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 2.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 《世界卫生报告》
    • 3. 第一章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传染病 (一)概念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由传染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 人 人 人 动物
    • 4. 传染病的危害1、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  全球范围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的第一重要的疾病。 WHO(2005年) :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140万人因传染病感染而处在医疗监护状态,每天因传染病而死亡的儿童数量达4 000多 人。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非洲国家,只有80% 的儿童能够存活到15 岁。死亡儿童中的60%是由于传染病造成的。 东南亚国家,在15岁至60岁之间死亡的人中,有2/3的人是由于艾滋病和其它传染病所造成的。 拉丁美洲和欧洲,由传染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所占的比例 在10%和15%之间。
    • 5.  中国----传染病流行的“重灾区” 艾滋病毒的感染人数近100万,且还在不断增加。 乙肝病毒的携带人数在1亿人以上。 结核病人450 万,总感染人数居世界第2位,且每年以145万的新感染人数递增,每年因结核病死亡多达13万,大大超过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 血吸虫病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病,(建国初期:1 000多万---80多万),但近年来长江以南地区正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加。  
    • 6. 1347-1351年 鼠疫导致2400万人死亡
    • 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 2、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传染病-----贫穷病。 疾病流行与经济落后及知识贫乏是紧密相连的。 经济落后和不发达国家传染病的危害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自然灾害和战争。 非洲, 1998年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为30多万人,而当年仅AIDS就夺去了200万非洲人的生命。 非洲,仅疟疾一种疾病就使该地区的年经济增长减慢1. 3%,而AIDS的影响竟达8%。
    • 9. 英国:1990—1998年间因疯牛病所造成的损失就达90亿美元; 秘鲁:受霍乱影响其1991 年出口损失为7. 7亿美元; 印度:1995年因瘟疫所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 中国香港:1999年为阻止禽流感的蔓延, 捕杀鸡所造成的损失为2 200万美元。
    • 10. 公元前431~421年,西方史上最早的大规模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的霸权而爆发的战争。 这次战争之前,古希腊人从来没有遭到像天花这样的传染病的攻击, 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新型流行病(包括鼠疫、天花、麻疹和伤寒等等)从非洲传到了波斯(伊朗),再在公元前430年到了希腊。这次重大传染病使得雅典军队的生力军1/4死亡。 这次瘟疫造成西方文明史上一次重大的改变。因为雅典本来有称霸整个希腊半岛的雄心——雅典是古希腊所有城邦国中最强大的两个之一—— 瘟疫---- 军队、平民死亡---雅典称霸失败。
    • 11. 公元165~180年间,在罗马帝国时期发生了另一场非常厉害的黑死病瘟疫———史书称之为“安东尼时期黑死病(鼠疫)”———瘟疫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导致了罗马帝国本土1/3的人口死亡。 公元211~266年间,罗马又遭到第二次传染病的大袭击。最严重时,罗马城1天死亡5000多人。 两次瘟疫横行之后,罗马帝国衰落 。
    • 12.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美洲的土著印地安人的人口在5千万到1亿之间。在欧洲殖民主义者对美洲扩张过程中,战争和屠杀死去的人远远少于死于欧洲人带去的天花、麻疹、霍乱、伤寒、鼠疫、流感、白喉等严重的传染病——传染病使得美洲土著90%的人口毁灭了。 哥伦布将美洲的梅毒带回欧洲。
    • 13. 3、严重的疾病负担 2005年中国欧盟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 我国的疾病经济负担 2003年达到1. 2 万亿元,占GDP的10. 3%。疾病经济负担的增速大于GDP的增速。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在逐年增加。如这种状况不给予扭转,必将威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4、社会动荡,心理恐慌
    • 14. 1970 霍乱在孟加拉造成恐慌
    • 15. SARS期间的校园 管理抗击非典,“头”等大事非典婚礼
    • 16. 河南省某村艾滋病病人--2003
    • 17. (二)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病原体 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
    • 18. 2.传染性 人 人 人 动物 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 19. 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1)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 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 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患同一传染病的人。
    • 20. (2)地方性 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如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 季节性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出现季节性升高,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在夏秋季节流行。
    • 21. 4.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抵抗力,一段时间内再次遇到该病原体的入侵而不会再感染,称为免疫。 不同的传染病,病后的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再感染。
    • 22. 天花病人
    • 23. 脊髓灰质炎病人
    • 24. 血吸虫病人
    • 25. 二、什么是法定传染病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传染病列入必须监测和报告的疾病,以加强管理。----法定传染病。 2004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法定传染病。其中:
    • 26. 1.甲类2种:鼠疫、霍乱。 2.乙类25种:SARS、AIDS、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 27.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手足口病
    • 28. 三、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 同时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 (一)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昆虫。 病原体通常必须依靠传染源作为载体,伺机感染其他易感者。
    • 29.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传染病可经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与过程有以下几种:
    • 3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1. (三)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就是这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 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尚未养成,自我保护能力差,因而较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在儿童中开展有计划的疫苗接种就是要提高儿童的群体免疫水平。
    • 32. 流行环节 病人 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水 食物 医源性 垂直 媒介 空气 土壤易感人群社会因素经济 政治 文化 宗教 风俗自然因素 气候 地理
