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案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业务教研室 2003年8月
    • 2. 说明:本教案依据教材为戴国强主编的《商业银行经营学》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导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 第三章           负债业务经营 第四章           现金资产业务 第五章           贷款业务 第六章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第七章           租赁和信托 第八章           表外业务 第九章           其他业务 第十章           国际业务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  
    • 3. 第一章 导 论 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经济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现代商业银行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把握商业银行的设立与机构设置,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从而为学好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和设立
    • 4.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主要采用讲授和提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这部分重点介绍,采用讲授的方式。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从三个层面上来介绍的: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2、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商业银行是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这一点主要侧重于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
    • 5.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 1、银行的产生 这部分可以结合《货币银行学》中所学过的内容,采用提问的教学方法。 基本思路:铸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早期的商业银行→现代的商业银行,同时要启发学生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功能。 2、商业银行的形成 重点了解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两种途径:一是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的;第二条途径是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的。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 这部分由授课教师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做更多的了解。
    • 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 本节的第一个问题重点掌握,采用讲授方式;第二个问题简单了解,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商业银行的功能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金融服务 4、信用创造 5、调节经济 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显著,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 1、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3、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4、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商业银行成了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 7.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本节的重点在第二个问题,采用多媒体(图示)的教学手段。用时:1课时 一、商业银行的创立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吸收存款和借款,这种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商业银行业成了一种高风险行业。因此,创立商业银行,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 (一)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商业银行是社会商品货币经济活动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发展要取决于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状况,所以,在创立商业银行之前,首先应该就该地区的经济及金融条件进行考察。 1、经济条件:包括人口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工商企业经营状况、地理位置 2、金融条件:包括人们的信用意识、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业务竞争状况、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
    • 8. (二)创立商业银行的程序 在商业银行的创立过程中,主要依照《银行法》和《公司法》办理,其程序为: 1、  申请登记 2、  招募股份 3、  验资营业
    • 9.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由于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按《公司法》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因此,它们的组织结构大致相仿。一般可分为4个系统: (一)决策系统 商业银行的决策系统主要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董事会以下设置的各种委员会构成。 1、股东大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这里可以简单介绍有关董事会的职责。
    • 10. (二)执行系统 商业银行的执行系统由总经理(行长)和副总经理(副行长)及各业务职能部门组成。 (三)监督系统 商业银行的监督系统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及银行的稽核部门组成。 (四)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的管理系统由全面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5个方面组成。 (五)从动态意义上认识银行管理体系
    • 11.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制度   本节的重点在第二个问题上,第一和第三个问题可结合起来讲授,可由任课教师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讲述,并鼓励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用时:1课时 一、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有利于银行业竞争   (二)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三) 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
    • 12. 二、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 商业银行体系(定义)是指一国商业银行分为哪些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然后由这些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组成该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结构。商业银行的类型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有以下几种划分标准。 (一)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划分为私人的、合股的以及国家所有的三种。 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形式大致有4种:国有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股份公司制的银行和民营银行。 (二)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 (三)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德国式全能银行、英国式全能银行和美国式职能银行。 (四)按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单元制银行、分行制银行和持股公司制银行。(本问题重点讲授)
    • 13. 三、国际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这个问题主要结合当前国际上银行发展的状况介绍) (一)建立超大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 (二)简要评价
