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省卫生政策 研究分析报告
    • 2. 第一部分:浙江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二部分:浙江省卫生改革与发展现状 第三部分:主要卫生政策的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卫生政策建议
    • 3. 本报告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浙江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上取得的主要成就。突出反映了作为我国沿海开放省份和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坚持体制创新,大力培育市场,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社会生活全面进步的特点。
    • 4. 第二部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反映了二十多年来,全省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卫生资源存量及配置结构、 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与效率、 卫生费用增长速度与构成、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卫生发展的差异、 卫生组织管理系统、 近年出台的主要卫生政策。
    • 5. 第三部分是对当前浙江省主要卫生问题的分析。其中:面临传染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双重疾病防治压力、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引发的预防保健难题、民营资金积极涉足卫生事业等,对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类似的省市,可能有借鉴之处。
    • 6. 第四部分是对今后卫生改革与发展政策的思考和建议。在政策建议中,充分考虑了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为更好服务于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阐述了实现卫生现代化的思路。
    • 7.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全省概况 二、经济发展和主要特点 三、人口及主要特点 四、交通与邮电设施 五、教育文化与科学技术 六、人民生活水平 七、社会保障制度 八、对弱势人群的政策 九、“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 8. 一、全省概况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 全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度6486公里。耕地面积160.7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639.8万公顷 辖11个地级市88个县(市、区)。总人口4676.98万人,有少数民族47个
    • 9. 港口条件优越 旅游资源丰富 地处亚热带北端,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 工业基础良好,生产门类齐全 科技水平较高,人才荟萃,科技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 浙江以市场为导向,起步早,发展快地理、经济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很大
    • 10. 二、经济发展和主要特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24亿增加到2000年的6036亿元,年增长10.4%,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331元增加到2000年的13461元,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 1、国内生产总值
    • 11. 表1: 浙江省1996~2000年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 12. 二、经济发展和主要特点(续) 2、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工业、农业、第三产业 3、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 4、积极扩大外贸经营 5、税收随着全省经济发展而逐年增长
    • 13. 表2:浙江省1996~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部门统计)
    • 14. 表3:浙江省1996~2000年进出口贸易情况 单位:万美元
    • 15. 三、人口及主要特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省总人口为4676.98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5.57。人口的主要特点是: 1、人口出生率缓慢下降,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 16. 浙江省1949-2000年人口出生、死亡情况单位:‰
    • 17. 2、家庭数量急剧增加,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 3、年龄构成类型已属于完全的“老年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单位:%历次普查人口年龄结构
    • 18. 4、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单位:人/十万历次普查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 19. 单位:% 浙江省3次人口普查粗文盲率变化情况
    • 20. 5、人口密度之高,在全国省市中比较突出 2000年人口密度达442人/平方公里 人口流动从1990年净流出70万人转变为净流入300余万人
    • 21. 四、交通与邮电设施到2000年,全省拥有公路总里程增加到419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27公里 公路通乡率达99%,通行政村率达96.3% 到2000年,全省固定电话普及率达30.61部/100人
    • 22. 五、 教育文化与科学技术1997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实施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升初中比例达到了99.0% 1999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为68% 2000年,全省64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11.5亿元,创利税100亿元 2000年全省财政支出为431.36亿元,其中用于教科文卫等社会发展的为129.1亿元
    • 23. 六、人民生活水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9279 元,比1978年增长 27.95 倍。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65元,增至2000年的 4254元,增长25.78倍。 全省已有11项指标完全达到小康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人均实际收入、人均日摄入热量、人均日摄入蛋白质、人均日摄入脂肪、平均期望寿命、中学入学率、每周工作日、人均园林绿地面积
