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
    • 2. 目录第一节 古籍目录学理论第二节 古籍目录的体制第三节 古籍目录的分类沿革第四节 古籍目录的类型
    • 3. 33第一节 古籍目录学理论目录学的形成及意义2古籍目录学的功用4古籍目录学的内容3331目录释名
    • 4. 一、目录释名1.目、录和目录 《公羊传•隐公十年》:“《春秋》录内而略外。”目眼睛条目篇目录刻木记录编次
    • 5. 目录:把一批篇名或书名与说明编次在一起。 目录连用成词始于刘向、刘歆父子。 《文选》李善注引《七略》云:“《尚书》有青丝编目录” 班固《汉书•叙传》:“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录,略序洪烈。” 刘向所谓“目录”乃偏义词,即有目之录。
    • 6. 一、目录释名2、一书目录 将一本书的篇名与说明按 一定体例加以汇集、编排依次列篇名,每篇作叙录前列全书篇目,后作全书叙录只列全书篇名,不作提要
    • 7. 一书目录的体例 目录置末 大题在下古人编书的体例,篇及章的目录一般置于一篇或一章之末。 大约至南朝刘宋时,才逐渐移至卷首或篇首。 范晔编《后汉书》,自编目录,开创新的体例。古书一般格式,都是小题在上,大题在下。最早应是简册体制的需要,一篇末简先写篇名,再注书名。 但后世翻刻古籍,尽改古制,并一直沿用至今。
    • 8. 3、群书目录记载群书的书名和目录,并按一定的逻辑次序排列,主要是按学术分类,这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第一种分类记书名,大小类各有小序,每书有叙录。第二种分类记书名,大小类各有小序,但每书无叙录。第三种仅分类记书名,类序、叙录均无。
    • 9.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对三类目录的评论第一类的要义在于类例分明,使百家九流,各有条理,并究其本末, 以见学术之源流沿袭。第二类的要义在于穷源至委,竟其流别,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第三类书的要义在于论其指归,辨其讹谬。以此三者互相比较,立论之宗旨无不吻合,体制虽异,功用则同。盖吾国从来之目录学,其意义皆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由与藏书之簿籍自名赏鉴,图书馆之编目便检者异也。
    • 10. 群书目录的分类综合目录学科目录特种目录官撰目录史志目录私修目录目录内容编撰工作
    • 11. 目录(群书)的异名略 录 志 簿 目 书目 书录 录目 考 记
    • 12. 二、目录学的形成及意义开启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理国家藏书 北宋初,已有“目录之学”的说法 形成于宋代,郑樵《通志•校雠略》奠定目录学理论 发展于清代,章学诚《校雠通义》进一步阐发 清代学者非常重视目录学的作用
    • 13. 二、古籍目录学的内容汪国垣《目录学研究》目录学纲纪群籍 簿属甲乙辨章学术 剖析源流鉴别旧椠 雠校异同提要钩玄 治学涉径
    • 14. 古籍目录学的内容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古籍目录的类型和体例古籍目录的编制和利用
    • 15. 四、古籍目录学的功用了解古代文献了解历代书籍存佚状况考订古书版本、真伪及内容访求、考证亡佚之书指导读书治学考辨学术源流张之洞《书目答问》 龙奇瑞《经籍举要》 汪国垣《读书举要》章学诚《校雠通义》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汪国垣《目录学研究》
    • 16. 第二节 古籍目录的体制33书名著录2版本著录4篇卷数著录3331篇目著录3叙录体例53小序体例6
    • 17. 古籍目录两项重要内容目录的体制每一部书的著录事项每一部书的著录体例目录的分类每一部书在群书目录中的位置每一部书的价值
    • 18. 一、篇目著录篇目本为一书目录的构成要素,其体例为条别全书,著录篇次。 在群书目录中,篇目著录体例大致有三种:依次著录各卷内容卷一××,卷二××,卷三××……概述全书分类凡分××,××,××,……共××类综合分类和卷数 • 卷×至卷×为××类,卷×至卷×为××类……
