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作文阅卷细则(摘录)
    • 2. 一等 (20~16) 二等 (15~11)三等 (10~6)四等 (5~0)基 本 内 容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情感真挚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情感真挚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情感不够真实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空洞 情感虚假等 级表 达符合文体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符合文体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发 展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 级①分析深入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 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④材料丰富 ⑤形象丰满 ⑥意境深 远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蕴 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2、有个性色彩
    • 3.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 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 ④确认为抄袭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 4. 有效立意准确 深刻 怎么办?总 结材料作文必须从材料切入写作,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这样得出的观点才是有效的观点。
    • 5. ★★★ 材料作文引材五忌: 1.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2.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既然要求根据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 3.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或扩充。
    • 6. 4.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5.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 7. 审题立意方法材料作文
    • 8. 1.学会单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 2.学会多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教学目标理解分析材料并明确立意。教学重点
    • 9. 如何审题立意材料作文
    • 10. 1.找关键词、关键句(立意) 2.人物—事件—结果—原因(立意) 二、多则材料—— 1.求同法 2.求异法 一、单则材料—— 辩证思考3.互补法 4.综合法 有时审题我们要综合考虑,可能三种方法都要用到。
    • 11. 单则材料
    • 12.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 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父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父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 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一
    • 13. 关键句:1 找关键词 关键句
    • 14.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 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父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父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 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一
    • 15. 关键句: 1.一心想早日成名 2.嫌太长 3. ①勤学苦练——十年 ②全力以赴——三十年 ③不惜一切代价——七十年1 找关键词 关键句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立意:①做事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 ②欲速则不达。
    • 16. 2 人物 事件 结果 原因—人物: —事件: —结果: —原因:少年(主要人物)、师父(可忽略)少年想早日成名,多次询问“多久学成下山”心情越急切,所需时间越长①急功近利;②欲速则不达。①做事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②欲速则不达。 立意:
    • 17.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 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 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 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二
    • 18. 关键句: 1.立志学稀有的屠龙之术 2.寻觅不到一条龙的影子 3.一身绝技没有用武之地1 找关键词 关键句不切实际立意:①树立目标要从实际出发; ②要学有所用。
    • 19. 2 人物 事件 结果 原因—人物: —事件: —结果: —原因:朱平曼(主要人物)、支离益(可忽略)立志并苦学绝技。所学无用武之地。所学脱离实际。①树立目标要从实际出发; ②要学有所用。 立意:
    • 20. 一位客人到朋友家做客,受到了朋友的热情款待。为他的到来,主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特别是做了十分可口的红烧鲤鱼和鲜美可口的鲍鱼汤。客人吃得十分满意。 临别时主人盛情相让,让客人喝了一大碗鲍鱼汤,之后还嫌接待不周,于是又送上了一大碗,还十分热情地说:“再喝一碗鲜鱼汤吧!”于是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了下去,没想到主人又端来一碗,又说“再来一碗吧!” 最后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三试一试
    • 21. 关键句: 1.喝了一大碗 2.又送上了一大碗 3.又端来一碗 4.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1 找关键词 关键句太过火了立意:①过犹不及; ②要把握分寸。
    • 22. 2 人物 事件 结果 原因—人物: —事件: —结果: —原因:主人(主要人物)、客人(次要人物)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喝; 客人由满意到勉强到谢绝。主人(缺); 客人害怕了,再也不想来这里做客了。太过了。①过犹不及; ②要把握分寸。 立意:
    • 23. 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 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 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四试一试
    • 24. 关键句: 凉了半截 2.惊喜万分 3.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 4.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1 找关键词 关键句看法不同,源自心态不同立意:遇事要积极对待,切莫消极放弃。辩证思考
    • 25. 2 人物 事件 结果 原因—人物: —事件: —结果: —原因:甲(主要人物)、乙(主要人物)甲无比失望,认为没有市场; 乙充满干劲,觉得前途无量。结果缺失,但可想而知。看法不同,源自心态不同。遇事要积极对待,切莫消极放弃。立意:
    • 26. 多 则 材 料
    • 27. “求同法”要求“异中求同”。 形式: ①多则材料。(两则或两则以上) ②材料之间的内涵有相同处 。 方法: ① 分析、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 ② 找出共同点。求同法
    • 28. 1.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一 2.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3.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 29. 可贵的精神——执着忘我分析异: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研究领域。同: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立意:
    • 30. 二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3.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 31. ——治学要注意积累。 分析异:鲁迅——强调时间; 歌德——强调价值; 历史学教授——强调数量。同:积累。立意:
    • 32. 三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试一试
    • 33. ——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分析异:——强调颜色的不同; ——强调味道的不同; ——强调国家的不同。同:环境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立意:
    • 34. 四 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成龙表示将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试一试
    • 35. ——名人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分析异:姚明——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 成龙——组织慈善周末; 苏有朋——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同:慈善、公益。立意:
    • 36. “求异法”要求“同中求异”。 形 式: ①多则材料。(两则或两则以上) ②材料之间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 方 法: ①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 ②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 ③找出不同点。求异法
    • 37. 一 1.1915年,大洋洲北面一原始部落民族。一批欧洲传教士见当地人在使用磨制石斧,便大量赠送短柄钢斧,帮助他们提高效益。不料,其结果只增加了当地人的睡眠时间。 2.日本兵库县有个小山村。一天,村里的长者把村人召集到一起说:“都什么年代了,咱们还过着与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要改变这种状况,办法不是没有。大都市里的人长期过现代生活,肯定会腻味的。咱不妨走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活,利用落后的‘特长’,‘出卖’这落后,定能赚不少钱。”这回天妙计,博得全村人喝彩,大家说干就干,有的在树上筑巢,有的用兽皮缝衣,有的用石器打磨工具……一时间舆论大哗,旅游者、考察者慕名而来,小山村暴富起来。
    • 38. 异:同:立意:分析落后,过着与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①前者安于现状,自甘落后;后者有强烈的变革意识。②前者观念不更新,即使引进先进技术也枉然;后者能够转换思想,化短为长,即使没有外界帮助也会由弱变强,由贫困变富裕。——不知足者常乐。 ——改变观念是关键,解放思想是根本。
    • 39. 二 1.海南8岁女孩张慧敏在长跑方面有天赋,被称为“海南小神鹿”。其父张建民策划她从三亚跑到北京。此事一开始就引起多方质疑和反对,张建民不为所动。8月4日,张慧敏跑到武汉市。新闻发布会一结束,张建民告诉小慧敏,要去步行街宣传奥运,搞签名。小慧敏顿时叫道“我累了”,不想去,最终拗不过父亲,只好起了身。 2.印度5岁男孩辛格,四岁半时就完成了马拉松长跑。家长和教练策划让他用10天时间,从印度东部的布马内斯瓦尔跑到西部的加尔各答,约500公里。起跑前,许多支持者拉起横幅表示支持,媒体也纷纷采访。可就在这时,警察奉政府命令突然封锁了长跑道路,严禁辛格参加这次长跑。策划者称这样会扼杀一个长跑神童。警察回答: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 40. 异:同:立意:分析年龄小,在长跑方面有天赋,家长参与策划某项长跑活动 。中国的策划活动最终成行,印度的策划活动则被封杀。——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 41. 三 1.2010年2月21日凌晨,当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当中时,在山西百姓口中、手机中、电话中流传出消息,即将有大地震。山西几十个县市、上千个村落灯火通明,人们一片恐慌,半夜不睡觉挤上街道,焦虑地“等地震”。事实证明这是一场虚惊。上午,山西领导采取各种措施紧急辟谣. 2.2010年1月24日山西运城发生了 4.8级地震。此前的1月22日,针对即将地震的民间言论,专家辟谣说:“我省地震专家并未做出山西境内近期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测意见。请广大市民不要轻信和传播传言,共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试一试
    • 42. 异:同:立意:分析谣言和地震 。材料1人民听信谣言,事实上却没有地震。材料2专家辟谣,却发生了小地震。 ——不要盲从他人,也不可迷信权威。 。
    • 43. 四 1.有位美国老太太听说中国人很聪明,决心试一试。她从许多中国孩子中挑出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的男孩,一个5岁的女孩。她宣布的游戏规则是:三个用线系着的小球代表三个小孩并由他们各自牵着,三个小球都放在一个代表井的瓶中:“井”口仅容一“人”进出。“现在”“井”里突然冒出大水,三个孩子必须在7秒钟内“逃出”井口,否则就会被“淹死”。这个游戏在许多国家的试验结果都一样:三个孩子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全都“淹死”在那口“井”里。在中国的试验却让这位老太太感动得热泪盈眶。三个孩子在10岁女孩的指挥下,5岁女孩先逃出,7岁男孩次之,10岁女孩作为姐姐,最后逃出,总共只用5秒钟。 2.1994年11月下旬:辽宁阜新市一家卡拉OK厅起火。由于大家惊惶失措,没有打开安全门进行疏导,厅里的人个个争先恐后,互不相让,竟有233人拥挤在门口,也死在了门口。 试一试
    • 44. 异:同:立意:分析在大难面前如何逃脱的问题 。结果不同。一个有组织指挥,先人后己,全部安全“逃出”;一个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全都葬身火海。 ——要学会仁爱礼让。
    • 45. 形 式: ①多则材料。(两则或两则以上) ②材料之间的性质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互为补充。 方 法: ①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 ②将几则材料的内涵叠加补充起来,体现辨证性。互补法
    • 46. 一1.甲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所以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仍应发扬光大。” 2.乙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靠勤劳仅仅能温饱,要致富,必须依靠科技。高科技=高效益,这是致富的公式。”
    • 47. 材料一:立意:分析靠勤劳能致富。靠科技才能致富。 ——致富必须依靠勤劳和高科技的结合。材料二:
    • 48. 二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 49. 材料一:立意:分析“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强调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材料二:
    • 50. 三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试一试
    • 51. 材料一:立意:分析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品质,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人即使处在污浊的环境,也能不受污染,形成并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或事物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材料二:
    • 52. 试一试四 1.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2.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 53. 材料一:立意:分析进行创作时不能重复自己或别人,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 。要夯实基础,勤学苦练基本功。——打好基础是求异创新的前提,厚积才能薄发。材料二:
    • 54. 要求:根据下列材料,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业:
    • 5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 56.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 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 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 57.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腾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 58. 谢谢大家!
    • 59. 思路点拔: 1.这是一道组合式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 2.从“父王——亚历山大”“唐诗——宋朝诗人”这两组关系来看,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如何对待优秀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对这个话题的回答即文章的立意,如: (1)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 (2)别把前人成就当包袱 (3)既要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超越。
    • 60. 立意参考: 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 61. 【审题】 1 .比较材料,找出三则材料的相似处: 道尔顿、安腾百福和乔利最后都获得了成功,而且这种成功是源于一种创造、创新。 他们的成功是有相同之处的,那就是不仅从困难、危机、细节中发现问题,而且善于思考探究并着手解决。由此看来,“遇到困难,限于困境——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敢于创造,勇于创新”即为三则材料的中心题意。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