    • 14.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目标)   本节是我们要在本章中讲授的重点,主要采用结合案例讲授的方法。用时:2课时 一、安全性原则 即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 2、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3、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 15. 二、流动性原则 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主要介绍流动性的内涵和如何取得可用资金以便商业银行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三、盈利性原则 是指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 16.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途径主要有: 1、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 2、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 3、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   4、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银行职工劳动收入,节约管理费用开支。 5、 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
    • 17.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本节内容主要结合实际,简要介绍。用时:1课时 一、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 二、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银行面临激烈竞争 三、银行监管加强,内控机制改善   教学建议:该章是全书的第一章,有统驭全篇的作用。课堂教学结束后,建议学生联系《货币银行学》教材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实际,进行一次讨论,以加深有关商业银行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理解。
    • 18.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 第一节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第二节 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测定 第三节 银行的资本管理与对策 第四节 银行并购决策与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银行面临的未来风险越大,资产增长越快,则银行所需的资本量就越多。
    • 19.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的构成,掌握银行资本的功能,明确衡量资本适宜度的方法和标准。把握《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了解银行资本管理的对策。 教学重点:1.银行资本金的功能 2.《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1.银行资本适宜度的衡量 2.银行资本管理的对策
    • 20. 第一节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可结合会计中所学的内容进行介绍,主要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一、股本:普通股、优先股 商业银行普通股和优先股是银行股东持有的主权证书。银行通过发放普通股和优先股所形成的资本是最基本、最稳定的银行资本。它属于银行的外源资本。 1、普通股:是一种主权证书。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普通股持股人的权利义务和发放普通股对银行产生的影响、注意事项。 2、优先股: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优先股的种类及特性。
    • 21. 二、盈余:资本盈余、留存盈余 盈余也是银行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本并非为单一的外源资本,还包括了内源资本。由外源资本渠道形成的盈余称为资本盈余,而由内源资本渠道形成的盈余称为留存盈余。它们是权益资本。 1、资本盈余: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资本盈余的来源,可结合会计的内容进行介绍。 2、留存盈余: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影响留存盈余大小的各种因素。
    • 22. 三、债务资本:资本票据、债券 债务资本是70年代起被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广泛使用的一种外源资本。这类资本被银行列作补充资本。债务资本也称为后期偿付债券。通常有资本票据和债券两类。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其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好处。 四、其他来源:储备金 储备金是为了防止意外损失而从收益中提留的资金,包括资本准备金和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其对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
    • 23. 第二节 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测定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要介绍书中的内容,还要介绍最新的《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所带来的影响。主要采用讲授加讨论的方式。用时:3课时 一、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意义 所谓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须增资本的具体目的。因此银行资本充足性有数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的内容。 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 2、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 24. 二、银行资本充足性的测定:测定指标、测定方法 (一)测定指标 1、  资本与存款比率 2、  资本与总资产比率 3、  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 (二)测定方法 1、  分类比率法 2、  综合分析法 三、银行资本的定义 主要从两个方面定义银行资本,即会计学的资本定义和《巴塞尔协议》中的银行资本定义。侧重于《巴塞尔协议》中的定义介绍。
    • 25. 四、表内风险权数及测定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1988年7月的《巴塞尔协议》中的内容。包括风险资产的划分、风险权数的规定。结合《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介绍,补充介绍《巴塞尔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巴塞尔协议》要解决的内容。 五、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 这是《巴塞尔协议》的又一项内容,也是《巴塞尔协议》区别于纽约公式的地方,即表外业务的风险转换。这部分主要讲明表外业务和表内业务的不同处理。 六、《巴塞尔协议》的实施要求 这里介绍的是《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目标。在这里要补充介绍《巴塞尔协议》的补充协议和第三《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对我国的影响。
    • 26. 第三节 银行的资本管理与对策   本节要结合上节的内容加以简单介绍,主要讲授如何通过分子和分母策略调节银行的资本比率。用时:1课时 根据《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的规定,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应与银行资产结构决定的资产风险相联系,资产风险越大,资本限额则越高;同时,银行持股人的股本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第一类资本或核心资本。因此银行资本的要求量与银行资本结构及资产结构直接有关。 一、分子对策 1、  内源资本策略 2、  外源资本策略 二、分母对策 1、  压缩银行的资产规模 2、  调整资产结构
    • 27. 第四节 银行并购决策与管理   本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不做考试要求。用时:0课时 一、银行并购的原因和影响 二、银行并购的决策 三、银行并购的管理 教学建议:教师在讲授资本金原理时和资本金对策时,应联系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情况,如国家发行特别债券和剥离不良资产。还要补充介绍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其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 28. 第三章 负债业务经营 第一节 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 第三节 银行存款的经营管理 第四节 银行存款的经营管理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
    • 29.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负债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90%以上来自于负债。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作用和种类,把握存款业务的种类、借款业务的种类,了解存款创新的内容。 教学重点:1.负债业务的概念 2.负债业务的作用 3.存款经营的策略 教学难点:1.存款创新 2.存款成本管理
    • 30. 第一节 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   本节是本章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结合一定的案例教学。用时:2课时 一、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 银行负债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 主要介绍银行负债的定义及特点。 二、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 1、负债对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 2、银行负债是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手段,也是决定银行盈利水平的基础。
