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中国古代建筑
    • 2. 2什么是古代建筑 古代建筑 一定区域内的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所创造的建筑物。 包括:城池、楼房、庙宇、桥梁、园林等 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地域性; 敦煌莫高窟#3. 2、时代性; 宁波天封塔#4. 3、科学性; 永定土楼 4、艺术性。 古代园林
    • 3. 3地域性-敦煌莫高窟
    • 4. 4中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魏)时代性
    • 5. 5北魏石窟寺全景
    • 6. 6摩崖大佛
    • 7. 7千佛龛
    • 8. 8飞 天
    • 9. 9宁波天封塔唐武后天册万岁及万岁登封纪元时建,故得是名。 据传,当时建造时,采用泥沙层层堆积,把砖石运送上去,直到塔顶。塔建成后,再把泥沙摊铺于附近空地。附近有两条街道至今仍称“大沙泥街”和“小沙泥街”,可见其造塔之艰难,工程之浩大。
    • 10. 10科学性-永定土楼
    • 11. 11
    • 12. 12
    • 13. 13艺术性-古代园林
    • 14. 14苏州园林一览
    • 15. 15苏州园林一览苏州拙政园留听楼苏州拙政园见山楼
    • 16. 16
    • 17. 17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 1、群体的和谐性 2、组合的内向性 3、阴阳的融合性人 文 意 蕴
    • 18. 181、群体的和谐性1)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大多体现出严谨纵直的“中轴”理念,在井然有序中层层扩大,左右延展,呈现和谐对称的态势,崇尚中轴的理念和依恋大地的情结,使建筑布局折射出井井有条的秩序感和对称均齐的和谐性。 2)渗透着传统的伦理精神,昭示了中国文化重伦理秩序及群体和谐的特点。
    • 19. 19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北京故宫
    • 20. 20承德避暑山庄的群体分布
    • 21. 21北京故宫的中轴线布局
    • 22. 22北京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
    • 23. 23北京天坛的中轴线布局
    • 24. 24 东 西厢房中堂内院正房厢房外客堂外院雕花门大门
    • 25. 25后院与前院相通的门都位于中轴线上 正房——又称“堂屋”,坐北朝南的北房,一般三开间,供家长起居、会客。也是家中举行议事、祭祖、婚丧等礼仪活动的场所 中堂——正房的核心单位,一般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条幅。 厢房——正房的东西两侧,作书房或晚辈的居室 檐下回廊——回廊与中心庭院类似现代公共建筑的共享空间,是各房成员亲近自然、融汇亲缘感情的场所 • 四合院的平实、方正、和谐、理性的布局,昭示了中国文化重伦理秩序及群体和谐的特点 传统的伦理精神
    • 26. 262、组合的内向性 中国传统建筑平面布局的内向性格表现为对墙的关注,如城墙、坊墙、院墙。四合院式以内向的房屋围合成封闭的院落,形制独立于外部世界,内部自成系统,建构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伦理和空间秩序,在人文意蕴上折射出民族心理的内敛性和向心力。
    • 27. 1. 城墙 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的城址,无不筑有城墙。城墙、围墙,来来去去到处都是墙,构成每一个中国城市的框架。 ——【英】沙尔安《中国建筑》 2.坊墙 唐代长安城内共108坊,均有高墙围合,设有坊 门,定时开闭,坊墙内是封闭的社区。 27
    • 28. 283.院墙 分隔内外以体现内外有别观念;分隔居住区和会客区以体 现“前堂后寝”的礼制格局。 4.对墙的重视是相对封闭的内向性格的反映 例:四合院房屋对外 的立面大多不设窗户, 但内部空间完整统一
    • 29. 29 以《易传》为代表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建筑有着多方面影响。山之南为阳、以山之北为阴,阳为刚,阴为柔。中国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即背阴向阳。受“阴阳合德”及“中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在体量和尺度上注意“适形而止”,不追求过分的高大。美学上注重刚柔相兼之美,如宫殿建筑的屋顶面积大,屋檐宽,坚实的立柱将其刚直有力地擎托而起,整体上呈阳刚之美;立柱与屋顶之间则设置斗拱,斗拱与屋顶向上向外夸张卷起的飞檐翘角,形成飞动、轻巧、跳跃的阴柔美;大屋顶和立柱的阳刚,与斗拱和飞檐翘角的阴柔,合构成阴阳融合、刚柔相济的造型。3、 阴阳的融合性
    • 30. 30●古代房屋建筑之屋顶 ①庑殿顶(四阿顶); ②歇山顶(九脊顶); ③攒尖顶; ④悬山顶(挑山顶) ; ⑤硬山顶。 等级: 重檐高于单檐, 前者高于后者。
    • 31. 31①庑殿顶(四阿顶) 四面斜坡,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
    • 32. 32②歇山顶(九脊顶) 四面斜坡,切为三角,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 33. 33 ③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部为锥形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 34. 34④悬山顶(挑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 35. 35⑤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与屋面平齐,或略高于屋面。
    • 36. 36奇数为阳,九为极阳,象征吉祥 天坛的祈年殿按明清尺寸:高9丈9尺,台基3重,屋檐3层,东西配殿都是9间 圜丘由3层汉白玉露天平台组成,其台阶、栏杆、铺石地板等,数目都取“九”的倍数 圜 丘阴阳的融合性包括对数字应用的讲究:
    • 37. 37◆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一、城池建筑 城池一般包括城墙和护城河。城是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里面的叫城,外面的称郭。