    • 24. 我省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从温饱进入小康阶段,具体体现: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1、2000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1978年分别增长19.5倍和24.1倍
    • 25. 2、恩格尔系数: 1978年 1997年 农村居民 60.0% 48.5% 城镇居民 55.6% 43.9%
    • 26. 消费领域不断拓宽,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1、城镇居民用于教育、医疗、通讯的支出不断上升,服务消费支出成倍提高 2、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不断改变,货币性消费逐年提高,对市场的依赖性日渐增强
    • 27. 3、居住支出在各类支出中增长最快。198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5.77平方米,到2000年底,人均居住面积达14.04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也由1980年的16.07平方米增至2000年的46.42 平方米
    • 28. 居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1、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从1981年的0.53台增至2000年的139.17 台;农村居民从1985年的0.70台增至2000年的9.02 台 2、2000年全省出版各种图书4110种,总印数2.7亿册,杂志0.9亿册,报纸17亿份 3、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由1982年的71%、42.5%提高到2000年的93.7%和95.8%。 4、旅游开始成为居民休闲的新方式。
    • 29. 1、但用五分位法对城乡居民收入进行分析显示,城市和农村分别有62.4%和62.1%居民的年均收入低于全省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年平均水平。 2、而且最高收入人群的年均收入与最低收入人群的年均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且有进一步拉大差距的趋势。从1996年到2000年,城市居民最高与最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差距从3倍扩大到3.5倍,农村从5倍扩大到5.5倍。
    • 30. 七、社会保障制度1、1997年成立了省社会保险委员会、社会保险管理局和社会保险基金的专门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形成行政管理与基金营运和监督三者分开,相互协调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2、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金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
    • 31. 浙江省1996~2000年城市 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统计
    • 32. 目前,我省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有合医合药、合医不合药、合药不合医、住院大病统筹、门诊小病补助、门诊住院兼顾、补助型及单项保健保偿等。 2000年底,全省开展合医合药的合作医疗的乡镇占全省乡镇总数的39.97%;参加合医合药的合作医疗的人数占农业人口的24.56%;另有20.89%的人口参加了计划免疫、母婴保健等保健保偿,
    • 33. 八、对弱势人群的政策1、妇女浙江省人民代表、政治协商会议妇女代表情况统计
    • 34. 2、残疾人群1997年,全省有各类福利企业4651家,安置残疾人近10万人 2000年安置残疾人9600余人,农村从事种养职业的残疾人有37万余人 2000年全省贫困残疾人由2000年初的14.5万人减少到年底的10.5万人 全省共有特殊教学学校62所、在校残疾学生总数32696人 全省累计成立县以上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机构95个。全省由政府投资、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机构从1987年的14所发展到2000年的59所
    • 35. 3、贫困人口到1997年底,浙江8个贫困县人均收入均超过1400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人均口粮超过250公斤,贫困面下降到5%以下。 全省91%的贫困户得到社会供养 1999年全省共发放国家救济和集体补助资金2.33亿元;城乡各种救济对象得到政府临时救济29万人次,得到政府定期救济1.4万人;集体供养的五保户4.17万人,集体供养金额6598.3万元,人均1580元
    • 36. 4、老年人群2000年,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97.91万人,占总人口的8.84% 农村敬老院从1978年的34所已发展到了1961所,老年活动中心(室)1357个、老年大学(学校)199所,老年康复中心(医院)5 所。 1999年全省共投入“夕阳工程”建设资金4.79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占48.43%
    • 37. 九、“十五”期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1、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创造条件;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继续保持相对领先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竟争;
    • 38. “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续) 3、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加强; 4、争取近三分之一市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 39. 卫生改革与发展现状一、主要人群健康指标和发病患病情况 二、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三、卫生资源存量及配置结构 四、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率 五、卫生费用总量、结构及增长速度 六、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卫生发展的差异 七、卫生行政管理系统 八、出台的主要卫生政策
    • 40. 改革开放20多年,浙江省的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已经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卫生服务,提高生活质量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严重,卫生部门深层次的矛盾更加突出,卫生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
    • 41. 一、主要人群健康指标 和发病、患病情况1、人群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据2000年统计,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0.30‰;城乡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为74.88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已提高到99.80%。;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9.59/10万。
