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 2. 有效沟通韦尔奇: 我们将50%-80%的工作时间用在了沟通上面! 我们开会、会见、拜访、谈判、座谈、面试、面谈、打电话、发传真、发E-mail、信函、通知、文件、批评、表扬、辅导……都是在沟通。 沟通,是一位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
    • 3. 培训目标充分认识沟通在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掌握沟通三个环节——表达、倾听、反馈的技巧; 学会与不同的对象——上司、同事、下属沟通的方法。
    • 4. 为什么沟而不通 中间管理人员每天要花费50%以上的时间去沟通,可是,中间管理人员工作中50%以上的障碍却是无效沟通或不良沟通引起的。那么,沟而不通的原因在哪里呢? 沟而不通的原因都隐藏在一个一个的琐碎细节之中。
    • 5. 沟通不畅的16种原因原因一:沟通前信息收集不充分 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围绕某一个题目沟通时,如果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足或极不对称,将大大降低沟通效果。 例:市场部史经理:“刚才我说的这些仅仅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许多方面还要等你们销售部这个月的报表出来以后才能具体化……”(还没有看到销售报表就进行沟通,效果不好,过几天还要沟通) 销售部肖经理:“你这些想法都还不错,你们刚完成的市场调研报告和第一季度的市场推广计划书我还没有看到,现在只能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建议。”(也许这些建议已经在市场推广计划中包括了,再提是浪费时间。)
    • 6. 原因二:无关信息堆积,冲淡了重点 不相关或是不重要的信息,往往会降低信息的重要性,分散沟通对象的注意力,造成沟通中没有重点。经理下属的理解 “近期我们部门的工作是:对外联络、开发产品、编辑资料、翻译……这些都很重要。” (实际想表达的是:开发产品是最重要的工作。) 这4项工作都是我们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 7. 原因三:打岔 突然打岔,打断沟通对象的思路,或是使沟通对象不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至于不能够了解沟通对象的真实想法,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回应沟通对象。下属中间管理人员 “这项工作我能够完成,就是……” (想接着说:就是能不能把时间稍微延长些。) “ 那好,我们就按现在的安排开始干吧”。
    • 8. 原因四:无意义的闲聊,使沟通对象对沟通产生无关紧要的印象 例:经理:“小李,最近你工作可是不太努力呀,是不是总看球啊?足球有什么可看的,水平太差,黑哨满天飞……”
    • 9. 原因五:沟通时机选择不对销售经理上司 “销售计划已经做好了,我能不能和您谈一谈?” “……我马上有一个会要参加,你简单地说一下吧。” 沟通时机不恰当,必将大大影响沟通的效果。
    • 10. 原因六:难懂的专业术语 沟通前不了解沟通对象的实际水平,或者自认为了解沟通对象的情况,而使用沟通对象不了解或听不懂的术语。 例:中间管理人员对下属说:“小李,你去查查ASD的BIO性能指标。” 小李对经理所提及的专业术语感到很茫然。
    • 11. 原因七:沟通渠道的混淆 应当用正式方式沟通的事情,却采用了非正式方式沟通;或者是应当采用非正式方式沟通的事情却错误地以正式方式沟通。 例:公司每年2月宣布优秀员工升职名单,人事部门通常在1月确定初步人选。人事部职员A与销售部职员B闲聊时,在后者的一再追问并承诺不外传的前提下,被迫透露了升职人选的一些内幕,不久,公司内有关升职的传闻沸沸扬扬。职员们纷纷向部门经理抱怨,部门经理纷纷向人事部经理询问,公司正常的工作气氛受到很大影响。
    • 12. 本应采取正式方式沟通的事情却采用了非正式方式沟通,造成了不良后果。 例:财务部柴经理近来情绪不佳,因为家庭夫妻关系紧张。在一次公司部门经理会议上,总经理以关切的口吻希望各业务部门经理对柴经理要多加体谅,因为“老柴最近在感情上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但柴经理对总经理的关切毫不领情,认为暴露了个人隐私。 本应采取非正式方式沟通的事情采用了在会议上的正式渠道,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 13. 原因八:缺乏信任 沟通时,双方缺乏起码的信任,从而阻碍了沟通的进行。 例:人力资源部的任经理一直就对软件开发部阮经理的人员管理能力感到怀疑,所以,每当阮经理提出用人要求,任经理都要想:“肯定又是管理不善,把人给挤走了又来要人。”任经理从心中不愿意和阮经理配合,两人沟通起来不顺畅。
    • 14. 原因九:没有时间经常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时间”沟通。 例:软件开发部的阮经理要和部门内8位下属每人都沟通一次就需要80分钟;软件开发部的阮经理与外部门沟通一次需要30分钟;软件开发部的阮经理与上司沟通一次需要60分钟;软件开发部的阮经理与客户沟通一次需要60分钟;软件开发部的阮经理需要参与本部门产品开发需240分钟;软件开发部的阮经理自己写报告、计划需120分钟;软件开发部的阮经理处理其他事务需60分钟。