    • 33. 四、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 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宿主),即所谓的传染链,因此,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也必须针对这几个条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 3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5. (一)管理和控制传染源 传染源是引发传染病的根源之所在,因此控制和消除传染源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 例如,对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严格诊治和管理,对病人家属加以严密监控和检疫,就是控制非典型肺炎流行的传染源;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是老鼠,消灭老鼠就是消灭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 狂犬病的传染源是狗,国家对养犬的管理就是控制狂犬病的传染源。
    • 36. (二)切断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传染病传播的通道,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与消灭疾病的关键措施。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需经一定的途径才会传染给正常人,如通过咳嗽产生的飞沫、蚊虫叮咬、水源污染、输血等途径。 消灭蚊子可以预防疟疾; 搞好饮食卫生可以减少痢疾、伤寒的发生; 开窗通风、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戴口罩等措施可以预防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 37. (三)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人群易感性高,发生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大 。 对于一种新的传染病而言,从来没有感染过这种疾病的人群都是易感者。特异性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好方法。
    • 38. 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依赖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的连接和延续,这三个环节的连接往往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类部分传染病之所以能死灰复燃,再度肆虐人类,是诸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
    • 39. 1、自然因素 气候、地理因素是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 新的降雨格局 造成大量水洼 蚊蝇容易孳生 温度的上升 促进了媒介昆虫的繁殖生长 增强了其体内病原体的致病力(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等)。 气候变暖 改变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的迁徙方式。 如伊蚊历来只能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但由于气候变暖,现在在南美的一些国家,可在海拔1350至2200米高度发现伊蚊。
    • 40.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卫生习惯、卫生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人口流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动荡等。近年来新发、再发传染病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影响。
    • 41. (1)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使病原体和传播媒介耐药性日益增强。 结核病:目前全球约有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1亿。1981~1995年,美国对抗生素出现抗药性的病例从2%上升到25%。 蚊媒对杀虫剂的普遍抗药,严重影响了灭蚊,从而引起了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的流行。
    • 42. (2)城市化和人口爆炸使人类传染病有增无减。城市化造成大量贫民窟的形成,贫穷、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拥挤、卫生条件恶劣、缺乏安全的饮水和食物,是传染病滋生与发展的温床。 (3)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促进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如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动荡局势使这一地区20世纪90年代白喉严重流行。
    • 43. (4)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航运速度的不断增快也有助于传染病的全球性蔓延。 (5)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砍伐改变了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的栖息习性,所有种种均可能导致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 (6)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
    • 44. 六、为何学校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1、学校的特点 相对封闭 人群聚集 容易相互传播 接触面广 (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2、学生的特点 个体的免疫力较低 自我保护意识差 (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等,易感人群都是儿童与青少年 )容易受传染
    • 45. 3、其他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切实将学校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师生的健康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二是对学校卫生工作疏于管理。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对学校卫生与疾病预防工作加强指导、检查、监督,使学校卫生与疾病预防措施得到落实。学校卫生防疫与安全管理责任到人,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差,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卫生状况差、设施简陋、管理不严是学校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因素。
    • 46. 七、学校传染病的特点  1、学校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生活学习,相互之间接触密切。 卫生设施不好 卫生制度不健全 卫生习惯不好   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 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使中小学生成为传染病 高发的人群。
    • 47.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 校 学生  社 会
    • 48. 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 4、学校传染病具有季节性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 49. 5、学校传染病具有年龄特点 小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
    • 50. 八、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 据2005年各地上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事件中约4/5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 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细菌性痢疾。 学校传染病流行发生的高峰时间一般是4月和11月。农村中小学传染病的发生率高于城镇中小学。
    • 51. 教育部通报 2006年10月12日,安徽省太湖县新仓镇初级中学75名学生因饮用不洁水而感染细菌性痢疾; 2006年10月20日浙江省临安市清凉峰镇颊口中学25名学生因饮用被污染的自备水井的水而感染细菌性痢疾; 2006年10月14日至12月26日期间,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学校33名学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玉洪乡八里村小学61名学生和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二中36名学生、贵州省桃县妙隘乡寨石完小28名学生、重庆市秀山县溶溪中学105名学生、江西省鄱阳县油墩街镇北源小学11名学生及江西中医学院81名学生相继感染甲型病毒性肝炎; 2006年11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阿合托海乡四村小学13名学生患流行性腮腺炎;2006年1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勒盟太仆寺旗第一小学24名学生患猩红热。 ------中国教育网
    • 52. 教育部通报 2007年报告的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事件占事件总数的95.88%。其中报告事件起数居前三位的病种分别为水痘(826起)、流行性腮腺炎(351起)、风疹(265起),三病种事件数占学校传染病事件总数的80.47%。 ------- 中国新闻网
