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 2. 提 纲一、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形成过程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任务
    • 3. 一、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4.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0月18-24日 北京
    •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第一次飞跃 毛泽东思想 完成站起来 第二次飞跃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实现富起来 新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迎来强起来
    • 6. 总任务+基本内涵+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总任务八个明确 (内涵)十四个坚持(方略)
    • 7. 《十九大报告》 全文34次提及“法治”,19次提及“依法治国” 报告十三个部分中有八个部分阐述了我们党的法治理论、法治理念和法治思想。
    • 8. 在国家安全方面,报告指出要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 在社会治理方面,报告指出需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9. 在惩治腐败方面,报告强调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在百姓福祉方面,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 10. 在从严治军方面,报告提出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在党执政兴国方面,报告要求我们党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 11. 小结: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 12.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形成过程
    • 13. (一)形成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 14. 《党的十四大报告》(1992年) 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订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要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加强执法监督,坚决纠正以言代法、以罚代刑等现象,保障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进行审判和检察。加强政法部门自身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要把民主法制实践和民主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1997年)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1997年) 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17. 《党的十五大报告》(1997年)  (二)加强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零一零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同步推进。
    •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2002年)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2002年)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0一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2002年)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
    • 21. 《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年) 五年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 新要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 22. 《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年)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 23. 《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年) 五年成就: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 新目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 24. 《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年)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25. 《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 26. 小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 27. (二)时代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 28. 《党的十八大报告》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 29. 《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30. 《党的十九大报告》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 31. 新时代的总任务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2050年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32. 小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最大的时代背景就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33.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构想 加强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 加强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34.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构想
    • 35. “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 ——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36. 十九大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 37. 2、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 首次提出: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2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
    • 38. 3、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 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 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 国新局面。” ——2013年在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 39. 十九大第一次表明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与法治中国之间的关系。 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中国法治社会
    • 40. 十九大明确“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法治路径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
    • 41. 4、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201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在宪法3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
    • 42. 十九大明确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 十六字方针老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 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立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 43. 5、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 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 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 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44. 十九大明确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特别是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依法享有人格权
    • 45. (二)加强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
    • 46. 1、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听取中央有关机关党组工作汇报上的讲话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 设的核心问题。”“具体讲就是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理论。” ——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
    • 47.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14年在中央政法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014年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48. 2、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49. 十九大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十六大第一次提)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 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伟大实践。三者的辩证关系
    • 50. 3、党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在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15-10-29十八届五中 15-10-30湖南卫计委 15-11-01国家卫计委 “我们说不存在‘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是把党作为一个执政整体而言的,是指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而言的,具体到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就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就不能以党自居,就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在201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的讲话
    • 51. 4、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的讲话
    • 52. 十九大明确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 战略思维、创新思维、 辩证思维、法治思维、 底线思维……
    • 53. (1)法律优先 各位领导的行政管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禁止违反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 (2)法律保留 行政管理过程中做出对当事人权利义务有影响的行为,应当取得法律授权,法无授权即禁止。合法性思维
    • 54. (1)公平公正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得恣意地实施差别待遇。 合理性思维
    • 55. 7/7/2019“河南地域歧视”案55
    • 56. (2)考虑相关因素 只考虑与法规范授权目的相关的各种因素,不考虑与授权目的不相关的因素。合理性思维
    • 57. (3)管理手段与管理目的有实质正当联系 适当性:手段必须能够达到目的或者至少有助于目的的达成; 必要性: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时,选择侵害相对人权益最小的; 衡量性:不能给相对人权益带来超过行政目的之价值的侵害。合理性思维
    • 58. (1)公开 (2)公正 (3)参与 (4)说明理由程序性思维
    • 59. (三)加强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
    • 60. “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 “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树立宪法的权威
    • 61. 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在纪念宪法30周年的讲话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014年对首个国家宪法日的指示
    • 62. 3、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导……”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63. 4、健全宪法实施制度“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 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通 过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 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得 到落实。”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64. 十九大明确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 作,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 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 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合宪性审查 逐利违法
    • 65. (四)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 66.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 ——对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1、完善法律体系
    • 67. 2、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
    • 68. 3、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 “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 ——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
    • 69. 4、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我们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 “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的、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 ——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
    • 70. (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 71. “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 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 治政府。”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法治 学习时的讲话1、法治政府建设的现实目标
    • 72. 2、推进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73. 3、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
    • 74. 4、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
    • 75. (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76. “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1、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77. 2、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2014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宪法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78. 3、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不公、 司法公信力不高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司法人员作风 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 吃了原告吃被告’,等等。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 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 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 ——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
    • 79. 4、保证司法机关 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了这一点。司法权不能受权力干扰,不能受金钱、人情、关系干扰,防范这些干扰要有制度保障。” ——2013政治局第四次学习时讲话“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是我们党的明确主张。” ——2014政法工作会议讲话2015-3,两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政委《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2016-7,两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
    • 80. 5、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以透明保廉洁,增强主动 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 识,让暗箱操作没有空 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身。” ——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81. 小 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构想、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宪法实施、良法善治、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基本内。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十九大作了进一步总结提升,并提出了若干新的任务和要求。
    • 8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代结束语 法治建设,我们永远在路上
    • 83. 谢谢 欢迎批评、指正! 联系方式: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