    • 31. 3、 银行负债扩大了社会资金总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 银行负债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 5、 负债是银行同社会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 三、银行负债业务的构成 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主要由存款、介入款和其他负债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
    • 32.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 本节主要介绍存款的种类及存款工具的创新,其中存款工具的创新是本章的难点所在。用时:2课时 一、传统的存款业务 (一)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是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商业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活期存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点,这不但因为活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还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 1、活期存款具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2、活期存款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
    • 33. (二)定期存款 是客户和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它对银行经营管理有着特殊的意义: 1、定期存款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 2、定期存款的资金利率高于活期存款。 3、定期存款的营业成本低于活期存款。 (三)储蓄存款 主要介绍储蓄存款的不同种类的定义和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 34. 二、存款工具创新 (一)存款工具创新的原则 1、创新必须符合存款的基本特征和规范。 2、必须坚持效益性原则。 3、银行存款工具创新是一个不断开发的进程,因此必须坚持不断开发、连续创新的原则。 4、 存款工具创新还必须坚持社会性原则。 (二)具有代表性的存款创新工具简介 主要介绍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存款工具创新。
    • 35. 1 活期存款工具创新 (1)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 (2)超级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 2、定期存款创新 (1)货币市场存款 (2)可转让定期存单 (3)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3、储蓄存款创新 (1)零续定期储蓄存款 (2)联立定期储蓄 (3)指数存款证 (4)特种储蓄存款
    • 36. 第三节 银行存款的经营管理   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难点所在,主要采用讲授加自学的方式。用时:2课时 一、积极经营、努力提高银行存款的稳定性 (一)银行存款的积极经营策略 (二)提高存款稳定性的策略措施 二、存款成本管理 (一)存款成本构成 1、 利息成本与营业成本 2、 资金成本 3、 可用资金成本 4、 相关成本 5、 加权平均成本存款资金的每单位平均借入成本
    • 37. 7、  边际存款成本 (二)存款成本控制 1、  存款结构和成本选择 2、  存款总量和成本控制 3、  可用资金的历史平均成本和编辑成本分析 三、银行存款的营销和定价 (一)存款工具的营销 1、  研究确定客户的金融需要 2、  根据研究成果规划新的服务或改善原有服务 3、  定价和促销
    • 38. (二)存款工具的定价方法 1、  以成本为基础定价 2、  交易账户的定价公式 3、  金融市场存款账户的定价 4、  定期存单市场按银行层次定价 四、存款规模控制 存款对银行经营来说固然很重要,但不等于存款越多越好。规模要受到一定的控制。
    • 39. 第四节 银行存款的经营管理 本节第二个问题是重点掌握的内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用时:1课时 一、短期借款的特征和意义 (一)短期借款的主要特征 1、  对时间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十分明确。 2、  对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 3、  面临较高的利率风险。 4、  主要用于短期头寸不足的需要。 (二)商业银行从事短期借款业务的意义 1、  短期借款为银行提供了绝大多数非存款资金来源。 2、  短期负债是满足银行周转金需要的重要手段。
    • 40. 1、短期借款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效率。 2、短期借款既扩大了银行的经营规模,又加强了外部的联系和往来。 二、短期借款的主要渠道 (一)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它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 这里主要介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变迁。 (二)   向中央银行借款 1、 再贴现 2、 再贷款
    • 41. (三)其他短期借款渠道 1、转贴现 2、回购协议 3、大面额存单 4、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三、短期借款的经营策略和管理重点 (一)短期借款的经营策略 1、  时机选择 2、  规模控制 3、  结构的确定 (二)短期借款的管理重点
    • 42.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 本节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用时:1课时 一、商业银行长期借款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讲授金融债券和存款之间的区别、金融债券对银行负债业务的积极意义和金融债券的局限性。 二、金融债券的主要种类 (一)一般性金融债券 1、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 2、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3、普通金融债券 4、附息金融债券和一次性还本附息金融债券
    • 43. (二)国际金融债券 1、  外国金融债券 2、  欧洲金融债券 3、  平行金融债券 三、发行金融债券的经营管理 (一)发行申报 (二)发行机构和信用评定 (一)   发行数额和运用范围 (二)   发行价格和发行费用
    • 44. (一)   金融债券的经营要点 1、做好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的衔接工作 2、注重利率变化和货币选择 3、掌握好发行时机 4、研究投资者心理 教学建议:在讲授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业务时对其经营策略建议运用案例教学,并把经营策略与存款的规范经营、反对不正当竞争,如高息揽储等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现实性和教育性。
    • 45. 第四章 现金资产业务 第一节 现金资产构成 第二节 资金头寸的计算与预测 第三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 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经营的金融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为了保持清偿力和获取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等高流动性资产,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因此,现金管理也是商业银行管理的一项重要的业务。
    • 46.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现金资产的构成、作用及管理,了解库存现金的日常管理和资金头寸及同业存款的管理。 教学重点:1.现金资产的构成及作用 2.现金头寸的概念 教学难点:资金头寸的预测
    • 47. 第一节 现金资产构成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有关现金资产的最基本知识,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教学。用时:1课时 一、现金资产的构成 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一)库存现金 (二)在中央银行存款 (三)存放同业存款 (四)在途资金 二、现金资产的作用 (一)保持清偿力 (二)保持流动性
    • 48. 第二节 资金头寸的计算与预测 本节第一个问题为重点,第二个问题是难点,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用时:1课时 一、资金头寸及其构成 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 1、  基础头寸极其构成 2、  可用头寸极其构成 二、资金头寸的预测 资金头寸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这样就需要准确地预测资金的头寸。这里主要介绍资金头寸预测的影响资金头寸变化的因素。
    • 49. 第三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 本节第一个问题是重点,其他的问题是难点。难点的内容视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讲授。主要采用讲授和自学的方法。用时:2课时 一、现金资产管理原则 (一)总量适度原则 (二)适时调节原则 (三)安全保障原则 二、库存现金的日常管理 (一)影响库存现金的因素 1、 现金收支规律 2、 营业网点的多少
    • 50. 1、后勤保障的条件 2、与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距离、交通条件及发行库的规定 3、商业银行内部管理 (二)银行库存现金规模的确定 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可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了解的方式,不做考试要求。 (三)严格库房安全管理措施
