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班组建设与班组长管理实战
    • 2. 课程说明第一讲 班组长的使命与职责 第二讲 团队文化与班组建设 第三讲 班组生产管理 第四讲 班组质量管理 第五讲 班组物料管理 第六讲 班组设备管理 第七讲 班组现场改善 第八讲 班组人员管理
    • 3. 第一讲 班组长的使命与职责第一节 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 第二节 班组长的地位的界定 第三节 班组长的管理艺术 第四节 班组长的工作使命 第五节 班组长的工作职责 第六节 班组长的综合素质
    • 4. 第一节 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 生产技术型 (对待设备的方法对待人) 盲目执行型 (态度强硬官僚作风) 大撒把型 (得过且过缺乏责任) 劳动模范型 (勤恳务实缺乏领导) 哥们儿义气型 (感情用事缺乏原则)
    • 5. 第二节 班组长的地位的界定在企业中,从纵向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经营,管理,督导和执行。 经营层管理层督导层执行层金领白领灰领蓝领
    • 6. 第三节 班组长的管理艺术 计划 组织 沟通 控制 决策
    • 7. 第四节 班组长的工作使命 高质量 高效率 低成本 好安全 精团队
    • 8. 第五节 班组长的工作职责 1、劳务管理 人事调配、排班、勤务、严格考勤、情绪管理、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操作、卫生、福利、保健、团队建设等属于劳务管理。 2、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职责包括现场作业、工作质量、成本核算、材料管理、机器保养等等。 3、辅助上级    班组长应及时地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做好上级领导的参谋助手。但不少班组长目前却仅仅停留在通常的人员调配和生产排班长,没有充分发挥出班组长的领导的示范作用。
    • 9. 第六节 班组长的综合素质 专业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能力 交流/交际的能力 倾听的能力 幽默的能力 激励的能力 培养能力 控制情绪的能力 自我约束的能力 概念化能力
    • 10. 第二讲 团队文化与班组建设第一节 团队文化 第二节 班组建设
    • 11. 第一节 团队文化 1、何谓团队 团队首先是在一起工作的一群人,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的利益价值观,成员间相互协作、彼此支持凝结在一起的组织形式。
    • 12. 2、打造团队文化 一、消除员工的不安全因素,让员工属于企业。 二、形成让员工决定班组编制的制度。 三、让员工以“技术为荣”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培育敬业员工 五、以员工为中心的“群众性管理”
    • 13. 3、团队角色分类 创新者 信息者 监督者 凝聚着 完美主义者
    • 14. 4、成功团队的特征 清晰的目标 互补的技能 相互的信任与合作 高昂的士气 良好的沟通 有力的支持
    • 15. 第二节 班组建设 1、组织建设的保证条件 2、班组组织建设 3、班组制度建设
    • 16. 1、组织建设的保证条件 一、垂直指挥 二、横向联系
    • 17. 一、垂直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 避免越级指挥 避免双头指挥 管理思想 上级对下级可以越级检查;但不能越级下命令。 下级对上级可以越级申诉;但不能越级报告。
    • 18. 二、横向联系(流程化原则) 进度协调 设备协调 材料协调 任务协调 人员协调 工艺协调 品质协调 时间协调
    • 19. 2、班组组织建设 一、无论班组大小都要建立的原则 二、建立“机动部队”与“职务代理人制度”
    • 20. 一、无论班组大小都要建立的原则 班组“三大小组长”(专职或兼职) 1、生产小组长 2、质量小组长 3、成本核算小组长 班组“六大员”(专职或兼职) 1、工艺技术员 2、质量检验员 3、核算统计员 4、设备安全员 5、材料管理员 6、生活卫生员
    • 21. 二、建立“机动部队”与“职务代理人制度” 1、建立班组内2~3人的机动部队 对于人数较多的制造现场,班组长培养2~3人的机动 部队实有必要,平时以担任班长助理或组长助理,领料或设备保养、制程改善等工作,如员工请假或离职时可立即递补工作,不致造成工作延误,此举当然也需要上级主管的 支持,机动人员必须拥有制程上的多项专长较能胜任。
    • 22. 员工第二专长或第三专长的培养 培养员工拥有第二或第三专长甚至第四专长,是目前企业界大势所趋,一方面可减少班组长工作调度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企业培育人才,并使员工工作经验多元化,在实务上可以以工作轮调的方式或者工作群组化的方式来进行,可达成相当不错的效果!