    • 42. 浙江省1990~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单位:1/10万
    • 43. 浙江省1996~2000年 居民主要健康状况指标变化
    • 44. 2、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到80年代中期,全省已达到控制、消灭或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 200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已降至299.95/10万 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急慢性传染病发病数居高不下,有的呈上升趋势。如结核病、性病、HIV等。
    • 45. 3、全省居民的疾病谱、死因谱 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浙江省2000年5种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比较死亡率(1/10万)
    • 46. 4、意外伤害、老年疾病、心理精神障碍、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职业与环境危害等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新的卫生问题 2000年意外伤害死亡率为59.79/10万,其中交通事故死亡占意外伤害死亡的33.1%,自杀死亡占23.2%。 1995—96年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在小学为13%、中学为17%、大学为25%。另据杭州市的资料,该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12.91%,其中忧郁障碍的18.4%,焦虑障碍的20.3%,因心理原因导致躯体不适者为17.2%%。
    • 47. 二、人群卫生服务 需要与需求1998年我省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在全省开展了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资源的抽样调查,调查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抽取12个县(市、区)的卫生机构,7200户家庭,2.5万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分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和卫生机构服务调查两大部分。
    • 48. 1、城乡居民抽样调查浙江省1998年卫生服务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 (%,按疾病别统计)
    • 49. 患病率(%)浙江省1998年卫生服务调查 居民年龄别两周患病率变化
    • 50. 浙江省1998年卫生服务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 (%,按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分析)
    • 51. 2、居民慢性患病
    • 52. 2、居民慢性患病浙江省1998年卫生服务调查居民 慢性病患病率(%, 按职业统计)
    • 53. 3、居民两周患病就诊浙江省1998年卫生服务调查居民 两周患病就诊率(%,按就诊单位分析)
    • 54. 4、对两周患病门诊就诊费用分析浙江省1998年卫生服务调查两周患病 就诊医疗费用(元)按就诊机构统计
    • 55. 5、居民患病住院人群年住院率2.9%,城市4.5%,农村2.7% 应住院而未住院率为19.9%,城市21.6%,农村19.5% 未能住院的原因中,经济困难占53.9%,其中城市54.6%,农村53.7% 因病住院的医疗机构,在农村主要是县级医院(61.6%),其次是乡镇卫生院21.31%,再次是市级医院10.2% 在城市主要是市级医院58.8%,其次是省级医院26%,再次是区级医院13%
    • 56. 6、居民卫生习惯吸烟、饮酒、体育锻炼7、疾病负担分担机制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半劳保和统筹医疗、合作医疗、自费医疗 因疾病或损伤致贫的占贫困户的35.7%
    • 57. 三、卫生资源存量及配置结构1、医疗卫生机构数:按所有制性质分、按服务功能分、床位数、人员数(每千人口数)
    • 58. 2、医疗机构
    • 59. 3、计划生育 4、民营医院浙江省1998年卫生服务调查 居民离最近医疗点距离情况分析
    • 60. 5、卫生人力支持系统 全省有高等医学院校9所,2000年招生人数3465人,在校学生数12972人 6、医学科研 专职医学科研院所11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和研究、1995年至2000年期间,全省荣获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8项中心12个
    • 61. 7、传统医学 1、1997年省人大颁发了《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 2、全省现有中医医疗机构84所,设置床位11285张,共有中医师7698人,中药师3117人 3、”九五”期间全省用于中医院的投资约3.2亿元 4、全省有中药制药企业31家,2000年中成药销售收入23.4亿元,已成为我省的一项重要产业。天目制药等中药制药企业的股票上市,参麦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等中药制剂的年销售额超亿元
    • 62. 四、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率1、医疗服务浙江省1996~2000年部分县及县以上 医院医疗服务情况
    • 63. 2、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 浙江省1996~2000年公共卫生服务覆盖情况统计
    • 64. 3、卫生监督监测 有各类卫生监督员6000余人,全省食品卫生监督合格率从1979年的54%上升到1999年的85.3%;放射防护合格率达94%以上 4、社区卫生服务 全省34个城区、57个县(市)、430个乡镇、275个街道普遍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已经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1763个、省级示范点14个、市级示范点257个,覆盖人口1260万人
    • 65. 五、卫生费用总量、 结构及增长速度1、卫生费用总体情况1996—1999年浙江省卫生费用总体情况
    • 66. 2、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1996—1999年浙江省卫生费用总体情况
    • 67. 3、卫生事业费(包括中医事业费)1996—1999年浙江省卫生事业费情况
    • 68. 4、门诊和住院费用变化趋势
    • 69. 六、2000年各地经济发展水平 与卫生发展的差异
    • 70. 浙江省2000年11个市卫生资源配置 及利用情况统计
    • 71. 七、卫生行政管理体系 省、市、县(市)政府内设置卫生厅、局,作为相应一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和所辖地域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自上而下地形成指导关系。 八、出台的主要卫生政策 (一)卫生经济政策 (二)农村卫生政策 (三)卫生防保和监督执法体制改革政策
    • 72. (四)城镇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与运行 机制改革政策 (五)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政策 (六)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政策:
