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础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学的历史演进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第三章 教育与儿童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第五章 教师专业化第九章 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第六章 学生学习第十章 教 学原理第十一章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第十二章 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 2. 基础教育学第十四章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第十五章 德育工作第十六章 班主任工作
    • 3.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 教育学的历史演进第一节 教育学的概述
    • 4. 一、教育学的概念二、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第一节 教育学的概述
    • 5.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就是研究培养人、开发人的潜能的学问,是研究教育 活动,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 6.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 7. 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1、根据研究内容形成的分支学科 例如: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文化学、家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2、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分支学科 例如: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 3、根据学科课程形成的分支学科 例如: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
    • 8.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9.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代表人物 :孔子、朱熹代表作 :《学记》——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外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 代表人物 :柏拉图、苏格拉底(产婆术)、昆体良代表著 :《理想国》、《雄辩术原理》
    • 10.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 (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以伦理学为基础论述教育目的,以心理学为基础阐述教育方法) 卢 梭(法国):《爱弥尔》 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划分儿童身心发展阶段,主张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特点
    • 11.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或教育理论:梅伊曼与拉伊(德国):实验教育学(对教育进行实验研究,用实验去验证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 1、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3、从做中学 4、思维与教学,将思维分为情景、问题、假设、推断、检验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12.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终身教育学——【法】朗格朗 2、建构主义教育学 知识产生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学习的本身是建构;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建构。 3、后现代教育学
    • 13. 第二章 教 育 与 社 会第一节 教育概述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 14.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一、“教育”一词溯源二、“教育”的概念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五、教育的起源
    • 15. 一“教育”的词源1.我国古代2.西 方“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 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甲骨文中“教”与“学”的写法及其意蕴。源于拉丁文“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 即教育是指引导儿童使之得到完满发展。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 16. 二、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本质特征2.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意识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得身心素质,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得社会活动,使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求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 17. 二、教育的概念 3、教育的分类。按照教育的阶段和层次划分:我国现行学制把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按照教育的类型,可将教育划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按照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可将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按照教育形式和施教方式,又可将教育划分为脱产教育、函授教育、电视广播教育、网络教育等。 按照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划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 18.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1、以培养人为目的;2、具有指导作用;3、是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导。) 受教育者(以学习为其主要职责的人。1、其主管能动性影响教育效果;2、学习行为的个性化;) 教育中介(教育目的: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内容:体现为课程与教材;教育方法手段:教育过程采取的一切方法、方式和手段;学习方法和手段;教育环境和教育管理:实现教育目的的保障条件。)
    • 19.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2、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教育内容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方法、手段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 20.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育者和教育中介之间的矛盾 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
    • 21. 四、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论”,(法国)勒图尔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h和冲动。2.“心理起源论”,(美国)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论”(社会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劳动,这是我国比较公认的看法。其直接理论依据是恩格斯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 因为: [1]教育是随着劳动的实际需要产生的; [2]劳动使人产生了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条件:语言和思维。
    • 22. 五、教育的历史发展1.原始教育2.古代教育原始教育的内容:生产劳动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习俗、宗教、军事)原始教育的特点:内容简单、手段单一、受教育机会均等; 原始教育的方法:口耳相传、模仿[1]奴隶社会的教育[2]封建社会的教育:阶级性、等级性、宗教性;有了较系统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教育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以个别教学为主。 学校的产生及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文字的产生;统治阶级的要求;日益丰富的知识经验。
    • 23. 3.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内容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出现班级授课制;学校教育多元化;教育内容和手段现代化。 资本主义教育:建立了近代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24.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 25.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学校教育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重要策源地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 26. 第三节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
    • 27.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与教育结构生产力制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生产力制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
    • 28. 第三节 教育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第四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其它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教、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其它社会意识形态不仅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而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内容。其它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 29.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教育与文化传统二、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三、文化变异与教育四、文化交融与教育五、文化撞击与教育改革
    • 30. 一、教育与文化传统(一)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历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它具有三种重要特性: 1.具有强大的惯性和社会裹挟力。 2.具有相对稳定性。 3.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二)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1]从显型文化看,文化传统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 如:中国的“礼” 、“孝”等   (直接作用) [2]从隐型文化看,文化传统全面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看法,从而使教育处处体现一个民族的内在倾向。如中国人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内在价值取向,故崇尚教师权威、轻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  (中介作用)
    • 31. 2.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 [1]具有传递、保存和活化文化传统的功能。 [2]具有选择整理文化传统的功能。 [3]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二、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  以中国文化为例(一)文化传承的客观条件 1.基本封闭的地理环境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自然条件 2.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和血缘亲缘关系是中国文化传承的社会制约条件 3.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心理强化剂(二)文化传承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上述中国文化传承的客观条件,形成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主流--儒学,进而完成了封建社会教育基本结构的构建。
