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十章 虚拟组织与知识管理
    • 2. <<虚拟组织与管理>>讲座提纲1.虚拟与虚拟组织的概念、定义 2.虚拟组织的背景 3.虚拟组织的特点 4.虚拟组织的形式、结构和功能 5.虚拟组织的管理系统 6.虚拟组织的管理与协调 7.虚拟组织的战略发展 8.虚拟组织与知识管理                                                                                                                                 
    • 3. Vision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ManagementBusiness-GovernmentBusiness-OthersBusiness-CustomersBusiness-BusinessVirtual Organization Network
    • 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 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第6期发表的文章《公司核心能力》,首先提出了 “虚拟组织” 的概念。由此,引发后来的“虚拟组织”热。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以此种形式,能够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处的资源,从而缩短“从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不仅如此,灵活的“虚拟组织”,可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1994年出版的由史蒂文·L·戈德曼(S·L·Glod-man)、罗杰·N·内格尔(R·N·Nagel)及肯尼斯·普瑞斯(K·Preiss)合著的《灵敏竞争者与虚拟组织》,是反映虚拟组织理论与实际的较有代表性的著作。 一、虚拟组织的概念与定义
    • 8. 虚拟 (Virtual)某物所有的力量或能力来自他物,计算机处理多重同时使用者,虽按照顺序处理计算机指令,但速度之快使得使用者以为自己是唯一的使用者。用于解释计算机虚拟实境时,因计算机具备快速的处理速度、互动功能及调适能力,使用者虽非单独使用,实际上也具备等于单独使用。这正如个别使用者拥有一台为自己订做的计算机主机或服务器一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能单独使用,这就是虚拟实境。
    • 9. 什么是虚拟组织 What is Virtual Organizations虚拟组织提供产品并无异于传统组织的产品,但必须经过特殊信息处理模式,高度弹性的企业组织生产系统,产品与服务不受时间、空间与种类的限制。理想的虚拟组织产品或服务能瞬间订制并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对于公共服务多元化的需求,虚拟组织的响应性最符合。
    • 10. 虚拟组织的含义虚拟组织可定义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运用技术手段把人员、资产、创意动态地联系在一起。虚拟组织就是适应新时期竞争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是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制造商、联合供应商、经销商、顾客共同地、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用户化产品的一种企业模式。它不一定具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而是一种开放式的组织结构它在经营上采取虚拟经营来整合资源,以品牌或技术、或销售网络为优势,联合在价值链上能力互补的其他企业临时组建的虚拟化组织,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在整个虚拟网络上,各个合作企业高效运作,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或产品。
    • 11. A Case of Virtual Factory
    • 12. Cases of Virtual Factory and OfficeVirtual Factory Project Cal-comp Electronics Public Co. , Ltd. Virtual Office Project of Global Sports Co., Ltd. (USA)
    • 13. A Case of Virtual Government
    • 14. A Case of Virtual Government
    • 15. 二、虚拟组织产生的背景 过去的二十年,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市场和竞争中急剧而不确定的变化是企业如今必须着手应付的市场现实。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革新的步伐在加速,而革新的方向却变得无法预测,产品多样化已经达到了纷繁缭乱的程度,同时,采用模仿战略的竞争者迅速出现并正在影响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企业在以多变和不确定性及全球化趋向为特征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一种动态组织机制——虚拟组织出现了,它使企业能够集中面对以时间为基础的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