    • 15. 原因十:职责不清有些不良沟通是职责不清、职能划分混乱所带来的。 例:业务经理:“我们要购买专业设备,却要通过他们行政部的人来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设备的价格、性能和供应商,和他们扯不清,应该我们去买。” 行政部经理:“公司规定办公设备都要我们来购买。业务部想越俎代疱可不行。” 公司里经常为一些特殊物品的采购发生争论,应当行政管呢,还是业务部门自己负责?彼此之间因为职责不清而扯皮。
    • 16. 原因十一:拒绝倾听 一般都习惯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很少用心去听别人说。 例:销售部经理:“我之所以认为华南地区的广告投放有问题,是因为我们的人员反映……” 市场部经理:“这,我都知道,但是……”
    • 17. 原因十二:距离障碍 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有独自的办公室,高高在上。一般来说,同高层的沟通需要预约,沟通起来距离过远;而公司中层,一般来说,和下属一起办公,朝夕相处,沟通起来距离又过近,下属想什么时候找,就能什么时候找到。距离过远,沟通起来不顺畅;距离过近,也会造成一些麻烦。例如不分场合,不拘形式,随意沟通等。
    • 18. 原因十三:情绪化 在高兴的时候沟通和在不高兴的时候沟通,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另外,对其他人的指责和抱怨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 例:财务部小李家里有事想早点下班,可是,销售部报来的报表中有一些统计上的错误,小李越看越烦。要在平时也就帮他们改了算了,然后告诉他们要注意。可是今天,小李却忍不住拿起电话,找到销售部:“你们销售部这些人也太……”显然这些指责的、情绪化的表达对于沟通来讲是有害的。
    • 19. 原因十四:不反馈 例:销售部经理让下属小王与某个大客户洽谈下一步合作问题,过了好几天,肖经理想起了这件事,不知道有没有结果,就问小王:“那件事回来你怎么不和我说一下?”肖经理这种带有批评口吻的说法,就是因为小王缺乏反馈所引起的。
    • 20. 原因十五:过度沟通 有很多中间管理人员在公司中,同与自己关系好的人、与自己脾气相投的人沟通频繁,无话不谈,导致过度沟通,自己不该说的话也说了,不该听的听了,结果影响了工作。另外,有些中间管理人员生怕一些承担重大任务的下属或者一些新手工作中出错,天天盯在他们身边,喋喋不休。
    • 21. 原因十六:表达不准确 语义含混,想说的没说清楚,导致沟通对象理解上的歧义。 例:下属:“他们部门说这件事要赶紧给他们办一下。不过又说,万一我们特别忙的话,可以再缓几天。” 中间管理人员:“他们到底是什么意见呢?”
    • 22. 沟通的3个环节 沟而不通的障碍是很多很多的。但是,概括起来不外乎三个环节的阻碍,正是这三个环节的阻碍造成了沟而不通。
    • 23. 环节Ⅰ:表达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过程,而表达就是发送信息的过程。许多沟通的障碍是在表达(发送信息)时就出现的。 表达(发送信息)时的障碍:——准备不足; ——无关的信息; ——时机不对; ——沟通渠道(对象)错误; ——难懂的专业术语; ——没有时间; ——表达不准确; ——身体语言混乱。
    • 24. 环节Ⅱ:倾听 倾听,是接收信息的过程,要准确无误地接收别人表达出来的信息,也同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倾听(接收信息)时的障碍:——环境干扰; ——情绪化; ——不习惯倾听; ——没有时间; ——缺乏信任; ——扫岔; ——自以为是。
    • 25. 环节Ⅲ:反馈 没有反馈的沟通是不完整的沟通,也是不良的沟通。在工作中,许多沟通障碍,实际是由于沟通缺乏反馈所引起的。反馈是中间管理人员是最容易忽视的沟通环节。反馈时的障碍:——不反馈; ——以反驳代替反馈; ——消极反馈; ——无效反馈。
    • 26. 我们与上司沟通、与下属沟通、与同事沟通、与供应商沟通等等,无论沟通对象是谁,都存在着沟通的三个环节。沟通的各种障碍无一例外地存在于这三个环节之中。 通过对这三个环节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 27. 没有表达就没有沟通。可以说,表达是沟通的第一步——向其他人阐述你的主张、思想。我们每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其他人进行表达,传递我们的信息。有效沟通的环节Ⅰ——表达
    • 28. 向谁表达——沟通对象分析 沟通对象分析是表达中最易被忽视的一个细节。当你已经清楚你想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表达给别人,以及如何进行表达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当然的认为你表达的建议对于其他人来说是绝对重要的,别人理解你的建议应当不成问题。然而,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沟通对象分析必须回答的问题: 沟通对象究竟是谁? 我与沟通对象之间的关系怎样? 沟通对象目前的态度怎样? 我的建议同沟通对象的利益是什么样关系?