    • 53. 江苏 2005年全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3起中,传染病暴发106起(86.18%),食物中毒14起(11.38%)。    2005年学校暴发疫情涉及12种甲乙类传染病(106起),其中8种(93起)为疫苗可控制疾病。
    • 54. 湖北: 2006年12月15~28日,恩施市三岔乡三岔中学发生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患病人数达97人; 省政府公布2006年疫情,70%传染病发生在学校和学生中; 2007年11月湖北省卫生厅公布10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前三位为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报告的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5起发生在学校 。
    • 55. 九、学校常见传染病 及国家重点防治的疾病(一)呼吸道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flu)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 传染源是流感患者。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 56. 流感症状有轻有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   (1)单纯型:高热,寒战,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等。   (2)胃肠型: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   (3)中毒型:高热不退,谵妄,抽搐,甚至神志昏迷。   (4)肺炎型:高热,咳嗽,咯血,气急,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 57.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比较 症状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发烧 偶尔会发生 一定会发高烧3-4天 头痛 偶尔会发生 头痛欲裂 身体酸痛 是 严重的身体酸痛 身体虚弱 是 虚弱到需要卧床休息 精神疲倦 不一定 头几天会这样 鼻塞 是 是 流鼻涕 是 是 喉咙痛 是 是 胸闷 不会很严重 会变得很严重 咳嗽 不会很严重 会变得很严重
    • 58.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原则和普通感冒基本相同: (1)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迅速减轻症状、促进自愈、早日康复,亦可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 (2)加强抗病毒治疗。 (3)积极防治并发症: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包括继发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及肺炎,故应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是婴幼儿及老年患者,须注意其体温、血象、痰色、痰量、心率等的变化,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 59. ☆一般预防 早期发现,迅速确诊,加强监控力度。 对病人做好隔离。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 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遵循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预防原则(详见后):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心境开朗,开窗通风,减少聚会。
    • 60. 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供应;要多食用红色食品,如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等,其中富含的β-胡萝卜素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强巨噬细胞活力,对防治流感有良效。   每天坚持用淡盐水或红茶漱口,对流感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 61. ☆药物预防 中药预防。将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四味中药同放入大茶缸中,用热开水冲泡,片刻后饮用。或者用贯众、板蓝根各30克,蒲公英15克,青茶5克,三味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以上两方清热解毒功效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适用于流行感冒。
    • 62. ☆疫苗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流感病毒菌株的变异很大。每年可能爆发和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故流感疫苗应每年接种一次。 日本法律规定,3~17岁每年均常规注射流感疫苗。 我国近几年开始在全国推广注射流感疫苗。
    • 63. 2.麻疹(Measles)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 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人群普遍易感。 麻疹的潜伏期为7~18天,通常为14天。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相关疫苗发明后,麻疹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
    • 64. 主要临床表现 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 65. 3.水痘(Varicella )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传染源是水痘患者。 空气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 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 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日。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 66. 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 6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9. 4.流行性腮腺炎(Mumps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 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 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 70. 主要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 71. 5.猩红热scarlet fever 猩红热是由A组p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皮肤伤口和产道等感染。人群普遍易感。5~15岁为高发年龄。潜伏期为2~3日。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 72. 主要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并出现发热、咽痛;病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发病初期舌有白苔、肿胀的舌乳头凸出,俗称“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绛红色,称“杨梅舌”。
    • 73. 杨梅舌
    • 74.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meningitis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 流脑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病菌通过飞沫从空气中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C群流脑以10-20岁的青少年为主。 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生在冬春季。
    • 75. 主要临床表现 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及脑实质损害,导致死亡。
    • 76. 7.结核病 tuberculosis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病灶在肺部(肺结核)多见,淋巴结、肾、骨、关节等部位也有发病。 传染源是结核病患者和带菌者。结核杆菌由空气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将细菌散播到空气中,或痰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漂浮于空气中,抵抗力稍差的人吸入后便会染病。 全年均可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低热、盗汗、疲倦、体重下降、长期咳嗽和痰中带血。部分患者无明显病征。
