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2. 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人民健康优先发展。
    • 3. 健康优先 切实把卫生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坚持在发展理念中充分体现健康优先 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 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 在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 努力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
    • 4. 10月2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5. 国际社会先后提出千年发展目标(MDG)和可持续发展议程(SDG),都将健康作为核心指标。《纲要》是国际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健康方面目标首个国家行动方案,也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 编制和实施《纲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 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 未来15年全球健康目标: 确保各年龄的人群享有健康的生活,促进健康福祉。 9项子目标: 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70/10万以下; 新生儿死亡率降低至12 ‰ 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至25 ‰ 以下; 终止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流行,防治肝炎,水传播疾病; 将非传染性疾病早死率降低1/3,促进精神卫生;
    • 9. 加强滥用药物的预防和治疗,包括麻醉药品滥用和酒精有害使用; 2020年,全球道路交通死亡数量减少一半; 确保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普遍可及; 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经济风险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和疫苗; 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环境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
    • 10. 概述总体战略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完善健康保障强化组织实施健全支撑与保障
    • 11. 第一篇 总体战略
    • 12. 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健康基础。指导思想
    • 13. 共建共享战略主题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全民健康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 14. 战略目标205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2020年
    • 15. 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领域指标2015年2020年2030年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岁)76.3477.379.0婴儿死亡率(‰)8.17.55.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79.56.0孕产妇死亡率(1/10万)20.118.012.0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89.6 (2014年)90.692.2健康生活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020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亿人)3.6 (2014年)4.355.3
    • 16. 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领域指标2015年2020年2030年健康服务与 保障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19.1/18.5 (2013年)比2015年降低10%比2015年降低30%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22.53.0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29.328左右25左右健康环境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6.7>80持续改善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66>70持续改善健康产业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万亿元)->816
    • 17. 第二篇 普及健康生活
    • 18.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到2030年基本实现以县(市、区)为单位全覆盖。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
    • 19. 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引导合理膳食到2030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开展控烟限酒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 加强有害使用酒精监测。促进心理健康到2030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大力普及有关毒品危害、应对措施和治疗途径等知识。加强全国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早发现、早治疗成瘾者。
    • 20.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 21. 为什么要“普及健康生活”?
    • 22. 生物学 (遗传和心理)环境(自然环境 与社会环境)卫生服务行为与生活方式
    • 23. 不健康 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经常饮酒率达9.5%居民每天烹调用盐达10.5克,远超过世卫组织推荐量15岁以上人群不主动体育锻炼率达72%;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达30%,肥胖率近12%
    • 24. 1990-2030年不同场景下四大类慢性病早死死亡率变化趋势
    • 25. 第三篇 优化健康服务
    • 26. 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防治重大疾病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构建以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为主题的家庭发展政策框架,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生育。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 27. 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到2030年,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1.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实现医防结合。 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3.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国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 28.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技术支持。 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制定传统知识保护名录。 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
    • 29.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继续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健康儿童计划。 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推动医养结合。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居家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发展。促进健康老龄化制定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加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 制定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维护残疾人健康
    • 30. 为什么要“优化健康服务”?
    • 31. 2003—2015年人均就诊次数和住院率2003-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就诊次数由3.07次(2004)增加到5.6次,增长82.4%。住院率由4.69%增加到15.3%,增长226.2%。(2016年5.8次和16.5% )
    • 32.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瓶颈医疗卫生供给能力不足
    • 33. 资源错配与逆向流动(三虹吸) 资源 患者 费用
    • 34. 门急诊人次数变化:
    • 35. 住院人次数变化:
    • 36. 床位数变化:
    • 37. 2014年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均次费用比较
    • 38. 2015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 医院支出超过54%,而经合组织的均值为38%(OECD 2015)。
    • 39. 世界银行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整合型服务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模式,旨在以病人和社区为中心,提供及时、全面的一体化服务。 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联系 以团队为基础的人口健康责任制 卫生信息化 改变以医院为重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患者参与和自我管理
    • 40. 第四篇 完善健康保障
    • 41.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经办管理。 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完善 全民医保体系严格落实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 全面实现医保智能监控。加强医疗保险基础标准建设和应用。 到2030年,全民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完善高效。健全 医保管理服务体系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 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积极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 42.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特殊人群基本药物保障。完善现有免费治疗药品政策,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保障儿童用药。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建立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综合评价体系。 按照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规范医药电子商务,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 完善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 完善药品储备制度和应急供应机制。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 43. 为什么要“完善健康保障”?