    • 29. 沟通对象是谁? 沟通对象是你想要与之沟通的对象:可能是购买你产品的顾客,可能是需要听取汇报的上司,可能是需要你进行指导的下属,可能是组织中同你部门发生联系的其他部门的人员;可能是单个沟通对象,也可能是几个或一群沟通对象。总之,需要你去进行沟通的对象多种多样,你必须了解各自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 30. 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沟通对象错位√应该与上司沟通的,却与同级或下属进行沟通。 例:人力资源部的任经理对上面交办下来的工作感到非常为难:刚刚经过层层筛选招进来的网络部门的员工,却因为公司业务调整要被辞退走人。他感到很不好受。吃午饭时,他和系统集成部的习经理谈起了此事:“公司太不负责了。这我怎么和新员工交代?” 这种问题应当与上司进行沟通,可以直接得到解决的方案,因为沟通对象的错误,问题 没解决还有可能造成误解。
    • 31. √应当与同级沟通的,却与上司或下属进行了沟通。 例:销售部的肖经理对新近人力资源部招来的一批销售代表感到很不满意。在一次同老总的谈话中谈到了此事:“不知道现在人力资源部的人都在忙什么,最近给我们招来的人根本就不合适。”老总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在一次部门经理会议上点名批评了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任经理感到非常气愤,认为你们销售部觉得招的人不合适,可以给我说嘛,到老总那里告什么状。从此,和销售部有了芥蒂。 应与同级沟通,而错误地与上司或其他人进行了沟通,常常会把事情搞复杂,或是造成当事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
    • 32. √应当与下属沟通的,却与上司或其他人员进行了沟通。 例:销售部经理发现最近部门的小王工作不积极,常常请假,他想先向其他同事了解一下问题。中午,他对部门的另一位下属小张抱怨道:“最近这个小王可成了问题了,是不是这样啊?”很快,小张把这件事传给了小王,其他同事也知道了,问题没有解决,相反造成不好的影响。√应当与当事人沟通的,却与非当事人沟通。 上面的几个例子中,都有这个问题。 解决问题的原则应当是谁引起的问题找谁沟通,重大问题必须按照组织线路沟通。
    • 33. 误区二:沟通渠道错位 沟通渠道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 正式沟通渠道包括:按照指挥链或组织线路进行的沟通;文件报告沟通;会议沟通。 非正式沟通渠道指正式沟通途径之外的其他沟通途径。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因为沟通渠道选择不当而把事情搞糟了。
    • 34. √应当会议沟通的选择一对一沟通。 例:公司近期要改变报销办法,这是一件涉及全公司的事情。但是,老总却认为有必要同每一位部门经理谈谈此事,于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谈,以每个人40分钟计算,8位经理共花去老总320分钟的时间。效率太低了! 对于这样一件关系到各部门的事情,还是应以会议的形式来处理,而采用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反而使事情复杂,成员之间相互猜疑。另外,作为中间管理人员人员工作繁忙,总是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很难单独与下属进行正式沟通,所以更应当注意运用会议这种正式沟通渠道。
    • 35. √逐级报告与越级申告的混淆。 例:营销副总午休时高兴地拍拍销售部肖经理的肩膀,“你们最近的工作做得很不错,上次小马(肖经理的地区经理)对我说起他的销售业绩比上一季度提高一倍。”肖经理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暗想:“小马怎么没有向我汇报此事?他心中对小马有点不满。 无论是下属还是中间管理人员个人,汇报工作应当逐级进行,不可越级汇报。而如果有什么申诉,可以越级。
    • 36. 误区三:不分沟通场合√应当一对一进行沟通的选择了会议沟通。 例:由于职位说明书撰写不当,造成人力资源部招聘来的销售代表不符合销售部的要求。就此事,销售部可以直接与人力资源部进行沟通,商议解决的办法。 但是,销售部经理却将此事拿到了部门经理会上。结果是,其他的经理只能看着这两位部门的经理你来我往的对话,耽误了会议的其他议程。
    • 37. 误区四:公司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相混淆√应当是公司内部的沟通却变成了外部沟通。 例:客户向销售部经理提出了延期付款的要求,正巧销售部经理对财务部的一些规定和做法早就不满,于是就着这个话题把公司财务部狠狠骂了一顿,“别提了,公司现在乱得很,财务更是不得了……”公司形象在客户心中大大降低。 这种有关公司内部管理等问题应当是提出建议,内部解决 ,不能当着外人——客户、供应商、媒体自揭疮疤。
    • 38. 你与沟通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由于在企业中地位的不同,有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之分,掌握的信息不同,决策权力不同,就会出现针对不同对象如何进行表达的问题——不同对象应当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 当你向沟通对象表达观点的时候,你必须使表达内容与你们之间的关系相适合。
    • 39. 第一种关系:你向下属表达例: 当你完全握有权威和信息时,沟通对象就完全处在了一种被动接受你的观点的地位,这时你可以用“告诉”的方式:你就照着我说的去做吧。沟通对象没有能力提出与你意见相左的看法来。这是一种从上到下单向沟通的方式,可以节省互相交流的时间。要求你的下属完成一项常规性工作时可以采用这一方式。 “小张,请把这份资料整理出来,按照这些地址发送出去。”
    • 40. 第二种关系:你向上司或客户表达例: 当你掌握一定信息,但你的沟通对象却握有最终决策的权利时,你扮演的角色是一种利用你所掌握的信息去说服沟通对象,引导他们朝有利于你的目标思考,并最终同意你的建议。实际上是你在向沟通对象推销你的想法,你想让你的沟通对象按你的要求做一些什么,也就是说,你需要沟通对象的参与。 中间管理人员:“王总,这是根据前六个月情况作的下半年销售预测,以及物料、人员和成本的估算,请您看一下。” 王总:“好,放在这儿吧。”
    • 41. 第二种关系:你向上司或客户表达例: 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于所“推销”的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向沟通对象展示它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你可能还要学习使用现代营销的方式,为沟通对象着想。稍有不慎,可能前功尽弃,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细致周密的工作。在你想向上司提出建议、说服顾客购买你的产品时,你可以考虑这种方式。 其核心是抓住沟通对象所关心的事及利益。 中间管理人员:“王总,根据我的估算,我们下半年可以在提高销售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成本开支。” 王总拿起了报告。