    • 19. 群书目录中著录篇目的功用显 内容便 稽检免 错乱防 散佚考 分合
    • 20. 二、书名著录书名是群书目录不可缺少的项目,没有书名就没有目录。书名能准确反映一部古籍基本的外貌特征。 古人著书作文,原本皆不题书名 官书命名多标举著书之意,而史书则据所记之事 以篇名为书名(以识篇第,本无深义) 以人名为书名(古代诸子书) 《汉志》别题书名(拘于体例,弃用本名) 自撰之书名(《论语》、《吕氏春秋》、《鸿烈》)
    • 21. 二、书名著录1、同书异名和同名异书 (1)同书异名之例 文质互代:古人称名朴,而后人入于华 偏全互代:以偏赅全或以全代偏 增删改易:《葩经》(诗经)、《麟经》(春秋)
    • 22. 二、书名著录古代出现大量同书异名的原因出版者避复求新书贾射利妄造出于忌讳或避讳目录著录疏忽
    • 23. 二、书名著录(2)同名异书 《敝帚集》:宋黄庭坚,明吴中蕃、陈益,清周庆森、赵秉忠、陈祚明等 《宫词》:唐王建,后晋和凝,后蜀花蕊夫人,宋张公祥、宋徽宗、王珪,明朱权,清徐昂发等十数人作者写作动机相同作者著作寓意相同作者旨趣相近故同作者姓名字号相同
    • 24. 二、书名著录2、书名著录之例 著录书名,应看本书。宋人车若水《脚气集》 著录书名,应以正文卷端所题为准。 著录书名,应参考各种目录书的记载。清瑞文堂大字刻本 内封:武则天改唐演义 正面右栏:评点薛刚三祭铁丘坟全集 中题:异说反唐演传 版心题:反唐全传 卷端题:反唐演义传
    • 25. 三、篇卷数著录之例1、篇卷之体例 单篇别行:古书最早多是散篇杂著,原无一定之本。 附益之例:生平行事、议论辩驳、对答始末、门人记述 区分内外:内篇多为作者要旨,外篇多为余论或附论 分篇分卷篇卷关系篇卷相等卷大于篇卷小于篇
    • 26. 三、篇卷数著录之例2、篇卷数著录的体例 在一书书名后直接著录 一书篇卷数,如不同目录书著录有异同,则首录确凿有据者,另注其他目录书说法 一书篇卷数,如不同版本有异同,则一 一注明差异。
    • 27. 3、著录篇卷数的功用查考一书完缺分合,版本差异可以判断著录上的讹误可以发现后人改易原书的现象可以看出历代学术的盛衰
    • 28. 四、版本著录之体例版本项:出版年、出版地、出版者、版刻(版式、行款、装帧等),并附注题跋校注者 附项:收藏者或收藏单位,版本流传情况(说明版本质量),该版本存佚情况版本目录类型罗列式提要式
    • 29. 五、叙录体例叙录,也称解题、提要或书录。它是用来揭示古籍作者生平和古籍的内容、价值,为读者提供方便,指示门径的。 1、叙录之体本与列传相近 叙录体例源于书序。 司马迁、扬雄、班固 刘向《书录》、刘安《离骚传叙》 汉魏六朝人书序:生平事迹、学问渊源 王俭《七志》:不述作者之意,但与书 之下名每立一传。
    • 30. 叙录之体近于列传的原因先秦古书多非出于一手,学有传人,一般没有自序之例。 《诗》《书》虽有序,但原本是单行的。 汉以后推许六艺,人多从学于经师,而自著之书,则无人肯受,于是作者在篇末作序,以自显姓名。 古人自序其书,大抵是叙家世,明行事。为他人作序亦如此。(在书为序,入史为传,名虽不同,体固无二) 著者自题姓名后,才开始改变。 皇甫谧为晋左思《三都赋》作序,但就文辞立论,首明其源,次辨其体,而终之以赋三都之意。此乃古人序书变体,而成为后世正例。
    • 31. 2、叙录的内容(1)考述古籍校雠情况 《晏子书录》
    • 32. 2、叙录的内容(2)考述古籍作者 第一,考证古籍作者 刘国钧《中文图书编目条例草案》上编《著者》:
    • 33. 古书作者的体例古书不题撰人 先秦文献均不题作者姓氏,凡题署者,均后人妄增。 秦汉时著述,仍不题作者姓名。(自著之书,有在自序中显姓名,有在文中自称) 《古诗十九首》都没有标明作者 东汉徐幹撰《中论》无名氏《中论序》:“不以姓名为目”,“恐历久远,名或不传,故不量才,喟然感叹,先目其德以发其姓名,述其雅好不刊之行,属之篇首,以为之序。”
    • 34. 古书作者的体例古书假名为作者古代有权有势之人,网罗一批才智之士,代为著书立说假托著书为乐趣强迫他人作枪手蓄意嫁名他人自愿借名泄私愤攻击
    • 35. 古书作者的体例古书作者署名之例 魏晋以后,著书自题姓名已成风气,遂成体例。单标作者《曹子建集》:魏陈思王曹植撰《山中白云词》:西秦玉田生张炎叔夏撰兼标注者《史记集解》:汉太史公司马迁撰 宋左中郎兵曹参军裴骃集解集体修纂清代重修岳飞集《岳忠武王集》:护河理河南巡抚等处承宣布政使兼理河南何煨鉴定 彰德知府王邦宁修纂别号化名《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有的干脆不署,通称无名氏、佚名或阙名
