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 文 基 础 知 识 市政府办公室 XX
    • 2. 公文的概念 所谓公文,它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办理公务活动中,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而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各类文字材料。
    • 3. 含义要点 (一)公文是处理公务、沟通情况的一种工具; (二)公文的形式和形成程序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 (三)公文是具有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
    • 4. 二、公文的分类 按来源分:收文和发文 按行文关系分: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按传阅范围分:保密公文、普通公文和发布公文 按处理时间分:特急件、急件和平件 按内容性质分: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群团公文和企事业商务公文
    • 5. 三、公文的作用 (一)规范作用 (二)指导作用 (三)联系作用 (四)凭证作用
    • 6. 四、公文的特点 (一)鲜明的政治性 (二)法定的权威性 (三)特定的规范性 (四)效用的现实性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国家质监总局、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12年6月29日发布)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党政机关实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细则(试行)的通知(苏办发〔2012〕37号)
    • 7. 五、公文的种类及特点(15种) : (一)决议(新增)。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特点:一是受文主体的普遍性。决议一经作出,就适用于所属的每一个组织、团体、个人。 二是行文客体的重要性。决议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一重要工作或重大事项。 三是行文行为的程序规范性。决议的形成,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它所要贯彻的决策事项,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和表决通过后形成。 四是行文效力的长期性。决议具有战略性,不会朝令夕改,其作用往往具有相对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 8. (二)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特点:一是发文主体的广泛性。在党和国家机关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二是行文客体的灵活性。既可以用于解决重大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等问题,也可以用于处理具体的人和事。 三是行文效力的约束性。一旦作出决定,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遵照执行。
    • 9. (三)命令(令)。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特点:一是发文主体的限定性。发文机关严格限定在依法具有相应职能和权限的行政机关及其人法定代表,不具有相应职能和权限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能发布命令。党的机关不发布命令(令)。 二是行文行为的严肃性。使用审慎,不轻易发布。 三是行文效力的强制性。命令(令)发布后在适用范围内需遵照执行。
    • 10. (四)公报(新增)。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 特点:一是发文主体的多样性。如以党和国家名义直接发布的重要决定或重大决策的公报,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党、国家的名义将会谈形成的成果公开发布的联合公报。 二是行文客体的重要性。公报所涉及的内容应当是党内外、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或重要决定。 三是行文行为的公开性。在新闻媒体上发布,影响面广,透明度高。
    • 11. (五)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特点:一是发文主体的特定生。限于行政机关以及被授权的部门。 二是受文主体的广泛性。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发布。 三是行文客体的权威性。所宣布的都是重要的事项或法定事项,宣布后就要遵照执行。 四是行文行为的公开性。主要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发布。
    • 12. (六)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特点:一是受文主体的广泛性。直接向社会大众发布。 二是行文目的的告知性。用于告知一定管辖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某些事项。 三是行文语言的通俗性。内容应当尽量使用明确、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以达到“遵守”与“周知”的行文目的。 四是行文行为的传递公开性。主要采用在特定场合张贴或新闻媒体发布的形式予以公开。 
    • 13.   (七)意见。 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特点:一是行文主体的灵活性。在行文方向上,既可以用于下行文,又可以用于上行文、平行文。 二是行文客体的重要性。所涉及的应当是工作中所遇到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特别是新问题。 三是行文目的针对性。就解决某一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是行文效力的相对性。意见用于下行文时,受文机关应当遵照执行。意见用于上行文和平行文时,仅供受文机关参考。
    • 14. (八)通知。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印发、批转、转发公文。 特点:一是行文客体的广泛性。此文种适用性强,形式灵活,在公务活动中广泛运用,使用频率高,是所有文种中最常用的一种。 二是行文行为的专项性。通知的起草、签发、制发要遵循一事一通知原则,表述必须具体明确、简练准确。
