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6年数学中考考纲解读 及复习建议
    • 2. 试题仍然会“关注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四基”。 (1)“坚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引领,试题考查的形式与内容保持稳定; (2)“坚守”设计有“数学味”的试题,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 (3)“坚守”每年都有原创“引领风向”。
    • 3. 2016年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主流 “稳中求变” “稳”主要体现在: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保持不变; (2)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保持不变,依旧为7:2:1.较易试题、中等试题、较难试题比例约为7:2:1。较易试题约105分;中等试题约30分;较难试题约15分。 (3)总题量保持不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题量也保持不变,分值不变(即选择题10小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填空题有8小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解答题8题共 96分。 (4)考试的范围及内容要求没有变化;
    • 4. “变”主要体现 (1).为了体现考试说明的严谨性、完整性,增加了“命题指导思想”, 其目的是更强调命题的学科特点。 如:(一) 命题指导思想 1.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引导和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有利于为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提供依据。 2.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3.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不同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
    • 5. (2).命题的基本原则方面略有改变 在坚持了“基础性 、导向性、全面性、生活性 、灵活性、探究性、公平性、科学规范性”的同时,增加了“适当增加教材改编题,引导教师重视教材,克服以练代教、盲目训练的弊端。” (3). 试卷知识内容分布:“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分值略有调整。 比以往更具体。使学生、家长、教师更明确。具体变化是:如以往的描述是:“数与代数”占43%;“图形与几何”占42%;“统计与概率”占15%。 现在的表述是:数与代数约64分; 图形与几何约62分;统计与概率的分值比往年多3分,约24分(以往统计与概率试题都是在21分设置试题,而依据考试说明的分值是22.5分。多年来没有达到)
    • 6. (4).更换了全部的题型示例,把原“点评”改为 “考法评析” 依据惯例,有导向性的选择了示例题目,选题的依据是考纲中对一些考点的诠释。通过部分题目的展现与考法评析,引导读者真正理解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的把握。
    • 7. 明确和把握考点 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考的知识包含于四个一级目标中,即: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进一步又划分为八个二级目标: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 抽样与数据的分析和事件的概率;35个三级目标。依据《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命题时会尽可能全面地考查三级目标,同时还要在重点知识板块重点考查,知识点的考查大约在80个上下(约70%)。
    • 8. 复习建议(1)落实基础,抓住教材初步系统梳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进阶研究教材对教材问题加工组合、延伸、拓展进行变式训练找准问题核心归纳整理形成基本模型举一反三
    • 9.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以教材为主,关注教材的变化。必须扎扎实实的夯实基础。中考数学的基础分在105分左右,因此,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迅速。要善于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将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理清初中阶段数学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易错”引“爆”的形式,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熟练地掌握公式、定理、法则,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让学生的错误成为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板块引路,理性例析,要两手抓。 一抓学科能力突破,积极完善学科知识的框架,解决好学科中的主干知识和主要知识,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顿悟,在解题能力上有所升华。 二抓考试技能的提高,着眼于提高学生细心审题、规范答题的意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 10. (2)解决难点问题必会---- 解决难题的核心 积累---- 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探究----不同解法的共性延伸----想出一个类似的问题并解决领悟----提炼通性通法完成---- 形成融会贯通的能力
    • 11. (3)明确考前复习课的教学目的中考试题中有突现“动态”、“探究”、“过程”等观念的趋势,如图表题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结论的猜测与证明、 图形的旋转、翻折运动及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等,这些问题都是切切实实地关注学习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应考的习惯。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不可死记硬背。 注重数学问题的实效性、注重数学内在本质的揭示,注重数学问题的变式训练、 深入对知识本质的理解、知识的迁移能力与对知识的本质的理解深度密切相关。
    • 12.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生的训练(阅读、观察、联想、解决问题等)要高标准、严要求、定时定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答题规范、表述准确、推断合理,才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2) 在复习时,要跳出题海,坚持以题论道,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的结论是否准确,更要关注学生学生过程是否合理。针对学生因运算失误、说理不清等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反思、交流、倾听,提高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懂了就会”、“会了就对” 、“对了就全”。
    • 13. (4)提升应考能力 (1)查找自己的审题、计算过程、书写等环节中的细节问题,审题时必须找准关键词。在计算过程中,既要体现算法,更要体现算理。几何证明过程的书写必须严格按照教材要求进行,要步步有依据。 (2)理清知识点的分布,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最易错的地方加强练习,及时补充完善。对于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要熟练掌握。对于试题的难点部分要找出问题的核心,并依此进行针对性专题训练,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 14. (3)学会运用数学符号规范地表述解题过程。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积累每一推理过程的规范书写方式。在数学试题的解答过程中,合理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4)知识的吸收要全面化、系统化、有效化。
    • 15. 教师要注意的删除:数与代数部分---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与推理;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图形与几何部分---关于梯形、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统计与概率方面---会计算极差;会画频数折线图。
    • 16. 增加内容包括两部分 数与代数----知道|a|的含义(a表示有理数);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和两个根是否相等;会利用待定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图形与几何----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 统计与概率----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中位数和众数。