    • 73. 主要卫生政策分析一、政府职能转变的不适应 二、“三谱”改变给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压力 三、监督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四、人口流动给卫生带来的难度 五 、公众健康观念和消费观念需提高 六、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浪费与不足并存 七、民营资本的投入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八、公立医疗机构内部改革滞后 九、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 十、制定和落实相关卫生政策和改革措施滞后
    • 74. 主要问题有: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发展 1、相关卫生政策出台滞后 2、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明确,许多涉及卫生的事项出现多头管理,职能重叠 3、三是卫生行政部门本身没有从主要是“办卫生”向“管卫生”的角色转换,以事代政,忙于具体事务
    • 75. 二、疾病谱、死因谱、人口谱改变给卫生 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 1、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尚无明显下降趋势,部分传染病仍是危害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不论农村或城市,构成传染病总发病的主要病种均为病毒性肝炎、性病和结核病。 2、恶性肿瘤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心脑血管病已从1995年的第三位死因上升到2000年的第2位。而损伤与中毒的死亡率在城乡均表现为成倍的增加,已分别构成城乡死因顺位的第5位和第4位。位。
    • 76. 三、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严重滞 后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1、虽然现在明确了卫生监督所(站)可以代表卫生行政部门执法,保持了卫生执法工作的连续性,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执法体制问题 2、卫生执法任务面广量大,对市场监管力不从心。 3、一些现行法律如《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多年,原有法律条文处罚力度弱、操作性差,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变化的需要。
    • 77. 四、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给公共卫生和疾 病防治带来新的难度 调查估算全省现有住满三个月的流动人口为300至400万,其中来自省外的流动人口约占3至4成, 大约每40~50名流动人口中,就有一名儿童随迁。 1、由于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和新兴的集镇,环境卫生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 2、外来务工人群容易造成职业危害、意外伤害;易诱发精神卫生方面问题。
    • 78. 四、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给公共卫生和疾 病防治带来新的难度(续) 3、这一人群的务工收入有限,家庭相对贫困,又多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因此患病后就诊率明显低于本地居民。尤其必要的卫生保健包括儿童计划免疫、孕产妇保健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亟待加强。 4、人口流动还存在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等传染病疫源的输入问题。 5、外来人口中麻疹、肠道传染病发病均高出本省常住户口居民数倍,而疟疾、HIV感染、新生儿破伤风则高出数十倍。
    • 79. 五、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消费观念亟待进一 步提高 1、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增无减; 2、少数人不洁的性行为造成性病的急剧上升; 3、一些人宁肯大吃大喝,化钱购买各种滋补品,却不愿意投资于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和医疗保险; 4、在选择就医机构上,一味追求大医院、高档次; 5、某些药商、医院和大众传媒不负责的广告宣传,又对公众的卫生消费造成了误导; 6、而对公众的健康促进由于缺乏经费、人才等多种原因还十分乏力。
    • 80. 六、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投入不足与资源浪 费并存 1、城市医疗机构林立、人才集中; 2、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过多地集中在城市; 3、一些医院盲目扩大规模,诱导过度利用; 4、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明显不足,农村卫生人力数量缺乏、质量不高; 5、在卫生资源投入中,199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5.1%,我省仅为3.87%,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在构成卫生总费用中,增长最慢的是政府预算支出,造成在卫生总费用的支出结构中,政府支出比重持续下降,1999年仅占14.02%。
    • 81. 七、民营经济对卫生发展的投入环境尚需进一 步改善 一是国家对这些医院的各种政策不明朗,社会投资者对今后的发展存在种种疑虑,影响医院的投资规模和实力; 二是群众对民营医院存在认识误区,缺乏必要的信任,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和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到民营医院就职,影响医院的竞争力; 三是民营医院缺少懂管理的人才,医院行政和技术管理比较薄弱; 四是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和环境氛围,民间资本欲投资兴办营利性质的机构却争戴非营利的帽子,而真正愿投资兴办非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机构的少之又少 另外,有些民营医院在建设前缺乏对医疗市场足够的调研,建成后缺乏市场竟争能力。