    • 16. 电子商务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条件,导致了全球“网络市场”的崛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 首先,产生了全球统一的虚拟市场。互联网已经覆盖了150多个国家,连结的网络已达10万多个,终端用户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成为全球统一的虚拟化的交易市场。 其次,市场价值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虚拟市场的形成,超越了以往地理界限的制约,使商品与服务等有关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准确地流动,表现出公开、完整和实时等特性,减少了进出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市场电子化和虚拟化
    • 17. 再次,增大市场风险。电子商务运用于国际贸易,交易者、交易方式、交易意向和交易标的表达都虚拟化。交易者的知觉线索被部分剥夺,交易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加上网络黑客侵扰,商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支付方式的信用风险,质量风险和技术风险都大大增加。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变化莫测:高新技术快速创新,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以泰罗制、福特制为标志的传统企业模式已很难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面对动态、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必须采用新的企业模式,才能使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针对以上情况,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结构发生变迁,朝着高效、开放、合作和动态调整的方向演化。
    • 18. 信息技术的发展 •Jonscher (1994)依据「信息劳动成本占总劳动成本」以及「信息技术成本占总技术成本」两个比例,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信息管理的成长、信息技术的成长与劳动力与技术的整合。
    • 19. ----信息管理的成长(Growth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在这个阶段中,信息劳动成本占总劳动成本的比例仍偏低,亦即此时生产成本的花费较高,因此为降低成本,技术的发展多着重于生产技术,而非信息技术。然而,在生产技术的发展下,生产力大幅增长,使得经济体系的所需的信息管理增加,因而增加信息工作者的雇用。
    • 20. ----信息技术的成长 (Growth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第一阶段所造成的生产力大幅成长,使得1960年代美国的经济资源,约有一半消耗在信息的处理上,为降低日益增加的信息劳动成本,驱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应用信息技术来降低成本的效果,主要反映于前述提及的四个基本功能。 在每个年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均有新发展,且由于这些发展所着重的功能不同,使得造成成本降低的原因也有所差异。如1960年代,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料储存密集的档案管理领域,故此时造成信息劳动成本减少的主因即储存成本的降低
    • 21. ---- 整合 (Integration)当信息技术成本占总技术成本的比例超过50%时,即进入第三个阶段。此时,由于下列几个因素的结合,使技术得以发展出新的能力: 信息处理自动化的成熟,使得办公室成本减少的潜能递减,唯有技术的新应用才能节省成本。 信息技术成本的持续下降,使得需要整合的复杂应用成为可能。 技术的改善使得产品与服务之相关信息的结合,成为许多产业的关键策略目标。 上述因素所形成的经济诱因,助长了网络、标准接口与通信基础结构等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技术所发挥的能力正足以进行整合的工作,因此,随着信息技术持续的发展,整合已然成为1990年代-2000年代的主要趋势。
    • 22. 虚拟组织形成的经济学基础 面对共同的市场机会,开发共同的产品或项目,随着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所需资源越来越短缺或价格越来越高,能够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的组织形式将会出现。 新的组织形式都在极力寻求一种以最少成本或最大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未完成产品或项目工作,资源的共享或互补越来越被接受。资源的互补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正是由于资源的互补性的巨大潜力的存在,才奠定了虚拟组织形式形成的经济基础.
    • 23. 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组织整合趋势 (1) -- 基本功能的整合过去信息技术所发挥的数据处理、储存、沟通与转换等四项功能,几乎分别由不同的技术产品所执行,即使有些技术能连结不同的功能,但连结能力仍然有限。现在,则由于技术的改进与开发成本的下降,许多信息技术的产品已可同时提供这四项功能。 由于这四项功能的整合,每笔资料只须输入一次,即能透过整合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储存与沟通等工作,如此不仅可减少人工转换的作业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同时能降低资料输入错误发生的机会。
