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产计划第一节 生产计划慨述 第二节 生产能力 第三节 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四节 计划技术 第五节 服务业计划的特殊性 第六节 优化方法的讨论
    • 2. 第一节 生产计划慨述一、计划的作用 二、生产计划的体系 1、长期计划:企业在生产、技术、财务等方面重大问题的规划,提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以及为了实现目标所制定的战略计划。 2、中期计划:包括生产计划大纲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3、短期计划: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能力需求计划、总装配计划以及这些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车间内的作业计划。
    • 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 第二节 生产能力一、生产能力的概念 1、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产出量。 2、分类:①设计生产能力 ②有效生产能力。 3、计量方法:①按单位时间出产产品的实物 量来计量。 ②按投入量计量。
    • 5. 二、生产能力的计算 1、设计生产能力的计算 ①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小时)×设备组的设备数量)÷设备台时定额 ②生产能力=生产面积×单位生产面积的平均产量 2、有效生产能力的计算 有效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能力×定额完成率×工时利用率×合格品率
    • 6. 三、生产能力的调节因素 1、长期因素 2、中期因素 3、短期因素
    • 7. 四、学习曲线 1、学习效应 2、学习曲线的运用 ①有利方面:帮助企业制定产品成本的计划。 ②不利方面:使用不当的风险。
    • 8. 3、学习曲线的建立 kn = k1×n-b k1——第一个产品的直接劳动时间 kn——第n个产品的直接劳动时间 n ——累积生产数量 b —— -lg r / lg 2 r —— 学习率 学习率r5060708090幂指数 b1.00.7370.5150.3220.152
    • 9. 例1:已知生产第一台产品的工时为10000小时,学习率为80%,求第八台产品的工时。 例2:已知生产第10台产品的成本为3000元,生产第30台的成本为2000元,求该产品的学习率。 ※例3:已知生产第1台产品的工时为3500小时,学习率为90%;并给定每周的生产能力480小时。问:生产50台的生产周期是多少周?
    • 10. 第三节 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一、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 1、计划的三个层次 ①测算总产量指标; ②测算分品种产量指标; ③安排产品的出产进度。
    • 11. 2、生产计划指标拟订的流程图
    • 12. 3、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 生产任务中不确定部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只能靠预测安排计划。而一旦接到订货,交货期又十分紧迫。近年来,企业引进了许多方法,其中滚动式计划法用得比较广泛。 2000200120022003200420012002200320042005滚动期执行计划预计计划
    • 13. 二、综合计划策略(一)需求选择 (1)影响需求 (2)高峰需求时期的延迟交货 (3)不同季节产品混合
    • 14. (二)生产能力选择 (1)改变库存水平 (2)聘用和解聘工人 (3)加班/松闲时间 (4)转包合同 (5)兼职工作人员
    • 15. (三)处理非均匀需求的基本策略 1、改变库存水平: 通过库存调节生产,而维 持生产率和工人不变。 2、改变生产率:使生产率与需求率相匹配。 3、改变工人数量:在需求量大时多雇工人, 在需求量小时裁减工人。
    • 16. 第四节 计划技术一、总产量计划 1、盈亏平衡分析法 Q*=F/(P-V)
    • 17. 2、线性规划方法 思路:在有限的生产资源和市场需求条件约束下,求利润最大。 数学模型表述如下: 目标函数: Max Z = (pi -ci )xi 约束条件:  aik xi ≤ bk ( k = 1, 2 , 3, · · · k) xi ≤ Ui ( i = 1, 2 , 3, · · · n) xi ≥ Li ( i = 1, 2 , 3, · · · n) Ui > 0 Li ≥ 0 xi ≥ 0 其中: xi ----- i 产品的计划产量 aik ----- 每生产一个 i 产品所需 k 种资源的数量 bk ----- 第k 种资源的拥有量 Ui / Li ----- i 产品最高需要量/ 最低需要量 pi / ci ----- i 产品的单价/ 单位成本
    • 18. 例:某厂生产四种产品,需要经过车、铣、磨三个基本加工工序,有关各产品的机时消耗标准,各类设备的计划期总台时量,产品单价与单位产品成本,以及预测的市场最高需求量和最低需求量如下表,求利润最大的计划。
    • 19. 二、生产进度计划 (一)反复试验法(The trial-and-error method) 又称“试误法”。面对复杂的管理对象,人们很难找到优化的方法来处理,于是通过直觉和经验得出一种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取得经验,对方法作出改进,再用于实践…如此反复。虽然不一定能得到最优解,但是一定可以得到可行的且令人满意的结果。
    • 20. 例12-1:制造几种不同型号拖拉机的某公司的计划者们正在制定历时6期的综合计划。他们收集了以下信息:时期 1 2 3 4 5 6 总计需求预测 200 200 300 400 500 200 1800 成本 产出 正常时间 = 2 美元 / 拖拉机 加班时间 = 3 美元 / 拖拉机 转包合同 = 6 美元 / 拖拉机 存货 = 1 美元 / (拖拉机· 期) (平均存货水平) 延迟交货 = 5 美元 / (拖拉机· 期)他们现在想要对其中的一个计划做出评价,这个计划提倡在正常时间内保持稳定的产出率,主要依赖存货平抑需求的波动,并且允许积压订单待交货的情况存在。期初期末库存为零。