    • 32. 三、文化变异与教育(一)儒家文化早期变异与秦代文教政策的形成(二)来自“玄学”的冲击   “玄学”就是用老庄思想来解释儒学。《老子》 、《庄子》 、《周易》合称“三玄” 。形成了以王弼、郭象为代表的正统派,和以嵇康为代表的激进派。(三)南宋事功学派对理学的抨击与早期启蒙主义教育思想家(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教育更新(五)中国文化变异的特点对教育的影响 1.中国文化变异的特点是自身变异,表现为儒家文化的自变及其它亚文化的冲击两方面。 对教育上的影响是:决定了传统教育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色。(如学校类型的多样性:官学、私学、书院;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如“六经教学”)
    • 33. 四、文化交融与教育2.中国文化变异所沉淀的文化心理意识在教育上的体现: [1]“荀学”沉淀的等级专制意识,如荀学等级差异 [2]事功意识,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反传统意识  (一)北魏汉化下的教育制度(二)佛道儒三家文化融合与书院制度的形成 禅林 道观、寺院 法规、戒律 ↑ ↑ ↑ 教学 地点 教学规章(三)“五四”时期几种教育思潮与壬戌学制改革 1.人格主义教育思潮; 2.职业教育思潮; 3.平民教育思潮
    • 34. 五、文化撞击与教育改革(一)文化撞击的三种形式1.间接式撞击.如最初的物物交换、文字印刷术发展、译著、现代通讯手段、影视等 2.直接式撞击.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 3.混合式撞击.(二)制约文化撞击的因素(三)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内涵及内在发展机制是否丰富、强大,会影响教育是否坍塌与重组1.当一个民族在战争和文化上都处于劣势,其教育坍塌和重组不可避免 2.当一个民族仅在战争中失败,而在文化上优于对方时,其教育格局虽在短时间内会受破坏,但一段时间后会最终取代胜者民族的教育
    • 35. 第六节 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提高劳动者素质 2.培养科技人才 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三、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四、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五、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 36.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及不同 历史时期的儿童发展观第二节 科学的学生观和正确的儿童 发展观第三节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 37. 第一节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及不同 历史时期的儿童发展观一、遗传素质及“遗传决定论”二、环境及“环境决定论”三、教育及“教育万能论”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38. 第二节 科学的学生观和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一、科学的学生观二、正确的儿童发展观
    • 39. 第三节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一、儿童的发展的内涵二、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三、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 40. 一、遗传素质及“遗传决定论”遗传素质的概念: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遗传素质的作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具有可塑性。“遗传决定论”:一种荒谬的儿童发展观。否定了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代表人物有桑代克、霍尔等。
    • 41. 二、环境及“环境决定论”环境的概念: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环境决定论”:一种错误的观点。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忽视了人的自主性。代表人物华生等。
    • 42. 三、教育及“教育万能论” 教育的作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为什么能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的教师。 “教育万能论”:一种错误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洛克(“白板说”)等。 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1]教育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2]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相配合;[3]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决定性因素。
    • 43. 一、科学的学生观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可教的)。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 44. 二、正确的儿童发展观 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未成年人保护法》) 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 45. 一、儿童发展的内涵1.儿童的发展(或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2.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3.把握儿童发展的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 [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 [3]教育不等于发展。
    • 46.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相应的)教育(措施)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上要循序渐进;在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要区别对待。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育上要注意因材施教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上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 47. 三、教育如何促进儿童的发展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 48.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职业 第二节 我国教师的资格、任用及考核制度 第三节 教师的提高
    • 49. 第一节 教师职业一、教师的内涵 二、教师的地位 三、教师的劳动特点 四、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 50. 第二节 我国教师的资格、 任用与考核制度一、教师的资格 二、教师的任用 三、教师的考核
    • 51. 第三节 教师的提高一、我国教师的现状 二、加强师范教育(职前) 三、在职培训四、加强自我教育
    • 52. 一、教师的内涵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含义:身份特征:教师是专业人员职业特征: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使命: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
    • 53. 二、教师的地位2.学术地位1.社会地位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 文化地位
    • 54. 三、教师的劳动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表现在: [1]对教学内容的处理;[2]对学生的因材施教;[3]教师的教育机智。
    • 55. 四、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1.高尚的师德2.渊博的知识3.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而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处理能力;了解学生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能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事间相互支持、团结协作。
    • 56. 一、教师的资格1.教师资格的条件2.教师资格的认定3.教师资格的丧失提出申请;受理;颁发证书。必须是中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 57. 二、教师的任用1.教师职务制度2.教师聘任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规定的总称。 任职条件:取得资格;遵守法纪、品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学历、学位、工作年限;身体健康。特征:教师聘任是一种法律行为;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如何推进教师任用制度改革?拓宽教师来源;加大职改力度、实行评聘分离;加强履职考核,完善激励机制。
    • 58. 三、教师的考核1.考核的内容2.考核的原则3.考核的结果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优秀;称职;不称职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绩。
    • 59. 第五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 60.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内涵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三、确定教育目的依据(制约因素) 四、历史上不同的教育目的观
    • 6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62.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内涵三、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提高民族素质二、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 63.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1.概念: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 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结构: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关系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 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的性质与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64.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共同目标 调控功能: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既指导、支配、控制与协调作用 评价功能:是评价、检验教育活动的最根本标准 总之,教育目的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
    • 65. 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主观依据:2.客观依据:教育的价值取向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历史发展的进程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 66. 四、历史上不同的教育目的观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 辨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 67.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 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 68.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形成过程 19世纪40年代的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恩合著) ;1847年恩《共产主义原理》;《资本论》(马)、《反杜林论》(恩)。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历史上人们提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关系—是在对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遗产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古希腊;莫尔;文艺复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想;三大空想主义者的思想等