    • 24. 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组织整合趋势 (2) -- 组织内外层次的整合网络、标准接口与通信基础结构的技术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与工作的流程,不仅使组织内各部门沟通更为迅速,同时也模糊化了不同组织间的界线,这些信息技术所发挥的连结(connectivity)效果,引发了组织内外不同层次的整合行为。 价值活动内的整合:如制造部门内不同作业间的连结。 价值链内的连结:如利用局域网络(LAN)连结组织内设计、制造与销售等方面的人员,并组成团队负责某项产品。 不同组织间价值链的连结:如以实时存货系统(JIT,Just in Time)的概念为基础,利用EDI等信息技术,来连结卖方的出货单位与买方的采购单位,形成所谓的虚拟组织。 契约与联盟所形成的价值链:将组织价值链的某部份委托其它组织负责,如委托供货商设计自己产品的某一部份组件,而利用CAD与CAM等电子化环境,则可轻易传递联合设计的资料。
    • 25. 虚拟组织的形成与影响 (3) -- 连结性的增强来源前述提及信息技术的连结效果引发了整合的趋势,事实上,连结性的增强除了来自除信息技术的机会外,还来自企业组织的驱动力。 信息技术的力量:包括「压缩时间与距离的能力」、「储存知识的转换与扩充」、「弹性」等三项力量来源。其中「压缩时间与距离的能力」来自于信息技术基本功能的整合、通信基础架构速度与频宽的增加;「储存知识的转换与扩充」来自于标准格式的建立,以及电子资料交换、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弹性」则来自于信息技术对不同信息与工作的适应能力。 信息技术的机会:上述的力量不仅维持信息技术产品的成本∕绩效表现、提升信息技术的能耐(capability),同时使信息技术的架构朝延伸的沟通网络、分布式数据库与高度人性接口的工作站发展。 企业组织的驱动力:主要面临全球化的趋势、生产力的需求与易变的环境,其中全球化的趋势意味着竞争者数目的增加,而在这更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组织为维持生存或建立竞争优势,会寻求提升生产力的机会,如透过采购与制造部门的协调来增加效能与效率,或藉由反应市场或满足顾客需求来增加销售量等。
    • 26. 虚拟组织的形成与影响 (4) -- 虚拟组织的形成---- 在信息技术发展与竞争激烈的企业环境下,连结性的效果与弹性增强不少,虽这使跨组织的协调能力提升,但同时也使组织面临更复杂的管理问题以及高度反应力的要求,为应付这些挑战,多数的组织强调上市时间、服务、品质、风险、成本与合伙关系等方面的绩效表现,然这些绩效表现不仅单独决定于组织内的运作情形,还受跨组织管理效能的影响。 ---- 为了有效管理组织间的相依关系,除了利用水平沟通、管理契约、跨功能团队与正式层级等传统的管理能耐外,信息技术网络可说是目前相当重要的关键,的而在管理能耐与信息技术双重作用的发挥下,将形成网络型组织,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分享目标、专业知识、工作、决策、责任与报酬等,且在互信的原则下维持合作关系,如前述不同组织间价值链的连结即是虚拟组织的一种。 ---- 这一连串形成虚拟组织的过程,其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包括:改变组织内部结构的角色、权力与层级等构面;透过电子沟通形成团队导向、解决问题为主的工作群;组织因与其它组织、供货商、顾客之间的电子连结成本降低,而逐渐转为市场基础的组织型态,专业化组织将取代传统层级组织所执行的某几项功能;因沟通与资料存取能力的提升,将引导组织内的系统整合。
    • 27. 三、虚拟企业的特点 剖析虚拟组织的概念,其关键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虚拟组织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在内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具有灵捷性。   虚拟组织是一个以机会为基础的各种核心能力的统一体,这些核心能力分散在许多实际组织中,它被用来使各种类型的组织部分或全部结合起来以抓住机会。
    • 28. 虚拟企业的特点 (2)2、虚拟组织共享各成员的核心能力。   虚拟组织是通过整合各成员的资源、技术、顾客市场机会而形成的。它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整合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从而降低时间、费用和风险,提高服务能力。如波音777型客机开发小组的某些成员具有互补性核心能力,某些成员具有协同操作能力,而另一些成员则能提供进人非波音公司市场的途径。   把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理想资源整合到一起,又不改变团体成员的生活方式,象组成体育运动队中的全明星队那样集中了各代表队中最优秀的运动员,去应付每天的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显然,在相同的市场机会下,虚拟组织会优于各成员公司。对于顾客而言,整合的特征是无形的、无边界的。
    • 29. 虚拟企业的特点 (3)3、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以相互信任的方式 行动。   合作是虚拟组织存在的基础。但由于虚拟组织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的管理方法,各成员又保持着自己原有的风格,势必在成员的协调合作中出现问题。但各个成员为了获取一个共同的市场机会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合作中必须彼此信任,当信任成为分享成功的必要条件时,就会在各成员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关系。否则,这些成员无法取得成功,顾客们也不会同他们开展业务。   有些企业通过拥有突出的能力处于虚拟组织的中心,并对其他成员产生有力的影响,使虚拟组织的协调变得相对容易。如耐克公司凭借设计和营销方面的卓越能力,将负责生产的亚洲的合作伙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
