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度礼仪
    • 2. 一、基本概况二、民俗文化三、商务礼仪诗意般的宗教国度——印度
    • 3. 基本概况 位于南亚次大陆,北纬8度~37度,东经68度~97度。语种主要是印地语和英语。《人民的意志》为印度国歌,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创作的。
    • 4. 基本概况国 徽 国 旗
    • 5. 基本概况 国花:莲花 国树:菩提树
    • 6. 基本概况 不同宗教有不同的动物图腾,印度出现了以下图腾崇拜:神蛇,神猴,神象,神牛,神鼠。蓝孔雀是印度国鸟。神 牛蛇 神
    • 7. 基本概况 猴 神象 神
    • 8. 基本概况 国鸟:蓝孔雀 神 鼠
    • 9. 民俗文化(一)印度宗教 没有了解宗教就等于没有了解印度人 印度,既是世界宗教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国家。印度有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锡克教、拜火教、巴哈伊教等。每种宗教都有自己的神,有的宗教有多种神。印度83%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也是第一大教。
    • 10. 民俗文化印度教(印度第一大教)佛 教
    • 11. 民俗文化伊斯兰教锡克教
    • 12. 民俗文化耆那教基督教
    • 13. 民俗文化(二)不同宗教不同礼仪1、正统的锡克教信徒头戴包头巾,不抽烟,不吃牛肉并且不剪头发。2、穆斯林不吃猪肉,恪守教义的穆斯林滴酒不沾。
    • 14. 民俗文化4、印度教进庙宇、厨房之前,先要脱鞋,他们认为,若穿鞋进去,既不礼貌,也不圣洁。3、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牛在印度是神圣的动物。
    • 15. 民俗文化5、圣浴:恒河是印度人心中的“母亲河”,印度教徒把恒河水视为无比洁净的圣水,并认为在恒河里洗澡能够消灾免罪。因此,恒河中沐浴变成了他们重要的习俗。整条恒河都是印度教徒们向往的地方,每年一次历时两个星期的圣水沐浴盛会,六年一次大盛会,十二年一次特大盛会,场面热烈,仪式隆重,人们把这称为“圣浴节”。6、印度教徒们一生有三大夙愿:到圣城朝拜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浴,饮圣水;死后葬于恒河。
    • 16. 民俗文化(三)婚礼习俗 印度教非常重视结婚,把它看成是重要的宗教仪式,因此,从说媒订婚,到结婚完毕,中间要经过许多仪式。
    • 17. 民俗文化1、时间: 集中在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 庆典的天数各有不同,通常会在女方庆祝4天,男方再庆祝3天。如果赶上有钱又有闲的家庭,这个过程可能会延续十几天。 婚礼庆典仪式通常在晚上8、9点后才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4、5点。
    • 18. 民俗文化2、结婚仪式 婚宴中间,新郎新娘会携手登上用彩绸和鲜花搭起的彩棚,接受来宾的祝福。客人们则在台下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候与新郎新娘握手、拥抱、送礼、合影。鲜花、歌舞、美食,必不可少。印度婚礼提供的食物以冷餐自助为主。
    • 19. 民俗文化3、婚礼服装新娘:穿金边的红色和白色婚纱,佩带很多黄金首饰和珠宝。
    • 20. 民俗文化新郎:白色衣服,上衣是宽松的镶金边衬衣,下衣穿宽松的裤子或围裙式的布裙。头戴精致的头巾和一串串的花朵(印度北部);在印度南部,新郎头上则不佩戴任何装饰。脖子上挂着用玫瑰花和金盏草编成的大花环,一直垂到膝盖。
    • 21. 民俗文化(四)民族服饰着装的风格 坚持传统、坚持特色、坚持随意、不讲繁文缛节,不照搬照抄,在世界服饰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 22. 民俗文化女性:纱丽和旁遮比服,是印度女性服饰文化的代表。1、纱丽是最具有印度民族特色的女装,多为已婚妇女所穿,年轻姑娘逢有重大节日或喜庆活动也有穿的。 纱丽是一块长约6米,宽近2米的布料,艳丽多彩,五彩缤纷。穿时配有叫做“贝蒂果尔”的衬裙和叫做“杰默帕尔”的紧身胸衣,露出两臂和腰部。下端紧紧缠住身体肚脐以下部分,上端一般披在肩上,也可裹在头上。紧身小上衣为短袖,圆领,长不齐脐,,紧紧箍住胸部和后背。
    • 23. 民俗文化2、旁遮比服:也是一种套服,是现在印度未婚女性最常见的服装。由“卡米子”“朱利达尔”“杜巴尔达”三部分组成。 卡米子是自脖颈以下长及膝盖的长袍子,一般领口打开,领口,胸前和袖口绣有美丽的图案。“朱利达尔”是穿在下身的一条紧身裤子,裤子上身宽松,裤管上大下小,到脚部时,变成小裤管。“杜巴尔达”则是一条长约3米左右的围巾,通常搭放在胸前,两端分别垂于肩后。