    • 51. 三、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该问题只做简单介绍,不做考试要求。 (一)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 (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 四、同业存款的管理 (一)同业存款的目的 (二)同业存款需要量的测算 教学建议:对现金资产的管理,应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中的流动性原则介绍。
    • 52. 第五章 贷款业务 第一节 贷款种类和政策 第二节 贷款定价 第三节 几种贷款业务的要点 第四节 贷款信用风险 第五节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资产,是商业银行实现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手段。本章是本门课程的重点,教学手段可多种多样,可充分利用实验室采用实验教学和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 53.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贷款业务的种类、操作规程和信用分析方法,学会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的操作和管理。 教学重点:贷款业务操作规程 教学难点:1.贷款风险度和企业信用等级的测算与评估 2.贷款信用分析方法 3.抵押、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的操作  
    • 54. 第一节 贷款种类和政策 本节第一和第三个问题是重点内容,主要采用讲授和实验(利用模拟银行实验室)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一、贷款种类(重点讲授) (一)按贷款期限分类 可将贷款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三类。 (二)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 可将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三类。 (三)按贷款的用途分类 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贷款对象的部门来分类,分为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二是按照贷款的具体用途来划分,一般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
    • 55. (四)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分类 可以将贷款分为一次偿还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 (五)贷款的质量(或风险程度)分类 可将贷款划分为五类,又称贷款的五级分类。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 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 (六)银行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分类 可将银行贷款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三种。 二、贷款政策(简要介绍)
    • 56. (一)贷款政策的内容 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 2、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 3、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 4、贷款种类及地区 5、贷款的担保 6、贷款定价 7、贷款档案管理政策 8、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 9、不良贷款的管理
    • 57. (二)制定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1、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 2、银行的资本金状况 3、银行负债结构 4、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 5、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
    • 58. 三、贷款程序(结合贷款实验讲授) (一)贷款申请 (二)贷款调查 (三)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四)贷款审批 (五)借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 (六)贷款发放 (七)贷款检查 (八)贷款收回
    • 59. 第二节 贷款定价   本节重点讲授第一、第二两个问题,由于课时有限,第三和第四个问题不做讲授,主要由学生自学。用时:1课时 一.贷款定价原则 (一)   利润最大化原则 (二)   扩大市场份额原则 (三)   保证贷款安全原则 (四)   维护银行形象原则
    • 60. 一.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   资金成本 (二)   贷款风险程度 (三)   贷款费用 (四)   借款人的信用及银行的关系 (五)   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 (六)   贷款供求状况
    • 61. 四.贷款定价方法 (一)   目标收益率定价法 (二)   基础利率定价法 (三)   成本加成定价法 (四)   优惠加数定价法和优惠乘数定价法 (五)   保留补偿余额的定价法  
    • 62. 第三节 几种贷款业务的要点   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采用讲授和实验教学的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并结合实际讲授。用时:2课时 一、信用贷款 (一)   信用贷款的特点 (二)   信用贷款的操作程序及要点 二、担保贷款 (一)   担保方式与担保贷款种类 (二)   保证贷款的操作要点 (三)   抵押贷款的操作和管理重点
    • 63. 三、票据贴现 (一)   票据贴现的概念与特点 (二)   票据贴现的操作要点 四、消费者贷款 (一)消费者贷款的概念与种类 (二)消费者贷款的操作要点 (三)住房按揭贷款
    • 64. 第四节 贷款信用风险   本节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用时:2课时 一、信用分析(五C原则) (一)   借款人品格 (二)   借款人的能力 (三)   企业的资本 (四)   贷款的担保 (五)   借款人经营的环境条件 二、信用分析技术 (一)   财务报表分析
    • 65. (二)   财务比率分析 (三)   现金流量分析 三、贷款损失的控制与处理 这部分主要结合实际,补充一些相关资料讲授。 (一)   贷款分类 (二)   不良贷款发生的表象 (三)   不良贷款的控制与处理
    • 66. 第五节 贷款管理制度   本节不做重点讲授,主要着重介绍“审贷分离”政策,也可将本节插入第一节一并介绍。用时:1课时 一、审贷岗位设置 1、贷款调查岗位 2、贷款审查岗位 3、贷款决策岗位 4、贷款检查岗位 5、贷款稽核监督岗位
    • 67. 二、贷款责任制 1、建立以行长负责制为中心内容的贷款管理责任制体系 2、将贷款管理的权限与相应的责任分级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严格划定信贷人员、信贷部门负责人、行长的贷款管理权限和责任 3、再划分贷款责任的前提下,明确奖惩条件和标准,实行“奖优罚劣”,将贷款管理工作的业绩与有关人员的利益挂钩。对损失的贷款,银行应分清贷款责任,对由于信贷管理上或信贷人员个人原因造成的贷款损失,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经济以至法律责任 4、建立信贷人员离职审计制度
    • 68. 三、贷款质量的监测与考核 1、明确贷款质量分类标准及认定程序和办法 2、建立贷款质量检测考核指标体系 3、建立不良贷款的跟踪管理制度 教学建议:为使学生加深对贷款业务内容的理解,最好能结合案例教学,并利用银行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 。
    • 69. 第六章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第一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和主要类别 第二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第三节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第四节 银行证券投资策略 第五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避税组合 商业银行是信用中介,因此,存款和贷款一直是它的主营业务。然而,在现代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总有一部分资金稳定地分布在各种证券上。证券投资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业务,它不仅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还为银行在流动性管理、资产优化配置以及合理避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及策略,了解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投资业务方式。 教学重点:证券投资的功能及策略 教学难点:银行证券投资策略
    • 70. 第一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和主要类别   本节是本章重点讲授的内容,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 1、散风险,获取稳定的收益 2、保持流动性 3、合理避税 二、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类别 1、国库券 2、中长期国债 3、政府机构证券 4、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 5、公司债券
    • 71. 第二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本节重点介绍第二个问题,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用时:1课时 一、投资风险的测量 二、证券投资风险的类别 (一)信用风险 (二)通货膨胀风险 ( (三)利率风险 (四)   流动性风险 三、证券的收益率和价格 (一)   零息票证券的收益率和价格 (二)   含息票证券的收益率和价格 (三)   复利表达的收益率和价格 (四)   应税证券与减免税证券收益率的比较