    • 30. 四、虚拟组织的形式、结构与功能根据所开发的产品或项目的不同,虚拟组织的形式亦有所不同,通常分为紧密式、半紧密式和松散式三种:   (1)紧密式虚拟组织 当产品或项目创新程度高、产品或项目开发制造过程难度大时,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各个体相互依赖的程度越大,个体间的互补能力越强,那么构成的虚拟组织较为紧密。 (2)松散式虚拟组织   当产品或项目创新属自治型的,即是在开发过程中能较为独立地进行,其独立的程度越大,个体间互补能力越弱。   (3)半紧密式虚拟组织   半紧密式虚拟组织是介于上述两种之间的虚拟组织。有的是资源互补性很强,但产品或项目寿命较短,有的是资源互补性不太强,但产品或项目的寿命又较长。如业务外包就属于这类情况,SONY公司定位于产品设计和产品的销售,将其中的制造环节由其它知名公司承担,建立了供货与销货联盟的虚拟组织。其轴心公司为SONY公司,供货商所供的货都必须达到SONY标准的要求。
    • 31. 根据虚拟的业务流程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虚拟制造。 美国可口可乐、法国梦特娇、德国大众、日本三洋等公司,通过合资、合作、委托生产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缩小本公司制造产品的规模,快速组织本公司以外组织制造产品,不仅大量减少制造支出费用和资金占用,还能充分利用他人廉价劳动和要素投入,将产品制造中的质量、交货时间等风险分散到参加产品制造的组织,无论是市场经营效益,还是组织内部管理效率都大为提高。   2.战略联盟。指不同个体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而彼此的市场有某种程度的区隔,为了彼此的利益,进行战略联盟,交换彼此的资源,以创造竞争优势。如康柏电脑公司为迅速攻进不熟悉的个人电脑市场,一开始便与十家知名的软硬件公司进行技术战略联盟,康柏公司本身仅掌握快速的研究开发能力与行销网络。 在波特的竞争战略中,已经有人提出在信息时代(新经济时代)必须在原有的四中竞争支点中加入BD模型
    • 32.   3、共生。是指在组织本身并不擅长这方面的工作时,又要考虑成本高低或保密程度,不愿外包,于是几个同行公司共同组成一个作业中心,共同负责成本。如银行并不擅长资讯管理,不想外包,又不愿意独自负担培养专业人员的成本,于是,可由几家银行成立专门处理电脑资讯业务的部门,因为合并后的资讯业足以达到规模经济,可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4.虚拟营销。为了更有效地开拓市场并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把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各自独立的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构建成虚拟经销联盟。   
    • 33.   (1)宝洁模式。“宝洁模式”是宝洁公司拓展中国市场的销售方式。宝洁公司把经销商作为“办事处”。宝洁公司在每个城市一般只找一家经销商(大城市2个),并派驻一名业务代表。业务代表在经销商处组建宝洁产品专营小组并对小组实行全面管理与控制。宝洁模式的核心是生产商直接深入经销商并对销售本公司产品的队伍进行控制。
    • 34.      (2)顶新模式。“顶新模式”是顶新国际集团精耕“康师傅”系列方便面市场的一种销售方式。顶新集团为精耕“康师傅”系列方便面市场,在全国各地级城市设立了200个左右的营业所并大力开展“三批直营”(“三批”指主要针对零售商店或零售网点开展业务的三级批发商)业务。为此,顶新不仅专门配备了负责管理三批直营商的业务代表,还有专门为这些经销商提供“扫街”(指像扫街一样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地跑零售店为经销商拿订单)服务的业务人员。顶新模式的核心是疏通销售渠道。   
    • 35. (3)东方海外模式。“东方海外模式”是上海东方海外食品有限公司使用的一种销售方式。东方海外公司在每一个划定的区域市场内选择一家实力较强、有一定销售网络的经销商,并委派一名高素质的业务代表长期进驻,同经销商一起开发客户,一起跑市场,一起收款,一起参与各种市场活动的推广。东方海外模式的核心是同经销商一起跑市场。
    • 36. 案例之一 建立虚拟运作组织 发展电子化营运 宏电 宏科 安碁 太碁 元碁管理一元化宏碁计算机公司、宏碁科技、安碁信息、太碁,以及元碁信息,共同组成单一化的虚拟管理团队,形成新宏电的版图,加速朝服务业转型,并发展电子化营运。宏碁计算机,为推动核心事业,需整合有相关的公司,决定将宏电、宏科、安碁、太碁与元碁等5家公司的营运管理合而为一,以顺利发展电子化营运事业,采用虚拟组织方式统一5家公司的营运。 纬创独立之后的宏电,由于与宏碁科技的同构型高,因此两家公司已宣布将进行合并,而元碁、太碁与安碁3家公司本来就由宏电100%持有,且均属于电子化营运领域,因此,宏电将这3家公司也纳入统一化的运作管理,很显然是为新宏碁发展电子化营运铺路。 发展电子化营运的虚拟组织成立后,安碁信息总经理张善政,将主管电子化架构;太碁总经理曹文麟与元碁信息总经理吴治平,掌管电子化解决方案,向事业群总经理江博文负责。
    • 37. 宏电虚拟组织自15日开始生效,适用时间自公布日起至宏电与宏科合并生效日为止。适用对象包括宏电、宏科、安碁、太碁与元碁五家公司员工。虚拟组织内人员名义上仍归属其原属公司,薪资、福利及人事作业员则仍沿用原公司办法。 安碁信息未来将扮演电子化信息管理中心的角色,总部位于宏碁渴望园区;元碁将转型为提供信息科技的解决方案;而太碁则将转型为提供通讯科技的解决方案。 宏电与宏科在8月份召开临时董事会,决定合并,以宏电为存续公司,合并的基准日暂订为明2002年3月1日。宏电目前与安碁、太碁、元碁3家公司的整合是采虚拟运作模式。
    • 38. 虚拟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上述提及在虚拟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受信息技术影响相当大,事实上,信息技术得以发挥这些影响的原因,在于其具有创造关联性(interrelatedness)的特性,而此关联性的来源有两个:网络(networks)与兼容性(compatibility)。其中网络具有延展性及共享性,且当网络规模变大时,将产生更多的价值,即所谓网络外部性或网络效应,此时网络控制者将建立本身的竞争优势;而兼容性则表现在相互连结性(interconnectivity)、人员技能(human skills)与互补性产品(complementary products)等三方面,兼容性同样也具有管理意涵,如标准所存在的策略性,或当制造商所制造的产品与多家厂商的产品兼容时,则该产品市场较大,同时将建立制造商的优势(Rotemberg与Saloner,1991)。