    • 42. 第三种关系:你向同事表达例: 当你期望同其他人对某一行动达成共识时。在这种情况下,你与沟通对象可能都拥有相类似的信息和权威。你有一个新的想法,你试图使你的沟通对象能够同意你的意见。但你没有足够的力量让沟通对象立即同意你的建议,这时可采用“咨询”的方式。首先征求沟通对象的建议,然后逐渐提出你的建议,经过一定的引导和劝说,双方达成共识。 “我们最近销售额一直停滞不前,请大家想想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 43. 第三种关系:你向同事表达例: 这是一种双向式的、需要平等态度进行沟通的过程,你需要同你的沟通对象交换意见,并控制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你劝说你的同事支持你的建议时,可以考虑这种沟通方式。 “我们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太简单化了。个人的绩效得分无法说明个人的贡献。我们是不是一块向部长建议建议,改变一下绩效考核办法。老这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让人没劲。”
    • 44. 第四种关系:你向混合沟通对象表达例: 向混合沟通对象表达,要多谈大家共同认可的观点,强调大家共同的利益和要求,寻求更多的共鸣,即使用联合的方式,进行彼此之间的对话。你是在寻求合作,代表部门就共同利益进行沟通。 “大家都有目共睹,公司最近管理上非常混乱,我们必须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 45. 沟通对象的态度如何? 你同沟通对象进行沟通,还要关注沟通对象目前的态度。 沟通对象的态度可能有三种:——支持的 ——中立的 ——敌意的
    • 46. 为什么有些人支持你? 持支持态度的沟通对象,需要被激发并被告知行动计划,让他们知道他们的重要性及他们能帮助你做些什么,尽你所能使他们的工作轻松并且有回报。 一些人之所以支持你,只因为他们是你的朋友,与你想法的是与非没有关系,不要让这种支持诱使你对其他沟通对象的态度产生错觉,认为你的想法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例:在部门经理会议上,销售部肖经理提出:“要简化费用报销制度,即部门不签字,也能报销。公司现有的费用报销制度需要经过当事人——部门经理——财务经理——主管副总4道手续,而销售部经理由于业务需要,一出差就可能1个月、2个月不在公司,销售部门的员工想要报销只能等经理回来,既麻烦又影响工作。”研发部严经理立刻表示支持。
    • 47. 实际上,研发部很少出差,根本不存在销售部的那种问题。严经理之所以支持这个提议就是因为他与肖经理私交很好,要为肖经理说说话。 ——其他人支持你,可能出于他们自身的利益,而与你的动机毫不相干。 例:系统集成事业部的史经理也对肖经理的提议表示支持。系统集成部为客户设计系统集成几个月不在公司是常有的事。 史经理表示支持是为了他们部门自身的利益。
    • 48. 为什么有些人中立? 持中立态度的沟通对象容易受理性说服方法的影响,使他们参与到事件中来共同分析、讨论。 需要考虑的是:如果沟通对象对所要讨论的问题已经知道了很多,那么你长篇大论的铺陈就会使沟通对象变得兴趣索然。可能把一个中立者变成敌对者,或积极的支持者变成中立者。所以,在进行沟通之前,中间管理人员都应当问自己一些问题: 我应概括哪些沟通对象熟悉的信息为自己论证? 沟通对象要想理解和判断我的建议,还需要哪些补充信息? 我能不能用沟通对象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表达?
    • 49. 为什么有些人反对你? 持敌意态度的沟通对象可能永远不会支持你,但通过表明你理解他们的观点,并解释为什么你仍相信你的计划,有可能使他们变为中立。 有时候,沟通对象中的关键成员可能会根据你的建议提出相反的意见,或者可能直接对你的建议予以否决。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最好坦白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你也承认反对者的担忧和他们意见中的优点。
    • 50. √是因为你的成功会使其他同事付出一定的代价。 例:对于肖经理关于简化费用报销手续的提议,行政部邢经理提出了反对意见,现在公司上下有关行政开支方面的费用报销都要找到邢经理,如果简化了报销手续,那岂不是剥夺了他手中的权力?√上司也许不希望让你更加光芒四射。 例:财务副总也表示不能同意。他心里感到有些不是滋味。这种事情应当是我管辖的范围,你一个销售部经理竟然提出这样的建议?
    • 51. √同事也许害怕你的工作表现会树立一个迫使他们更加努力工作的标准。 例:市场部经理也表示了不满,“费用报销是财务方面的事,做业务的还是多关注自己的事。”他心中有些妒忌,为什么自己不先提出这个建议来。√也许仅仅是不喜欢你。 例:财务部经理平时就和肖经理不和,这时自然是反对了。有些人就因为和你有矛盾,就总是要与你唱反调。反对有时很难克服。在一般情况下,沟通对象是不会承认他们反对你的真正原因的,这可能促使他们提出一些非常具有创造性理由来反对你的计划。
    • 52. 处理反对意见,可选择的方法有:√给你的反对者一条退路—— 或许通过体现他们的建议、 分享荣誉,或在另外一个肯 定能成功的事件中支持他 们; √争取那些拥有更高权威的人 支持。没有人愿意 承认真正 反对你的 原因!
    • 53. 你的建议同沟通对象个人的利益关系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沟通对象分析的核心。成功的管理人员应当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以,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你处于沟通对象的位置,什么能激发为你的建议提供支持呢?分析沟通对象意味着首先是分析你自己,然后是你的沟通对象,识别出他们支持你所能得到的利益。
    • 54. 对于不同的沟通对象,利益可能千差万别,但不外乎金钱、尊严、省事、友谊的巩固、获得权威、避免冲突或窘迫、提高地位等等,使工作变得更容易、处于赢家一边。可以问如下一些问题: 自我提问一:为什么这种宣布或建议会伤害沟通对象?清楚地找出原因以后,至少表明你理解和同情他们的观点。 例:肖经理在提出简化费用报销手续之前,可以问问自己:谁会反对他的提议?当然是行政以及总办的经理了,因为简化报销手续意味着削弱了他们手中的权力。
