句诗,一是赞文与可两袖清风的操守,一是写密友间的戏笑。作者回忆这两句诗,可见作者与文与可生前之情和失友之痛。 (2)“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典故。前者出自《庄子·养生主》,后者出自《庄子·天道》。引用这两个典故是用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技艺的纯熟来比喻文与可画竹技艺之高,不光有成竹于胸,亦能心手相应。表现对文与可画竹技术的赞美。
    • 55. 练习三翻译答案 1.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 2.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3.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 4.我认为是深知道理的人的认识,难道不是吗?
    • 56. 练习四答案要点 总:抓住动人的细节,用极精练的语言形象生动描绘人物动作和情感。 1.喷饭句:形象的说明了两人之间思想的一致和情感的默契,表现了苏诗的幽默诙谐的艺术魅力,写往昔二人从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极写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 2.曝画句:借助动作含蓄的两人真挚、深厚的情谊。
    • 57. 探究·讨论 2.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着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