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腐败治理
    • 2. 内容构成腐败定义及分类1腐败治理4腐败成因与后果2腐败治理经验借鉴5腐败与反腐败的理论概述3
    • 3. 腐败定义及分类PART ONE
    • 4. 1.《现代汉语词典》:一为腐烂,不能吃的食物;二为(思想)陈旧,(行为)堕落;三是(制度、组织、结构、措施等)混乱、黑暗。 2.《牛津法律大辞典》corruption的解释是:指从原本纯洁的状态中发生的陷落腐败的定义学术界对腐败没有统一的界定: 1.政治学角度: 杨继亮认为腐败是执政者(在政党社会就是执政党成员)由于受腐化思想所支配,凭借执政的权力,从事与执政者的宗旨背道而驰的行为,以权谋私,坑国害民,损人利己,并由此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吴吉远认为腐败是指执政党、政府等政治性的组织机体因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难以自行及时有效地抑制个体的利己主义和调节、清除机体的弊端,而导致公职人员不正当行使公共权力,严重违背职责和法律、道德规范,政治上麻木、经济上贪婪、精神上颓废和生活上糜烂,完全背离既定目标和既定轨道运转的政治状态。 2.权力运用的角度: 王沪宁认为,腐败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 J.S.内伊认为,因考虑(家庭、私人团体)金钱或地位上的好处而偏离公共角色规范职责的行为,或这违背某些规则而以权谋私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贿赂(运用报酬改变处于委托职位上的人的判断)、裙带关系(以亲疏关系而非功绩用人)和不正当的占有(非法占有公共资源以供私用)。
    • 5. 3.经济学角度: 吴敬琏认为,腐败是权力与货币的交换,这种“以权谋私”现象,在经济学术语上叫做设租和寻租行为。 布坎南的寻租理论,所谓寻租就是寻找租金,是指追求凭借干预企业的权力,这种权力的设置叫做设置租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制势必抑制市场竞争,扩大供求差额。企业为寻求租金而向官员行贿,从租金中获利的官员,有力求保持原有租金设置和设立新的租金制度。这种周而复始的设租和寻租行为就是腐败。 胡鞍钢认为腐败是一种寻租活动。它是指少数人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谋取租金的政治活动或经济活动,通俗的讲,寻租就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者超额利润。 4.法学学者认为: 腐败是一种违反法律规范有危害性的作为或不作为。可以认为法学意义上的腐败,一是指违反诸如经济法、行政法等一般法律,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二是指某些违反刑法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法惩罚的犯罪行为。(思考:腐败的非合理性因素和广义的非法性因素与法律的关系) 5.社会学角度: 任何人行为的动因在于追求满足自身欲望的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的有限必然决定他采取一定的所有权形式,因而个人追求社会资源的有限必然决定他采取一定的所有权形式,因而个人追求社会资源的行为必然是一种涉及他人利益的社会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 唯有消极的越轨行为才叫做腐败(腐败的一般特性:不合法不合理) 6.透明国际: 滥用委托权力谋取私人利益
    • 6. 腐败的分类 1.国际分类: 迈克尔.约翰逊根据政治和经济机会的不均等性将腐败划分为:利益集团竞争型腐败(美、英、德);精英统治型腐败(日、韩);半施舍型腐败;施舍型腐败 艾略特:小腐败;大腐败;影响介入型腐败 海登海默:黑色腐败;灰色腐败;白色腐败 2.国内学者的分类: 根据行为目的划分:拜金型腐败;拜物型腐败;“聚宝”型腐败;享受型腐败;徇私型腐败;徇情型腐败;贪色型腐败;其他类型的腐败(庇护型腐败;报复型腐败;图名型腐败等) 根据历史形态划分:传统型腐败(方式手段简单、周期短、环节少);现代型腐败(复杂、高明、集体) 根据腐败性质的严重程度划分:官僚主义腐败(脱离群众、不讲效率等/思想建设和道德教育要解决的问题);违反党纪、政纪和违反法律但不构成犯罪的腐败;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腐败(贪污、行贿、受贿) 根据腐败发生层次:权力腐败;行业腐败;社会腐败 根据腐败行为的主动性程度:主动型腐败(服务取酬型;服务榨取型;单纯榨取型);被动型腐败(收受贿赂) 根据行为主体的数量:个体腐败;群体腐败 根据腐败领域:政治腐败;行政腐败;司法腐败;建筑行业腐败等
    • 7. 腐败的成因与后果PART TWO
    • 8. 腐败的成因1.腐败的动机(主观) 艾克曼认为腐败与经济人假设分不开,是“经济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的行为 詹姆斯.麦迪逊说过:“假如人人都是天使,那么任何政府都没必要存在了。假如是天使在统治者人们,那么对政府内部和外部的监控也都不必要了。”这说明依靠道德自律不能治理腐败 (1)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 (2)政治上的动机(政绩工程/腐败为公/追求腐败经济/买官卖官) (3)办事的便利 (4)其他动机 个人心理方面(1)个人私欲膨胀(2)思想道德堕落 2.腐败的环境或条件(客观) (1)制度缺陷:制度本身的缺陷与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主官的绝对权力 2)权大于法问题突出 3)制度得不到严格的执行 (2)腐败的成本低(成本组成:预付成本;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3)市场的消极影响 (4)文化的消极影响(官本位思想/人治与人身依附思想)