    • 36. 第二,记述作者生平附录之例管子 书录韩非子书录补传之例晏子 叙录荀子 别录辨误之例邓析子书录
    • 37. 第四,介绍作者时代叙其仕履而时代自明作者始末不详,应考大致时代叙作者生卒年,详其著书年月不能确考作者时代,采用比较法
    • 38. 2、叙录的内容(3)评价古籍内容解释书名《易传淮南九师道训书》淮南王聘善为《易》者九人,从之采获考辨真伪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文子》)概述内容缕述篇卷内容构成考论作者学术渊源评价古籍价值利弊
    • 39. 考论渊源、评价得失在目录叙录中最为困难朱熹刘安世纪昀
    • 40. 3、解题目录的类型取材内容 撰写方式叙录体传录体辑录体
    • 41. 五、小序体例1、小序的类型细类之序介绍目录中每一细类(子目)的说明性文字,总括这一细类的起源、流别、功用。大类之序介绍目录中每一大类(种)的说明性文字,总括这一大类的起源、流别、功用。部类之序介绍目录中每一部类(略)的说明性文字,总括这一部类的起源、流别、功用。全目之序介绍整个目录的说明性文字,主要总述经籍功用、文运源流以及该目录的编撰义例。
    • 42. 2、小序的流变刘歆所撰《七略》中的《辑略》,对各家学术源流利弊分别加以论述,然后汇成一辑,当作全书凡例,这是全目之序的发端。 各类之序,始于班固。班固以《七略》为依据,删繁取要,作《汉书·艺文志》,并散《辑略》各篇入各类之后,稍加增改,更便参读。 魏晋目录未能继承这一优良传统。 南北朝隋唐时,小序体例又被诸家采用。 《旧唐志》破坏传统,开史志目录不立小序的恶例。 宋代重新恢复汉、隋二志传统,元代又放弃,直至《四库总目》才恢复,并各细目后有案语,学术价值较高。
    • 43. 3、小序的内容泛论经籍功用阐述文运源流辨章学术 异同得失说明目录 分类义例说明每类涵盖内容、功用、去取原则
    • 44. 第三节 古籍目录的分类沿革3由六分法到四分法2四部分类法的完善与变迁3331古籍目录分类概说
    • 45. 一、古籍目录分类概说1、中国古籍的分类方式,通称“类例”。 古籍目录外部形式内在蕴含每一部古籍在群书目录中的位置及价值每一部古籍在文化体系中的独特性质及功能
    • 46. 一、古籍目录分类概说2、古籍目录分类的作用 可以把汗牛充栋的典籍按照不同层次有序组织起来,做到纲举目张,执简驭繁。 不仅分门别类,使书籍有序化,而且本身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学之不专也,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也,为类例之不分也。 类例即分,学术自明,以其先后本末俱在。盖部次流别,申明大道,叙列九流百氏之学,使之绳贯珠联,无少缺逸,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
    • 47. 一、古籍目录分类概说章学诚《校雠通义》:官守之分职,即群书之部次。 《周礼•天官冢宰》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左传•鲁哀公三年》记载,宫内失火,抢救出“御书”、“礼书“等 汉武帝时军政杨仆校兵书,纪奏《兵录》,但其序次之法已不可考。太史小史内史外史掌建邦国之六典掌邦国之志掌王之八枋之法掌五令
    • 48. 二、由六分法到四分法1、《七略》开创六分法 以“六”分类,其源甚古。 《七略》主要分类标准,是依据学术发展状况,一般以“义”(书籍内容性质),而不用“体”(书籍结构形态) 两个辅助标准:一是校书分职,二是篇卷多寡。 不足:部分书籍归类不严谨 《高祖传》13篇:高祖及大臣述古语及诏策 《孝文传》11篇:文帝所称及诏策诸子略儒家类
    • 49. 2、魏晋南北朝,六分法演变为四分法六艺略 诸子略 诗赋略 兵书略 术数略 方技略 甲 乙 丙 丁 经 史 子 集