    • 21. 时期 1 2 3 4 5 6 总计需求预测 200 200 300 400 500 200 1800 产出 正常时间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1800 加班时间 — — — — — — — 转包合同 — — — — — — — 产出预测 100 100 0 (100) (200) 100 0 存货 期初 0 100 200 200 100 0 期末 100 200 200 100 0 0 平均 50 150 200 150 50 0 600 延迟交货 0 0 0 0 100 0 100成本/ 美元 产出 正常时间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3600 存货/ 美元 50 150 200 150 50 0 600 延迟交货/ 美元 0 0 0 0 500 0 500总计/ 美元 650 750 800 750 1150 600 4700
    • 22. 例12-2。计划者认为保持较少的员工,并利用加班也许更好。下降后的正常产出是每期280单位,加班工作的最大产出是每期40单位。列出计划,并与前例做一比较。
    • 23. 时期 1 2 3 4 5 6 总计需求预测 200 200 300 400 500 200 1800 产出 正常时间 280 280 280 280 280 280 1680 加班时间 — — 40 40 40 0 120 转包合同 — — — — — — — 产出预测 80 80 20 (80) (180) 80 0 存货 期初 0 80 160 180 100 0 期末 80 160 180 100 0 0 平均 40 120 170 140 50 0 520 延迟交货 0 0 0 0 80 0 80成本/ 美元 产出 正常时间 560 560 560 560 560 560 3360 加班时间 0 0 120 120 120 0 360 存货/ 美元 40 120 170 140 50 0 520 延迟交货/ 美元 0 0 0 0 400 0 400总计/ 美元 600 680 850 820 1130 560 4640例12-2
    • 24. (二)线性规划——运输模型的图表法 1、图表法基本假设。 2、一般可用计算机软件求解。 3、基本原理 以手工计算来说明。 步骤如下: ①将成本、生产能力、需求等数据填入表中; ②在第一列中寻找成本最低的单元 ,并尽可能将生产任务分配到该单元 ,但不得超出该单元所在行的生产能力和所在列的需求; ③如果该列仍有未满足的需求 ,重复第二步; ④在其后的各单位计划期重复第二步、第三步,注意完成一列再进行 下一列。
    • 25. 例:某收录机生产厂家,生产 XL 牌收录机的需求预测、有关成本和生产能力数据如下表所示,期初库存为500台,期末不留库存,任务不能拖期。 需 求 预 测 单位:台成 本 数 据生 产 能 力 数 据
    • 2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7. 季 度 正常生产 加班生产 外 协 1 1500 400 2 1600 400 100 3 750 200 550 4 1600 400 500XL牌收录机生产计划 单位:台该计划的总成本是各单元生产任务乘以单元单位成本之和。 1季度:500×0+1500×70 +400×114=150600元 2季度:1600×70+400×110 +100×120=168000元 3季度:750×70+200×110 +550×120=140500元 4季度:1600×70+400×110 +500×120=216000元 总成本为675100元
    • 28. 例(美)教材P 311供货起始期 需求可用生产能力总量第1期第2期第3期未用生产能力时期期初存货 0 100 1 2 0 1001正常时间450 6050 61 62 0 500加班时间 8050 81 82 0 50转包合同 90 9130 92 90 0 1202正常时间 63500 60 61 0 500加班时间 8350 80 81 0 50转包合同 9350 9070 91 0 1203正常时间 66 63500 60 0 500加班时间 86 8350 80 0 50转包合同 96 93100 90 0 100 需 求 550 700 750 90 2090
    • 29. 第五节 服务业计划的特殊性一、劳动力计划 服务业有些计划要处理的问题是如何在需求不知道和变化的情况下最好的安排劳动力。 在劳动力安排上的主要困难有二个: 1、在某一时间应该安排多少人工作? 2、人员应该如何轮换班次?
    • 30. 二、供给管理(一)为需求高峰做准备 1、预先为需求高峰准备足够的能力 (1)由此引起的低峰期的能力富余的损 失用高峰期的利润弥补 (2)在低峰期引入互补服务以利用富余 能力 2、保证高峰期间全部供给能力都可利用 (1)预先安排人员和设备 (2)预先安排好设备维护 (3)有足够的物料、配件库存 (4)消除物流和信息流中的浪费
    • 31. (二)挤出更多的短期能力 1、增加劳动力 (1)加班 (2)雇佣临时工 (3)增加班次 (4)交叉培训 (5)可能的情况下引导顾客自我服务 2、增加空间和设备 (1)短期租赁 (2)借入
    • 32. 三、需求管理基本思想:将高峰期的需求转移到低峰期,从而使服务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均衡。 (一)直接需求管理 1、预约 2、分类管理 (二)间接需求管理 1、价格政策 2、非价格服务政策
    • 33. 四、综合计划在服务业中的运用1、餐饮业 要求:需求较少时增加库存,需求高峰时用 尽库存。 与制造业的差异:存货易坏;时间单位较小。 2、各种形式的服务业 主要是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目标是平衡 高峰期需求并设计一种方法来充分利用处于 低谷时期的劳动力资源。 3、零散服务业的连锁经营 重要方面是集中购买,产出也可集中。
    • 34. 第六节 关于优化方法的讨论 目前我国企业界使用优化方法排计划或作其它决策的很少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数学模型过于理想化与实际问题过于复杂之间 的矛盾; 2、缺乏既懂优化技术又熟悉生产过程的管理人才; 3、缺少优化方法的计算机软件; 4、企业基础管理薄弱; 5、企业主要决策者认识过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