    • 72. 第三节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本节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0.5课时 一、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的方式 二、两种业务方式的区别
    • 73. 第四节 银行证券投资策略   本节是本章的难点所在,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流动性准备方法 二、梯形期限策略 三、杠铃结构方法 四、利率周期期限决策方法
    • 74. 第五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避税组合   本节简要介绍,主要结合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介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用时:0.5课时 一、银行证券投资避税组合的意义 二、银行证券投资避税组合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建议:联系国际上商业银行的普遍做法的实际,说明银行进行投资的意义及方法。
    • 75. 第七章 租赁和信托 第一节 租赁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银行租赁业务的种类 第三节 租赁合同与租金 第四节 信托业务 租赁和信托是一项古老的传统业务,现代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将租赁和信托业务视为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经营这类业务还有限制,因此本章主要就租赁业务展开一些具体探讨,对信托业务仅作一般性介绍。本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要求结合一些国际上商业银行的普遍做法,利用资料讲授。
    • 76.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租赁的概念、种类和信托的涵义,了解银行开展租赁的意义和信托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 教学重点:租赁的概念、种类和信托的涵义 教学难点:租金的计算方法
    • 77. 第一节 租赁的基本概念   本节是本章的基本内容,重点介绍租赁的概念和商业银行经营租赁业务的意义,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租赁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租赁的概念和意义 (一)现代租赁的概念 1、就租赁目的而言,承租人是为了进行设备投资而进行租赁的 2、承租人在租赁期满后,对租赁设备有停租、续租的权利,也有流购的选择权,即可以按一定的名义价款取得设备的所有权 3、在现代租赁中,出租人提供的租赁物一般不是通用设备,而是承租人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而选定的具有一定规格、性能和型号的生产设备 4、从租赁期限上看,融资租赁的期限较长,并且是不中断的,承租人必须按合同定期交付租金,不得中途解除合同
    • 78. (二)现代租赁的主要意义 1、利用现代租赁形式,企业不必先投入巨额资金购买设备,只要支付少量租金就可以使用设备,这样不仅避免企业投产前的巨额资金支出,还可以减少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占用,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资本利润率,正如世界上第一家现代租赁公司------美国租赁公司所宣称的:利润不是通过占有机器生产出来的,而社通过机器的使用带来的 2、用租赁形式融通资金,可避免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加快企业设备更新 3、融资租赁可减少通货膨胀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4、现代租赁可以扩大产品销售,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 三、租赁和其他信用形式的比较 (一)现代租赁和银行贷款的比较 (二)现代租赁与分期付款的比较 四、银行开展租赁业务的意义
    • 79. 第二节 银行租赁业务的种类   本节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基本内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视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内容删减和调节,重点介绍概念。用时:1课时 一、经营性租赁 (一)经营性租赁的概念 (二)经营性租赁的主要特点 1、租赁关系简单,仅涉及两个当事人,即出租人和承租人 2、承租人是不特定的复数,即一项设备的承租人不是一个特定的承租人,而是多个不确定的承租人 3、租赁的目的主要是为短期使用 4、租金的支付具有不完全支付性,即出租人无法只通过一次设备租用,在一个租赁合同期内收回全部投资,出租人每次对承租人出租所收取的资金只是全部投资的一部分,投资回收必须依靠多次反复的租赁才能实现
    • 80. 5、租赁物件的选择是由出租人决定的 6、租赁物件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7、经营性租赁的租期一般比较短,承租人可提前告知出租人,中途解除合同 二、融资性租赁 (一)融资性租赁的主要特征 1、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2、租金分期归流 3、资金与物资运动的紧密结合 4、承租人对设备和供货商具有选择的权利和责任 (二)融资性租赁的主要形式 1、直接租赁、转租赁和回租赁 2、单一租赁和杠杆租赁 3、国内租赁和国际租赁 4、动产租赁和不动产租赁 5、  企业租赁和混和租赁
    • 81. 三、杠杆租赁的意义、当事人、合同和交易程序 (一)杠杆租赁的意义 (二)杠杆租赁的当事人 1、承租人 2、设备制造和供应厂商 3、物主出租人 4、物主受托人 5、债权人或贷款人 6、合同受托人
    • 82. 8.包租人或经纪人 (三)杆租赁涉及的合同 1、参加协议 2、购买和制造协议 3、转让协议 4、信托协议 5、合同信托协议 6、租赁合同 7、保证协议 (四)杠杆租赁的交易程序 1、筹备阶段 2、正式进行阶段
    • 83. 第三节 租赁合同与租金 本节主要介绍租赁合同的要素和租金的组成,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租赁合同 (一)租赁合同的概念和内容 1、合同当事人 2、租赁标的 3、租金 4、租期和迟租日条款 5、租赁设备的交货和税款费用条款 6、租赁物体的维修和保养 7、保险 8、担保 9、租赁期满后租赁标的物的处置 1 10、违约和争议的处理
    • 84. (二)租赁合同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租赁合同与购货合同的关系。 2、承租人不得中途解约。 3、出租人的免责和承租人的保障。 4、租赁设备的所有权条款。 5、对第三者的责任 6、转租赁条款 7、租赁债权的转让和抵押 8、危险负担负责。
    • 85. 二、租金 (一)租金的构成 1、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 2、利息 3、营业费用 (二)租金的计算方法 1、附加利率法 2、年金法 3、成本回收法 4、不规则租金法 5、浮动利率的租金计算方法
    • 86. (三)影响租金的主要因素 1、计算方法 2、利率 3、租赁期限 4、付租间隔期 5、付租方式 6、保证金的支付数量和方式 7、支付币种 8、计息日和超租日
    • 87. 第四节 信托业务 本节主要介绍信托业务的含义和种类,以及我国信托业务开展状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银行信托业务的涵义 (一) 银行信托的概念 (二) 商业银行从事信托业的意义 二、银行信托业务的种类 甲种委托贷款 2.  乙种委托贷款 3.  专项委托贷款 (二) 公益基金信托 (三)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 (四) 信托投资
    • 88. 三 我国商业银行信托业务的规范化发展 (一)   法律契约原则 (二)   忠实责任原则 (三)   审慎管理原则 (四)   资金独立原则 教学建议:信托和租赁业务专业性较强,学生比较陌生,教学中尽可能运用图表和实例进行讲解,这样既可简化教学过程,又可使教学具体、生动、深入浅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这一部分内容讲授时,应联系分业经营的要求,讲清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对从事信托、租赁的限制,同时要讲国外的做法。
    • 89. 第八章 表外业务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第二节 担保业务 第三节 票据发行便利 第四节 远期利率协议 第五节 互换业务 第六节 期货与期权 第七节 其他主要的表外业务 第八节 表外业务的管理 在金融创新层出穷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市场分额正在不断受到侵蚀,传统业务的利差在缩小。对此,商业银行除了改善传统业务外,还在不断扩大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经营种类。表外业务已成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章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发展、种类及管理作了相关介绍,但由于我国目前表外业务开展得很少,所以本章要结合国外的作法来进行介绍,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手法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还是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教学。
    • 90.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表外业务的概念、所包括的种类,使学生了解表外业务的管理。创新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新的利润的增长点,因此,商业银行除改善传统业务外,还应不断扩大表外业务的经营种类。 教学重点:1.表外业务的含义、发展原因 2.各种表外业务的含义 教学难点:远期利率协议、互换业务、期货期权等的技术处理
    • 91.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本节是本章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主要介绍表外业务的含义和发展的状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表外业务的含义 二、表外业务发展状况 三、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 (一)   规避资本管制,增加赢利来源 (二)   为了适应金融环境变化 (三)   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 (四)   为了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五)   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 (六)   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