    • 38. 381、南京城墙(明代) 中华门最为宏伟, 规模、质量为我古城之冠。
    • 39. 392、西安城墙 隋唐长安基础上修建的明代古城。
    • 40. 403、平遥古城 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 1998年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
    • 41. 41
    • 42. 424、丽江古城 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唯一城镇。 199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43. 43二、宫殿建筑1、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庙)右社: (3)前朝后寝。
    • 44. 44(1)严格的中轴对称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的纵长深远,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
    • 45. 45(2)左祖(庙)右社:在宫殿的左前方设祖庙,天子的祖庙称太庙,为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 在宫殿的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为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 46. 46(3)前朝后寝。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 47. 472、宫殿外陈设(1)华表: 墓碑、华表木、恒表、诽谤木,皇家建筑装饰、标志。 (2)石狮: 雄雌狮、南北狮、三王狮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大小排列。 (5)吉祥缸(门海) (6)鼎式香炉: 由盖为鼎,无盖为炉。 (7)铜龟铜鹤: 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
    • 48. 48石狮
    • 49. 49日晷与吉祥缸
    • 50. 50鼎式香炉
    • 51. 51★中国现存古代皇宫(1)北京故宫 1406始建,14年完工。 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前朝:太和、中和、宝和。 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其两侧12座宫院。
    • 52. 52(2)沈阳故宫 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 分为三个部分: 大政殿 大内宫阙 故宫西路 文溯阁存放《四库全书》, 建筑形式仿造宁波天一阁。
    • 53. 53◆1、北京四合院三、民间建筑
    • 54. 54
    • 55. 552、南方干栏式建筑
    • 56. 56土家吊脚楼
    • 57. 57
    • 58. 58
    • 59. 59四、坛庙建筑1、祖庙与社稷坛 (1)北京太庙 (2)北京社稷坛
    • 60. 602、天、地等坛(1)天坛 (2)地坛 (3)曲阜孔庙、孔府
    • 61. 61五、陵墓建筑1、封土的沿革 (1)秦汉两代:方上 (2)唐代:以山为陵 (3)宋代:恢复方上 (4)明清:宝城宝顶
    • 62. 622、陵园的建筑布局 帝王陵园地面建筑三部分: (1)祭祀建筑区(祭殿); (2)神道(御路、甬路); (3)护陵监。
    • 63. 633、墓室结构(1)土穴墓 (2)木椁墓 (3)砖石墓
    • 64. 644、中国现存著名陵墓(1)秦始皇陵 (2)汉茂陵 (3)唐乾陵 (4)北宋陵 (5)明十三陵 (6)清陵
    • 65. 65秦始皇帝陵西安市临潼区临马公路中段,距西安以东30公里。
    • 66. 66秦始皇帝陵简介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一九五六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六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 67. 67秦兵马俑一号坑全景(前视)
    • 68. 68秦兵马俑一号坑全景(后视)
    • 69. 69茂陵简介茂陵是汉武帝刘彻之陵墓,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由于陵的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建陵于此,故称茂陵。 茂陵博物馆是融文物、古建、园林为一体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为全国最早的西汉历史文物与陵墓现场保护管理机构。馆藏文物数量多、品位高,展品绚丽多彩,是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艺术结晶。博物馆环境优美,景观迷人,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 70. 70乾陵简介乾陵,位于乾县城北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在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过,且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陵。
    • 71. 71乾陵简介乾陵是中国唐代高宗皇帝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陵地距中国中西部的古都西安80公里,其居梁山。三峰耸立,风景秀丽,远望宛如一位女性仰卧大地而有“睡美人”之称。乾陵利用自然山势修建,陵园雄踞整个梁山山峦,海拔1047.9米的主峰如首而高昂,东西对峙之南峰似其乳,俗谓之奶头山。
