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
    • 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内容 (9类项目)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教育 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 孕产妇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预防接种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 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 3.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 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先以0~36个月儿童、孕产妇、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 重点。 全 人 群 服务对象?
    • 4.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采取什么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辖区居民到机构接受服务时(门诊) 机构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
    • 5.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复诊、入户、转诊、会诊 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农合工作相结合 服务要求 自愿与引导相结合,注意保护隐私 及时更新档案 统一编码 书写规范、记录完整、各类检查报告、转会诊记录留档 注意保存,逐步进行电子化管理
    • 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考核指标: 规范化建档率=本考核年度末居民的规范化建档人数 / 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2010年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40%(2011年≥50%,2012年≥60%) 规范化建档是指按国家统一的要求建立健康档案,而且有动态记录(指1年内或考核期限内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
    • 9. 二、健康教育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 服务内容: 宣传普及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围绕重点疾病开展健康教育 开展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 10. 二、健康教育服务形式及要求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 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少于 1个 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距地面1.5-1.6m高 每机构更换宣传栏内容至少1次/月
    • 11. 二、健康教育 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 6次/年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掌握健康技能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至少 1次/月 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至少 1次/2月
    • 12. 服务流程—健康教育 纳入考核纳入考核
    • 13.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形式:主办单位:合作伙伴:参与人数:宣传品发放种类及数量:活动主题:宣教人:活动小结:活动评价: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 □图片材料 □印刷材料 □影音材料 □居民签到表 □其他材料
    • 14. 二、健康教育服务要求 配备专兼职健教人员 具备开展健教的场地、设施、设备 制定健教计划,保证落实 健康教育内容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保证科学性 整理好健教资料并归档,做好健教总结 加强与街道、居委会、社团的沟通和协调 发挥健教专业机构的指导作用 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养身保健知识宣教
    • 15. 三、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所有0~36个月婴幼儿 服务内容 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 新生儿访视:出院后一周内、满28天后结合乙肝第二针 婴幼儿健康管理:至少8次: 第一年:3、6、8、12月 第二、三年:18、24、30、36月龄 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者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婴幼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访视次数,异常者分析原因及时转诊
    • 1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7. 三、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机构要具备基本设备和条件 人员具有相应资质,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掌握辖区的婴幼儿数 加强宣传和告知 婴幼儿健康管理服务时间上可以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每次服务后及时更新记录,纳入档案管理
    • 18. 三、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考核指标: 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80% ) 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70% ) 管理质量:随机抽查10份儿童保健手册(卡),按照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要求
    • 19.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对象: 辖区内所有孕产妇 服务内容: 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孕12周前,并随访1次; 孕妇健康管理:对每位孕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管理,包括胎儿的生长发育评估、孕期营养、心理、运动等健康指导;发现社区高危孕产妇并及时转诊。 产后访视:机构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的信息后应于3~7天内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产后42天进行健康检查。
    • 2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1.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 服务要求: 机构要具备基本设备和条件 人员具有相应资质,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按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健康管理 掌握辖区的孕产妇数 加强宣传和告知,提高早孕建册率 每次服务信息及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 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与方法开展保健服务
    • 22.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考核指标 孕产妇保健建册(卡)率 =已建册(卡)的孕产妇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85% ) 早孕建册(卡)率=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85% ) 产前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管理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活产数×100% (≥80% ) 高危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接受管理的高危孕产妇数/该地该时间段内高危孕产妇数×100% (=100% ) 管理质量:随机抽查5份孕妇手册(卡),查是否按照产前管理要求(以当前时间段计)进行管理
    • 23.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后28天内接受过1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数/该地该时间段活产数×100%(≥85% ) 管理质量:随机抽查5份产妇手册(卡)是否按照产后28天访视1次及以上的要求管理
    • 24.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服务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 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干预等 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以及伤害预防、自救他救等健康指导
    • 25.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体检 一般体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腰围、臀围、皮肤、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辅助检查: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B超、眼底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慢病管理 高危者告知定期复查 告知下一次体检时间
    • 26. 服务流程— 老年人健康管理
    • 27.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加强与派出所、居委会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老年人口数及其变化 加强宣传和告知,让更多老人愿意接受服务 预约老人到机构体检,对行动不便者上门健康检查 体检信息录入和体检表注意保留 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与方法为老人提供养身保健服务、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 28.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考核指标: 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2010年≥60% ,2011年≥70%,2012年≥80%) ) 健康体检表完整率=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抽样的健康体检表数×100% (随机抽查已管理的老年人健康档案10份,查是否有当年体检表,是否按要求的项目进行体检,内容是否填写齐全,健康体检表完整率≥80% )
    • 29. 六、预防接种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服务内容: 建立儿童预防接种档案(证、卡):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 预防接种: 常规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接种; 针对性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 强化免疫、补种、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