    • 69.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规定为三方面:智育 体育 技术教育,亦称综合技术教育 总之,“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予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
    • 70. 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关系是决定性条件 生产力是根本动力 消灭旧式社会分工是重要条件 社会需要和社会环境影响发展程度 教育,特别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 71.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内涵1.内容(表述):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基本特征(基本点):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本质要求); 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素质要求)。作业: 如何理解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辨证统一关系
    • 72. 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或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劳动技术教育;体育;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并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是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美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渗透性:互相关联、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促进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不可替代性:有各自特定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规律1.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指为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3.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相互关系:
    • 73. 三、如何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对策)2.正确处理几种关系:1.明确教育目的的具体要求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关系 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 74. 四、素质教育1.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2.素质教育的背景3.素质及其结构、特性4.素质教育及其内容5.素质教育的实践抓住一个关键——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三大要义”) 紧抓三个环节:构建目标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构建评价体系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即以开发青少年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
    • 75. 第六章 课 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第四节 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第二节 课程编制第三节 课程的表现形式
    • 76. 第一节 课程概述三、课程理论流派二、影响课程确定的制约因素一、概念四、课程的类型
    • 77. 第二节 课程编制二、课程编制模式一、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
    • 78. 第三节 课程结构(表现形式)三、教科书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一、课程计划
    • 79. 第四节 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二、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一、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
    • 80. 一、课程的概念 国内和西方的代表性观点 古代:我国始于唐宋期间;西方始于斯宾塞的书中。1.定义: 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的教学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或者:为了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内容、目的、范围、份量、进程的总和,包括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 81. 2.课程与学科、教材的关系正式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或“显性课程”)指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正式引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按照编制的日课表实施,许多国家的课程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 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指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教师有意计划的正式教学进行,而是通过学校和班级的情境对学生的知识、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它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所谓“学校和班级的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 3.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微型课程微型课程(或“组件课程”)指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单元(组件)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中心内容或主题。
    • 82. 二、影响课程制定的因素 科学知识的进步 儿童的身心发展 社会需求。决定课程发展的方向
    • 83. 三、课程理论流派 人文主义课程论2.横向:分三大理论流派,即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文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1.纵向: 泛智主义课程论 自然主义课程论 主知主义课程论 功利主义课程论 实用主义课程论 要素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课程论 发展主义课程论 范例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 84. 四、课程的类型综合课程:将相关知识或学科合并而成的课程。潜在课程: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特征,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但又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内容。活动课程:指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学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 85. 一、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 中观的课程设计工作。通过课程大纲或标准、教科书或其它形式的教材而表现出来的。 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主要由教师进行,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已有基础、学习状态、教师的自身条件、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等。 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主要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问题,包括课程的价值、目的、任务、结构等。
    • 86. 二、课程编制的模式 目标模式: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 动态模式(相互作用模式) 过程模式 环境模式
    • 87. 一、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国外的课程改革 当今课程改革的总趋势
    • 88.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的文件中。 [1]新课程的结构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中学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或基本内容) 改变课程任务、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 89. 2.国外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 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相结合 重视个别差异性
    • 90. 3.当今课程改革的总趋势 课程观念理性化 课程结构最优化 课程内容综合化 课程形式多样化 课程建设现代化
    • 91. 二、校本课程及其开发 校本课程概述 校本课程开发
    • 92. 1.校本课程概述[1]校本课程的概念[2]校本课程的产生 指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 科学评估,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源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课程编制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评价者之间的脱节而造成的弊端的反思。 校本课程主要分布在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中,或任意选修课和兴趣活动课程中。
    • 93. [3]校本课程的性质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在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 程评价方面呈“三位一体”,体现了多样性。 显性的校本课程与隐性的校本课程 隐性的校本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拓宽课程范围;适应个别需要;发挥创新意识。 校本课程的类型 从两个维度来划分,一是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和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二是学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个别教师、部分教师和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基本特点
    • 94. 2.校本课程开发[1]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2]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包括:学校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会等。 包括: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阶段。
    • 95. 第三节 教学原则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第六节 教学评价第二节 教学过程第一节 概 述第四节 教学方法第七章 教 学
    • 96. 第一节 概 述一、教学的内涵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三、教学的任务
    • 97. 第二节 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的性质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 98. 第三节 教学原则二、教学原则的依据三、教学的基本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 99. 第四节 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100.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三、课的结构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二、课的类型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