    • 39. 虚拟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2)信息技术创造关联性的能力,使虚拟组织的形成对相关成员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的组织型态中,组织独立存在且彼此间维持着「输与赢」的竞争与敌对关系。然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组织关系由相互独立转变为相互关联,不仅组织内的结构与管理需依新环境需求而重新设计,而可能面临自动化、信息化或转型等问题;另外,由于个别组织的绩效部份取决于与其它组织的合作表现,而更着重于维持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 当虚拟组织的关联性相当高时,先认知到市场机会且采取行动的人,将有可能因此获得控制网络的能力,进而建立本身强大的竞争优势,此即所谓的先占者优势。这时,网络中其它组织或后进者为维持生存、获取利润,会与先占者维持合作而非竞争的关系,使先占者的竞争优势成为合作优势的 。
    • 40. 虚拟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3)  有人预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单枪匹马地面对全球竞争。因此,由常规组织过渡到虚拟组织阶段是必然的,虚拟组织日益成为公司竞争战略“武器库”中的核心工具。这种组织形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它可以使企业准确有效地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借用大型合作伙伴的一个特殊好处在于容易被银行和客户所接纳。如一家名字为“Telepad”的小型公司最初生产手写型电脑输人设备,后来扩展到多媒体输人系统。这家小公司使用著名设计公司的设计,让 IBM生产,仅仅使用28个临时工、4个长期雇员,在12个月内就成功地推出了4种新产品。当Telepad说IBM加工他们的产品,并且他们与其他大公司有业务联系时,他们就在业务融资、展示实力、实现承诺的能力上获得了重要的信誉。  
    • 41. 虚拟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4)信息时代的公司的价值观:从增值能力方面看,制造部门创造的价值比创建产品/服务构架所创造的价值要小——知识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组织竞争的根本是其核心能力,自己完成还是由外部资源完成取决于技术创新的形式。系统创新技术是其核心能力所在,必须由自己完成。资源不但不能分散,而且必须集成。而自由创新则可以分散。IBM成也“虚拟”,败也“虚拟”,而Microsoft与Intel立于不败之地是由于他们紧紧地抓住了核心的制造技术,绝不扩散。 虚拟组织应该在这些基础观念上统一思想。
    • 42. 虚拟组织的优势 (1)组织的运作基本的要素包括:人、财、物等,在这些资源组合中,人的作用越来越强势。虚拟组织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资源共享和资源互补。 (1)资金资源的互补 共同开发产品或项目。共同出资使有限资金易于凝聚,集中使用在必要的产品或项目上保证产品或项目所需资金到位。对于资金需求量大的产品或项目,其优势更加显现。 (2)人才资源互补 组成虚拟组织时各公司之间人才组合,可以发挥人才的整体优势。无论从管理上还是产或项目开发上,通过人才的整合,取长补短,共同发挥长处,达到原来无法实现的人才优化。 (3)管理资源互补 虚拟组织的管理组织一改传统的垂直式、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形成一种扁平式的管理模式。因此,现代管理方法很容易导入。充分体现了管理目标单一、敏捷、高效的特点。
    • 43. 虚拟组织的优势 (2)(4)市场营销资源互补 虚拟组织经营目标和市场目标都较为单一、明确,组合中个BD人员为着共同的市场目标,充分利用各自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营销网络,对已开拓的市场份额或将外拓的市场份额进行组合、叠加。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和渗透,大大提高市场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 (5)技术资源互补 知识经济时时代是以知识型产品为主,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自动化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很多产品或项目个体是很难完成的,它需要技术上的协作和相互支持。因此,技术上互补是一种必然,问虚拟组织恰好具备了这一条件。 (6)虚拟组织的网络效应 总之,虚拟组织是适应新经济时期的一种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能够比现有的组织结构更有效地整合各种企业运作的资源。
    • 4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和市场的变化频率已远远超过传统企业组织所具有的跟踪和调整能力。采用虚拟组织的形式就可以通过快速建立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盟,整合不同企业之间的互补资源和核心能力,实现企业的敏捷化,从而为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建立竞争优势。虚拟组织的形成和有效运作需要方便快捷而低成本的沟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为此提供了有利的硬件支持。 五、虚拟组织的管理系统
    • 45. 整个组织管理系统构架分为三大部分:核心管理层、中间运营层和外围执行层...办公形式采用远程的虚拟方式,核心的管理支撑体系应该包括组织战略管理、组织模型决策模型和制度、资本运作体系、管理沟通体系和制度;运营管理体系应该包括虚拟项目管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虚拟营销管理、虚拟品牌管理、虚拟知识管理、虚拟财务管理等等等等....外围的虚拟员工只需要做实际的工作执行就可以了。