    • 82. 八、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改革滞后,不能适 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群众卫生需求的变化 1、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涉及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导致了部分单位缺乏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盲目追求经济收益,依然重外延扩展而轻内涵发展,竞争意识薄弱,服务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突出; 3、在我国加入WTO后,无论行政还是业务部门都缺乏研究,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4、卫生行政部门尚未完成从“办医院”为主向“管医院”为主的转变,医院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不明,责任不清,缺乏职业经营型管理人才; 5、现有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真正建立,也是造成改革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 83. 九、农村居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问题突出 1、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没有享受政府组织的基本医疗保障,完全要自费承担所有的医疗保健费用; 2、目前我省合作医疗的组织形式、筹资水平等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水平,需要积极探索适应我省实际的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新体制、新办法。
    • 84. 十、制定和落实相关卫生政策及改革措施滞后 1、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 2、财政拨款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2000年全省防疫事业费仅占卫生事业费的3.32%。 3、卫生经济政策扭曲:一方面,政府该投入的投入不足,有限的投入因分配不公造成利用上的短缺和浪费并存;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因补偿机制的缺陷,服务成本无法补偿,技术劳务价值难于体现,不得不提供过度服务,进而造成社会和群众医药负担过快增加。 4、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和价值尚未得到各方面应有的重视,已制定的规划缺乏稳定性,在实施中受到多方干扰,缺乏权威性。
    • 85. 十、制定和落实相关卫生政策及改革措施滞后(续) 1、在我国入世,办医主体的多元化和办医模式的多元化将使公立医院感受到更大的生存压力; 2、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更趋完善,使知识密集型的医疗卫生行业面临更全面的法制规范; 3、卫生行政部门在宏观卫生资源规划与配置、卫生监督执法、营造医疗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等诸多方面带来新的挑战。
    • 86. 主要卫生政策建议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支持和宏观管理 二、针对浙江实际,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三、突出三个战略重点,促进卫生事业均衡发 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五、加速实现卫生现代化 六、建立健全疾病风险分担机制
    • 87. 一、强化政府职能, 加强政策支持和宏观管理 (一)加大对社会发展事业包括卫生事业的投 入力度,并改善投入的支出结构 政府卫生投入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当地当年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支出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增长,有条件的市县逐步达到占财政支出的5%以上。
    • 88. 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支持和宏观管理(续) (一)加大对社会发展事业包括卫生事业的投 入力度,并改善投入的支出结构(续) 充分吸收、引导和利用民间资本,多渠道筹资发展卫生事业。 要制定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卫生事业的优惠政策,完善社会资本进入卫生领域的市场规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社区卫生服务和非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事业。
    • 89. 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支持和宏观管理(续) (二)加大政府对卫生发展的调控,合理配置 卫生资源 控制城市医疗机构的规模扩张,重点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对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点疾病实施卫生干预。 切实把卫生资源的配置,重点放到城乡社区和预防保健工作中去,解决好群众对基本卫生服务的获得。
    • 90. 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支持和宏观管理(续) (二)加大政府对卫生发展的调控,合理配置 卫生资源(续) 各级政府主要应集中财力和精力办好若干所代表区域卫生发展水平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在确保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主体和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组织和指导对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进行产权体制和经营体制改革,引导形成竞争机制。
    • 91. 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支持和宏观管理(续) (三)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强化全行业管 理和依法宏观管理(续) 转变职能,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全行业管理,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效益的监管,维护竞争秩序,确保向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卫生服务。
    • 92. 二、针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挑战,采取相应的卫生发展政策和策略 (一)卫生服务需求总量不断提高 我省城镇与农村居民的年收入已经达到2.18:1 卫生既要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又要考虑满足特殊卫生服务需求。
    • 93. 二、针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挑战,采取相应的卫生发展政策和策略(续) (二)重视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和管理 1、保障劳动和食品、供水等安全和卫生; 2、逐步建立和落实务工人群的社会保险; 3、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建立安全、卫生、经济的公寓; 4、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开展上门医疗卫生服务,为流动儿童及时提供计划免疫服务。
    • 94. 二、针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挑战,采取相应的卫生发展政策和策略(续) (三)充分利用我省民间资本,拓展财力筹 措渠道,促进医疗机构公平竞争,满 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需求 1、应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一视同仁; 2、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申请核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对它们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3、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可列入医保定点单位; 4、应允许和引导民营资本通过对一些公立医院进行改制、收购或重组。