    • 15. (九)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特点:一是行文目的的告知性。目的都在于告知某一情况,增进对某一事件真实情况的了解,澄清不实传闻,说明有关政策和措施,以统一思想和行动。 二是行文行为的及时性。如处置突发事件,要及时将有关情况予以通报。
    • 16. (十)报告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特点:一是行文方向的单向性。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单向行文。 二是行文行为的事后性。“事前请示、事后报告”。 三是行文行为的语言陈述性。内容以陈述为主。
    • 17. (十一)请示 。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特点:一是行文主体间关系的特定性。 发文主体与受文主体之间应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原则上主送一个主管的上级机关即有隶属关系的直接上级机关。必须逐级请示,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越级请示的,应抄送被越过的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 18. 二是行文客体的特定性。本机关无权处理、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行文请示: 1、对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明确,有待上级明确的问题; 2、工作中发生了重大问题或没有相关规定,难以处理,希望上级机关给予指示的问题; 3、工作中遇到困难,需要上级机关帮助解决的问题; 4、因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情况特殊,难以执行统一规定,需要请示批准后变通处理的问题; 5、本机关职权范围内不能决定、有待上级机关批准的问题; 6、与其他机关意见分歧,无法统一,要求上级裁决的问题; 7、其他按上级机关有关规定应当请示的问题。
    • 19. 三是行文行为的专项性、事前性。请示一文一事;请示的制发时间在所请示事项的办理之前,不能先斩后奏。 四是行文效力的确定性。无论同意与否,上级机关都有义务给予答复。
    • 20. (十二)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特点:一是行文主体间关系的特定性。发文主体和受文主体之间应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 二是行文行为的针对性、简明性。批复中的内容必须针对请示事项,表明的态度、提出的意见和处理办法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请示事项要有明确意见,批复要简明扼要,无须作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三是行文效力的约束性。批复提出的决策、意见对下级机关具有约束力,下级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 21. (十三)议案 。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特点:一是行文主体的法定性。发文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受文主体是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 二是行文客体的特定性。所提内容必须是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三是行文行为的时效性。议案必须在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期间提出,否则不能列为议案。 四是行文行为的可行性。所提议案不仅要言之有理,而且要符合客观条件,切实可行。 五是行文行为的程序性。提出议案和审议议案都要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 22. (十四)函 。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示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特点:一是行文主体间关系的特定性。发文主体和受文主体之间为平行关系或不相隶属关系。 二是行文客体的广泛性、灵活性。函是机关、单位公务往来中使用比较简单灵活、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文种。凡是申请事项、咨询问题、商洽工作、通知事项、催办事情、答复询问、召开会议、报送材料均可用函,还可用来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有关事项等。 三是行文行为的专项性。一函一事、简洁明了。
    • 23. (十五)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特点:一是行文行为的纪实性、概括性。如实记载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以及会议存在的分歧意见和问题等;纪要不同于记录,纪要要集中地反映会议的精神实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二是行文效力的内部性。纪要是摘要记载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内部文件,可以印发参会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不得以纪要代替有关行政执法文书。
    • 24. 六、文种选用的依据1、法规规定。《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普遍的约束力,不得随意使用规定以外的文种。 2、发文机关的职权和层级。文种的选用要与发文机关的职权、层级相符。如命令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发文机关必须具有相应权限。
    • 25. 3、行文机关之间的关系。 一是领导关系。如党委系统中的中央与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系统中的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 二是业务指导关系。如省教育厅与各市教育局。 三是平行关系和不相隶属关系。如同级宣传、教育、财政等部门。
    • 26. 党政机关之间不同的行文关系,决定了使用不同的文种。如:地方政府向上级政府请求批准事项,选用请示;属于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选用函或意见。
    • 27. 4、行文目的。选取有助于实现行文目的的文种。 行文目的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的,应选项用报告;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给出指示、帮助和支持的,应选用请示;行文目的是推动、指导下级机关工作的,应选用意见或通知;行文目的是就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应选项用意见。