    • 46. 虚拟组织的网络系统(功能方面)(一)系统适用范围: 从网络经济的发展来看,未来不久会出现许多虚拟办公的公司,而这种公司,就要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办公平台,这种平台尽管和基于局域网的办公平台有差别,但想追求的办公效果几乎是一样的,就是利用一套基于WEB的办公方式使不同地域的员工能够缩短沟通时间、提高办公效率,同时在跨国公司中使地区时差不再困扰公司的运营及管理。 如果要构造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网络、服务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是关键因素,但是如果没有数据一切都是空的;在很多单位,已经有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已经以Office文档的形式存放在每个人的电脑或文件服务器上,所以建立一套完整、有效、方便和持续的机制把这些文档管理、组织以及进行安全地交流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远程办公系统就能帮助您实现多人协作、团队管理,提高整个公司的办公效率和生产效率! 而远程办公系统不仅仅适用于远程的企业办公管理,还可以运用于企业的局域网内。
    • 47. (二)系统的功能: 系统功能主要体现的组织成员间(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员工;虚拟办公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员工)进行的公务处理、信息共享和检索、交流与沟通、文书流转、任务管理、项目团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以下是平台的前台功能简介: 1.    个人办公:收件箱、日历、联系人、个人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项目计划等)、任务(个人任务、负责的项目任务、负责的部门任务等)、日记、便签、新建和管理文档; 2.    电子邮件: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邮件、已删除邮件、草稿; 3.    公共服务:交通管理、会议管理、日程安排、活动安排、公务接待、事务接洽、出差管理、费用报销、人事管理、值班管理、网上投票; 4.    信息共享:Web资源库、信息资源库、电子公告板、信息简报、电子刊物、单位通讯录、政策法规、大事记、讨论组等; 5.    档案管理:目录管理、档案检索、档案借阅; 6.    公文管理:收文管理、发文管理、督查管理; 7.    流程管理:表单向导、流程定义、流程角色和用户管理、流程监控、流程查询、流程统计; 8.    系统管理:单位信息、组织构造、讨论组安装、字段配置; 9.    全文检索功能:按数据库的搜索字段(如:作者、时间、主题、关键词等)进行办公系统内所有文件的检索。
    • 48. 1组织机构的管理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需求建立自上而下的树状组织结构,可以创建多级子部门,并可以实现部门间的相互转换。 2虚拟组织的管理功能 从现存的各组织机构中选择具有相同权限的人员组建成虚拟组织,以方便授权; 3人员的管理 灵活定义人员属性,编辑人员信息,建立完善的用户档案,可方便处理人员调动部门的情况,人员的相关权限具有同步变更性,满足机构重组的需要; 4分类的建立 自由定义信息分类,根据各组织机构的信息资料的类别进行分级管理,可编辑信息资料类别的属性;实现了信息分类属性的继承、部门转移功能 5分层管理 提供传统档案管理中的分层管理模式;并提供对各层进行文件参数的设置 6密级控制的文件管理 根据部门的文件性质,可灵活设置不同的密级属性,以实现文件的控制 7设置密码功能 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密码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8权限的管理 完善严密的授权机制,针对不同的分类,为不同的用户赋予相应的权限,具体的权限种类如下: 列表输入输出; 发送E-Mail; 信息字段设置; 窗体设计; 列表显示调整; 编辑功能(修改和删除); 查询排序功能; 定义报表和卡片; 使用报表和卡片; 查阅原件; 下载原件; 定义统计; 使用统计; 文件密级 9分类信息的管理 自由设置信息分类的字段; 自由设计信息分类的编辑窗体; 自由调整条目信息的显示界面 10信息查询功能 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并支持模糊查询:单项查询; 复合查询; 根据创建信息查询 11信息排序功能 提供多种排序方式:简单排序;; 复合排序; 根据创建信息排序 12报表及卡片的制作 提供报表及卡片的制作和打印功能 13统计报表的制作 提供统计报表的制作和打印功能 14与外界数据交流的功能  提供与Access或Excel表中的信息进行交互的功能,即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 15E-MAIL的发送 提供发送E-Mail功能 16原件管理 提供如下功能: 快照功能-图像或图纸类文件,不必下载就可以预览; 原件浏览功能--支持Office系列文档浏览、180种图像文件浏览、工程图纸文件的浏览等。; 从TWIN标准的扫描仪上载原件; 从存储介质上载原件
    • 49. 六、虚拟组织的管理与协调(1)虚拟组织是在网络环境下,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快速响应市场环境为目标,基于虚拟制造为手段、管理高度集成化、信息化的组织模式。组织组织形式的创新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管理模式。虚拟组织管理是一种以“信息流”为核心的综合性的智能化管理。它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50. 虚拟组织的管理与协调(2) 1、管理技术的智能化。虚拟组织的管理将组织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统一以信息流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因此,需要具有能虚拟实现“人—机”协调的管理技术,其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管理技术的整体智能化。  2、管理方式的网络化。虚拟组织管理的实施环境是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组织网络运行平台,一般应用VPN或LAN网连到INTERNET网,以实现虚拟组织各小组间的信息管理。因此,虚拟组织的运行方式是建立以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框架的组织运行机制。