    • 95. 三、突出三个战略重点,促进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一)农村.农业.农民是我国考虑一切 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要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 乡镇卫生院应避免向“医院”发展,并逐步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加快农村卫技人才培养,做好全科医疗的正规培养和转型培训工作;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抓好改水改厕工作,加强农民健康教育。
    • 96. 三、突出三个战略重点,促进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续) (二)“预防为主”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卫生工作方针 1、建立综合性防保机构; 2、不断开拓预防保健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和可及性; 3、增加政府的投入,重大疾病防制工作要保证必要的资金; 4、继续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5、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因素开展筛查、监测和行为干预。
    • 97. 三、突出三个战略重点,促进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续) (三)浙江中医药深远流长,名医辈出 1、要继续加强现有中医药机构内涵建设; 2、加强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做好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3、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开展高科技含量的中医药研究; 4、推广和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 5、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 98. 三、突出三个战略重点,促进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续) (四)大力发展贴近群众与家庭的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 1、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坚持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 2、同时,也可提供特需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
    • 99. 四、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要突出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自主权,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和财产支配权分离; 2、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医院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3、应探索逐步实行医院院长的职业化,建立一支擅长经营的医院院长群体。 4、应探索成立医院管理公司,推行职业化、规范化管理,实行连锁经营;
    • 100. 四、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续) 5、要鼓励民营资本对现有部分公立医院实行资产重组、兼并和收购,形成多种形式所有制的非营利性医院的公平竞争格局; 6、深化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要在人事、分配制度上突破,关键是实现职工、特别是医生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7、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服务标准,规范医疗行为,保证服务质量;
    • 101. 四、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续) 8、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工作的枢纽,政府有职责把它办好; 9、乡镇卫生院的牌子不能卖、非营利性的性质不能变,公有资产不能卖、服务功能不能变,在此前提下应深化管理体制、运行机构的改革。
    • 102. 五、加速实现卫生现代化 卫生现代化包括: 管理思想和水平现代化; 服务体系和模式现代化; 知识水平和技术现代化; 保障机制现代化。
    • 103. 五、加速实现卫生现代化(续) 1、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依法管理,强化监督,提高卫生绩效和信息化水平; 2、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卫生服务公平、高效、便捷、可及; 3、卫生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卫生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适宜先进,卫生技术服务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 4、卫生投入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卫生费用分担机制科学合理,运行机制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卫生自身规律。
    • 104. 五、加速实现卫生现代化(续) 卫生现代化主要体现在: 1、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改善人群生存质量; 2、增加卫生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质量; 3、扩大卫生服务,满足居民基本卫生服务; 4、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培养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 5、提高卫生科技教育水平,实现卫生信息化。
    • 105. 六、建立健全疾病风险分担机制 1、加强政府的发动组织职能,继续推行农村合作医疗; 2、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民医疗保险办法; 3、继续总结我省一些地方开展的大病保险等办法,逐步完善,稳步推进; 4、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可参照城镇做法,试行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5、农村“费改税”改革后,国家应返回其中一部分用于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 6、政府要明确负责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职能部门。
    • 106. END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