    • 24. 民俗文化女性服饰
    • 25. 民俗文化男性:以白色为主的印度男装、头巾。1、“托蒂”:传统的男子服装,一块缠在腰间的布,上身则穿被称为“古尔达”的肥大的、过膝长的长衫。圣雄甘地一辈子基本上就是穿的这种服装。现在印度男子在家也一般都穿这种传统服装。
    • 26. 民俗文化2、“尼赫鲁服”: 印度男子在一些比较正式而又要求体现民族特点的场合,多数都穿“尼赫鲁服”。这种服装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象征印度民族精神的服装,即“民族服装”,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中山装”,只不过上身稍长一些,扣子也多出几排。
    • 27. 民俗文化3、西装:上班、政府职员等,则大部分穿西装。
    • 28. 民俗文化头巾:头巾的包法各式各样,多达十几种,从头巾的不同包法上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是印度教徒谁是锡克教徒。缠头是锡克教徒民族的特征,也是必须遵循的教规,不能轻易摘下来,如果别人要他们摘下头巾,无疑是对锡克人的侮辱和挑衅。
    • 29. 民俗文化不穿袜子:由于天气炎热,印度人很少穿袜子,多数人即使在寒季也是穿凉鞋,许多人即使穿皮鞋也不穿袜子。
    • 30. 民俗文化色彩: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装色彩方面喜欢红、黄、蓝、绿、橙色及其他鲜艳的颜色。黑、白色和灰色,被视为消极的不受欢迎的颜色。
    • 31. 民俗文化(五)首饰首饰是印度女性生活的一半 首饰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印度的女性首饰种类繁多,有耳环,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发饰、额饰,胸饰,脚链等,但脚链和脚铃,在现代都市女性中,已比较少见了。
    • 32. 民俗文化鼻环:是印度妇女特有的饰物,是已婚女子的装饰标志。未出嫁的少女一般不戴鼻环,出嫁时才郑重其事地戴上,并用一条金莲或是银链将头饰和鼻环连接起来。
    • 33. 民俗文化手镯和戒指:在印度,手镯具有幸福和长寿的含义,男女都戴。
    • 34. 民俗文化(六)吉祥痣 印度妇女,不分老幼,不分贵贱,都在前额正中点一个红点。据说,这本是一种宗教符号,可以消灾避邪。吉祥痣形状多数是圆的,也有瓜子型,水滴型的等等,可以自己点,也可以买现成的圆片贴上,且颜色也丰富多彩。 寡妇不能点吉祥痣,连色彩鲜艳的衣服,首饰都不能佩戴。
    • 35. 民俗文化吉祥痣
    • 36. 民俗文化(七)饮食文化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差别大。北方: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
    • 37. 民俗文化南方: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
    • 38. 民俗文化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且喝茶一般要加牛奶。
    • 39. 民俗文化吃素:因为信仰的原因,素菜在印度本土有着极高的地位,占总人口70 %以上的印度人都吃素。导致了印度素菜倒比荤菜贵。印度素菜与荤菜同价,甚至更贵。
    • 40. 民俗文化咖喱:印度饮食文化可以称之为咖喱文化,这种饮食文化以香辣味道为特色。印度菜的精华就是咖喱,真是没有咖喱就没有印度菜,餐盘中汤汁没吃完是吃印度菜的大忌。印度菜的特点则是“糊糊涂涂”各种主菜都放一大堆咖喱粉,看起来都一个颜色(黄色),荤菜素菜都捣成糊状。
    • 41. 民俗文化手抓饭 印度人,包括上流社会的人通常习惯于用手抓饭吃,无论是饭、饼、还是菜和甜点,一律用右手抓起,送入口中。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和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印度人吃米饭或吃饼时,喜欢用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菜和饭混到一起,在盘里搅几下抓起来捏一捏,然后送进口里。
    • 42. 民俗文化
    • 43. 民俗文化晚饭时间晚 印度人吃晚饭时间一般在晚8点以后,饭店也是在晚7点半后才开门。印度人喜欢夜生活,每天开始工作的时间很迟,早上10点才上班,因此,他们不急于吃饭。赴晚宴是,我国的外交官,一般都是要自行先吃过晚饭后再去赴印度人的晚宴。(半夜吃晚饭)