    • 55. 自我提问二:我能否向我的沟通对象证明,不管我的建议是否被采纳,他们都将受到正面的影响?如果能够做到,或许能证明你的方法是众多糟糕的方法中最好的,并证明其他可供选择的策略更糟糕。 例:肖经理就费用报销的问题在部门经理会议上讲话,他说:“我们目前的报销制度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接着他列举了一些事实,对此各位经理都表示赞同。在分析了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之后,他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指出这个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 自我提问三:找出沟通对象反对你的理由之后,能否找到缓解对抗的方法?这样做能使你化解对立,与沟通对象结成同盟。 例:肖经理在建议中提出,只要部门经理的出差不超过一周,报告时仍然由部门经理签字确认,其他部门经理表示了赞同。这样就确保了行政等部门经理们的利益。
    • 56. 根据上述的步骤进行了沟通对象分析之后,接下去要反省你的目标。这时能否仍然确信你的目标是有价值的、能达到的以及值得付出的?你的想法、建议或许真正有机会推销它之前需要修改?或许要用另外的方式来完成它,才会相对容易地获得你沟通对象的首肯。总而言之,确保你传递给沟通对象的信息前后一致。
    • 57. 常见误区:推销内容,而不是推销利益 许多中间管理人员认为纯粹的逻辑说服,例如清晰的成本收益分析,就能够说服他人支持某一个行动步骤。然而我们看到,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并不被使用或者并不奏效。有力的倡议远远不只是意味着宣布一个清晰、可行的分析结果,它还意味着要解释你的建议与各种沟通对象的利益关系。 这些沟通对象包括:来自组织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公共部门的人员;特定的同事、上司、下属;以及建议需要获得其支持才可能被采纳的其他人。
    • 58. 例:中间管理人员沟通对象预期 “这种先进的管理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指标为……,能提高公司工作效率××%。” “这套系统能省多少钱?创造多少利益?” 因此,不要问为什么你认为你的想法很棒而没有人理解,而要问,要使沟通对象支持我,他们需要知道或相信什么。关键是讲人家关心的。
    • 59. 表达什么—内容分析 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在一个组织中,他们作为下属,也作为上司有自己领导的下属。另外,他们也要与其他部门的中间管理人员接触。所以,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根据所要接触的沟通对象不同,表达内容可以有不同。
    • 60. 同上司的沟通√汇报工作。中间管理人员向上司汇报自己及其部门的工作情况。 情况一:完全是中间管理人员在向上司做汇报,上司可能因为不太了解这项工作,处于完全的“听”的状态。 情况二:大部分时间是中间管理人员在“说”,上司不时问一些重要的问题。 情况三:因为所汇报的工作相当重要、时间非常紧迫,上司会采取主动的态度,不断抛出问题,要经理回答。
    • 61. 向上汇报工作之前,中间管理人员应当:——认真考虑上司可能采取的态度,准备好自己汇报的内容和形式。 ——针对完全“听你说”的上司,应当注意汇报条理,保证清晰,有感染力,让沟通对象感觉不枯燥。 ——针对“压迫式提问”的上司,应当在汇报开始之前,收集总结一些上司特别关注的问题,作好充分的准备。
    • 62. √提出建议 中间管理人员比上司更了解业务的实际操作,对上面制订的规章制度或工作计划目标,会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感受到某些情况需要进行调整。这时,就要向上司提出自己的想法,改变上司原来的观点和行为方式。 √商讨问题 根据不同上司的性格特征,在掌握事实和解决方案的前提下,与上层共同商讨工作中某些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 63. 同下属的沟通√命令 “命令”下属做一些事情,命令比自己职务低的人做某件事,可能出于: ——工作本身的性质,工作本身就非常简单明了,中间管理人员和下属之间没有什么进一步商讨的必要。 例:“小李,把这份文件打印10份。”一个命令更为实用,不必拖泥带水。 ——中间管理人员自身的性格,有的中间管理人员权力欲很强,一旦自己成为管理别人的“头儿”,就会产生高高在上的感觉,对下属呼来唤去。 ——下属的工作能力较低和经验较少。
    • 64. 经理对这项工作非常有经验,而同时下属又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话,采用命令的方式可以使工作更为有效率,下属也不会抗拒。 例:人力资源部的任经理让新近招来的人事助理去人才中心办理员工保险的事,他告诉助理到中心找谁、需要哪些手续。
    • 65. √批评 下属的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或造成了不良的后果,经理就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指出下属行为的错误所在和造成的后果。√讨论 讨论工作的进展,找出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务,分析下属所遇到的困难,如何进行克服等等。这是一种比较平等的沟通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经理居于主导地位,控制讨论的方向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例:中间管理人员:“小李,你对这个设计有什么更新的想法?” 小李:“我的想法是……”
    • 66. 水平沟通 职位相同的同事,同他们接触,多为工作上的接触,多采用商谈、讨论,以及提出建议的方式,找出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并尽可能照顾到各部门的利益,而不能以“命令”的口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沟通对象。这里有三种情况: 情况一:你的部门需要求助于其他部门的帮助,才能完成工作目标。 例:销售部需要同生产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通力协作才能有好的销售佳绩。 情况二:其他部门需要求助于你的部门的帮助。 例:公司其他部门都需要行政部门的协助。 情况三:“突发事件所形成的部门间的工作关系。
    • 67. 不良表达的方式有六种: 准备不充分 表达不当 不注意沟通对象的回应 时间和地点不恰当 错误的“身体语言” 自己对所表达的内容不感兴趣不良表达
    • 68. 不良表达一:准备不充分 例:销售部的肖经理正在听取华南地区销售代表的汇报,销售代表反映公司广告在华南地区效果不好,广告的播出都集中在下午3点到4点以及晚上的11点到12点,客户根本无法收看到。肖经理马上问市场部经理:“你们市场部的广告怎么回事啊,一点儿用都没有”。 市场部听后十分反感。
