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八章、遗传重组: 习题解 1. 解释下列名词 位点专一性重组 异源双链DNA Chi结构 负干涉 基因转变 半染色单体转变 插入序列 转座激活因子 极化子 题解: (略) 2. 脉孢茵的重组通常限于在于囊中8个子襄孢子中的4个,这种重组的可能机制是什么? 题解:  简单的同源重组,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 3. 为什么在F’×f-时,F’必须是recA+?Rec蛋白又有什么作用? 题解: RecA是细菌同源重组过程中所必须的蛋白质。RecA在细菌同源重组中的作用: ①  NTP酶活性:水解ATP,促进联会; ② 单链DNA(ssDNA)结合活性:结合ssDNA,保护它免 受核酸酶的水解; ③ DNA解旋酶活性:DNA双链解开成单链; ④  促进DNA同源联会的作用。
    • 2. 4. 某些真菌的异常型子囊常表现为6:2分离,而很少有5:3分离,哪种重组模型可能较好地解释这种现象?为了符合这种现象,该模型应必须有那些假设。 题解: Holliday模型,发生单链交换以后的局部异源双链在细胞内的错配修复系统识别下将其中的一条链切除。 前提:酶系统只选择性的切除两条异源双链中的一条,而不是随机切除一条链。 5. 子囊菌纲的一种真茵Ascobulus某座位上的一些突变产生浅色子囊孢子,称为a突变体。不同a突变体进行了以下的杂交,查具有黑色野生型子囊孢子的子囊,将每一个杂交中有这样子囊的基因型如下:
    • 3. 试说明这些结果,a1,a2和a3三个突变位点的可能次序如何? 题解: 分析结果:三次转换,a1—1次;a2—0次;a3—2次。 推测:a3离断裂位点最近,a1次之,a2最远。基因转换具有方向性,故可以确定三个位点的顺序为: (重组位点)a3—a1—a2。
    • 4. 6. 在Am1m2B×am3b的杂交中,突变位点m1m2和m3彼此间的次序,以及它们与A/a和B/b的次序都是未知的,得到了一个如下的转换子囊: 请按重组的杂合模型说明这一结果,并推出上述位点的次序。
    • 5. 题解: 分析杂交结果:A m1 m2 + B × a + + m3 b 单链一 A m1 m2 + B 单链二 A m1 + + b 单链三 a m1 m2 + B 单链四 a + + m3 b A/a无变化; m1和m3位点发生转化: + →m1; m3→+; m2和B位点发生交换: m2/+交换;B/b交换 根据极化子模型: A/a—(重组位点)—m1 — m3 — m2 —B/b    前提:m1 、m3 、m2 位于标记位点A/B之间
    • 6. 7. 在重组的极性杂合DNA模型一节中提到异常分离现象最早是在酵母不同交配型A× a的杂交中发现的。合子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囊孢子除了正常的2A:2a分离外,出现3A:1a或或1A:3a的分离。试用某种DNA重组模型来加以解释.并附图解。 题解: 同题4,单链交换以后选择(特异)性的修复两条异源双链中的一条单链。  
    • 7. 8. 上图所示的交联桥质粒DNA分子是从经EcoRI切割后的含有两单位圆环的大肠杆茵的“8”字型分子提纯而来,酶切后应马上进行电镜制片的固定。这种切割后的分子在室温下 是不稳定的,如不立即固定则会很快转变为单位长度的线状双链分子。而另一方面,完整的“08”字型分子则是相当稳定的。请解释之。 题解: 交联桥易发生分支移动,使“χ”结构中的4条双链中非相邻的 链解离。 解离后的4条单链容易发生交换两两互补,使原来的4条双链变成2条双链——比4条双链更加稳定。但完整的“8”结构不易解离。 9. 在E.coli中,色氨酸合成酶的蛋白质A的某一位点(位置223)上观察到下列氨基酸的替换,你预期哪两个突变结合能重组形成野生型(Gly)?
    • 8. 题解: 由于Gly可以与Cys之间相互替换,可推测Gly的密码子仅可能为GGU或GGC,Asp可以替换为Ala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并且说明Ala的密码子仅为GCU或GCC(见下图)。从各氨基酸可能的密码子可以推测:Cys可以与Asp重组形成Gly;也可以与Asp之间重组形成Gly。但是Asp和Ala之间不能重组形成Gly。
    • 9. Gly {GGU ← Cys { UGU UGC GGC → (GGA)   (GGG)     ↓↑   Asp{GAU   GAC     ↓   Ala {GCU   GCC   (GCA)   (G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