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十四章 核外遗传: 习题解1. 名词解释 母性影响 随意内含子 雄性不育性 核外遗传 卡巴粒 题 (略) 2. 两种晚报春花,正交和反交时所产生的叶色不同: ♀A×B ♂→黄色叶 ♀B×A ♂→绿色叶 原因何在? 题解:   核外遗传,植物叶片的颜色主要由质体,特别是叶绿体的多少来确定。叶绿体由细胞核和叶绿体自身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由于题中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应考虑叶绿体自身遗传物质的不同,所以是属于核外遗传的范畴。
    • 2. 核外遗传与母性影响相区别:母性影响的本质来自核基因表达的蛋白,对子代最初的影响(持久的母性影响也是如此,不过一旦决定,以后再无法改变,如锥实螺螺口方向的遗传)。本题中涉及的是叶绿体,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不断的分裂、代谢、更新。 3. 草履虫的放毒型品系与敏感型品系接合,产生的F1是放毒者(Kk+Kappa)和敏感者(Kk)。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预期的结果如何? a.F1中的两个放毒者之间接合 b.F1中的放毒者与敏感者接合 c.F1中敏感者自体受精 d.由上述c.中产生的Kk锻感者与FI中的放毒者接合
    • 3. 题解: a. 全是放毒者,因为细胞质中有κ粒。注意核有三种基因型:KK、Kk或kk,只是kk不能持续维持κ粒的毒性,但最初的子代中是有毒性的。 b. 长时间结合产生的全是放毒者,核有KK、Kk或kk三种,都有κ粒;短时间结合既有放毒者(核仍然为KK、Kk或kk ,胞质来自放毒者,具有κ粒)也有敏感者(核KK、Kk或kk ,胞质来自敏感者,不具有κ粒)。 c.全是敏感者,核KK或kk,但都无κ粒。 d.结果与上(b)完全一样[**c中不会产生Kk的敏感者]。
    • 4. 4. 核外遗传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题解:  核外遗传的特点: ① 正反交的结果不一致,往往只表现出母方的性状; ② 杂交的F2代中不表现出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 ③ 本质上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5. 当酵母细胞色素b基因的外显子B2和B3之间的内含子上游末端发生了一个无义突变时,预期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题解:   (1) 如果这个无意突变不影响内含子的剪接,这个突变对蛋白质的表达没有影响,因为突变位点位于内含子序列内,随着剪接过程被去除。
    • 5. (2) 如果这个突变位点能够影响内含子的剪接,使内含子不能被去出,则相当于移码突变,使表达的蛋白质肽链比正常的要长,如果内含子的碱基数不是3的整数倍,则原先后续的肽链的氨基酸的组成也会发生改变。 6. 线粒体基因组与细胞核基因组有哪些异同?
    • 6. 题解: 列表比较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之间的差别: 线粒体基因组 核基因组 DNA形状一般合闭环状 双链线状 DNA长度短 长 重复性一般无重复 轻度、中度和高度重复多聚序列具有短的多聚序列无多聚序列 复制与分裂同步性复制与分裂不同步复制与细胞分裂同步 遗传自主性具有半自主性 具有完全的自主性 编码的肽链数少(十几个) 多 编码的rRNA数2个,较小 4个,较大 编码的tRNA数少(20多个) 多(50多个) 密码子相同的密码子代表的氨基酸有差异
    • 7. 7.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试与酵母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 题解: 列表比较人类线粒体基因组与酵母核基因组之间的差别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 酵母线粒体基因组 长度 16Kb 84Kb 编码的mRNA数 13个 9个 编码的rRNA数 15S, 21S 16S, 21S 编码的tRNA数 22个 24个 间隔序列 无间隔序列 有间隔序列 内含子 无内含子 有内含子(核酶) 密码子 相同的密码子代表的氨基酸有差异
    • 8. 8. 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叶绿体基因组的半自主件? 题解: 叶绿体基因组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可以再深入详述): ① 叶绿体具有DNA,携带有一系列基因; ② 具有相对独立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系统; ③ 密码子与和基因的密码子代表的信息不同——各自的 信息传递途径有 别。 以上可以说明叶绿体基因组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同时 ④ 线粒体的代谢需要有核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参与 说明线粒体基因组对核基因组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所以它只具有半自主系性。 9. 试论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题解: 理论上可以研究植物核质关系和相关基因的功能。 实践中可以用于遗传育种(三系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