    • 69. √在表达之前,应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和具体的计划。 对你想要说的事情作到心中有数,特别是要清楚你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开始说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应当如何进行展开?是由浅入深,还是一开始就切中要害?如何结束自己的表达,是自己总结要点,让沟通对象总结,还是暂时不作结论?这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思考。 √没有进行预先的准备。 常常是表达时思路混乱,所要表达的内容前后不一致,无法达到自己所要达到的谈话目的。而沟通对象呢,听了半天,他们不清楚你所要表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会非常不耐烦,认为听你讲话,是在浪费时间。更为严重的是,沟通对象会误解你的意思,出现与你的初衷大相径庭的结果。
    • 70. 我们可能会过分注重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而没有站在沟通对象的立场上思考沟通对象可能的态度和想法。一旦沟通对象的回应出乎“意料之外”,就会感到措手不及,忙于应付,临时找答案,最后可能发现,你已经偏离了你的本意,或者照此下去,根本就无法达到你的目的。 例:面对肖经理的质问,市场部史经理说:“肖经理,可要知道下午3点到4点,晚上11点到12点是垃圾时段,广告价格低,而且市场研究表明这些时段是有一些特定人群看电视的,这还是我们部门率先提出来的,广告界给予很高肯定的呢。这个垃圾时段……”史经理给肖经理上广告课了,肖经理可是没有料到。
    • 71. 不良表达二:言辞表达不当 即使我们事先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了准备,但我们常常在表达过程中,不仔细选择用词,在说的时候,不经过大脑的加工,随意说出一些话来。话一出口,你又会突然意识到,“我怎么说出这样的话了”。
    • 72. 不良言辞表达包括: √不考虑沟通对象,语言比较粗俗。 √触及到沟通对象痛处的话,比如沟通对象的外号,曾经有的失误,沟通对象不愿意别人知道的隐私等等。 例:会上老总要经理们讨论对新的财务制度的看法,没有人发言,这时,老总说:“来,王揭密,你说说看。”大家哄堂大笑,王经理很不高兴。王揭密是他前次捅出公司内部吃回扣问题时别人给起的外号,他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不愿提及此事。 √在你说到兴头上的时候,可能把不该向沟通对象泄露的信息泄露了出去。 例:肖经理和行政部的小王中午一起吃饭,聊得很投机。肖经理说:“我就看不出你们部门的小张哪点比你强,怎么这次就派他去美国参加培训?”这个消息本来刚刚在公司部门经理会上决定,还没有正式在公司会上宣布。 这样的一些话,一方面会泄露了公司的人事、市场等决策信息,使公司的组织运行被动;另一方面,很可能使沟通对象产生其他想法,传达错误信息。这里强调的是在说话之前,要把说的话先在脑子里过一遍,没有人会责怪你说话太慢,只会责怪你话说得不对。
    • 73. 不良表达三:不注意沟通对象的回应 沟通对象的回应可能来自他们的身体语言: 不断地看手表,说明他们可能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去办; 不时改变坐的姿势,可能表示他们对你的沟通不太感兴趣; 沟通对象也可能通过急着打断你的讲话,来表示他们另外的想法。
    • 74. 这些都是负面的回应,需要你及时调整谈话思路,快速思考为什么你的沟通对象会如此回应,从其他的角度、话题着手进行谈话。当然,你也会感受到沟通对象对你谈话的关注。他们可能通过把身体朝向你、点头、快速记笔记、微笑等等表示出来。这些都是正面的回应,说明沟通对象对你谈话的认可。你可以继续这种谈话风格、思路。如果沟通对象出现负面回应,而你却只顾按照自己的思路,一味讲下去,或者虽然注意到了,但不能有效调整自己的思路,那么就无法向沟通对象传达你的信息。当然,沟通对象就无法认可你的信息,你也就无法完成你的沟通目的。
    • 75. 不良表达四:表达时间和地点不恰当 表达的时间和地点不恰当也是一个阻碍因素。这种阻碍一方面可能直接表现在谈话的当时——谈话的地方人来人往,沟通对象听不清楚你所说的话;另一方面,沟通对象还有重要的活动,你只有很短的时间进行表达。 例:业务部叶经理手下的一位分部主管,工作一直非常勤恳、认真,最近一家新店的开业就是由她主办的。由于家远,她连续一个月没有回家。但是在开业检查时,却因为店里员工着装不合格,而受到了批评,她感到委屈。叶经理一上班,就把她叫到办公室谈话,这位经理说到新店开设过程自己遇到的困难,不禁哭了起来。 这个时候,另一个分部主管敲门进来送一份报告,看到了她正在哭,搞得很尴尬。
    • 76. 不良表达五:错误的“身体语言” 说话时喃喃自语、含糊其辞、拖泥带水,眼睛不看沟通对象,说话的同时有很多容易令人分心的身体动作: 眼睛始终“游离不定”; 看表; 手里玩笔、小纸条。 这些“小动作”一方面使沟通对象不能集中跟着你的话题进行思考,一方面使沟通对象不重视你的谈话,认为你的心思不在谈话上。
    • 77. 不良表达六:自己对所表达的内容不感兴趣 沟通对象总会通过你的情感流露感受到这一点的。在这种情况: 如果你不感兴趣,那么干脆别说; 出于职责,你必须要有所表达时,应当以利益为重。 例:肖经理请一位客户吃饭。饭桌上又是足球的话题。这位客户是个足球迷,而肖经理却对足球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大骂中国足球。
    • 78. 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 有一个恰当的地点; 考虑沟通对象的情绪; 表达应当确切、简明、扼要和完整; 使用沟通对象熟悉的语言进行表达; 强调重点; 语言与形体语言表达一致; 在表达的过程中,要花些时间检查沟通对象是否已经明白你所表达的内容; 改述和重复; 建立互信的气氛。有效表达的要点
    • 79. 有效表达的要点√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 你自己或是委托你的秘书,安排一个时间,使你和你的沟通对象在这个时间里进行交谈,不受外界的影响。如果,事情很重要,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时间。同时,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估计一下应使用的时间,告诉你的沟通对象谈话会进行多长时间,并尽量在规定时间内结束。
    • 80. √有一个恰当的地点。 思考一下你所要进行表达的内容,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一个正式的场合,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在一个较为宽松或随意的环境下进行沟通。考虑你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是否不受干扰。一般情况下,同沟通对象以正式的方式进行交谈,需要一个不受干扰的空间,不要一会儿走进一个人要你签字,一会儿来人要你处理其他的事,这样会打断你的思路。同时,这样会分散沟通对象的注意力,不利于进行正确的表达,有时,甚至会产生其他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 81. √考虑沟通对象的情绪。 √表达应当确切、简明、扼要和完整。 拖泥带水,说了半天也说不清楚的表达,或是以为你的沟通对象没有明白,一个观点重复了半天,很快就会使你的沟通对象丧失继续听下去的耐心。所以,在你进行表达之前,应尽量作好准备,把要达到的目的、主要内容、如何进行表述粗略的组织一下,估计一下需要多少时间,尽可能在这个时间内结束表达。