    • 28. 5、文种适用对象。有的文种党政机关都可以使用,也有的文种为党的机关或政府机关专用。《条例》所列15个文种中,党政机关通用的有10个:决定、公报、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 党的机关一般不使用命令、公告、通告、议案这4个文种; 行政机关一般不使用决议这个文种。
    • 29. 6、公文内容差异。选择公文文种时,往往会出现这个文种也行那个文也可以的现象。 如:表彰先进是用决定还是通报? 需要从公文内容上进行分析。如果是表彰有较大贡献、较大影响,能在更大范围内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一般选项用决定;如果是表彰某一业务或工作领域的优异成绩,一般选用通报。
    • 30. 文种使用的常见问题1、缺少文种。有的公文没有标题,有的公文虽然有标题却缺少要素,如以“今年高考招生计划超额完成15%”作为公文标题,仅有事由一个要素,类似新闻标题。
    • 31. 2、使用非法定文种。 一是使用《条例》未规定的文种,如总结、要点、方案计划、安排、纲要、规划、建议答复等。 二是文种重叠使用。如“意见报告”、“请示函”、“请示报告”等。 三是使用不存在的文种。如“申请汇报”等。
    • 32. 3、混用或错用文种。常见的情况有(1)应该用“函”的却用“请示”。平行机关之间行文,包括用于请求批准有关事项,都应该使用函作为文种。(2)应该用“请示”的却用了“报告”。报告和请示都是上行文,但报告属阅件,可不回复;而请示属办件,需要回复。用错了容易误事。(3)混用决定和决议、公告和通告等。
    • 33. 七、公文的文风要求内容简洁,主题突出, 观点鲜明,结构严谨, 表述准确,文字精练。
    • 34. 内容简洁: 就是“短、实、新” 一要力求简短精练,直截了当,意尽言止; 二要务实管用,有感而发,朴实明白; 三要角度新、材料新、表达新。
    • 35. 观点鲜明: 就是基本观点、主张、政策措施要清楚明白,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等,都应在公文中反映出来。
    • 36. 结构严谨: 就是围绕主题表达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和展开材料,公文层次、段落的划分和安排要前后呼应、逻辑严密、自然连贯,完整匀称。
    • 37. 表述准确: 就是观点和论述要符合实际情况和机关意图,无虚假错漏,不产生歧义。
    • 38. 文字精练: 就是公文的语言简单扼要、准确贴切、严密规范。
    • 39. 合乎语法: 1、不滥用省略。如:商服功能、危化品 2、遣词搭配准确。如:执行《通知》精神;事情抓紧解决; 3、防止语意重复。如: 学习有关政策的规定 ;目的是为了;相关具体事项 4、防止成分残缺。如:现将《规定》转发你们; 认真解决困难群众住房 (七)符合逻辑,避免歧义 例:减少了*倍,最大限度地争取支持
    • 40. 八、公文的基本格式 新的公文格式作了以下调整: (一)取消主题词要素 (二)增加页码要素 (三)统一使用A4纸 (四)“发文机关标志”统一为两种形式: 1、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 2、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五)取消公文印发份数
    • 41. 公文格式的18个要素: 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 42. 公文格式各要素1、份号即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非涉密公文可以不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分“绝密”、“机密”、“秘密”。3号黑体顶格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 3、紧急程度。分特急、加急。电报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4、发文机关标志。(字体小标宋,小于22×15毫米,上边距版心上边35毫米,上行文为80毫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在前,保证首页有正文。) 5、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年份标全称,用六角括号〔〕,序号不加“第”,不编虚号;
    • 43. 6、签发人。一般供上行文用,与发文字号在同一行,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用3号仿宋,姓名用3号楷体。 7、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词意要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应当用梯形或菱形。
    • 44. 8、主送机关。应当使用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
    • 45. 上行文的主送机关,特别是请示的主送机关,原则上只写一个,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下行文的主送机关,可以有一个或数个,比如对下级请示的回复,主送机关就是那个请示的机关;而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布的普发性文件,主送机关则有数个,甚至包括下属所有机关,在这种情况下,主送机关常常使用泛称。
    • 46. 9、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用3号仿宋体,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第二层用楷体、第三、四层用仿宋体。
    • 47. 10、附件说明。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如“附件:1、×××”)
    • 48. 11、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署名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成文日期应当署会议通过或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 49. 对于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右空4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成文日期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中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以内。联合行文按顺序排列,印章一一对应,印章之间不相交或相切,编排不超出版心。
    • 50. 12、附注。是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联系人只标注主办机关联系人即可。