    • 92. 四、中国开展表外业务的分析 1.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的更新 2. 银行业技术手段的提高 3. 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
    • 93. 第二节 担保业务   本节主要介绍备用信用证和商业信用证,由于课时较少,主要进行概念介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0.5课时 一、备用信用证 (一)   备用信用证的类型 1.可撤消的备用信用证 2.不可撤消的备用信用证 (二) 备用信用证的优点(或作用) 1.对于借款人来说,利用可备用信用证使其由较低的信用等级上升到一个高的信用等级,在融资中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 2.对于开证行而言:
    • 94.  (三) 备用信用证的交易程序 1.  订立合同 2.  申请开证 3 .  开证与通知 4.  审核与修改 5.  执行合同 6.  支付和求偿 二、商业信用证 (一)   商业信用证的分类 (二)   商业信用证的特点或优点 (三)   商业信用证的交易程序 1.  开证人申请开立信用证 2.  开证行开立信用证 3.  通知行通知信用证 4.  审查与修改信用证 5.  交单议付 6.  开证人付款赎单
    • 95. 第三节 票据发行便利   本节主要介绍票据发行便利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概念、产生原因和种类。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0.5课时 一、票据发行便利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票据发行便利的种类 1.  循环包销的便利 2.  可转让的循环包销便利 3.  多元票据发行便利 4.  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 三、票据发行便利市场的构成 (一)   借款人 (二)   发行银行 (三)   包销银行 (四)   投资者
    • 96. 四、票据发行便利的程序 1、由发行人(借款人)委任包销人和投标小组成员 2、在发行人与报销人和投标小组成员之间签订一系列文件 3、在上述各项协议就绪后,如果发行人是中国某公司则所安排发行的时间表就如下所示 五、票据发行便利市场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 (二)、加强自我约束性的内部管理 (三)、注意保持银行的流动性 (四)、选择高资信的企业和银行  
    • 97. 第四节 远期利率协议   本节重点介绍第一个问题,后边内容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0.5课时 一、远期利率协议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 远期利率协议 ( (二) 远期利率协议产生的原因 二、远期利率协议的特点 (一)   成本较低 (二)   灵活性大 (三)   保密性好
    • 98. 三、远期利率协议的类型 (一)   普通远期利率协议 (二)   对敲的远期利率协议 (三)   合成的外汇远期利率协议 (四)   远期利差协议 四、远期利率协议的交易程序 五、远期利率协议的定价 六、中国开展远期利率协议的可能性探讨 (一)  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  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  资信高的银行和客户  
    • 99. 第五节 互换业务   本节重点介绍互换业务的概念、产生原因和互换类型。其他内容由于难度较大,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不作考试要求。主要采用图形、图表的灵活多样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用时:0.5课时 一、互换业务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 互换 (二) 互换业务产生的原因 二、互换的特点 三、商业银行从事的互换交易类型 (一) 利率互换 (二) 货币互换 四、
    • 100. 四 互换的交易程序 (一)选择交易商 (二)参与互换的使用者与互换交易商就交易条件进行磋商 (三)互换交易的实施 五、互换的定价 六、中国发展互换业务的可能性探讨 互换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取决于以下条件 (一)   经济主体融资渠道多元化 (二)   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   银行的金融信息能力 (四)   高资信的客户
    • 101. 第六节 期货与期权   本节重点介绍概念和种类,由于内容难于理解,可利用图表及多媒体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讲授。用时:0.5课时 一、金融期货 (一)   金融期货及其发展 (二)   金融期货的种类 1.  货币期货 2.  利率期货 3.  股票指数期货 二、金融期权 (一)   金融期权及其发展 (二)   金融期权的分类 (三)   金融期权的演变 (四)   商业银行对期权交易的参与 (五)   期权交易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意义  
    • 102. 第七节 其他主要的表外业务   本节可就概念性问题简要介绍。 一、贷款承诺 (一)   贷款承诺的类型 (二)   贷款承诺的定价 (三)   贷款承诺的交易程序 (四)   贷款承诺的优点 二、贷款出售 (一)    贷款出售的类型 (二)    贷款出售的特点 (三)    贷款出售的定价 (四)    贷款出售的交易程序  
    • 103. 第八节 表外业务的管理   本节重点介绍表外业务的风险及管理。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0.5课时 一、表外业务的特点 (一)   灵活性大 (二)   规模庞大 (三)   交易集中 (四)   盈亏巨大 (五)   透明度低 二、表外业务的风险 (一)  信用风险 (二)  市场风险 (三)  国家风险 (四)  流动性风险 (五)  筹资风险 (六)  结算风险 (七)  运作风险 (八) 定价风险
    • 104. 三、表外业务的管理 (一)商业银行对外业务的管理 (二)对外业务活动监管 (三)调整会计揭示方法 教学建议:本章介绍的业务内容虽然目前我国开展的少,但这是业务发展的方向,在学习中建议采用讨论的方式,要学生用业余时间查资料,结合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情况,讨论其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可能性及其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 105. 第九章 其他业务 第一节 结算业务 第二节 代理业务 第三节 信息咨询业务 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集中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服务性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社会各阶层对这类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本章就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进行一般性的介绍,并就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正积极开拓的个人金融服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展开一些具体探讨。主要结合银行会计的相关知识、利用相关资料,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  
    • 106.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的一般性内容,了解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正积极开拓的个人金融服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教学重点:结算、代理和咨询等相关性概念 教学难点:结算、代理和咨询等业务的运做
    • 107. 第一节 结算业务   本节重点介绍相关概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三、 一.支付结算概述 (一)   支付结算的概念和意义 ( (二)   支付结算的任务、原则和纪律 二、 二.结算工具 1.  (一) 汇票。有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自分 2.  (二) 支票 3. (三) 本票 支 三.支付结算方式 (一)   汇款
    • 108. (二)   托收结算 (三) 信用证结算 (四)  保函结算方式 四、支付结算系统的现代化发展 (一)  国际银行支付结算的现代化系统化发展 (二)  我国支付结算系统的发展  
    • 109. 第二节 代理业务   本节重点介绍代理业务的相关概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 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代理业务的概念和意义、 (一)   代理业务的概念 (二)   发展代理业务的意义 二、代理收付款业务 (一)   代理收付款业务概述 (二)   代理发放工资 三、代理融通和代理行业务 (一)   代理融通业务 (二)   代理行业务 四、保付代理业务 (一)   保付代理业务的含义 (二)   保付代理业务的程序 (三)   保付代理业务的特点和作用
    • 110. (一)   保付代理业务的分类 (二)   保付代理业务的费用构成 五、其他代理业务简介 (一)   现金管理 (二)   代理承销和兑付债券 (三)   代理清欠 (四)   代理监督 (五)   代理会计事务 (六)   代理保管 (七)   代购代销 (八)   代客理财 (九)   代办集资 (十)   个人外汇、证券买卖业务  
    • 111. 第三节 信息咨询业务   本节重点介绍信息咨询业务的相关概念和种类。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信息咨询业务概述 (一)   信息咨询业务的概念 (二)   商业银行开展信息咨询业务的意义 (三)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咨询业务 二、评估类信息咨询 (一)   工程项目评估 (二)   企业信用等级评估 (三) 验证企业注册资金 三、委托中介类信息咨询 (一)   技术贸易中介咨询 (二)   资信咨询