    • 51. 虚拟组织的管理与协调(3)3、管理信息的集成化。虚拟组织的各个合作个体之间通过建立基于INTERNET的WEB服务器共享项目构思、产品过程、生产管理、零部件供应和产品销售及服务等管理信息。因此,虚拟组织产生的管理信息,必须以数据、知识和模型的形式,通过建立交互式的通讯网络体系,支持分布式的、不同的计算机平台和开放式的虚拟制造环境。 4、新型的组织形式最大的挑战就是管理模型。新的组织形式需要有新的管理思想、手段、工具等来支撑。管理本来也是一个TQM(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和补充。但是我们必须在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方面有清晰的认识和统一。
    • 52. 七、虚拟组织战略发展 全球信息化的进程正与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联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全球化是虚拟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础。虚拟组织战略的实施依托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 53. --网络经济是虚拟策略发展的基础世界已经步入信息时代,进入Internet网的计算机每年以127%的速度增长,特别是近年来,Internet网的商业用途年增长率高达350%左右,电子商务的应用规模呈迅猛增长之势。虚拟策略与浮现中的网络经济息息相关,虚拟经营是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在计算机网络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经营的一种结合。 社会资源的网状结构形成是虚拟企业能够运转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没有这个平台,企业的虚拟经营就无从谈起;虚拟战略正是通过灵活驾御瞬息万变的信息市场并让其渗入经济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内部中来的一种成果。
    • 54. --信息技术是虚拟策略的技术支撑虚拟策略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制造技术,是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仿真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高技术的一种综合集成利用,必须由CAD/CAM软件及仿真软件、建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虚拟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制造工艺技术相结合,使后者得到优化升级。
    • 55. --虚拟经营的关键是一支具备高素的企业管理人才虚拟经营是以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虚拟经营与传统的实体企业管理不同,一定要由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操作。企业以信息的网络化、经济的契约化为媒介,借助虚拟组织来降低交易成本,虚拟成本变得与实体同等重要,这种经营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营理念的创新,企业家愈发成为创新的灵魂。
    • 56. --无形资产是虚拟经营的最宝贵资源 无形资产是虚拟经营的核心,无论选择哪一种形式的“虚拟”,都必须建立在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必须拥有关键性的资源,如专利权、商标权、行销渠道或研发能力、产品设计等无形资产。只有以自身的核心优势为依托,才能确保自己居于主导和控制地位,从而通过虚拟化的整合途径取得外界资源和力量的配合,以达到经营的目的。
    • 57. --高附加值的功能是虚拟企业的精髓 虚拟经营的精髓,是抓住企业获取高利润的核心点,合理区分出关键业务与非关键业务,集中主要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创造和完成核心业务的战略环节,即把有限资源集中于高附加值的部分,而将附加值低的功能虚拟化,把那些低增值或低利润的部门转移出去,使核心部门保持高增值和高利润,以保证企业有高的投入产出比。  
    • 58. 虚拟组织的发展方向(1)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信息时代公司致力于创造和利用知识(智能)资产和无形资产而将有形的、实物资产则通过复杂的业务网络获得。外部资源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些辅助性的任务,也可以是一些关键性的任务。这是当前虚拟集成实践的一个新特点。   1、产品与服务的虚拟化进程按客户形成的发展阶段将产品与服务的虚拟化进程分三个阶段:产品与服务远程感受阶段;产品与服务的定制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电子客户群体的形成阶段。   2、资源虚拟化问题通过各种资源供应商和外包网络资源来获得互补的能力。资源虚拟组织化问题也有三个阶段:所需资源的模块化来源;按产品与服务的逻辑流程组织资源;资源一体化。这里所说的“虚拟”是指组织与外部资源紧密的结合,组织边界模糊不清,而对最终用户来说,就像一个组织一样。    (1)资源虚拟组织化初级阶段的问题是确定所需资源的模块化来源问题即哪些资源从外部获得,哪些资源由内部产生。