    • 77. (二)消化系统传染病 1.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 痢疾杆菌引起,简称菌痢。 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 粪------口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平均1~2天。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 78. 主要临床表现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 79. 2.伤寒和副伤寒typhoid and paratyphoid 伤寒和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 传染源是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粪------口传播 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 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易造成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此病潜伏期为10~14天。 此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 80. 主要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
    • 81. 3.甲型肝炎hepatitis A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 传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甲型肝炎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多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潜伏期平均为30日。 儿童发病率高。患者康复后通常会终身免疫,不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 秋、冬季为发病高峰。
    • 82. 主要临床表现 发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
    • 83. 4. 霍乱cholera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传染源是霍乱病人和带菌者。霍乱通过被病人与带菌者粪便或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由数小时至5日不等,通常为2~3日。 夏秋季为霍乱流行季节,沿海地区流行较多。
    • 84. 主要临床表现 发病急,起病快。发病迅速出现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通常呈米汤状,后出现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病人可能很快会有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死亡。
    • 85. (三)虫媒与动物传播的疾病 1.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 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疾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蚊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蚊虫通过叮咬病猪后10~12天再叮咬人进行传播。 发病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 多在夏秋季节流行,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生。
    • 86. 主要临床表现 高热、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症状和体征,重症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
    • 87. 2.狂犬病rabies 由狂犬病毒引起 ,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 )。 主要传染源是带狂犬病毒的狗,其次是猫、狼等家养或野生动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3~5天及整个病期都具有传染性。 人类主要通过被带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或伤口被带病毒的唾液沾污感染。 人群对狂犬病普遍易感。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偶尔短至10天或长至数年。
    • 88. 主要临床表现 患病后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痉挛、流口水、全身迟缓性瘫痪症状,最终因瘫痪死亡,病死率几乎100%。
    • 89. 3.疟疾 malaria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为传染源。疟疾经蚊虫叮咬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通常为12~30日。 疟疾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流行,其次为温带。发病以夏秋季较多,但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病不受季节限制。
    • 90. 主要临床表现---“打摆子” 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 典型症状为突发的寒战高热。寒战持续10分钟到2小时,同时体温迅速上升,全身酸痛乏力,发热2至6小时后,开始大汗,体温骤降,持续1至2小时后进入间歇期。疟疾初发时,发热可不规律,发作数次后呈周期性发作。其他症状有头痛、疲倦、食欲不振及肌肉疼痛。 间日疟和三日疟预后良好。恶性疟可有脑型疟疾,其病死率高。
    • 91. 4.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肝、脾门静脉系统所引起。 血吸虫病为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传染源是被血吸虫感染的人、家畜。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称为疫水。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人患血吸虫病是因为皮肤粘膜接触疫水而被感染。只要不接触疫水就不会得血吸虫病,因此,应避免在有钉螺的水域游泳和戏水。 人对血吸虫病普遍易感。潜伏期平均为40天,多数在3周至2个月。 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部分省份,感染多发生在春季和夏秋季节。
    • 9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93. 主要临床表现 急性期可出现畏寒、高热、皮肤过敏表现和腹痛、腹泻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腹泻、腹水、肝脾肿大等症状。
    • 94. (四)接触性传染病 1.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epidemic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红眼症,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性疾病。 传染源是结膜炎患者。通过接触结膜炎患者的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其他物品,包括与患者共用毛巾,均可能感染病原体。 人群普遍易感。细菌性结膜炎的潜伏期为1~3日,病毒性结膜炎的潜伏期为1~12日。 主要临床表现:单眼或双眼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分泌物,有畏光、易流泪、疼痛,眼皮红肿症状。
    • 95. 2.疥疮scabies 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传染性极强,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发病率非常高。 传染源是疥疮患者。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如与患者同床共睡或握手,也可通过使用患者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巾等间接传染。
    • 96. 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为针头大小的丘疹及疥虫掘的隧道,长约2~4毫米,呈灰褐色不规则曲线或隆起,此为疥虫钻行的痕迹;皮疹好发于皮肤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缝、小腹部、乳房、腋窝、腹股沟、阴部等。皮肤损害处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
    • 9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98. (五)国家重点防治传染病 1.艾滋病AIDS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通常说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引起一系列免疫力遭到破坏、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病毒主要存在于他们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伤口分泌物之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人感染该病毒后不会立刻发病,其潜伏期平均为7~10年。
    • 99. 传播方式 器械、针头、采血器等被污染或消毒不严引起输血、生物制品或药物受污染引起
    • 100. 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