    • 9. 其他观点:安立仁.柯尊科,《腐败的机制分析及反腐防腐措施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腐败的机制分析(机制是指体系的内在关系、自组织方式和动力源泉 ,是一个系统具有内在动力驱动并自动运行 ,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调控。) 1.动力机制: 中国当前的腐败并不是常态、稳态社会中发生的腐败 ,而是一个正在转型之中的非常态、非稳态社会中发生的腐败。在这种大范围、高强度的转型中 ,中国的体制不是纯粹的计划性体制或市场体制,而是一种双轨过渡性体制 ,而且中国的制度建设不健全 ,法律制度、行政制度、市场机制总体处于弱序状态。 “理性人”与 “公仆假设”/在现行假设下 ,建设的制度实质是一个没有监督主体的体系。 委托虚设、监督虚设的条件下 ,作为权力代理方的官员与权力需求方之间就可达成不等价交换。 这就是腐败产生的动力机制。 即委托虚设、信息不对称及监督虚设、收入与期望不一致是产生腐败的动力机制 ,这种动力机制是由制度的内在缺陷造成的。 2.运行机制 现行制度本身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包括由稀缺造成的权力过大;监督不独立造成对权力的约束不力;制度不健全 ,官员的“自由裁量”过大 其次 ,人为或制度造成资源的稀缺而非市场化配置这些资源 ,是腐败得以运行的主要机制。 第三 ,从更广泛的“交易”意义上看 ,腐败主要发生在利益相关者之间 ,这是深层的腐败运行机制。 第四 ,腐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关系”的形成过程 ,腐败将在“礼尚往来”与“关系往来”之中运行 ,这是腐败发生与发展的运行机制。 3.调控机制 由“关系”、非正式组织构成的联结及其信息反馈与“对策”构成腐败的调控机制 ,在腐败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
    • 10. 腐败的后果腐败的负面作用: 1.经济后果: (1)直接经济损失 (2)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3)腐败抑制经济增长 2.政治后果: (1)腐败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与腐化 (2)促使政权进一步软化 (3)导致政权合法性危机,危害政治稳定 3.社会后果: (1)腐败破坏社会公平和公正 (2)造成社会思想混乱,是社会失去精力 (3)腐败引起社会整体道德滑坡 (4)腐败破坏法治,是社会处于无序状态 (5)腐败对社会心理稳定形成巨大的冲击 (6)对青少年产生潜在而致命的危害 腐败的积极作用: 1.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起飞。亨廷顿“一定程度的腐败是帮助轻松地踏上现代化道路值得欢迎的增长剂,通过少量的腐败行为,一个发达的传统社会可以得到改进,至少可以现代化”
    • 11. 2.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政府决策失误。戴卫.白利认为,政府本身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决策一贯正确,如果社会有关方面通过某种活动(腐败)影响政府决策过程,便能使决策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做出更好的决策。 3.腐败可以提高政府官员的质量。戴卫.白利提出,如果政府的工资不足以满足一位有才华的官员的需要,那它就会另谋他职。腐败是一种吸引人才的策略。 4.腐败可以调整社会运行中的冲突。亨廷顿认为,暴力和行贿是非法向权力体系提出要求的方法,两者相比,行贿要平和一些,他起得是稳定现存秩序的作用;只要掌握财富的权贵能通过向政权权贵行贿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就不太倾向于用金钱去资助推翻政治制度的暴力集团。 20世纪60年代,修正学派的一些观点 其他观点,腐败可以增进效率和增长: 保罗.贝克等使用模型证明 弗朗西斯.雷的观点,收入水平与时间的机会成本 胡鞍钢,贿赂是低工资的一种补偿,市政府维持较低的税收负担,从而利于经济增长
    • 12. 腐败与反腐败的理论概述PART THREE
    • 13. 1.寻租理论*布坎南认为,寻租是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一种活动。 *标准经济学教科书对“租金”的定义是“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报酬超过那些资源在任何可选择的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报酬那一部分,也就是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 *现阶段“寻租性腐败”是我国腐败现象中最主要和危害最大的; 寻租理论对我国腐败现象解释如下: (1)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活动,进行权钱交易。 (2)利用转轨时期财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将公共财产据为己有。 (3)利用市场体制的不完善,不规范,用各种违法违规手段谋取暴利。
