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7级应用统计一班孔海飞
    • 2.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有两种根本对立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之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 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 3.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存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热练程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物质生产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特和发展。
    • 4.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三)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的不同,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按照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悄感,心态、习俗等,它以感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是两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政街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它以理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 5.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镜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基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视反映。社会意说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主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6.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类要生存繁行追求美好生活, 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网占有,人们在生产理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制削。另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自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住往包含利制关系。当然,个体劳动者的私有制中没有利削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这两种基本类想的生产美是并存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将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 7. (二)生产关系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制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美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 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8.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马克思把社会比喻为一座大厦,并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新经济基础的内面,要把据两点,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
    • 9.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再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皮 者的矛盾运动。这种平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场极为复杂的。 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当代中国,深人理解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 10.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经济的社会形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说明“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 社会制度能够集中体现社会形态的性质,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社会制度来指代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查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 11.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有些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特的典型过程,也有些园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面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 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进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态;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列宁曾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是对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的符合历史实际的概括。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 12.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 整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手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 13.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顺序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它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有时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