    • 112. (一)   专项调查咨询 (二)   委托常年咨询顾问 四、综合信息类咨询及投资银行业务 (一)   综合信息类咨询 (二)   投资银行业务 教学建议:建议采用讨论的方式配合课堂教学,以更好地 理解教材的内容。侧重于我国开展这些业务和国际上相比 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讨论。  
    • 113. 第十章 国际业务 第一节 国际业务的经营目标与组织机构 第二节 外汇资金筹集 第三节 贸易融资与国际贷款 第四节 外汇买卖 第五节 离岸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源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传统的国际业务。随着金融市场逐步完善并趋于一体化,以及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空间得以拓展,银行业务国际化也成为各商业银行寻求自身发展的手段。目前,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主要有三类,即国际贸易融资、外汇买卖和国际借贷。
    • 11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国际融资业务、外汇买卖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与融资方式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物知识。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国际融资业务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外汇买卖业务 教学说明:由于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均开设《国际金融概论》课程,因此,本章内容由学生自学,不作考试要求。
    • 115. 第一节 国际业务的经营目标与组织机构 一、国际业务的经营目标 第一,  维持和扩大其在国际银行业市场中的份额,积极 增加国际贸易融资,外汇买卖及国际借贷活动,促使其资产规模 的迅速增大 第二,  努力获取最大限额的垄断利润,全面开拓各种有 利可图的国际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争取获得较高的或有利的信 贷利润率 第三,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和发展与客户的广泛联系,即 与其它同行携手协作,互相融通,彼此代理,又必须认真应付其 他竞争者的挑战 二 、国际业务的组织机构  
    • 116. 1. 国际业务部 2.  国外分行   3. 国外代表处   4. 国外代理 5. 国外子银行 6.  国际联合银行 8.  银行俱乐部
    • 117. 第二节 外汇资金筹集  一、国际贸易融资 (一)   银行贸易融资 (二)   进出口融资 二、国际信贷 (一)   国际货币市场 (二)   国际资本市场  
    • 118. 第三节 贸易融资与国际贷款 一、进出口押汇 二、短期贸易贷款:打包放款 三、票据承兑 四、购买应收账款 五、出口信贷 (一)   卖方信贷 (二)   买方信贷 六、福费廷 七、银团贷款  
    • 119. 第四节 外汇买卖 一、外汇市场 (一)   汇率的标价方法 (二)   汇率的种类 二、外汇交易方式 (一)   现货交易 (二)   远期交易 (三)   外汇期货交易 (四)   外汇互换交易 三、银行参与外汇买卖原因 (一)  规避外汇风险 (二)  调节货币结构 (三)  调剂外汇头寸 四、银行经营外汇交易的策略 (一)   再汇率预测基础上进行外汇交易决策 (二)   选择合适的交易方 (三)   建立和完善外汇交易程序及规则
    • 120. 第五节 离岸金融业务  一、离岸金融业务的涵义 (一)   定义 (二)   离岸金融业务发生和发展的成因 二、离岸金融业务的种类 (一)   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业务 (二)   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业务 三、银行从事离岸业务的形式 (一)   存款形式 (二)   放款形式 (三)   创新形式 四、中国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条件 1. 税率优惠条件 2. 对外开放条件 3. 健全的法制条件 4. 政府推动条件 教学建议: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分建议自学。
    • 121.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第一节 资产负债管理和策略的发展 第二节 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用之一———融资缺口模型及运用 第三节 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用之二———持续期缺口模型及运用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指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通过策略性改变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银行的目标净利息差额,或者通过调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来维持银行正的净值。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指商业银行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来实现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组合。本章是本门课程的重点章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银行的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
    • 122.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了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原理、程序,明确头寸的含义、基础头寸的形成、头寸资金调度的顺序、融资缺口模型的运用及持续期缺口模型的运用。 教学重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教学难点:融资缺口模型的运用及持续期缺口模型的运用  
    • 123. 第一节 资产负债管理和策略的发展   本节重点掌握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及管理方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基础内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3课时 一、资产管理思想 (一) 资产管理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 2.资产可转换理 3.预期收入理论 (二) 资产管理方法 1、资金分配法 2、线性规划法
    • 124. 二、负债管理思想 三、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思想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这部分课本中没有涉及,但考虑到其理论上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故补充介绍。
    • 125. 第二节 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用之一 ———融资缺口模型及运用   本节重点介绍融资缺口模型及运用。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一、有关融资缺口模型的术语和定义 1、利率敏感资金 2、融资缺口 3、敏感性比率 二、融资缺口模型的运用 三、利率敏感资金配置状况的分析技术  
    • 126. 第三节 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用之二 ———持续期缺口模型及运用   本节重点介绍持续期缺口模型及应用,由于有一定难度,故除对一些概念性的内容需要掌握之外,对其他内容不作要求,教师可视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 一、持续期的涵义 二、持续期缺口模型 三、持续期缺口模型的运用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重点讲授第一节,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的实际,运用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第二、三节的内容技术性较强,可视具体情况如学生接受能力讲授。
    • 127.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第一节 银行财务报表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第三节 商业银行财务报告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是认识银行经营活动及结果,即利用银行财务报表获取相关信息;其次,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将报表信息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展示银行经营业绩;最后,应用一定分析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银行绩效做出评价。本章在教学中,可结合银行会计的内容进行介绍,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例分析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4课时
    • 128.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和绩效评价体系,了解商业银行的财务报告和绩效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和绩效评价体系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  
    • 129. 第一节 银行财务报表   本节主要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银行绩效分析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一、资产负债表 (一)    资产项目 1.  现金资产 2.  二级准备 3.  证券投资 4.  贷款 5.  固定资产 6.  未清结的客户对银行的负债 7.  其他资产 (二)    负债 1.存款 2.借款