    • 23. 2、建立职务代理人制度 当班组长培养了员工第二或第三专长之后,即可着手 建立职务代理人制度,从班组长开始,每一个职务都必须 指定一级甚至二级代理人,员工请假时,由职务代理人自 动代理,职位出缺时也可由职务人递补,此举大大降低了 员工缺勤或流动的影响。一般由专长登录最多者担任班组 长职务代理人,既公平又合理。
    • 24. 3、班组制度建设晨会制度 月初计划制度 月中控制制度 月末总结制度 交接班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 岗位练兵制度 安全文明生产制度 班组经济责任制
    • 25. 第三讲 班组生产管理第一节 班前计划 第二节 班中控制 第三节 班后总结
    • 26. 第一节 班前计划 1、班组长在生产准备中的任务 2、班前交接管理 3、班前会管理 4、生产派工艺术
    • 27. 1、班组长在生产准备中的任务 分解中日程计划并制定生产计划。 细化作业指导书与培训员工。 预算工装夹具,工具,辅助材料,劳保用品。 生产所需设备,仪器,工装的安装,调试。 人员岗位的安排和产能设定。 物料,设备,工艺,资料异常的发现和反馈。
    • 28. 2、班前交接管理 遵守三不交原则遵守二不离开原则遵守三不接原则1、交接者未到不交班; 2、接班者没签字不交班; 3、事故没有处理完不交班。1、班后会不开不离开车间; 2、事故分析会未开完不离开车间。1、岗位检查不合格不接班; 2、事故没有处理完不接班; 3、交班者不在不接班。
    • 29. 交班管理一小时内不得任意改变负荷和工艺条件,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应得到消除; 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无损坏、无反常状况、清洁无尘; 认真做好原始记录; 搞好工作场地卫生清洁; 接班者到岗后,交班人员说明清楚。
    • 30. 接班管理接班人员必须提前30分钟到岗; 到岗后检查生产、工艺指标、设备记录、消耗物品、工艺器具和卫生等情况; 提前15分钟召开班前会; 没有发现问题及时交接班,并在交接班记录上双方签字; 接班者到岗后,交班人员要说明情况。
    • 31. 4、生产派工艺术 平衡员工 实施“假想敌人”机制 ABC员工分类
    • 32. 第二节 班中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实际的差距分析与控制; 计划调整对人员、设备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人员出勤,异动的状况,员工精神状况,士气; 员工的工作效率、新老员工技能比较与调度; 缺料,设备故障等引起的停产时间; 不良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不良品的善后处理; 零部件,工装夹具,生产辅料是否足够齐全; 生产是否正常,瓶颈与进度有何冲突; 是否加班事宜、谁加班加班多长时间; 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浪费,有无可改善之处。
    • 33. 第三节 班后总结 当班完成后总结 班后会的管理
    • 34. 1、当班完成后的总结 一、班组长主持 二、班组成员分别介绍 三、分别介绍: 人员投入 工资投入 材料成本 品质问题 工艺问题 人均日产 合格率 四、当班优秀员工评比
    • 35. 2、班后会的管理交班者全体都要参加,白班交班时有一名车间主管参加; 岗位交班后准时召开班后会; 各岗位人员介绍本班情况; 值班班长要进行综合发言; 车间主管具体指示。
    • 36. 第四讲 班组质量管理第一节 质量在工作中的误区 第二节 让员工第一次做对 第三节 设置检验员的理由与职责 第四节 三按 第五节 三检制 第六节 三不政策
    • 37. 第一节 质量在工作中的误区 只能做产品,却不能保证产品; 企业中员工恐吓检验员的事情; 成群结队的检验员; 只有事后控制,没有事前预防; 企业“片警式”员工
    • 38. 第二节 让员工第一次做对员工质量意识的再造 防呆纠错能力的培养
    • 39. 第三节 设置检验员的理由与职责员工犯错误的时候 产品技术上的缺陷 检验员的两个职责
    • 40. 第四节 三按按工艺 按图纸 按标准
    • 41. 第五节 三检制员工自主检验 工序之间互检 检验员过程抽检与巡检
    • 42. 第六节 三不政策不制造不良品 不流出不良品 不接受不良品
    • 43. 第五讲 班组物料管理第一节 物料在工厂里的误区 第二节 从仓管员工作来认识物料管理 第三节 物料管理的“三不原则” 第四节 现场物料的定义 第五节 现场物料的分类 第六节 在制品与生产线的盘点 第七节 好的仓库要做到
    • 44. 第一节 物料在工厂里的误区“堆积如山”的仓库 “不以为然”的仓库主管 “收票”的仓管员
    • 45. 第二节 从仓管员工作来认识物料管理收 管 发帐、卡、物相一致盘点呆废料的处理
    • 46. 第三节 物料管理的“三不原则”不断料 不呆料 不囤料
    • 47. 第四节 现场物料的定义原材料—直接使用于产品上的各种原料、材料与零配件。 包装材料—使用于包装用途的各种包装材料、用品耗材等。 如:礼盒、纸箱、封箱带、吊卡、贴纸、说明书、 保证书、赠品、印章、数字章、油墨…… 保养维修物料—使用于机台、厂房、人员、搬运用的各种 物料,如机油、柴油、抹布、皮带…… 半成品—各单位完成暂存现场的半成品、组件等。 成品—制造现场完成的成品尚未检查或入库者。