    • 30. 服务流程 — 预防接种
    • 31. 六、预防接种服务要求: 接种单位: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接种人员: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 主动发现预防接种对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积极通过民政、公安部门等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办法,主动发现未建卡建证的儿童。 接种服务: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合理安排接种门诊日,有条件的机构每周至少开展2次接种服务。
    • 32. 六、预防接种考核指标: 免疫规划合格门诊、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卡)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卡)人数×100%(≥95% ) 免疫规划接种率=年度辖区内实际接种人数/年度内应接种人数×100%(≥90% ) 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及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人数/实际接种了免疫规划疫苗的人数×100% (抽查10份计免卡,查看是否按照规范及时接种,≥90% )
    • 33.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对象: 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群。 服务内容: 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及时登记: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入/出院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时限: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 2小时内、 24小时内 处理:参与现场处置、消毒处理、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密切接触者管理 协助: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协助做好非住院结核病人和艾滋病人的管理工作 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知识宣传和咨询
    • 34. 服务流程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
    • 35.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要求 机构要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专兼职人员负责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报告程序、报告卡填写等工作按传染病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 做好相关记录,传染病报告卡至少保留3年
    • 36.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考核指标: 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人数×100% (报告率100% ) 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传染病病人数/登记传染病病人数×100% ( 及时率100% ) 报告一致率:抽查10例传染病上报记录,传染病登记簿、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与网络直报记录是否一致 。要求一致率100% 无疫情发生或发生疫情,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的相关记录完整。
    • 37.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 (结核病、艾滋病)考核指标: 辖区非住院结核病人建档率=辖区内已经建档的非住院结核病人数/辖区内非住院结核病人数×100%(建档率100% ) 结核病人追踪管理率=接受追踪督导管理的结核病人数/辖区已经建档的结核病人数×100% (追踪管理率100% ) 管理质量 :抽查5份结核病人档案,查是否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督导管理 有协助查找密切接触者的相关信息记录 艾滋病防制有相关协助工作记录
    • 38. 八、慢性病防治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服务内容: 筛查: 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首诊测量血压、义诊、体检等;对发现血压非同日3次高于正常者,可初步诊断,建议转诊、复诊,并2周内随访。 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 39. 八、慢性病防治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 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较全面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体检项目: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等,有条件的地区可增加钾、钠离子等项目。
    • 40. 服务流程—高血压筛查
    • 41. 服务流程—高血压患者随访
    • 42. 八、慢性病防治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考核指标: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人数×100% (2010年≥30%,2011年≥40%,2012年≥50%) (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患病率可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全国)近期高血压患病率指标)。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2010年≥60%(2011年≥70%,2012年≥80%)
    • 43. 八、慢性病防治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管理质量:随机抽查10份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每年是否面对面访视4次,是否有当年体检表 管理效果: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 (随机抽查20份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血压控制率≥60% )
    • 44. 八、慢性病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服务内容: 2型糖尿病筛查 对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 45.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 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询问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全面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有条件的可增加生化和物理检查 八、慢性病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 46. 服务流程—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 47. 八、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与门诊结合起来,保证连续性 随访包括门诊就诊、电话访视、家庭访视等 筛查方式:门诊、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服务 每次服务后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以便掌握病人的转归 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 48. 八、慢性病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考核指标: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病总人数×100% (2010年≥30%,2011年≥40%,2012年≥50%) (辖区糖尿病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患病率可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全国)近期2型糖尿病患病率指标) 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 2010年≥60%,2011年≥70%,2012年≥80% )
    • 49. 八、慢性病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考核指标: 管理质量:随机抽查10份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每年是否面对面访视4次,是否有当年体检表 管理效果: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规范化管理的糖尿病人数×100% (随机抽查20份患者健康档案,血糖控制率≥50% )
    • 50. 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等) 服务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 随访管理:每年至少随访4次;随访目的是督导服药、掌握转归、转诊等 健康检查: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血常规和尿常规等检查
    • 51. 服务流程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 52. 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要求 机构要配备受过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 与专业防治院、街道加强联系,及时发现非住院患者,并接受专业机构业务指导 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电话追踪、上门访视 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
    • 53. 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考核指标: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 (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依据当地3年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若当地未开展调查,建议采用浙江、河北省调查的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1%) (2010年≥30%,2011年≥40%,2012年≥50%)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2010年≥60%,2011年≥70%,2012年≥80%) 管理质量:随机抽查5份档案,查每年是否管理4次,是否有当年体检表
    • 54.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