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盐县职成教中心 徐展时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1
    • 2. 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古人“以史鉴今”之说,江泽民同志也强调用党史“资政育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1921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具有66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2
    • 3. 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作为年青的一代,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3
    • 4. 党的历史分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年10月~1976年10月)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至今) 4
    • 5. 第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80多年的历程。在这80多年中,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党史上被称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间经过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年9月~1923年5月)、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五个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期间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 5
    •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波澜壮阔的。这场伟大的革命,为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6
    • 7.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辛亥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对中国采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 ,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1911年10月,辛亥革全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7
    • 8.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革命纲领的制定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8
    • 9.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图为中共一大会议会址现景9
    • 10. 1922年7 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南成路辅德里 625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图为中共二大会址: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成都北路7弄30号,当时为李达寓所 10
    • 11. 三、推动国共合作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大会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这次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11
    • 12.   1923年 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图为大会会址(原址现已不存)12
    • 13. 1925年1 月11日至22日,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等20人,代表党员994 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 图为大会通过的决议案及宣言。 13
    • 14. 1 9 2 7 年4 月2 7 日至5 月9 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中共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虽然作了一些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因此,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下图为五大原址 14
    • 15. 四、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1、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革命运动的复兴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3、王明“左”倾错误和革命运动的挫折 4、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5、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5
    • 16.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图为六大会址: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塞列布若耶别墅   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16
    • 17. 五、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2、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 4、加强根据地建设,开展整风运动 5、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7
    • 18.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共计755名,代表全国121万党员。 大会选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康生、陈云、陈毅、贺龙、徐向前、高岗、张闻天、彭真15人组成主席团,选举任弼时为大会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七 大 召 开18
    • 19. 图为七大会场19
    • 20. 六、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1、重庆谈判和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2、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开展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3、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和土地制度的改革 4、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次政协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0
    • 21.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共产党又经历了27年的历程。 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这27年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21
    • 22. 中国共产党这27年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充满了艰辛、坎坷和曲折。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课题。在探索的征途中,当取得了成功,也发生了失误。从1957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左”倾错误绵延了20 年,尤其“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的发生,导致中国社会长时间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如邓小平所说:“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22
    • 23. 一、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实施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2、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全面展开,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三年以来,党在纷繁复杂的斗争中,坚持贯彻实施《共同纲领》提出的各项任务,在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同时,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为整个国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 24. 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 1953年6月,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24
    • 25.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27日在北京举行。 25
    • 26. 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和探索中的曲折1、党的八大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和全党整风 3、“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纠“左”过程中的曲折 4、“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政治上“左”的错误的发展 5、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十年建设成就 26
    • 27. 四、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林彪集团的覆灭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2、林彪集团的覆灭 27
    • 28.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9年4月1~24日在北京举行。 28
    • 29.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3年8月24~28日在北京举行。 29
    • 30. 五、两次纠“左”的整顿和粉碎 “四人帮”1、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 2、同“四人帮”的斗争和1975年的全面整顿 3、粉碎江青集团的胜利 30
    • 31.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理论上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实践上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走出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31
    • 32. 在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继毛泽东领导的第一次革命之后的又一场新的革命—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2
    • 33. 一、在徘徊中前进和伟大历史转折的酝酿1、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1977年7月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 3、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新产生的中央委员会选举华国锋为主席,选举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邓小平重新当选中央副主席,对中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3
    • 3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7年8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华国锋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叶剑英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的错误影响,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错误判定“四人帮”推行的是一种所谓“极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反右”而不是纠“左”,继续肯定党内有“走资派”,并继续说像“文化大革命”这种性质的政治大革命还要进行多次等等,因而这次大会未能完成从理论上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上根本拨乱反正的任务。34
    • 35.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历史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从严重的历史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长征。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是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的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35
    • 36. 三、全面拨乱反正,正确评价毛泽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36
    • 37.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11日在北京举行。 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大会通过胡耀邦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制定了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奋斗纲领,确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37
    • 38. 图为十二大大会现场 38
    • 39. 四、全面改革与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 1984年10月20日,党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科学技术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提上日程。 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党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加明确。 39
    • 4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赵紫阳受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托作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40
    • 41.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41
    • 42. 五、在经济波动和政治风浪中抉择 1、十三大后,党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84年到1988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在加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一年左右的治理整顿,取得初步效果,一度过旺的社会需求开始得到控制,过高的工业生产速度有所回落。 2、1989年春夏,极少数反共反社会主义分子利用党在工作中的失误和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特别是对一些干部中腐败败现象的不满情绪,进行煽动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 3、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党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 42
    • 43. 六、 进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了重要谈话 。 这些谈话科学地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43
    • 44.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44
    • 45. 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45
    • 46. 七、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和十五大后经受的风险考验1、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46
    • 47. 2、十五大后经受的风险考验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很快波及整个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造成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1998年夏,我国又遇到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 1999年,党中央还统揽全局,针对国内外一系列突发事件,领导全国人民及时果断地进行了三项重大政治斗争 。47
    • 48. 八、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48
    • 49. 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江泽民的报告共分十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七、国防和军队建设;八、“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九、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大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49
    • 50. 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已走过了8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回顾党的历史,有以下几点基本经验可以在今天借鉴: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二、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终理想,也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理想    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50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