    • 48. 第五节 现场物料的分类A类物料 B类物料 C类物料金额占总物料金额的70% 种类占总物料种类的10% 金额占总物料金额的20% 种类占总物料种类的20% 金额占总物料金额的10% 种类占总物料种类的70%
    • 49. 第六节 在制品与生产线的盘点生产线 盘点完成品半成品在工品不良品节余料断码料不良料损耗料
    • 50. 第七节 好的仓库要做到平面规划合理;靠近车间现场。 立体储存空间;通道照明光亮。 防水防火预防;防压防盗周详。 包装标识规范;验点程序正常。 依序摆放整齐;卡物保持一样。 发领提前准备;缺料马上补上。 呆料及时处理;避免空间乱脏。 盘点日日彻底; 5 S 活动经常。
    • 51. 第六讲 班组设备管理第一节 保养永远比维修更重要 第二节 设备优化才是高效率
    • 52. 第一节 保养永远比维修更重要1、传统的设备管理思想 2、现代的设备管理思想 3、设备的“三级保养”
    • 53. 1、传统的设备管理思想“成群结队”的机修工 “我操作,你维修”的管理思想
    • 54. 2、现代的设备管理思想“3W”设备管理体系:我操作、我维修、我保养。 机修工向设备管理员或设备工程师发展。
    • 55. 3、设备的“三级保养”一级保养操作人员负责 二级保养班组长负责 三级保养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 56. 一级保养操作人员负责每日工作前检查: a.将尘埃、污物擦拭干净,滑动部分的清洁润滑; b.不必要的物品不放置于设备或传动部位或管线上; c.润滑系统是否足够; d.各部位螺丝是否松动; e.空转试车正常与否,传动部分有无异状或异声。
    • 57. 工作中: a.不得超越设备性能范围外的工作; b.因故离开机器时应请人照看或停机; c.注意运转情况,有否异常声音、振动、 松动等情况; d.轴承或滑动部位有无发烫现象; e.油路系统畅通与否; f.注意加工物的优劣,以决定是否停机; g.发现不良,应立即报告。
    • 58. 工作后: a.取下工作物; b.清扫铁屑、污物、擦拭设备,清扫周围环境; c.检视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 d.工具、仪器及其附件等应保持清洁并置于固定位置; e.擦拭滑动面干净后,并稍注机油防锈。
    • 59. 二级保养班组长负责督促一级保养人员并指导; 特殊部位的润滑及定期换油; 突发故障的排除及精度的调整; 一级保养人员异常报告的处理; 机件损坏时,依情况需要得自行处理或报告上级主管处理; 每日上午九时以前检查一级保养人员的绩效,并做记录; 新设备的安装与试用。
    • 60. 三级保养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整修,性能校正与改善。 做定期保养日程,定期保养实施精度校正。 协助二级保养人员的请求。 委托外部、专家修理、保养……
    • 61. 第二节 设备优化才是高效率由传统的大型化、通用化、高速度转变到小型化、专业化、低价化。 U型设备要求的原则是:速度不快、品质稳定、故障率低、折旧压力小。
    • 62. 第七讲 班组现场改善第一节 卓越现场的标志 第二节 卓越现场的目标 第三节 改善比管理更重要 第四节 5S管理 第五节 成功推行5S管理
    • 63. 第一节 卓越现场的标志规范 整洁 有序 快捷
    • 64. 第二节 卓越现场的目标让客户满意 让员工开心
    • 65. 第三节 改善比管理更重要一个管理者不以处罚员工为荣,而是与员工一起来研究不让员工犯错误与方法的,同时不给员工提供一个犯错误的机会与条件。
    • 66. 第四节 5S管理整理:区分要用与不用的物品,不用的坚 决清离现场,只保 留要用的。 整顿:把要用的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管理。 清扫:扫除现场中设备、环境等生产要素的赃污部位,保持干净。 清洁: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所以也称为“3S”活动。 素养: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 67. 第五节 成功推行5S管理成立5S活动推行委员会; 军体化训练; 礼仪训练; 5S活动宣传造势; 5S活动试点推行; 5S活动与企业文化相融; 5S活动业余文化生活繁荣。
    • 68. 第八讲 班组人员管理第一节 员工十大不足 第二节 根据人格类型进行管理 第三节 2/8原则与ABC对员工分析 第四节 刚性与柔性
    • 69. 第一节 员工的十大不足一、知识不够用—学而不多、用非所学 二、技能不熟练—似懂非懂、不懂装懂 三、理解不深刻—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四、责任心不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五、心态不正常—打工心态、斤斤计较 六、习惯不够好—拖拖拉拉、糊里糊涂 七、意志不坚强—知难必退、遇挫就撤 八、情绪不稳定—大惊小怪、喜怒无常 九、方法不恰当—行动不对、技巧缺乏 十、沟通不到位—既不上报、也不交流
    • 70. 第二节 根据人格类型进行管理指挥型员工 关系型员工 智力型员工 工兵型员工
    • 71. 第三节 2/8原则与ABC对员工分析20%的ABC员工分析 80%的ABC员工分析
    • 72. 第四节 刚性与柔性刚性------制度化 柔性------人性化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