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2. 通过本章学习,在认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了解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把握党和毛泽东关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及其伟大意义。 教学目的
    • 3. 重点:1、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 难点: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的重点、难点
    • 4.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改造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主要内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7.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8. (一)旧中国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烂摊子 在国民经济中,旧式农业和手工业竟占90%左右,现代工业约占10%,而其中,直到1949年,使用机器的工业只占17%左右。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1949年与抗战前最高年份比较,工业产值下降了一半左右,重工业降低70%,轻工业降低30%。1949年工业固定资产约为128亿元,工业职工仅有3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6‰。
    • 9. 钢铁工业: 从1898年到1948年的50年间,共生产了600多万吨,1949年的钢产量仅有15.8万吨,相当于人口只有500万人的瑞士的年产量。旧中国的一穷二白 机械工业: 仅上海等地有一些以修配为主的中小型工厂,生产小机电、皮带车床等简单机电产品,不能生产汽车、拖拉机,更不能制造飞机。
    • 10. 能源工业: 1949年我国煤炭产量是3243万吨,原油产量仅有12万吨。发电量从1882年第一台电机在上海开始发电,搞了68年,全国的发电机组才有185万千瓦。年发电量43亿度,人均8.6度。交通运输业: 旧中国共修铁路2.l万余公里,到新中国成立时,遭到严重破坏的竟有1万公里,几乎没有一条可以全线通车。旧中国共修公路约13万公里,到1949年底,尽管已抢修了2.62万公里,但能通车的仍不到总长的80%。
    • 11. 农业经济: 长期停留在中世纪状态,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解放前夕,全国在不同时期进口的拖拉机400台,化肥的年产量不到10000吨,大约10个农业人口才有一头耕畜。1949年年产粮食2263亿斤,平均亩产137斤,农村人均占有粮食200斤左右。
    • 12. 旧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落后状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高等院校205所,学生11.7万人,专任教师1.6万人;中等学校5216所,学生126.8万人,专任教师8.3万人;小学34.68万所,学生2436万人,专任教师83.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文盲率达80%以上。解放前的36年中,高等学校毕业生总共21万人。各类研究机构只有22个,从事研究的人员224人。1949年,每万人口医生人数为6.7人,医院床位1.5张。
    • 13. 马克思: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
    • 14.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为了终结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毛泽东
    • 15. 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质的阶段,一定要向更高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发展。 ——周恩来
    • 1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8.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在政治上,实行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
    • 19. 2、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
    • 20. 3、在经济上,是五种经济成分共存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 个体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
    • 21.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从而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使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 四大家族
    • 22. 资本主义经济 毛泽东在荣毅仁陪同下参观申新纺织厂。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还是需要尽可能的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这些对国民经济有利的一切城乡资本主义都是允许其存在和发展的。
    • 23. 个体经济 中国的小农经济发展动向,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 24.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矛盾 建国后头三年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1951年8月,毛泽东在罗瑞卿《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报告》上的批示。
    • 25.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52年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 26.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2年9月以前,毛泽东认为先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这个阶段也许十几年,也许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年。
    • 27. 国民经济的恢复
    • 28.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毛泽东两次修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提纲》。
    • 2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0.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总路线工 业 化三大改造农 业手 工 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 31. (1)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
    • 32. (2)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建造中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纺织机械厂。 陕西关中妇女生产互助组收棉花。
    • 33.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职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哥达纲领批判》
    • 34. 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认为民主革命可以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 列宁还认为改变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和习惯势力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列宁还曾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
    • 3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上述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1942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毛泽东又强调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时期的必要性及其长期性。
    • 36.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37.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在延安与农民交谈
    • 38. 1、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1)革命成功后,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像
    • 39. 恩格斯说: “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化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 40. 1923年在病中发表<<论合作制>>,提出了合作化的问题。指出:“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 41. (2)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和适应工业化发展日益增长的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 广东省中山县农民在学习毛泽东 “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 的报告。
    • 42. (3)防止农村出现新的两极分化
    • 43. (4)协作能够形成新的生产力 劳模 耿长锁 河北饶阳县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充分显示了合作生产的优势。
    • 44.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步骤和具体措施 1952年,毛泽东在北京近郊德胜门外访问农民
    • 45.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农民把余粮运往国家粮库,支援工业建设。
    • 46.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互助组向农业 合作社学习,了解耕牛入股情况。
    • 47.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级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王凤英的父亲是地主,她家也加入了合作社。
    • 48.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1、互助组2、初级社3、高级社
    • 49. 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入社农户96.3%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
    • 50. 3、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对手工业改造的方针、步骤和方法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苏州刺绣手工业合作社精绣参加国际展览的展品。
    • 51. 步骤和方法第一步供 销 小 组第 二 步供 销 合 作 社生 产 合 作 社第 三 步稳步稳步
    • 52. (2)手工业生产经营方针 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 手工业合作社正在生产杭州伞。
    • 53. 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 . 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手工业产值93%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
    • 54.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10月29日,毛泽东邀请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委会的委员座谈私营工商业的改造问题。
    • 55. 《共产党宣言》 德文第一版封面。马克思恩格斯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56.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57.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
    • 58.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 59. 采取赎买的方式的原因: 一是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二是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 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三是 我国已经建立了强大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 经济命脉
    • 60.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毛泽东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 “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 61. 改造形式初级形式 高级形式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委托经销代销 个别行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阶段。
    • 62.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 华北区百货公司等单位向私营企业的订货档案。
    • 63. 国家税收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红利国家税收:34.5% 职工福利:15% 企业公积金:30% 资本家红利:20.5%四马分肥
    • 64.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等带着申请书参加公私合营大会。
    • 65. 私营工商业改造胜利完成
    • 66.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 67.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人民群众在幸福地欢度国庆。
    • 68.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实施“一五”计划的施工现场。
    • 69.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方式天津市郊幸福农业社社员庆祝转高级社
    • 70.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上海市装订生产合作社的股金证。
    • 71.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内遗留了一些问题。”
    • 7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3.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74.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毛泽东曾有一个回忆:“ 1949年那样大的胜利,并没有使我高兴;到1956年,当我看到那么多农民参加合作社,接着是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我开始高兴了。”
    • 75.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后,国民经济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对统治的地位。
    • 76. 1956年国民收入比例表
    • 77. 195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例表
    • 78.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 79. (三)我国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帝国主义已经被赶出了中国 官僚资产阶级不复存在 地主、富农被改造成新人 民族资产阶级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知识界组成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 80. (四)理论根据 列宁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庸俗生产力论”,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而且以此为前提 。 毛泽东认为,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 邓小平也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认为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
    • 81.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我国自己制造的蒸汽机车。
    • 82.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国大典
    • 83.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力。
    • 84. (三)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毛泽东访问苏联
    • 85.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毛泽东著作的各种版本。
    • 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本章小结
    • 87.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 88. 阅读书目:1.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3.周恩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5.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7.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 89.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 的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 90. ●作业(践行题): 改革开放后,我们重新将土地分给了农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接着我们又允许并且鼓励私营经济的大发展。有人据此认为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错误的,“于之今日,何必当初”。这种观点当然是十分错误的。请你根据本章所学的理论,并寻找有关材料,写一篇反驳这种错误观点、阐明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同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的小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 2、必须写成议论文; 3、要有论有据; 4、字数不少于1000字。作业(践行题):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