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农业产业化
    • 2.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 3. 二、基本思路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
    • 4. 三、基本特征 1.市场化 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区域化 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 5. 3.专业化 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等,这些只有通过专业化才能实现。特别是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的农副产品生产,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 4.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 6. 5.一体化 即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6.规模化 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只有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 7. 7.社会化 即服务体系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一体化的各组成部分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经营、管理等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直接、紧密、有效的结合和运行。 8. 企业化 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不仅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化运作,而且其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 8. 案例:山东潍坊农业产业化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全市总面积l.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5万人。辖潍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区,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六市,临朐、昌乐两县,共有235个乡镇和22个街道办事处。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3度,无霜期200天左右,年积温4700度,平均降雨量700毫米以上。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272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95元;农产品出口创汇17.6亿美元,其中蔬菜出口量占全国蔬菜出口量的20%。 一、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
    • 9. (一)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 1、1978——1985年,为起步阶段,通过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全国的农业有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2、1986——1992年,为种植业结构调整阶段,通过压粮扩经,使经济作物面积超过粮食作物面积。 3、1993——1999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阶段,潍坊市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 4、2000——2005年,农业国际化竞争阶段,潍坊市农业实现了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国际化竞争。 5、2006年——现在,新农村建设阶段。
    • 10. 1、以诸城为代表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 2、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 3、以安丘为代表的名牌产品带动模式。 4、以寒亭为代表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 5、以高密为代表的区域化种养模式。 6、以奎文为代表的城市农业观光旅游模式。 7、以昌邑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模式。 8、以昌乐为代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 9、农业高科技走廊模式。 (二)潍坊市农业产业化模式(“三大六小”)
    • 11. 例:以诸城为代表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 即“企业+农户”模式,80年代以来,诸城市以外贸公司为龙头,在肉鸡生产、加工和经营上,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近几年来,他们又按照产业化的思路,不断拓宽领域,完善机制,强化龙头企业建没,带动主导产业发展,使贸工农一体化上升到产业化水平。目前,已形成鸡、食品、粮油、蔬菜等几条带动农村经济的“产业链”,其中肉鸡系列,已经发展到4个龙头,达到了年产饲料60万吨,育雏、饲养、宰杀肉鸡8000万只,分割出口5万吨,内销2万吨的生产能力。
    • 12. 例:以寒亭为代表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 寒亭区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出发,以优势产业为主导,以加工经营企业为龙头,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目前这个区的乡镇普遍建立了主导产业生产区,已辐射到1360多个村,5.5万农户,9.7万人。
    • 13. 1、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2、农业标准化生产迈出可喜步伐,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3、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主要农产品货畅其流。 4、农业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一重要力量。 5、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形成了一大批农业商品基地。 6、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7、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特点
    • 14.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通过在潍坊市的参观学习,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体现了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主要体会有以下五点: (一)农业产业化推动着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 农业产业化能够在潍坊市迅速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也有他们创造的良好发展氛围,通过他们的努力,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实现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增值,提高了农民收入。 二、学习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体会和启示
    • 15.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 带动力量。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了只从事原料生产的传统农业,提高了农业的整体利益,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农户,有效地解决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市场的连接问题,促进产销衔接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结构调整新机制。 (三)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决定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要彻底解决农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实现标准化生产并贯穿于农业产业始终。
    • 16. (四)农业产业化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必然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只有立足农业产业优势,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并结合城镇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制定优惠政策,使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流动,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的有机结合。
    • 17. 潍坊市的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有利于把小规模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及物质装备,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一体化技术水平,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五)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 18. THE END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