    • 50. 六朝时期,虽然多数官修目录采用四分法,但四分法并非一统天下,也有一些例外。 南朝宋王俭编《七志》,模仿《七略》,末附道经、佛经实为九分法。 南朝梁祖暅编《文德殿书目》,四分之外,把术数单列一类,实为五分法。 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在前人基础上,自定新例,在我国古籍分类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 51. 三、四部分类法的完善与变迁1、大量佛、道教著作的归属 《隋志》将相关书籍目录独立置于附录中 《旧唐志》归入乙部“史录•杂传类” 《新唐志》归入丙部“子录•道家类” 《崇文总目》列入子部独立成类:道书类与释书类 后来书目把道书又附于道家。
    • 52. 三、四部分类法的完善与变迁2、弹性分类以适应学术文化变迁 一些二级类目的学术地位因时而变。 《孟子》由子部儒家升入经部 谶纬之书由经部被摒除不列 子部杂家类最为庞杂,最具弹性:凡是性质特殊,不能隶属于他类著作的,都可以纳入杂家凡是新兴著述,数量较少,不足以成类的,也都可以暂时栖身杂家
    • 53. 三、四部分类法的完善与变迁3、新出现书籍类目的处理 《四库总目•凡例》说:“文章流别,历代增新。古来又是一家,即应立是一类。”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删史抄类,创史评类 类书:《隋志》附于子部杂家,《旧唐志》于子部设类事类,《新唐志》改为“类书类”,为后世所沿用。 张之洞《书目答问》于四部之外,又立丛书一类。 古代不守四部成规的分类法,较著名的有郑樵《通志•艺文略》分十二类,清代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创立新的十二类分法,颇有见地。
    • 54. 第四节 古籍目录的类型3古籍学科目录2古籍特种目录3331古籍综合目录
    • 55. 一、古籍综合目录1、官修目录 唐毋煚《古今书录》 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 清于敏中等《天禄琳琅书目》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
    • 56. 一、古籍综合目录2、史志目录 (1)正史原有史志叙录 (2)后人补续正史史志 (3)政书史志 《通志•艺文略》八卷
    • 57. 一、古籍综合目录3、私撰目录 (1)宋代:现存三家。 (2)明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 (3)清代: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 杨保彝《海源阁书目》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
    • 58. 一、古籍综合目录4、地方文献目录 内容关系到某个地区的著作 籍贯属于(长期居住)某个地区作者的著作 最著名的是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
    • 59. 一、古籍综合目录5、丛书目录 明清时期,辑刻丛书之风盛行,丛书目录的编纂应运而生。 第一部是清顾修编的《汇刻书目初编》。 规模及影响最大的是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
    • 60. 二、古籍学科目录1、经籍目录 刘歆《六艺略》包括史籍 郑玄《三礼目录》可谓经籍目录之萌芽 清朱彝尊《经籍考》是经籍目录的代表 小学书籍以清谢启昆《小学考》成就最大
    • 61. 二、古籍学科目录2、诸子学书目 现存最早的是宋高似孙的《子略》。 陈钟凡编《诸子书目》,共辑录周秦至元明各代诸子书目144家,尤为完备。
    • 62. 二、古籍学科目录3、史籍目录 最早见于著录的史籍目录是裴松之的《史目》 现存较完整的是高似孙的《史略》 最重要的是清章学诚初撰,潘锡恩增订的《史籍考》
    • 63. 二、古籍学科目录4、文集目录 文艺书籍的专目,始于晋挚虞的《文章流别志》 宋沈建的《乐府诗目录》是文艺专科中的单科目录 元钟嗣成的《录鬼簿》是重要的戏曲目录
    • 64. 二、古籍学科目录5、释道书目录 佛籍单独成为专书,从东晋释道安的《综理众经目录》始。 现存最早的是梁释僧祐的《出三藏记集》。 梁启超撰《佛经目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开辟了目录学的新领域。 陈垣撰《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最便初学佛典者。 道籍目录为南朝宋道士陆修静《灵宝经目》为最早。 较著名的是明白云观道士白云霁编《道藏目录详注》。