    • 130. (三)    净值 二、银行损益表 (一)   利息收入部分 (二)   利息支出 (三)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 (四)   非利息收入 (五)   非利息支出 三、银行现金流量表 (一)   现金来源 (二)   现金运用 四、银行表外业务分析 (一)   表外业务对银行经营业绩的正面影响 (二)   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  
    • 131.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本节主要介绍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和方法,本节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介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一、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一)   盈利性指标 (二)   流动性指标 (三)   风险指标 (四)   清偿力和安全性指标 二、银行绩效评价方法 (一)   比率分析法 (二)   杜邦分析法
    • 132. 第三节 商业银行财务报告   本节内容简要介绍。不作考试要求。 一、通知报告 二、董事会报告 1.资产负债表 2.损益表 3.净利息收入分析 4.股东产权表 5.财务状况变动表 6.证券投资表 7.贷款期限结构和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8.不良贷款状况表 9.贷款损失情况 三、股东大会报告 教学建议: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结合典型案例使学生熟练掌握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和指标分析的方法。可利用具体资料进行分析。
    • 133.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测 第三节 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在追求其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过程中,与其经营目标相对称的是高经营风险。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有环境风险、管理风险、交付风险和金融风险。显然,银行除了面对一般企业常见的风险外,还要面对特殊的风险,即使是与一般企业相同的经营风险,也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上的特点而使商业银行承受的一般风险具有特殊性。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现在其资产负债的总体经营及其各项业务中,注重风险的预测和内部控制。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
    • 134.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类别、特点和内容,掌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教学重点:1.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别、管理 2.内部控制的目标、类型和方法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风险预测  
    • 135.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本节重点介绍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涵义和类别。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涵义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 ( (一)   商业银行风险源于客观经济环境 (二)   商业银行风险源于经营策略及管理水平 三、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别 (一)   流动性风险 (二)   利率风险 (三)   信贷风险 (四)   投资风险 (五)   汇率风险 (六)   资本风险
    • 13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测   本节重点介绍风险的识别和预测,第三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视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性的讲解。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一、调查分析 (一)   银行的营业环境分析 (二)   银行的管理环境分析 (三)   银行地位分析 二、风险识别 (一)   银行经营环境引发的风险识别 (二)   银行管理环境引发的风险识别 (三)   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地位引发的风险识别 (四)   银行债权人的法律地位印发的银行风险识别 (五)   银行所有权及法律地位引发的风险识别 三、银行风险的预测 (一)   定量分析 (二)   定性分析
    • 137. 第三节 内部控制   本节重点介绍内部控制的实施原则、类型和方法。主要结合实例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实施原则 (一)   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   内部控制的实施原则 二、内部控制的类型 (一)   按技术划分的控制类型 1.  事前控制 2.  同步控制 3.  事后控制 (二)   按功能划分的控制类型 1.  业务控制 2.  财务控制 3.  会计控制和审计控制 4.  物品控制 5.  人事控制
    • 138. 6.  组织控制 (二)   按控制范围划分的控制类型 1.  经营业务控制 2.  内部财务会计控制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   银行风险控制法 (二)   银行风险财务法 四、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 (一)   稽核的内容 (二)   稽核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建议:在本章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教学将资产负债风 险监控指标形象化、直观化。
    • 139. 第一节 确立新的经营观念和经营策略   一、确立全行风险管理思想 1、在研究风险管理策略时,立足于全行风险管理的高度 2、 2、在确定风险管理目标时,充分了解银行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把握整个银行所能承受的风险度 3、在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时,严格实行由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即由最高管理层来推行和落实管理措施,并对全行各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措施的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免使风险管理流于形式 二、确立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的新观念 (一)  确立新的“客户群”观念 (二)  确立“整体客户满意经营”的观念 (三)  确立“全方位质量管理”观念 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变化 (一)   综合银行策略 (二)   专业化经营策略
    • 140.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化   一、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化的发展进程 二、银行经营电子化是商业银行的一场革命 第三节 银行再造与集约化经营   一、银行再造及其内涵 二、银行再造的策略 (一)   根据客户价值定价 (二)   业务外包 (三)   实行客户银行单点接触策略 (四)   建立中心---辐射式组织结构 三、银行再造对我国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启示 教学建议: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以讨论的方式学习。
    • 141.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 第一节 确立新的经营观念和经营策略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化 第三节 银行再造与集约化经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在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金融电子化的挑战下,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发展机会,同时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结合实际,采用课堂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未来商业银行变化,如电子化、集约化和一些经营上的新的观念。 教学重点:一些相关的概念
    • 142. 第四部分 参考书目   1、戴国强主编《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2、任远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7 3、庄毓敏主编《商业银行业务与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4、戴相龙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5、刘秀兰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3。 6、廖文义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2。 7、刘园主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风险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10。 8、(美国)比得·S·罗斯主编,唐旭、王丹等译,《商业银行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