    • 59. 虚拟组织的发展方向(2)   (2)资源虚拟组织化中级阶段的问题是如何依照业务流程使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完美无缺地结合。这涉及供应商与分包商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在工业经济时代通过纵向一体化设计得以解决,但对资源外向型的虚拟组织化模式中却是挑战。处理得当可由此获益。   不同资源模块(或者组织组织)按业务流程的逻辑完美无缺的有效的结合,会产生了优势互补的效果。这些组合在IT技术发展的今天变得切实可行。假如没有EDI,沃尔玛不可能将供应商的库存水平控制得如此低;假如不借助互联网,FedEx电子商务做不到这么好。   
    • 60. 虚拟组织的发展方向(3)  (3)资源虚拟组织化高级阶段的问题是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资源网络。如何在资源网络中占据有利位置问题(主动的指挥地位)是对组织主管的挑战。DELL、AMAZON、NIKE和CISCO都成功地处理了这一问题,他们牢牢地控制着资源网的指挥权。 虚拟组织发展方向:发展方向是一个有核心实体,外围庞大的交互式开放平台,在这里可以完成信息交换、资源共享、项目发起、实体单列、承接外包等等,其中某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可以立即转入商业化。
    • 61. 八、虚拟组织与知识管理 在虚拟组织中,主要产品和项目产生于知识的积累和信息的搜集。知识管理是最为重要和突出的。所以这里把知识管理单独列出说明。知识管理是指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内部环境,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 知识管理强调对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全员参与的以知识的积累、生产、获取、共享和利用为核心的组织战略,促进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经营过程的紧密结合。
    • 62. 虚拟组织的知识管理对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知识管理就是要促进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顾客之间、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它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 知识杠杆信息时代的特征是知识经济,知识在这个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知识可以创造价值,具有资产的属性,成为知识资产。 知识资产与以前的实物资产有所不同,它有它自身的特色。德鲁克说:公司正在从命令与控制的组织形态以及部门与分支机构的结构转向基于信息的组织,即知识专家的组织。基本的经济资源不是土地、实物资源或资本而是知识和智力资产。智力组织根植于知识,这种知识资产可以不要中间的官僚层,具有很少的固定资产并适应于快速执行与运作的策略,同时有益于增加雇员的学习速度以及对客户的快速反应。这是从知识与智力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规模经济的运作和实体资源考虑企业问题。
    • 63. 虚拟组织化问题主要是在不失去自身对业务过程的控制的前提下如何获取、利用并管理外部的知识/专家知识。 通常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典籍知识,一类为隐晦的不能言传的知识。专家知识即为后一种,它包含智力、经验以及对知识进行综合与创造。虚拟组织对知识管理的运用主要指后一种。 知识的虚拟组织化可分为三个层面: 本组织(组织单元或称工作单元)如何通过虚拟的手段获取和利用知识; 跨组织边界的获取和利用知识; 跨组织边界不同的知识主体一体化。   
    • 64.   (1)组织知识获取与利用虚拟化   利用现代IT技术手段,使组织的知识获取与利用虚拟化。HP产品遍及全球,为了从不同的用户处获得复杂的产品应用知识,HP开发了一套援例推理工具(Case-based reasoning)以获取技术服务的知识。这一系统利用智能技术使得跨时空的关于产品的知识汇集在HP公司里。这一策略的采用使HP的分布式服务更为有效:平均呼叫时间下降了三分之二,而每次呼叫成本下降了50%。这是组织在分散式过程中获取和扩大知识的典范。   
    • 65.   (2)跨组织边界的知识获取和利用   组织与掌握专业知识的外部专家跨时空的、跨组织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虚拟现实会议室,使得在必须现场解决问题的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问题有可能借助远在千里之外的外部专家帮助来完成。BP(石油钻井)公司将其在北海的钻井平台的故障有钻头上微型摄象机摄下,然后通过卫星传送给5000公里以外的外部钻探专家,从而获得技术支持。公司除留用少数核心专家外,其他均靠外部专家。   (3)跨组织边界不同的知识主体一体化。   跨组织边界非正式知识群体(专家群体)一体化阶段。来自与多个组织的不同专家为公司工作,如何识别他们的贡献和对他们进行激励对现行组织的CEO来说是个挑战。
    • 66. 虚拟组织的指导思想是:组织是能力互补的动态网络的一部分。公司不仅仅是产品和过程的集合,而且是关系和能力的集合。每一个组织在资源网络中地位既清晰又模糊,在广义的资源网中处于领导地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需要。 通过虚拟产品与服务虚拟组织化、资源的虚拟组织化和专业知识虚拟组织化三个方面分初、中、高三个阶段利用虚拟组织化策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 67. 知识管理在team-oriented虚拟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 - 定义、开放和集结信息与知识的来源 - 组织这些来源和资源,加强其可使用性 - 支持知识取得和发展、转移、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