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阶段 (1870年以前)
    • 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 第二阶段 (1870 — 1944年)
    • 4. 第三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来)
    • 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 1. 宗教教义 这是根据国教会的协议编写的一种有关宗教一般知识的教材。三、 英国学校德育的内容
    • 7. 2. 有关历史、语文、地理、外语等社会学科 作为德育的一种重要科目。
    • 8. 3. 道德教育教材 这是70年代才出现的专门的德育教材,刻意使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和学会同众人一起共同生活。
    • 9. 确定德育教材内容的依据(1)依据学生的需要 (2)依据社会反馈 (3)依据对德育的阐释来作为德育的准则
    • 10. 五、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途径1. 宗教教育 2. 道德课 3. 其他课程 4.体育课和各种社会活动 5. 老师品行影响 6. 家庭教育
    • 11. 宗教教育1. 教学大纲 2. 教学形式:宗教课程、早晨礼拜等宗教教育活动 3. 目的:培养具有宗教信仰的人
    • 12. 道德课出现时间:大都在70年代后 出现 形式:课堂教学 目的:用道德解决社会道德问题 与宗教教育的区别
    • 13. 道德教育与各学科及社会教育相结合。比如,历史课是英国中学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讲授英国的政治、宪法、文化等方面历史发展过程,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认识了英国公民之权利与义务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道德意识。再比如,英国的大众传媒和社会科学界经常联合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状况的调查,然后将结果做成节目、开辟专栏,引发人们对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以此逐渐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
    • 14. 体育课和各种社会活动体育课 个性 自由 协作
    • 15. 各种社会活动: 游戏、政治论坛、学生会、参观文化历史景点等。 参观博物馆也是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英国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可以免费参观。伦敦的博物馆就有200多所,比如伦敦国家艺术馆、丘吉尔故居、南丁格尔纪念馆、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科学博物馆等等。这些场所集中展示了英国的物质文明,宣扬着英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观,是重要的道德教育基地。
    • 16. 教师品行影响 主要指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和态度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
    • 17.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始于餐桌 注重培养独立人格 注重“绅士教育”
    • 18. 1. 重视 道德教育目标的 导向性 2. 注重 道德教育内容的 宗教性与世俗性 3. 突出 道德教育模式的 情感性 4. 凸现 道德教育途径的 多样性 5. 注重 道德教育方法的 创新性六、 英国德育的特点
    • 19. 是宗教性还是综合性 过去,中小学以宗教课程为主渠道来渗透道德教育。可是进入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英国青少年已开始不信奉宗教,这样宗教课的德育功能也就日渐萎缩。
    • 20. 导向性 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的教育;注重培养具有理性的和自治的人的教育;注重个人品行的养成教育;注重培养有责任心和关爱之心的公民教育。正是在上述目标的指导下,英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世俗化和人性化的态势。
    • 21. 情感性I thank my sons John and Fraser for the love and joy they bring to our lives。   我感谢我的两个儿子约翰和弗拉塞尔,感谢他们的爱和他们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快乐。
    • 22. 自 由
    • 23. 德目主义
    • 24.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