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2. 导入讨论题你所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 3. 第一章主要内容2010年9月27日(周一)
    • 4. 第一章参考书目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一章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07月。 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第一、四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07月。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第一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 5. 第一章 绪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分析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与学科体系
    • 6.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分析1847年马克思:“宣传工作” 1902年列 宁:“政治工作,政治教育工作” 1934年斯大林:“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 1949年以前:“政治工作” 1951年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建国后) 1960-1978年间:“政治思想工作” 1978年后:思想政治教育
    • 7. 宣传 工作政治思想工作20022004思想政治 教育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过程政治工作 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工作 政治思想工作马克思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列宁斯大林解放前刘少奇文革文革后184719021934194950年代60-701978 后
    • 8. 2.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实践活动的产物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相连 是前苏联革命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延续 表现学科的党性和政治性特征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政治运动向经济建设转移,政治性和思想性并存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视
    • 9. 讨论: 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的区别是什么? 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 10. 3. 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区别政治 工作思想 工作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等政治性思想和非政治性思想
    • 11. 政治的内涵法语politique 德语Politik 英语politics 都来自希腊语πολις
    • 12. 西方古代的政治概念 “政治”一词在西方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
    • 13. 中国古代的“政”与“治”“政” 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 统治和施政的手段 礼仪的道德和修养 朝廷的政务活动 “治” 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 实现国家安定的状态 统治、治国等活动
    • 14. 现代政治概念英文的Politics从日本传入中国。 孙中山认为应该使用“政治”来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 15.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主要观点“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 这些论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研究政治现象和为政治下定义的指导思想。 参见:(《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9卷,P401)
    • 16. 西方政治学家的主要观点 政治是治理国家的活动。 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政治是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 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 17. 政治概念小结 政治与政权和经济利益紧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为巩固或建立政权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某个阶级或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政治是社会公共资源的管理与分配。 政治是治理国家的活动。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国家、组织机构和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体现。
    • 18. 思想性和政治性的辨析 思想性 政治性
    • 1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0.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更宽泛的实际部门的实践活动侧重思想理论的政治教育
    • 21. 教育概念社会按照一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 广义:社会上一切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的活动。 (参见教材P4)
    • 22. 3.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社会和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 23.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要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实践活动?思想 政治 教育社会 需要现存 状况差距 矛 盾
    • 24. 4. 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有关研究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 25. 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 是怎样的?联系 区别 ??
    • 26. 请小结相关概念前面涉及到哪些概念?
    • 27. 感受以下过程: 以上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 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 观看一段视频: 07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务》课实践作业 在卓群中学一次班会的实践活动新的想法变化感受和思考 思考 问题
    • 28. 07级同学《思想政治教育实务》课的实践活动 ——卓群中学的一次班会
    • 29.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人 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 特殊矛盾:对于不同学科的特殊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该学科的对象(毛泽东的观点)。 社会发展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 30. 学界观点介 绍
    • 31. 学科的研究对象两个规律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 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的规律
    • 32.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个人与社会 思想与行为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内化与外化 教育与管理
    • 33.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阶级性 实践性 综合性
    • 34.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以下学科分类资料引自2008年张耀灿教授的报告。
    • 3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8.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 39. 一、研究意义
    • 40. 二、研究方法文献法 观察法 实验法 社会调查法 经验总结法 质性研究方法
    • 41. (一)为何介绍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是与传统的实证研究不同的全新的研究方法。 2. 质性研究方法适用于多种领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方法研究。
    • 42. (二)质性研究的内涵 质性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它是运用于多种学科的方法。(陈向明 P173) 根据美国学者林肯(Y·Lincoln)和丹曾(N·Denzin)的观点:质的研究不是来自于一种哲学和一个社会理论或一类研究传统,它受很多不同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起源于不同学科,具有多重和多种焦点的特色。 Denzin, N. & Lincoln, Y.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troduction: “Entering the fiel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 43. 几种不同的观点 1. “质的研究是产生描述性资料的研究”(黄瑞琴,1999年) 2. “质的研究是指任何不是经由统计程序或其它量化手续而产生研究结果的方法”(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1990) 3. “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1)
    • 44. (三)质性研究与定性定量研究的区别 定性定量研究本体论基础是实证主义,是在量的研究框架内的研究。 质性研究更注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在互动中建构研究结果的过程。
    • 45. (四)质性研究的特点3.4.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研究1.2.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研究是个演化过程使用归纳法
    • 46. 1.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研究       在自然状态下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组织的运作是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情景分不开的。要了解个人和社会组织,必须把他们放置到丰富、复杂、流动的自然情景之中进行考察。        研究者必须与被研究者有直接的接触,在当时当地面对面的交往。        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工具,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整体性和相关性考察,观其与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和相关事件的关系。  
    • 47.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启示 第一,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不仅观察其言行,还要考察其周围环境的各种要素及其变化。 第二,亲临现场,直面教育对象。 第三,用全面和动态视角观察教育过程。 启示
    • 48.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      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反省,从对方角度及其相关因素出发了解其思想、情感 、价值观和知觉规则,研究者还要了解自己是如何获得对对方思想意义的解释?双方的互动对理解对方的言行有什么作用?自己对对方的解释是否确切?