    • 14. 2.委托——代理理论*罗斯:“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其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与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1.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细化,权力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力;2.专业化分工产生了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有精力、能力形式好被委托的权力。 *委托——代理关系的普遍存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普遍的利益冲突 *委托——代理理论对腐败行为的解释: 1.利益不一致(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激励不相容问题) 2.公共权力的垄断(权力的异化;公众监督权流于形式) 3.信息不对称 4.契约不完全 5.监督乏力(监督成本过大;监督者机会主义盛行)
    • 15. 3.反腐败的战略理论*考夫曼提出控制腐败的TIP策略(提高透明度、实施激励、加强防范) *艾克曼认为腐败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从国家取得多少利益;官员们办事权限的大小;私下交易的风险;行贿受贿双方讨价还价能力。 他提出防治腐败的四个措施: 1.提高腐败的风险和成本,奖励秉公办事的官员。 2.减少行贿的动机,减少官员手中掌握的利益。 3.控制政府官员的办事权限。 4.多边贷款和企业参与,国际援助机构、借款政府、跨国公司采取联合行动,抵制存在行贿受贿现象的国际商务活动,打击腐败行为。
    • 16. 4.透明国际组织的国家廉政体系框架建设国家廉政体系框架: 国家廉政体系犹如一座希腊神庙,在庙的顶部有三个圆球,即生活质量、法治和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廉洁犹如一个屋顶支撑着这三大目标。 国家廉政体系要以11个制度作为支柱支撑,11个制度可以分为8类;每类制度支柱发挥支撑作用都需要相应的和新规则和实践来辅助。 这座大厦的基座是公众的廉洁意识和相应的社会价值,只有公众意识和社会价值这个基础牢固,整个大厦才能稳固。5.机制设计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实现该目标的最优制度安排。 *与传统经济学理论比较,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路向不同;传统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把市场机制作为已知,研究他能导致什么样的资源配置结果(效率);而机制设计理论则把社会目标作为已知,寻找实现既定社会目标的机制。 *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概念有二:信息效率(成本或制度执行成本);激励相容
    • 17. 腐败治理PART FOUR
    • 18. 反腐败战略反腐败战略的目标定位:从广域的时空观分析反腐败战略目标定位;两个维度,四种状态 [1]’ 腐败程度高 可持续性高[0] 腐败程度高 可持续性低[2] 腐败程度低 可持续性高[1] 腐败程度低 可持续性低可持续程度腐败程度高低可不可[0]状态是腐败程度高且不可维持;古代社会专制王朝的中后期,当今世界一些因为腐败严重导致政府垮台、经济停滞的国家或地区 [1]状态是腐败程度低但不可持续;古代社会所有专制王朝的初期 [1]’状态是高腐败但可以维持;战后亚洲“四小龙”,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 [2]状态是地腐败程度且可持续;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在反腐败方面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成功状态
    • 19. 反腐败成功的目标可以划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能够使腐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这种控制程度或者是搞腐败下不失控,或者是低腐败下难持续;第二层是低腐败下可持续;第三层是把腐败彻底消灭并不再复发。 *科学反腐败战略的目标定位就是第二个层次,低腐败水平的可持续。
    • 20. 廉政制度1.廉政制度的内涵:廉政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保证从政人员、参政党派和政府机构清正廉洁而建立起来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总称。 2.从实践看,廉政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制度: (1)保障政府官员廉洁从政的法制规范 (2)保障政党行为廉洁自律的制度规范 (3)保障政府权力公正运行的法制规范 (4)腐败行为的查办和惩处的法律与制度规范 3.廉政制度的运行机制: (1)教育机制: 结构:学校及家庭教育;职业教育;道德教育 功能:价值导向;营造廉政氛围;增强自律约束 (2)预防机制: 结构:限制高级官员特权的制度(意大利的反贪高级专员);回避制度(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域回避);财产申报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禁止官员以权谋私的制度;禁止官员行贿受贿的制度;禁止选举违法的制度;国家公务人员的道德准则 功能:避免权力滥用的可能;健全反腐败程序;维护社会公平 (3)监督机制: 结构: 1)代议机关的监督(监察专员监督;请愿申诉委员会监督【德国】;调查委员会监督【美国议会的调查权】;监察院监督【波兰】) 4.廉政与法治? 5.廉政与德治?