    • 44. 老龄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由缓慢增长型向负增长型转变,预计203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全部人口的17.3%。 中国调整现有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窗口期,比OECD国家短得多,以目前的速度推算,中国将在26年内完成法国走了115年的老龄化进程。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8—10倍
    • 4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6. 城镇化
    • 47. 卫生总费用(2015年)总费用:4万亿(药品费用占到了37%) 政府、社会与个人支出:31%,39%和29% 占GDP的比重:6%(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社会资本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增长24% 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2400亿,增长50% (2016年,3100亿/30%) 人均药品费用超过了1100元。 三项保险制度筹资的年度增长分别为5.6%,15.2%和15.5%,与2011年的25%,68.1%和55.8%相比大幅回落。 预计2016年?增长10%,增速大幅趋缓(1/2)。
    • 48. 第五篇 建设健康环境
    • 49.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机制,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 力争到2030年,国家卫生城市数量提高到全国城市总数的50%,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全覆盖。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 编制实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 到2030年,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市和示范村镇。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
    • 50. 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深入开展 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 风险评估 制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实行环境质量目标考核,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解决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推动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建立排污台账,实现持证按证排污。逐步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制度。 实施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 建立环境健康风险沟通机制。
    • 51.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实现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到203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食源性疾病报告网络实现全覆盖。 加强对食品原产地指导监管。加强互联网食品经营治理。 健全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格局。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建立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审批制度,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批标准。 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全面加强药品监管,形成全品种、全过程的监管链条。加强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
    • 52.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进一步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建立完善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网络。 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到2030年,力争实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0%。预防 和减少伤害建立伤害综合监测体系。加强儿童和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减少儿童交通伤害、溺水和老年人意外跌落,提高儿童玩具和用品安全标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到2030年,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力争将道路交通事故死伤比基本降低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健全口岸公共卫生体系到2030年,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力争将道路交通事故死伤比基本降低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53. 为什么要“建设健康环境”?
    • 54. 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 55. 2015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分别超过年平均值二级标准42.9%和24.3%。主要江河按功能达标为60%左右,劣V类水体比例和黑臭水体数量远高于历史同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国家。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19.4%。
    • 56. 交通事故死亡死亡/10万人死亡/10万车中国18.8104.5印度16.6130.1俄罗斯18.953.4美国10.612.9德国4.36.8日本4.76.5
    • 57. 第六篇 发展健康产业
    • 58. 优化多元办医格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鼓励医师利用业余时间、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 逐步扩大外资兴办医疗机构的范围。
    • 59. 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母婴照料服务互联网的健康服务健康医疗旅游 中医药健康旅游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
    • 60. 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加强医药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到2030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到203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和诊疗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国产化率大幅提高,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跨入世界制药强国行列。
    • 61. 为什么要“发展健康产业”?
    • 62.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转变卫生与健康发展方式提出更高要求: 健康服务具有智力密集、劳动密集、绿色低耗的优势,创新发展空间很大,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要深化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改革,将技术、产品、服务与群众健康需求更好地对接,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新期盼的同时,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 63. 2015年底,我国有药品生产企业5065家,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国,但97%的产品为仿制药,且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问题突出(最多的品种有1000多家企业生产,6%的品种有100家以上的企业生产,35%的品种有10家以上的企业生产)。 全国有药品批发企业13508家,零售企业45.3万多家,前三强药品批发企业市场占有率为33%,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占有率相差很远。具备现代化医药流通条件的企业仅占1.75%。
    • 64. 卫生总体投入水平仍偏低。201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5.9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世卫组织成员中排名105位。
    • 65. 健康环境健康生活健康 服务健康保障健康产业政府社会个人科技创新信息化健康法治国际交流人力资源体制机制改革
    • 66. 编制出台《纲要》,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共识,提振建设健康中国的信心,保持科学合理预期,为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同时有利于履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展现良好国家形象。 ——使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 67. 谢 谢 大 家!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