    • 49.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判断事物要从多方的角度为为思考点,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断。 第二,研究者不断反思自己的立场、思路是否站在客观立场来观察对方的思想,研究者是个不断反省、提升自己的过程。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双向和多项互动的过程,教育者需要“领悟”(verstehen)受教育者的个人经验和建构的思想内容。 第四,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互动的?以及如何产生新的思想的?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对教育对象有何影响?
    • 50. 解释意义过程的视角教育者受教育者研究者研究者
    • 51. 3.研究是个演化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互动的? 双方的互动对理解教育对象的行为有什么作用? 教育对象的言行对教育者的思想有何影响? 教育者的身份和地位对受教育者有何影响? 教育者是如何获得对教育对象思想意义的解释的? 解释受教育者思想的过程是受哪些因素影响?是否尽可能全面反应教育对象思想的不同侧面? 思考问题
    • 52. 4.使用归纳法 方法是自下而上,在原始资料上分析类别,分析资料与收集资料同时进行,资料呈现的主要手法是“深描”(thick description,Geerz,1973a)透过缜密的细节表现研究对象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兴趣、利益需求和动机。 从第一手资料中产生理论假设,之后通过相关检验和不断比较,逐步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 53. (五)质性研究的具体操作收集个人资料:包括个案研究,个人经验,自省,生活史,访谈,观察、历史、互动的和可视的文本等资料。 对资料进行编码。 归类分析,得出结论。
    • 54.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鉴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 5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本质规定性 2.基本原理 3.基本特征
    • 5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7.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5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9. 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丰富 发展 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完整准把握体系 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 6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解放前 新中国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全球化 1949 1978 2001 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指导
    • 61.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依据历史发展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原理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人的本质的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 62. 一、人的本质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63. 一、人的本质(一)人的本质的理论观点 (二)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64. (一)本质的理论观点1.本质概念 Nature; Innate character; Intrinsic quality Essence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 使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它自己有自己的基本属性,这种基本属性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该属性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它是事物本质的规定性。 本质可使人们脱离具体的形象进行创新活动。
    • 65. 2.人的本质的经典表述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56)
    • 66. 3.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 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性,而是社会特质。 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 人的自然属性也是具有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
    • 67. 4.人与动物的区别 人有语言、意识、思维,能劳动。 动物的“高级动作”只是本能而已,或者是意识的萌芽,思维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分析,动物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 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 68. 思考: 人类幼儿所做的水灭火的事情与大猩猩所能作的同样事情 有何本质区别 ?火水关系
    • 69. 比较人与动物的思维与本能的差异特征本质性 抽象性 概括性 表象性 具体性 个别性
    • 70. 结论动物没有概念 动物没有思维和意识 人有意识和思维 人在社会中通过实践能劳动和创造社会财富
    • 71. 4.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多样性。 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多种关系: 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关系、思想道德关系、科学文化关系、民族关系、性别关系、血缘关系、代际关系、地缘关系······。
    • 72. 社会关系多样化表现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就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岗位经济成分多样化
    • 73. 5.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历史的。
    • 74. 小结 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不在于生物性。 人本质不是单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 75. (二)人的本质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人的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 表现哪些方面? 人的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表现哪些方面? 人的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表现哪些方面? 人的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 表现哪些方面?
