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 2. 目的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好方法 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 急救时动脉给药
    • 3. 穿刺部位的选择理论上从全身任何动脉采集标本均可。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桡动脉较为理想,但痛觉敏感,对循环衰竭病人不易成功。股动脉粗大,对循环衰竭的病人及儿童适用 。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足背动脉。
    • 4. 桡动脉穿刺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腕部伸直或外展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保持过伸位,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点至腕横纹1-2cm,以搏动点明显处为穿刺点。
    • 5. 桡动脉穿刺
    • 6. AIIen,s试验 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的尺和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握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 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Allen ,s试验为阴性,说明尺动脉存在侧枝循环好,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若15秒后手掌仍未转红,为Allen ,s试验为阳性,说明尺动脉在侧枝循环差,不能做桡动脉穿刺和插管。 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试验。
    • 7. 股动脉穿刺定位 患者取半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臀下垫枕,触摸股动脉搏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股动脉处,或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以搏动点最明显处为穿刺点,食、中指放在股动脉两侧,食、中指都应摸到股动脉搏动,两指中间是穿刺点,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度或45度进针
    • 8. 股动脉穿刺
    • 9. 足背动脉穿刺定位 常规消毒后,在足背最高处,内、外踝的中点,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最强处,轻轻用左手食指侧边指甲在此处做标记,左手掌心握住患者脚掌,右手持针,在标记处下方0.5-1cm处以15-20度角循向心方向进针,见回血后妥善固定穿刺针。
    • 10. 足背动脉穿刺进针点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当脚向足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进针点
    • 11. 血气分析的意义血气分析是利用3个电级(pH、CO2、O2)测定动脉血气中具有生理效应气体(O2、CO2)分压及pH值的技术。 其作用在于(1)了解有无缺氧和CO2潴留?程度?;(2)酸碱失衡?类型?程度;(3)重要的重症监护参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 12.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气正常值pH7.35-7.45PCO24.5-6.0kpa (35-45mmHg)PO210-13kpa(80-100mmHg)HCO3-22-26mmol/LBE-3--+3Sao295%-100%
    • 13.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 治疗因素 抗凝剂的影响 标本的存放 患者体温的影响
    • 14.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 病人若心理状态不稳定,在短时间内可以影响病人的呼吸状态,从而影响血液中pH值、PaCO2 、PaO 2 等不稳定参数的结果。如由于害怕取样,有些病人呼吸急促,引起pH值、PaO 2 增加,PaCO 2 减少;瞬间憋气则会使pH值、PaO2 减少,PaCO2 增加。 在采血时必须向患者进行解释,力求穿刺准确,一针见血,必要时应用局麻药,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处于情绪稳定状态。
    • 15.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在婴幼儿,部分患儿的家长往往把患儿用衣物“封闭”起来,或由于在保温箱中接受较长时间治疗,同时为了保暖使通风较差,造成CO 2 的重复性呼吸,出现PaCO 2 增高的假象;若患儿长时间啼哭不止,由于通气量加大,将使PaCO 2呈非病理性下降 。因此,护士在采血前应对患者状态进行评估,以提高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16. 治疗因素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 有直接的影响。采血前,应停止吸氧30min 。如果病情不允许,采血时要记录给氧浓度。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min以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解质测定,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损坏仪器。应尽量在输注乳剂之前取血,或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后,血浆中已不存在乳糜后才能送检,而且血气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束时间 。
    • 17. 抗凝剂的影响血气分析所使用的动脉血标本必须抗凝,而肝素钠是最为普及的抗凝剂。肝素溶液对血气测定值的影响主要是稀释。稀释对PaCO 2 、HCO 3- 测定值影响最大。正常动脉血当稀释5%时,PaCO 2下降0.27kPa(-2.0mmHg),碳酸氢根浓度、BE下降1.2mmol/L,PaO2 上升0.53kPa(+4.0mmHg),pH无影响。 有研究发现肝素溶液稀释的2ml血样中因有0.25ml的死腔肝素(塑料注射器),其稀释会使PaCO 2 由40mmHg降低至35mmHg。 因此:一般选用血气分析专用注射器。
    • 18. 标本的存放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产生CO 2 ,一般动脉血样本体外37℃保存,每10min PaCO 2 增加1mmHg,pH减少0.01 。因此抽血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时间不超过30min。 遇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测定时,应放在含有冰水的容器中或冰箱内,但保存时间不超过2h。测定前要在室温下放置数分钟,因为温度每下降1℃可使pH上升0.014,对PaO2 、PaCO2 也有影响
    • 19. 患者体温的影响温度会影响pH、PaCO2 、PaO 2 的测定值。 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 2 将增加7.2%,PaCO 2 增加4.4%,pH降低0.015;体温低于37℃时,对pH和PaCO2 影响不明显,而对PaO 2 影响较显著。体温每降低1℃,PaO2 将降低7.2%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体温.
    • 20. 注意事项吸痰后20min,氧浓度改变15 min ,呼吸机参数调节30min后采血。 用2.5ml注射器抽取肝素钠0.2ml,转动针栓使整个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针尖向上推出多余液体和注射器内残余气泡。 采血量1-1.5ml 采血后不可回抽注射器以免空气进入,如果有气泡应立即将针头竖直排出。迅速将针尖斜面全部插入橡皮塞内,以达到密封状态,立即混匀。
    • 21. 注意事项标本立即送检,一般从采集到检测不能 超过30 m i n 填写血气化验单时注明吸氧方式(氧流量、氧浓度)体温、血红蛋白量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 拔针后按压5-10 m i n至无出血,注意观察局部情况,防止出血和发生血肿。
    • 22. 常见并发症   感染 皮下血肿 桡神经损伤 动脉痉挛 血栓形成 穿刺点出血 穿刺困难 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在局限性较大血肿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动脉相通的囊腔)  
    • 23. 皮下血肿的预防及处理 1. 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造成出血不止,避免在穿刺侧肢体量血压。 2. 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 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3~5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4. 血肿发生后可采用局部湿、热敷,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5. 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采用灯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使患者疼痛减轻,感到舒服。
    • 24.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操作流程演示
    • 25.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无尘。
    • 26. 医务人员准备洗手、带口罩、带帽子。
    • 27. 病人准备向病人说明穿刺目的和注意事项。
    • 28. 物品准备治疗车、注射盘、动脉采血器或肝素冲洗过的1ml注射器及橡皮塞子1只、电脑打印采血标签或化验单写上体温、手套。
    • 29. 肝素湿润注射器内壁并针尖朝上 排弃注射器内多余的肝素溶液和空气。
    • 30. 检查包装完好无漏气、有效期,打开包装检查注射器,针头及刻度朝上,针芯拉至1ml处
    • 31. 选择动脉
    • 32. 常规消毒穿刺点
    • 33. 左手中、食指或戴手套。消毒
    • 34. 先用消毒的手指摸清动脉搏动、走向和深度,再穿刺。穿 刺
    • 35. 动脉血自动充盈注射器1ml。
    • 36. 拔出的穿刺针立即刺入软木塞或橡皮塞。拔 针
    • 37. 用手旋转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 。
    • 38. 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T、氧流量、氧浓度等。注明抽血时间,立即送检。
    • 39. 整理用物、记录
    • 40. THE EN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