    • 51. 13、附件。附件应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序号用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序号。
    • 52. 14、抄送机关。可以是上级、平级、下级或者不相隶属机关。 排列顺序:先上级、再平级、后下级。 用4号仿宋体,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 “抄送”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后标注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版记中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的,主送机关应当置于抄送机关上一行,之间不加分割线。
    • 53. 15、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日期是指公文的送印日期。用4号仿宋体,编排在最后一条分割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标全,年份应标全称,后加“印发” 二字。
    • 54. 16、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毫米,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不编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 55. 联合发文多家单位联合发文,以牵头单位为首,单位名称并列。 发文字号由牵头单位编号。 上行文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关排序每行两个、从左到右、自上而下排列。
    • 5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8. 九、公文其他规范1、使用A4纸,左侧装订;上边距37mm,左边距28mm ,误差±1mm,版心尺寸156*225mm。 2、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每页22行、每行28字,特殊情况可作调整。 3、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注明中文。日期写明具体年月日,计量单位用汉字。 4、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外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注明中文译名。 5、公文中数字,除成文日期、层次序数、作为词素用汉字外,其余应当用阿拉伯数字。
    • 59. 十、常用公文的写作(一)通知 (二)通报 (三)请示 (四)报告 (五)函 (六)会议纪要 (七)决定 (八)批复 其他:命令,决定,批复,议案,公告,通告,意见。
    • 60. (一)通知通知的种类: 一是发布性通知。 二是批示性通知,又称转发性通知。 三是指示性通知。 四是知照性通知。
    • 61. 通知的基本结构1、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一目了然)+(紧急、重要、补充、联合)通知, 2、主送机关:受文单位不要遗漏。 3、正文:交代清楚发文的原因、意图和目的,通知的事项、具体要求和意见,受文单位应如何办理。 4、落款:发文机关和日期
    • 62. 指示性通知 XX单位关于XX XX(拟采取的措施)的通知 XXXX(主送单位): 近一段时期,……(使用点面结合材料,从正反两各方面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采取进一步措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目的主旨),根据……(依据),经研究,决定……(拟采取措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二、……。 三、……。 ……(通知的具体内容) ……(提出希望和要求)。 (印章) XXXX年XX月XX日
    • 63. 印发、转发性通知 XX单位关于印发《×××××规定》的通知 ××××(主送单位): 《×××××规定》已经×××××(××××会议或决策机构)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贯彻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 (印章) 年 月 日
    • 64. 会议通知 ×××单位关于召开×××会议的通知 ××××(主送机关): 经××××决定,定于×月×日上(下)午×时——×时,在××××(地点)召开××××会议。会议由×××主持,会议主要内容(1)×××;(2)×××。请××××(与会人员)准时参加。 ……(会议其他要求) (联系人:××× 电话:×××) (印章) 年 月 日
    • 65. 通知的写作要求通知的事项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楚,措施、方法切实可行。 通知的内容要注意针对性,评价要符合实际,贯彻意见要切合本地区(单位)具体情况。 表述语言要准确、简明,切忌模糊不清,以免贻误工作。
    • 66. (二)通报通报的分类: 1、表彰性通报 2、批评性通报 3、情况性通报
    • 67. 通报正文的撰写1、导语部分:简要概括主题; 2、事实和决定部分: 事实详写全过程,交待来龙去脉; 决定要简洁、准确 3、要求部分: 原则性写法:受表彰单位,其他单位 具体性写法 :工作部署,分条分项写
    • 68. 表彰通报 ×××关于表彰(奖励)×××的通报 ×××(主送单位): ×××(表彰奖励对象的先进事迹——时间、地点、人物、原由、事情、经过)。 ×××××(产生的积极影响和 表现出的精神)。为了×××(目的),根据×××,经×××研究(程序),决定对×××等予以通报表彰。(有多项表彰可分条列项) 希望……(号召、要求)。 (印章) 成文日期
    • 69. 批评通报 ×××关于×××问题的通报 ×××(主送单位): ×××××× (通报对象违纪违规的事实和做法)。 经查, ××××××。(调查结果) 为了×××(目的),根据×××,经×××研究(程序),××××××(对通报对象的结论和处理意见,有多项可分条列项) ……(警示教育和杜绝措施)。 落款、成文日期
    • 70. 情况通报 ×××关于×××情况的通报 ×××(主送单位): ×年×月×日,×××(单位)在×××(地点)发生×××(事故或事件)。×××(事故或事件的性质)。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工作,防止此类事故(事件)的发生,现将×××(事故或事件)情况通报如下: 一、(事故或事件的原因分析) 二、(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处理情况) 三、应吸取的教训和拟采取的措施 (印章) 成文日期
    • 71. 通报撰写应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事件的典型性 2、要注意定性的准确性 3、要注意要求的科学性 4、要注意语言的色彩性
    • 72. (三)请示请示的种类: 1、请求批示性请示 2、请求批转性请示