    • 76. 思想政治教育前提和基础人的本质具体性 历史性社会性实践性综合性 复杂性社会化的途径
    • 77. 二、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内涵 发展 全员性发展。 个人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多方面地、充分地、和谐地和自由的发展。
    • 78. 人的发展及发展层次 人的发展指人的进步状态。 人的发展的三个层次: 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  人的素质的提高 人的潜力的发挥
    • 79. 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有自身规定性,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因。 人需要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如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心理需要、交往需要、劳动需要等。 人的需要与外在的复杂关系决定了人的需要的多变性。 人的需要有具体性、条件性和制约性。 人的需要有不平衡性。
    • 80. 需要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1970)
    • 81. 马斯洛的主要观点需要影响行为。 需要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高级需要是通过内部因素满足的。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 82. 素质含义素质 [quality]∶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
    • 83. 人的素质的具体表现 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 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 。
    • 84. 人的素质 素质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它体现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及其目标对人的某些身心条件的依赖关系,是对作为基础性、前提性的原初主体条件的选择。
    • 85. 人的发展的潜在能力 人的发展的可能性。 需要外部环境条件,如教育条件等。 实践是人的潜能变为现实能力的前提。
    • 86. 2.人的全员性发展全体社会成员,非一部分人发展,而另一部分不发展。 “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P614. 在阶级社会是一个阶级为另一个阶级的发展服务。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87. 3.全面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 体力和智力充分自由发展 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 个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 思考:人的全面发展有哪些方面?
    • 88. 个人在实践中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使人“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列宁)、“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高度文明的人”。 劳动和实践是人的全面发展重要途径。 这点给你的启示时候什么?
    • 89. (1)人的片面发展原始社会是自然基础上的分工,对人没有实质性影响。 阶级社会,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分工,第一次的城乡分离,一部分人的发展受到限制。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生产内部的分工,工人失去独立性,成为资本指挥下的社会机构的部件。成为片面发展的人,甚至畸形发展。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P316;第3卷,P514;
    • 90. 影片《摩登时代》(Charles Chaplin in Modern Times)描写的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人和机器的冲突。 当时,美国工业由于转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失业浪潮:主人公夏尔洛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被出了毛病的吃饭机器在他悲戚惊恐的脸上不住扇打……。
    • 91. 思考人性被扭曲这部片子无不反映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恐惧与打击,而且反应出人被机器化了。
    • 92. (2)体力和智力充分自由发展 人的体力和智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
    • 93. 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体力——身心健康。 人的身体抗病能力,抗寒冷能力和抗饥饿能力之总和,是人的体质体能状态的综合反映而已。 智力——智商和情商的水平与程度。
    • 94. 智力内含(intelligence quotient )传统智力:个体的认知能力,智力测验的数量、言语、逻辑等几种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 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包括七种智慧:言语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认识自我智能。 资料来源:www.sm-line.com/printpage.asp?ArticleID=1099 5K 2006-5-10 - 百度快照
    • 95. 综合智力 王垒认为智力应该包含为了成功地应付环境、解决问题和适应性地生存所应具有的基本的、关键的东西,由此而定义的智力概念必定和个体成就有高相关。 它包含传统智力的认知因素,还包含动机因素、情绪性因素以及个性因素。 www.pep.com.cn/200406/ca442094.htm 13K 2005-10-3 - 百度快照
    • 96. 智商测试 智商极高(IQ在130分以上)和智商极低的人(IQ在70分以下)均为少数, 智力中等或接近中等(IQ在80-120分)之间者,约占全部人口的80%。
    • 97.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情绪智力又称为情感智力,情感智慧或情绪智能。 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理解、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 98. 情商(EQ)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 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 99. 人际关系管理人际关系管理人际关系管理人际关系管理认知他人情绪自我激励管理自身情绪认识自己情绪EQ图
    • 100. 高情商表现   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   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   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承受压力。   自信而不自满。   人际关系良好,与人友好相处。   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