    • 65. 三、古籍特种书目1、推荐书目录 张之洞《书目答问》 收书2200余种,体现实用性原则,重视新的研究成果,多列清人著作,版本选择较为严谨,是一部著名的推荐书目录。 1930年,范希曾作补注,纠正了原书一些错误。
    • 66. 三、古籍特种书目2、禁毁书目录 《宋志》载《禁书目录》1卷,是我国禁书目录之始。 禁书目录以清代最多。
    • 67. 三、古籍特种书目3、阙佚书目录 现存最早的是《隋志》著录的《魏阙书目录》,可能是北魏孝文帝向南齐明帝借书而令人编写的。 现存南宋绍定年间改定的《秘书省续编四库阙书目》,收书3472部。 清《四库全书》编成后,郑文焯撰《国朝未刊书目》较有名。
    • 68. 三、古籍特种书目4、鬻贩书目录 最著名的是孙殿起的《贩书偶记》及其《续编》。
    • 69. 三、古籍特种书目5、引用书目录 为著作编引用书目,始见于宋代。宋本《太平御览》卷首载《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引书2800余种。 清末沈家本在编制引用书目方面做出很大成绩,撰有《三国志所引书目》、《世说注所引书目》。 今人马念祖编《水经注等八种古籍引用书目汇编》,是诸书索引式综合性引用书目,极为有用。
    • 70. 三、古籍特种书目6、个人著作目录 起源可追溯至曹魏。 南宋郑樵有《夹漈书目》1卷,《图书志》3卷。 清俞樾编《春在堂全书录要》。专题体制时间
    • 71. 三、古籍特种书目7、目录之目录 《广弘明集》卷三载阮孝绪《七录序》,开附《古今书最》是萌芽。 专书首推周贞亮、李之鼎编《书目举要》。 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编著《中国版本目录学书籍解题》颇具学术价值。
    • 72. 汉书艺文志序总序: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肴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 73. 总序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 74. 易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
    • 75. 书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讫孝宣世,有欧阳、大小夏侯氏,立于学官。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
    • 76. 书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费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
    • 77. 诗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
    • 78. 礼易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而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周曲为之防,事为之制,故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将逾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至秦大坏。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与十七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及明堂阴阳、王史氏记所见,多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制,虽不能备,犹愈仓等推士礼而致于天子之说。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