    • 72. 72无字碑 无字碑通高7.53米,重约98.8吨。碑侧线刻有龙纹,碑头刻有8条璃互相缠绕。无字碑就是说立碑时碑上没有刻一个文字。为什么立一通无字碑呢?至今有几种说法,一是说武则天想让后世的人对她作出公允的评价;一是说,武则天觉得自己功德无量,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此碑可能是唐中宗所立,他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心地恭维她,但作为一个儿子,又不便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立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不管怎么说,在帝王陵前立无字碑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无字碑变有字碑是在宋、金以后,一些游人代替武皇在碑上题字,于是现在碑上共留下13段文字。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大部分字也已无法辨认。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和女真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 73. 73北宋陵北宋陵的形制均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各陵尺度和墓前石刻数目整齐划一。墓室上建造方形三层陵台,每门各有石狮一对。由南门向北的神道两侧排列文武大臣和各种石像。陵园布局和唐陵一样分上宫和下宫,分别为上陵谒拜祭祀和日常供奉起居的场所,所不同的是唐代下宫建筑在陵墓南面偏西处,而宋代建筑在陵墓北面偏西处。
    • 74. 74明十三陵 举世闻名的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封建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 。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 75. 75明十三陵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  十三陵从建成到现在已有四、五百年了,是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而且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 76. 76长陵
    • 77. 77长陵长陵葬有明永乐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 是十三陵中的首陵,规模最大,现存建筑最为完整。地面建筑形制:平面设计为前方后圆, 基本仿照明太祖朱元璋的拳陵建成的。第二院落中的陵思殿,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本色楠木巨殿,总面积1956.44平方米。殿内顶部为彩绘天花板,地面金砖铺地。内竖六十根不加粉饰的楠木巨柱承托着殿顶。长陵陵思殿内有定陵出土文物和明代御用织锦展。
    • 78. 78清朝东陵
    • 79. 79★
    • 80. 80六、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1、楼阁 2、佛塔 3、古桥
    • 81. 811、楼阁古代江南三大名楼 (1)黄鹤楼 (2)岳阳楼 (3)滕王阁
    • 82. 82黄鹤楼
    • 83. 83滕王阁
    • 84. 842、佛塔(1)楼阁式塔 (2)密檐式塔 (3)覆钵式塔 (4)金刚宝座塔
    • 85. 85(1)楼阁式塔
    • 86. 86(2)密檐式塔
    • 87. 87(3)覆钵式塔
    • 88. 88(4)金刚宝座塔
    • 89. 893、古桥(1)安济桥 (2)苏州宝带桥 (3)泉州洛阳桥 (4)卢沟桥 (5)程阳永济桥
    • 90. 90(1)安济桥
    • 91. 91(2)苏州宝带桥
    • 92. 92(3)泉州洛阳桥
    • 93. 93(4)卢沟桥
    • 94. 94(5)程阳永济桥
    • 95. 95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制度一、森严的等级制度 1、从建筑等级上分为三个类型: 殿式;大式;小式。 2、建筑各个部位等级的规定
    • 96. 96建筑各个部位等级的规定(1)桥:御路桥龙纹;王公桥莲花图案;品级桥三品以上官员通行。 (2)石狮:头上卷毛一品13个,二品12格,三品11个…七品以下不许放。 (3)面阔间数:唐代规定三品以下不得超过五间,庶人不得超过三间。宫殿九间,清代宫殿有十一间。 (4)门钉:皇宫宫门综合各九,亲王大门各七,三品以下只能纵横各五。
    • 97. 97天安门桥
    • 98. 98石狮
    • 99. 99石狮(1)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狮”具有重要的地位。大概而言,它具有三层含义:其一,“狮”与“师”谐音,含荣显意;其二,“石狮”与“实思”谐音,以示劝勉;其三,狮为镇邪驱魔的吉祥物。其中以第三意为主。那么,狮为何会成为灵兽,这需要我们坚持历史的眼光做一番考察。中国原不产狮子,故而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的“四灵”(“龙、凤、鬼、蛇”)中并无狮子,十二生肖中也未见狮子的踪影。汉末、魏晋之时,随着佛教传入中土,狮子逐渐具有了灵兽的品格。而且相传狮子还是文殊菩萨的坐骑。故而,在佛教的瑞兽形象的影响下,狮子逐步具有了人文象征品格。因为佛教是“以像设教”的,故而南北朝时期,石窟大多刻上金刚、力士与狮子护法,狮子逐渐成为中国雕刻艺术的重要题材,唐朝后,道教也将狮子当成吉祥物,象石敢当、凤狮爷等都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到了宋朝,狮子逐渐生活化,逐渐成为一种吉祥图腾。
    • 100. 100石狮(2)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石狮还深深打上了等级制度的烙印,所以,石狮造像是非常讲究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都只能雕刻特定造型的石狮,嘴型、鼻耳造型、毛发造型、佩饰造型乃至性器都有严格的区别。以门狮为例,一般是左雄右雌,雄狮左蹄踩球,俗称“太师”,雌狮右蹄抚幼,俗称“少师”,还往往将其头上毛发卷做疙瘩,称为“螺髻”,这种“螺髻”在数量上不能随意雕凿。一品官府门前石狮头可雕13个疙瘩,称为“十三太保”。每低一级,就要减少一个。七品以下官员门前摆石狮即为谮越了。而神道石象生的要求更为森严,皇陵前的石狮在造型、气势上远远压过置于太子坟、公主墓前的石狮。石狮代表着权利、威严。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