    • 21. 2)行政监督(行政法院;审计法院【法国】;政府内部监察机构【法国/波兰/芬兰】;预防贪污腐败中心;稽查特派员;防腐联系人;警察机关;上级领导监督;审计机构;跨部门的监察机构;公务员工会) 3)司法机制(以反腐败为主的调查监督;以审查行政侵权为主的监督) 4)公民与社团监督(民间团体和组织的监督;公民与行政部门互动监督;公民与司法部门互动监督;民间审计;NPO的监督活动) 5)舆论媒体的监督 功能:确保公共权力的公益性;确保公共权力运行的阳光化;避免公共权力的私有化 (4)惩处机制 结构:党纪处分;行政处分;法律制裁;弹劾;倒阁 功能:处罚功能;警戒功能;纠错功能 4.廉政制度与相关制度 *廉政制度与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有关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地位、职权、任务、组织、人员及活动原则、运行程序及工作制度等方面的总称;司法制度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打击各种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建立起来的制度体系。 完善的司法制度是廉政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司法制度更具基础性;司法制度与廉政制度存在交叉性。 存在差别:涉及对象不同;原则不同;规范内容不同;运行方式不同 *廉政制度与监察制度 监察制度是为了保障政令畅通、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职能、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建立起来的制度规范。包括行政监察与党内监督 监察制度承担着对公职人员、参政党派廉洁奉公行为的监察,这种监察本身也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法律地位看;两者都具有“准司法”的性质,但廉政制度有更高的道德及政治要求,有更强的政治性;廉政制度的内容要更广泛更丰富
    • 22. 建国以来廉政制度的建设与发展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廉政建设 (1)新中国成立初期廉政制度的创设 *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设立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监察机关 同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 *1952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签发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反腐败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 *1955年3月1日,中共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定》,9月21日第一届人大决定设立国家监察部;至此较为健全的行政监察体制在中国确立。 *1954年9月,第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检察院的设置、职权、领导关系和活动原则等做了原则规定。此后,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基本确立 (2)运动式的廉政建设风暴 查处刘青山、张子善,王志达等贪污腐败案; “三反”、“五反”运动 (3)“文化大革命”中廉政制度的损坏 2.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制度建设 (1)20世纪80年代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 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重要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等 (2)20世纪90年代的反腐败斗争及廉政建设 1993年8月20日,中纪委二次全体会议,提出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思路和对策;确定了六项原则;布置了三件任务。 1994年2月中纪委三次全体会议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老五条的基础上,提出车子、房子、食宿等五个方面的规定。
    • 23. 1996年1月中纪委六次全体会议对省级领导干部提出和重申了强化党内监督机制的五项制度 1997年十五大 1998年“三讲”教育活动 3.新世纪以来的反腐败斗争与廉政建设 2001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了反复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提出要以党风廉政建设成果取信于人民 2002年,中共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报告论述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2007年,中共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 24. 十八大以来我国廉政体系建设主要内容1.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突出制度反腐 (1)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习近平在河北调研时强调:"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不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 习近平在中纪委五次会议上指出,应当努力健全四项制度: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党内监督制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及国有企业监管制度。 