    • 73. 请示正文的写作要点1、请示缘由。 ——说理要充分明了。缘由、事实、根据与下面的请示事项要有合理、严密的逻辑性。 2、请求事项。 ——请示事项要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不超出审批机关的职权范围。 3、结语。 ——习惯用语一般有“特此请示,请予批准(批示、批复)”、 “特此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 74. 请求批准的请示 XXXX关于XXXX 的请示 XXXX(主送机关): 为了XXXX(目的),根据……(依据),我单位拟XXXXXX(主旨意图)(概述工作背景或基本情况,简要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和我们的意见请示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请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意义)。 三、具体方案和请示事项。 妥否,请指示。 (印章) 成文日期 (联系人、电话)
    • 75. 请示写作的注意事项1、要一事一报。 2、不能多头请示。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其他需报送的用抄送,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3、不要越级请示。 4、不要错用文种。
    • 76. (四)报告报告的种类 按内容分: (1)综合性报告,或称总结性报告 (2)专题性报告 按行文目的分: (1)呈报性报告 (2)呈转性报告
    • 77. 综合性报告 XXXX(单位)关于……工作情况的报告 XXXX(主送单位): 根据……要求(或……以来),我们XXXXXX (概述工作背景或基本情况),对……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包括采取的办法、措施和产生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以及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和思路)。 落款、日期
    • 78. 专题性报告 XXXX(单位)关于 XX有关情况的(紧急)报告 XXXX(主送单位): XXXX 年XX 月XX日(最近、近日),……(概述“报告”反映情况的产生缘由、情况和问题)。为了……(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情的过程和最新事态等)。 二、……(原因和后果分析)。 三、……(已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四、……(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五、……(需引起上级单位重视或关注的问题)。 (印章) 日期
    • 79. 报告正文的撰写1、开头部分: 写发文依据、缘由。 2、主体部分: 呈报性报告: (1)汇报工作;(2)反映问题; (3)答复上级询问。 呈转性报告:针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3、结尾部分:呈报性报告:特此报告。 呈转性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贯彻执行
    • 80. 报告的写作要求1、反映情况要真实 2、中心内容要突出 3、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 81. (五)函函的种类 从函的来往关系分: 致函 、 复函 从函的内容分: 询问性函、请求性函、答复性函
    • 82. 函正文的撰写1、发函缘由 针对问题,说明缘由,切忌铺陈繁冗。 2、事项 直陈其事,言简意赅,不借题发挥、大发议论。 3、结语 如:特此函告,请复。 特此函复。 措词得体,用语尊重、诚恳、谨慎、谦和。
    • 83. 征询意见函 XX单位关于征求×××意见的函 ×××: 为了……(目的),根据……(依据),我们拟……(或我们研究制订了《 ××××××》)。现就×××有关问题征求你们的意见(或现将《 ××××××》转去),请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于……年……月……日前函告××××。 (联系人 电话 ) 落款 日期
    • 84. 答复意见函 XX单位关于×××有关意见的复函 ×××: 你们《关于××× 有关意见的函》(文号)悉。经……研究,(并报经×××同意)现函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 二、 ××× ×××(具体意见)。 印章、日期
    • 85. 商洽联系函 XX单位关于商请……问题的函 ×××: 我单位是……(自我情况简介)。为了……(目的),我们拟……,现就×××问题请求你们的同意(协助、支持、谅解)。具体情况是:(以下可以分条列项)。 以上意见当否,请函复。 印章、日期
    • 86. 函写作中常见问题1、错用文种 2、一文多事 3、用语不当
    • 87. (六)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的特点 1、纪要性(不同于会议记录) 2、记实性(不同于会议决议) 3、约束性
    • 88. 会议纪要正文的撰写1、开头: 简介会议慨况。会议的届次、目的、任务,开会时 间、地点,会议主持人,参加和列席会议的人员,会议主要成果等。 2、主体: 概括式、分项式、发言记录式、条款式 3、结尾: 提出希望、号召;要求贯彻执行会议精神,努力完成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也可不写。
    • 89. ××××会议纪要 (第×期) ××××(制发单位) 2013年1月15日 2013年 1月15日上午,×××同志主持召开××××会议, ×××、 ×××等同志(领导)参加了会议。 ×××同志传达了×××精神,通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听取了×××关于……工作情况汇报,讨论了……,审议了《……》等×项……。 会议认为,……。 会议强调,……。 会议指出,……。 会议经过审议,议定以下事项: 一、…… 二、…… ……。 分送: ×××( ×××单位) 、 ×××( ×××单位) ……。
    • 90. 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1、要紧扣会议主题; 2、要注意真实性; 3、要做到简洁明快; 4、要做好送审工作。
    • 91. (七)决定 XX单位关于XXXX(事由)的决定 XXXX (主送单位): 为了……(目的),根据……(依据),经研究(如有重要的决定程序可以写出),决定……(决定事项)。 一、…… 二、…… 三、…… (决定的具体内容) (印章) XXXX年XX月XX日
    • 92. (八)批复XX单位关于×××问题的批复 ×××(主送单位): 你单位《关于……的请示》(发文字号)收悉。鉴于……,根据……的有关规定(依据),现就……(主旨)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 二、……(具体要求) 请你们……(提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的要求,以及从长远或整体上提出有关要求)。 (印章) 成文日期
    • 93.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