    • 82. √使用沟通对象熟悉的语言进行表达。 √强调重点。 这样可以告诉你的沟通对象对于什么内容需要他们格外重视。你可以在重点的地方稍微停顿一会儿,或是重复一下你的观点,或是征询你的沟通对象对此的看法。这样就会避免出现讲了半天,沟通对象听得云里雾里的情况,不知道你究竟想说什么的尴尬局面。 √说话与形体语言表达一致。 形体语言有时会帮助我们加强表达,使我们的表达更有力和活泼,但也要注意有时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 83. √在表达的过程中,要花些时间检查沟通对象是否已经明白了你所表达的内容。 尤其在重点的地方,你可以停下来,问一下你的沟通对象,明白不明白,或者采取问相关问题的方式了解沟通对象的理解情况。如果,沟通对象没有完全搞懂你所要表达的内容,你可以再重复一下。这样,便于你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你的表述方式。虽然这看起来是浪费了时间,但总比花了时间讲了一大堆,最后沟通对象没明白要好。 √改述或重复。 当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沟通对象来讲比较复杂,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的话,我们可以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阐述,或者多重复几遍,直到我们认为沟通对象已经明白了为止。 √建立互信的气氛。 如果大家互不信任,再好的表达也没用。
    • 84. 有效沟通的环节Ⅱ——倾听
    • 85. 倾听的好处 要成为一位业绩优秀的推销员,没有一张好嘴不行,常有人形容推销员能言善辩,凭着一张嘴,能把死人都说活。 推销员没有玲舌利齿,怎么能从本来不想购买、或是还很犹豫的顾客口袋中赚取销售额呢? 可是,作为顾客的你,真的会只要推销员天花乱坠的推销,就决定购买吗?你会喜欢这样的推销员吗?实际上,顾客非常反感那些见到顾客就开始“狂侃”的推销员。他们不给顾客说话的机会,他们的销售业绩并不出色,顾客对这样的销售人员也不喜欢。
    • 86.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沟通过程中,活动比例最大的不是说话、而是倾听。倾听在沟通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花在接受上的,尤其是倾听的时间,要超出沟通中所有其他活动。为什么他们认为——“沟通首先是倾听的艺术”;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 “会倾听的人到处都受到欢迎”; 松下幸之助:“首先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艾科卡曾感慨:“我只盼望能找到一所能够教人们怎样听别人说话的学院”; 美国著名的“化妆品公司”创始人玫琳·凯说:“一位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多听少讲,也许这就是上天为何赐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的缘故吧”。
    • 87. 倾听的好处之一:准确了解沟通对象 对于下属、同事、上司和客户,通过倾听沟通对象的讲话,推断沟通对象的性格、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工作的态度和想法,籍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接触。 例:销售部的小郭近来工作业绩一直不理想,而且还常常迟到、请假,销售部的肖经理与小郭进行了一次谈话。“小郭,最近工作感到怎么样?” 小郭避开经理的眼睛,低下头说:“还可以。”“真的吗?”肖经理继续问,“怎么近来总迟到?上个月的销售额也完成得不好啊。”小郭看了一眼经理,“哎,我这个月努努。”“有没有什么问题?”肖经理想知道个究竟。“没什么……”小郭欲言又止,肖经理鼓励道:“有什么困难就讲出来,千万别放在心里面。”小郭看了一眼经理,又说了起来,“上个月……”小郭谈了十几分钟,肖经理明白了。
    • 88. 在上面的例子中,肖经理同下属小郭进行交谈,他自己并不急于说一些大的道理,对工作表现欠佳的下属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诱导小郭自己讲出真实的想法来,耐心的进行倾听,希望从中找出事情的原因。 在实际过程中,沟通并不是如你想象的那样简单,一经盘问,下属就会乖乖地说出你期望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你根据掌握的情况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有时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特别是对于那些业务骨干的反常行为、上司的言行等等。
    • 89. 倾听的好处之二:弥补自身不足 俗话说:“沉默是金”、“言多必失”。静默可以帮助我们掩盖很多我们自身的弱点。如果你对别人所谈的问题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话,保持沉默就不会暴露你自己的真实状况,也不用因为说出你不成熟的观点之后,而使别人轻看你。相反,多听对于缺乏经验的管理人员来说,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对于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来说,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例:肖经理对广告没有市场部经理那么有经验,于是他认真地听市场部经理谈他们的广告设想,市场经理也感到同肖经理很好相处。
    • 90. 倾听的好处之三:“善听者善言” 让我们反省一下自己,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你是否迟滞发呆、冷漠烦闷?你是否坐立不安、急于开口? 我们常常因为急欲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本无心倾听沟通对象在说些什么,甚至在沟通对象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心里早就在盘算着下一步该如何进行反驳。以这种消极、抵触的态度听别人说话,结果会是什么呢?