    • 44. 民俗文化(八)会议礼仪点灯仪式 有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出席的重要会议,如果是开幕式,还要举行隆重的点灯仪式,在印度的传统习俗中,点灯是赐福和吉祥的象征,与中国的剪裁差不多。
    • 45. 民俗文化发言排列顺序:印度人开会,发言排列顺序和中国正好相反,越重要的越在后面讲。如果首席部长是最主要的人物,他肯定是最后一个主要演讲人。
    • 46. 民俗文化开会很投入:出场秩序出奇的好,会上很少出现抽烟,打盹,窃窃私语的现象,会议最后都必须留出时间回答与会者的提问。男女高官都不是穿西装,而是刻意穿着印度传统民族服装,表示对会议的重视。
    • 47. 民俗文化献花:主持人等嘉宾落座,显示一番简要介绍,之后便从首席嘉宾开始,依次向来宾们鲜花,负责鲜花的,有时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有时是礼仪小姐。有时,主席台上的嘉宾们在相互鲜花,实际上就是把手中的花束相互交换一遍,以示问好和敬意。
    • 48. 民俗文化遇到重要任务出席会议,还要献上用鲜花做成的花环,并在额头上两眉中间略上的地方,点上红色的吉祥痣。
    • 49. 民俗文化开会时间观念不是很强:不少人不习惯按时到会,9点开始的会,往往拖到9点半才开始。但是会议一开始,大家都很认真,很投入,这就是印度的会风。
    • 50. 商务礼仪(一)见面礼合掌(双手合十) 一般两手空着时,口念敬语“纳马斯堆”,同时要施合掌礼。合掌之高低,对开者宜高,两手至少要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颌之间。若一手持物,则口念“纳马斯堆”,同时要举右手施礼。
    • 51. 商务礼仪吻脚:对于长辈,或对某人表示恳求时,则施摸脚礼(即用手摸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头,以示自己的头与长者的脚相接触)。摸脚跟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
    • 52. 商务礼仪拥抱:与久别挚友重逢时,双方要交替互坐膝头,并热烈地拥抱数分钟,以表示相逢后的喜悦心情。印度伊斯兰教徒的见面礼节是按其传统宗教方式,用右手按胸,同时点头,口念“真主保佑”。
    • 53. 商务礼仪握手:见面与分手时,男人与男人握手。如被引见妇女,男人不与她握手而应双手合十,微微弯腰。男人不能触碰女,在公共场所不能与单身女人说话。
    • 54. 商务礼仪(二)基本礼仪1、遵守时间是明智可取的。 2、最容易引人误会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动作是摇摇头,或先把头稍微歪到左边,然后立刻恢复原状,表示“Yes”、“知道了”、“好的”与我们点头表示差别很大,最易使人误会。
    • 55. 商务礼仪3、访问时间选择,避开假日 印度共有10个大型节日,洒红节,泼水节,灯节等等(图片)印度教人、锡克族人、回教徒、巴希族人、蹬米尔人……各有不同假日,各港口也有单独假日,届时绝不进行交易,因此,访问印度,务必先了解好对方的假期。访新德里最好选择每年10月至6月;访问孟买最好选择9月至10月,以免酷热或梅雨。印度洒红节
    • 56. 商务礼仪4、虽然正统的穆斯林妇女通常不与男人见面,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 5、印度人身份悬殊,有等级制度,很重视身份。甲某高乙某的等级,甲乙就不能平起平坐,要求相当严格。 6、来到印度人家里时,主人会给你戴花环,你应马上把它取下来以示谦让。
    • 57. 商务礼仪7、接受或传递食品时,一定要用右手。 8、进入印度人的住家要脱掉鞋子。 9、作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 58. 商务礼仪10、在印度初次访问公司商号或政府机关,宜穿西服,并事先订约。约会,尽量按时赴约。印度商人善于钻营,急功近利,图方便,喜欢凭样交易,洽谈中应多出示样品,介绍经济实惠的品种。
    • 59. 商务礼仪(三)禁 忌 1、印度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业绩、印度的传统、有关其他民族和外国的情况。不要谈及个人私事、印度的贫困状况军事开支以及大量的外援。 2、不喜欢玫瑰花,在办公室和商业机关,写字台喜欢放在东北角或西南角。印度人忌讳白色,忌讳弯月图案, 忌讳送人百合花。
    • 60. 商务礼仪3、在印度, 当众吹口哨乃失礼之举。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4、切忌抚摸小孩的头,在印度如摸小孩的头,对方一定翻脸。
    • 61. THE EN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