十八大来在反腐败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监督体系,规范权力运行模式,注重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力求扎紧制度牢笼。 (2)推进法治反腐建设 此外,十八大报告更加强调突出了法治建设的战略地位,强调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建设。这表明党中央将制度反腐的重点集中于法治反腐之上,强调法治建设防治腐败。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保障公共权力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运行”,这一主张是对过去反腐败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标志着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正在发生质的飞跃,也标志着我国反腐败工作的法治化水平的提高。 2013年12月,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2015年修订并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8月26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布;
    • 25. (3)创新巡视制度 十八大来,觉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巡视制度,在强化震慑效能、发现突出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发展和倒逼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业。 第二,巡视主体和巡视对象的变化。 第三,善用巡视成果,狠抓整改问责。 2.对腐败“零容忍”,体现反腐坚决性 2015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惩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这是党第一次“高压态势”这个词来表达反腐的坚定立场。觉中央采取“零容忍”态度防治腐败问题是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 (1)“老虎”“苍蝇”一起打 (2)腐败案件查处领域不断扩大 (3)深入推进反腐败追逃追账开展 3.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中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长’‘常‘二字,一个是要长期抓,一个是要经常抓” (1)反腐败工作要坚持经常抓、长期抓。2013年,党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其主要特点就是在防治腐败的总体原则和具体部署中强调系统推进及构建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效机制。 (2)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十八届中纪委委员学习研讨班上,王岐山明确指出:“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 4.网络反腐作用显著 (1)纪委网站"开口反腐"
    • 26. (2)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彰盈正能量 (3)新兴媒体监督随机广泛
    • 27. 思考:我国腐败治理依旧存在问题: 1.教育机制 廉政教育的影响范围;民众参与渠道;(基层反腐/小官巨贪的民主治理路径) 2.预防机制 法规体系的完善;监察法起步;党内立法程序与法规 3.监督机制 监察委的地位;纪委的双重领导问题; 4.惩处机制 惩处机制的威慑力;追逃/追查机制;行贿人员的处罚
    • 28. 腐败治理经验借鉴PART FIVE
    • 29. 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
    • 30. 参考文献[1].塞繆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5. [2].项继权,李敏杰,罗峰.中外廉政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任建明,杜治洲.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克里斯托弗·胡德等.监管政府:借鉴、优质与廉政体制设置[M].北京:三联书店,2009 [5].蒯正明,陈华娟.腐败惩治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其推进路径探讨[J].探索,2017(4): 101-106. [6].章 勇.利益规制:新时代基层腐败治理的制度逻辑[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1-10 [7].陈 朋.村干部腐败新特征及民主治理路径[J]. 《理论探索》,2018 (06),57-62 [8].王玮.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9].安立仁,柯尊科.腐败的机制分析及反腐防腐措施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63-67
    • 31.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