    • 17. 增加选学内容 增加选学内容---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 18. 数与式着重对相反数、绝对值、倒数、平方根(立方根)、科学计数法等的考查。实数的运算也是考查的 重点部分。命题者会更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整体法、化归等)应用。分式的考查很可能继续以计算和化简的方式出现。 归纳:正确掌握各个概念;训练各种运算形成技能;体现创新意识;充分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等;试题的背景贴近生活和社会。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猜想、验证、表达等方法和策略。
    • 19. 方程与不等式考查的难点是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特别关注不等式(组)与方程、函数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运用,近几年更热衷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建议关注社会,积累社会经验,通过阅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方法解决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 20. 函数函数是数形结合的重要体现,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有密切的联系,一般以填空、选择、解答题及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考查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多以压轴题出现试卷中。压轴题大致可分为为三类:(1)函数与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的综合型考题(2)函数应用题型(3)与函数有关的探究题等(可以从特殊点法;分类讨论法;类比猜想法等,灵活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
    • 21. 统计与概率分值增多:中考考查以基础题为主。多设置为实现生活中的情景问题,要求学生能分清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1)提高阅读理解和识别图表能力,统计问题的试题中,许多问题都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形式灵活多样,综合性强,强调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2)提高运算技能; (3)加强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同时避免将概率内容的学习变为数字练习题; (4)加强训练,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 22. 线段 角 三角形直线型这部分内容是平面几何的起始内容,概念集中,主要考查学生几何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三角形的知识历年中考均涉及,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及简单应用 ,突出平行线性质与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 加强对探究题、动点问题的训练 。掌握三角形证明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关注知识的归纳总结,并逐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 23. 四边形四边形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四边形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一席之地,试题涉及填空、选择、解答题等各种形式,尤其是与四边形相关的探究性问题、与相似形、三角形、函数、圆、三角函数构建起来的综合题,是近几年的热点 建议:(1)准确掌握概念、性质; (2)用转化思想求解数形结合题等 (3)用综合法、归纳法、综合法、比较法、类比等数学方法解答问题 。
    • 24. 圆主要考查圆的重要性质以及与圆有关的角、线段、弧长和面积计算。另外考查圆与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综合应用。预计会延续考查与圆有关的性质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和与垂径定理有关的计算问题,推理证明问题等。 建议:重视基本定理与基本图形相结合,计算、推理的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 25. 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要注意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强调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测量、航海、定位等方位问题。要求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正确表达各三角函数,并能说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解题更直观;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关的直角三角形问题(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方程思想等解决问题。)
    • 26. 图形的变换试题多为考查轴对称图形、平移、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相似三角形性质,以填空、选择为主;主要考查对图形的识别和性质,图形的折叠、平移、旋转与几何图形面积相关计算,多以解答题为主;主要考查对几何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多以压轴题为主。 建议:熟练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和解题的基本方法。
    • 27. 解数学压轴题的技巧数学压轴题是为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集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方法的综合性,多数为函数型和几何型综合题 函数型综合题: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先求函数解析式,再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其关键是求点的坐标。
    • 28. 几何形综合题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的变化,求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求取值范围,最后根据所求的解析式进行探究。(三角形、四边形、全等、相似、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等)
    • 29. 解压轴题的技巧运用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运用转化的数学数学 挖掘隐含的条件和内在的联系
    • 30. 中考常见失分原因 每年中考都有一批学生叹息,原因是题会做,本应该得到好分数,但成绩公布之后却很失望,得分与估分之间有很大差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分析原因:
    • 31. 中考常见失分原因 1、解题格式不规范,造成过失性失分 (1)计算题往往丢掉关键的步骤;证明题不写“证明”就证明;解应用题时,该设未知数的不设,而在解题过程中又出现了未知数,同时解答时忘记了“双重检验”; (2)填空题应直接填写最后的答案,但却忘了化简、约分、带单位等; (3)作图题不按要求,不规范,不工整,如没有保留作图痕迹、最后没给出结论等; (4)部分解答题应先回答,再解释或证明;几何证明题跳步书写等; (5)遇到困难,自信不够,写写停停,草草收场,以致阅卷老师无法识别正误;
    • 32. 2、解题方法不恰当,造成技术性失分 (1)忽视隐形条件,一些学生因思维定式或思维缺乏严谨性,虽然解题过程可能完美无缺,但结果却不正确; (2)审题不细导致失分:有些学生拿到试卷后前后浏览一遍,认为一目了然,结果使本来会的题目也做错了; (3)理解不清导致失分:关于概念的考查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内涵,特别要注意概念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注意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4)把握不透导致失分:关于法则、定理、性质的考查,重点是其成立的条件和适用的范围; (5)考虑不周导致失分:有些数学题中一题设有多种可能的情况,由于学生缺乏分类意识,只解出一种情形,导致漏解失分; (6)有些学生思维封闭、单一,方法呆板。不善于改变思维角度,改变解题方向,以求得最佳方法,造成隐形失分; (7)考场心理影响,导致失分。
    • 33. (1)答题位置错误,导致部分内容在网上阅卷时不能显示; (2)必要过程和符号等没有写在答题卡上,有些学生可能在草纸或试题纸上答题,再抄在答题纸上,既浪费时间又有可能遗漏过程,有的辅助线画在试卷上,忘记在答题纸上画出; (3)没有按照要求用黑色水笔和2B铅笔,导致看不清楚或不显示。3、由于实行网上阅卷,少数学生不适应而失分
    • 34. 祝中考数学成绩优异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