    • 91. 例:销售部经理向市场部经理抱怨华南地区的广告没有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我不管收视率,我只看销售额,销售额才只是预计的2/5,是你们…… ”“史经理,我们华南区的人反映,华南地区的广告没有起到作用,他们说…… ”“你别说你的广告了,光花钱,没效果,我早就说了你们的广告不行…… ”“不可能,电视台的调查结果认为收视率很高,你的信息不准确,我们……”“我们怎么了,是我们的问题吗!你的销售额是什么时候的?我们的广告……”“什么不行,其他地区的效果都很好,怎么就华南不行,是你的人销售有问题吧?”被打断被打断被打断被打断被打断肖经理:心里很不高兴。史经理:一样,心里更不高兴!
    • 92. 只是抓住了沟通对象讲话中的很小的一个方面,就自认为已经完全明白了人家所要表达的所有内容,就不再去注意沟通对象后面的内容,而是自己表现了。 思考怎样表达在听了沟通对象的话以后的感受,对沟通对象讲话的补充,借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干。 思考怎样驳斥沟通对象的观点,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寻找沟通对象说话的间隙,赶紧插上几句。   这些都会损害良好的沟通气氛,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常常急于表达自己,而根本无心倾听沟通对象在说什么,甚至沟通对象还没说完,心里早就开始反对,这是我们都容易犯的毛病。
    • 93. 倾听的好处之四:激发沟通对象的表达欲  有利于你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和情况。在沟通对象说话的过程中,你不时地点点头,聚精会神地听,表示你非常关注谈话者所讲的内容,这样会使说话者受到鼓舞,觉得自己的话有价值,他们会兴致所至,思想得以充分、完整表达。
    • 94. 倾听的好处之五:使你发现说服沟通对象的关键所在 例:一说到垃圾时段,市场部史经理就感到非常自豪:“垃圾时段可以少花钱,多办事,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这可是我们部的一大发明创造……”肖经理认真地听完后说:“垃圾时段的开发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你看,怎样能利用垃圾时段或其他形式把销售抬上去,现在的问题是销售额连预计的一半都没有达到,咱们怎么办?” 多听沟通对象的意见会有助于你发现沟通对象不愿意明白表露的,或者他自己也没有真正意识到的关键问题。这可从中发现沟通对象的出发点和弱点,找出关键点。这样就为你说服沟通对象提供了契机。
    • 95. 倾听的好处之六:使你获得友谊和信任 例:系统集成部经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听别人谈话时,神情十分集中和关注,坐姿前倾、点头,时不时夹着“挺好!”“请讲!”“请接着说!”等,大家都愿意和他沟通。 实际上,人们都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如果你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他们会立即觉得你和蔼可亲、值得依赖。许多人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不是因为他们口才不好,表达不够,而是由于他们不注意听别人讲话。别人讲话的时候,他们可能四处环顾、心不在焉,或是急欲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人不会受到欢迎。 心理研究显示:人们喜欢善听者甚于善说者。
    • 96. 为什么不倾听原因之一:没有时间√一种情况是安排的时间过短,沟通对象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事情说清楚。他可能是言简意赅,忽略了许多细节,需要你仔细去把握。对于倾听者的你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要听清楚沟通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还要明白并要做出回应,非常匆忙,容易产生失误。 例:销售部的小王最近客户拜访成功率很低,肖经理准备用10分钟的时间和他谈谈。这种问题用10分钟怎么能够谈得清楚呢?这种沟通起码包括:小王介绍情况,经理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指导等几个环节。显然,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内容的沟通是不可能的。于是,肖经理就不可能静下心来听小王的想法,很可能马上就下命令或“支招”了。
    • 97. √另一种情况是在工作过程中的倾听。你根本就没有时间认真倾听沟通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下属临时有重要的事情找到你寻求帮助,事先并没有约定好时间,你正忙着其他的事务,你只是草草地听着沟通对象的简单叙述。 例:你正接电话,下属进来汇报,你一边接电话,一边说:“讲吧!”
    • 98. 原因之二:环境干扰 一般情况下,中间管理人员没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上司、同事、下属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到他,而且都是急事。所以,虽然中间管理人员和下属整天在一起,但要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却很困难。环境主要从两方面对倾听效果造成影响: 一是干扰信息的传递过程。例:在会议室内向下属征询建议,大家会十分认真地发言,顾虑比较多,只愿意说正确的、不会伤及其他人员的话;但如果换作在餐桌上,下属多半会随心所欲地谈谈想法,一些自认为不成熟的念头也会在此得以表达。 二是影响沟通者的心境。例:在咖啡厅里上司随口问问你西装的样式,你会轻松地聊几句,但要是老板特地走到你的办公桌前发问,你多半会惊恐地想这套衣服是否有违公司的仪容规范。
    • 99. 原因之三:先入之见 在你倾听你的下属、同事或是上司的谈话之前,你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的原委或经过,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想法,所以这件事对于你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倾听的对象再向你叙述事情的前因后果时: √你会感到厌烦,只有很少的耐心继续听下去例:肖经理:又是发明了利用“垃圾时段”的那些炫耀之词。 √由于你已经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沟通对象的解释和结论,如果是“英雄所见略同”,你肯定是心满意足;但如果是出入很大的话,你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对谈话人开始反感、不信任、产生不正确的假设。这种情况下,你又如何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地进行倾听呢? 例:肖经理早对市场部经理的“垃圾时段”理论表示异议,现在一听史经理又说到“垃圾时段”,肖经理非常不耐烦。
    • 100. 原因之四: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们都有喜欢自己发言的倾向。发言在商场上尤其被视为主动的行为,可以帮助你树立强有力的形象,而倾听则是被动的。在这种思维习惯下,人们容易在他人还未说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断沟通对象,或者心里早已不耐烦了,往往不可能把沟通对象的意思听全。 在下面列举的情况下,你可能会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况一:沟通对象向你申诉理由。 例:销售部经理:“我之所以认为华南地区的广告有问题,是因为我们为销售人员最近业绩一直上不去,按照……” 市场部经理:“你别说了,我都知道,但……”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